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低频电刺激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伴颈动脉斑块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100例VBI伴颈动脉斑块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流速度、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T和APTT均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49/50),高于对照组的82.0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VBI伴颈动脉斑块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动脉血流速度,缩短PT和APTT,效果优于单纯盐酸倍他司汀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盐酸倍他司汀对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60倒VBI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20mg加注射用血塞通400rag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10天;对照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加注射用血塞通4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10天。结果:治疗组起效快,总有效率96.6%,对照组起效慢,总有效率73.4%,两组疗效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倍他司汀治疗VBI性眩晕起效快,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山莨菪碱有关含盐酸倍他司汀十曲克卢丁治疗脑眩晕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山莨菪碱5%的葡萄糖250ml及盐酸倍他司汀500ml加曲克卢丁360mg,对照组单用盐酸倍他司汀500ml加曲克卢丁360mg。结果治疗级明显优于对照级(P〈0.01).结论山莨菪酚可加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倍他司汀治疗急性发作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程红  陈秀勤 《重庆医学》2002,31(7):629-629
目的 观察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急性发作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应用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治疗 30例急性发作性眩晕患者 ,进行临床观察并与丹参注射液组作对照。结果 盐酸倍他司汀组的近期治愈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χ2 =7 6 8,P <0 0 1)。结论 急性发作性眩晕患者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孙艳超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1):2048-2049
目的观察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许昌市立医院治疗的146例老年VBI眩晕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西药组和联合组,每组73例。西药组口服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加味苓桂术甘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0.41%(66/73)]高于西药组[76.71%(5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老年VBI眩晕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奥扎格雷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患者与同期常规治疗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明显优于对照组77.9%,(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联合倍他司汀治疗VBI,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盐酸倍他司汀与丹参治疗眩晕症的疗效比较。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对照组48例采用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粉针,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P<0.05。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眩晕症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丹参的总有效率(P<0.05)。盐酸倍他司汀比丹参治疗眩晕症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曾盛  曾芬柳  曾珺 《吉林医学》2012,33(11):2303-2304
目的:探讨中药防眩汤加味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常规应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氟桂利嗪10mg每晚1次口服,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中药防眩汤加味,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改善程度评估及血液流变学的对比检测。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同时患者血液流变学亦有所改善,而治疗组在上述方面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防眩汤加味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阚淑贤 《吉林医学》2011,(20):4132-4132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联合舒血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盐酸培他啶500 ml,1次/d静脉滴注,0.9%NaCl溶液250 ml加舒血宁20 ml,1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0.9%NaCl溶液250 ml加血塞通0.4 g、胞二磷胆碱0.5 g,1次/d静脉滴注,14 d为1个疗程。结论:倍他司汀联合舒血宁治疗VBI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颅脑创伤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外伤后眩晕病例60例,采用盐酸倍他司汀进行治疗34例,采用复方丹参治疗26例,并将两组疗效作一比较。结果盐酸倍他司汀对头晕总有效率为88.24%,无明显不良的反应。结论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颅脑创伤后眩晕,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杨喆  黄小宁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12):1665-1666
目的:探讨盐酸丁咯地尔对椎基底动脉动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选择VBI患者16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4例,治疗组应用盐酸丁咯地尔2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d,对照组用倍他司汀3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次/d,10d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总有效率73.8%。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VBI安全、起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颅脑创伤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选择外伤后眩晕病例60例,采用盐酸倍他司汀进行治疗34例,采用复方丹参治疗26例,并将两组疗效作一比较.结果 盐酸倍他司汀对头晕总有效率为88.24%,无明显不良的反应.结论 盐酸倍他司汀治疗颅脑创伤后眩晕,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盐酸倍他司汀对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倍他司汀组(盐酸倍他司汀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和对照组(能量合剂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各60例,每天静脉滴注1次,治疗10天。结果倍他司汀组起效快,总有效率93.3%,对照组起效慢,总有效率70.0%,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盐酸倍他司汀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应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500m l(倍他司汀0.02g,氯化钠4.5g),加利多卡因针0.3g静滴,每日1次,14d为一疗程;对照组50例,给生理盐水500m l,加利多卡因针0.3g静滴,每日1次,14d为一疗程。两组病例均给复方丹参注射液20m l,每日1次,静滴,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者分别给予相应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倍他司汀 利多卡因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且优于利多卡因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对2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急性发作期患者静脉滴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分析。结果:治愈14人(60.8%),总有效率95.6%,其中3日有效率73.9%。结论: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报资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入选的14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倍他司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40 mL静脉滴注,2次/d,14 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痊愈及总有效率分别为38.6%和97.1%,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7%和81.4%。治疗后观察组椎动脉收缩期末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和基底动脉VS均显著提高,对照组仅基底动脉VS有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V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灯盏细辛联合倍他司汀可明显改善VBI的症状和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是治疗VBI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盐酸丁咯地尔与倍他司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52例,随机分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组(84例)和倍他司汀对照组(68例)。治疗组每天给予盐酸丁咯地尔200mg稀释后静脉注射,对照组每天给予0.2%倍他司汀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均持续用药14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和55.9%(P〈0.01)。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盐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急性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48例急性眩晕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例,观察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倍他司汀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急性眩晕症起效快,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耳鸣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耳鸣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盐酸氟桂利嗪与倍他司汀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耳鸣程度、听力状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耳鸣程度以及听力情况改善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方案治疗耳鸣患者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听力以及耳鸣症状,疗效更优于单用盐酸氟桂利嗪,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张培荣 《当代医学》2010,16(22):153-153
目的观察B-七叶皂苷钠治疗对周围性眩晕的治疗作用。方法 60例周围性眩晕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A)30例,用B-七叶皂苷钠加盐酸倍他司汀,配合常规治疗;对照组(B)30例,仅用常规治疗+盐酸倍他司汀。结果治疗组30例,有效率达93.3%;对照组30例,有效率8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倍他司汀联用B-七叶皂苷钠治疗周围性眩晕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并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