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日本一名现代派美术家荒川修作将以开发商身份亲自建设住宅小区。其小区位于东京都三鹰市内,计划2005年春季前后竣工。小区名称为“转运住宅”。  相似文献   

2.
宋莉 《上海住宅》2003,(8):20-21
什么叫健康住宅?由于受“非典”影响,有关“健康住宅”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指疾病和病弱。”据此定义,“健康住宅”就是指能使居住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的住宅。  相似文献   

3.
1日本的公共住宅体系 类似于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在日本,由政府出资或主导建设的住宅称为“公共住宅”。日本早期的公共住宅建设体系如图1所示。1950年成立了“住宅金融公库”,开始向建房者和购房者提供长期低利息的融资。1951年颁布了“公营住宅法”,开始了公营住宅的建设,主要面向纯福利性的低收入层。由地方政府负责建设和管理。1955年成立的“日本住宅公团”,主要是城市住宅建设.  相似文献   

4.
日本现行建筑环保节能浅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耿国荣 《建筑施工》2006,28(9):739-741
通过考察了解日本“节能建筑”及在建筑环保节能方面的一些法规和措施,以及对住宅设计提出的“环境共生住宅”的观点,简析了日本在外窗、墙面、屋面等部位的保温隔热节能技术,旨在发现并借鉴其有益之处,以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5.
战后日本的住宅设计有两个大的主题。一个是追随欧美现代主义潮流,引进合理主义的住宅形式;一个是对“日本的”东西的追求。尤其是后者,建筑师在设计住宅时,总是强烈地意识到,要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日本的”东西来。因为住宅是与生活有着最深、最紧密关系的建筑类型。就象在家庭里,日本人丢不开传统的日本饭菜一样,在住宅中把“日本”丢开也很难。虽然每个人都想追求这个“日本”,但究竟什么才是“日本”,看法却各种各样,因人而异。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经验出发,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打算,把自己的“日本”纳入自己的住宅里的。例如池边阳的“立体最小限度住宅”(1950)是个建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的住宅建设水平,客观上存在着可比与不可比的两个方面。这里主要讲的是某些数量指标的可比方面。而如日本的住宅统计数据是不分城乡的,我国是分作“城镇”住宅和“乡村”住宅两块的,由于日本的城、乡住宅两者几无差别,且其农业人口仅占总人口的5%左右,因此...  相似文献   

7.
“孤独死”,这个词让人不寒而栗。在日本,“孤独死”竟然成了都市病,有人死了数月都没人知道。别以为只有老年人才担心“孤独死”,当代社会人际关系淡漠,年轻人也害怕孤独。为了摆脱这种都市病,一些日本人开始进行新尝试,他们先从住宅入手,建立了一种新模式共同体住宅,  相似文献   

8.
杨琦 《住宅科技》2003,(7):42-43,45
分析了日本住宅设备和技术在各年代的发展状况,从“软硬件”两方面着手,分别介绍了日本住宅和城市的综合研究情况以及建筑技术试验成果。  相似文献   

9.
张楠 《中州建设》2004,(3):78-78
“健康住宅”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就已提出了“健康住宅”的理念。如日本几年前就已开始推行“健康住宅”的建设.并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包括健康住宅委员会.健康住宅技术研究所,健康住宅推进协会等。其研究健康住宅的理论基础是把人类的健康分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  相似文献   

10.
日本最大的木制环保住宅博览会最近在东京国际展览馆举行。由于去年年底以来日本发现多处抗地震强度不达标的“豆腐渣”住宅工程,本次博览会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相似文献   

11.
在日本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和灾难的频发,无论是居民自建型还是设计师主导式的“可移动住宅”设计非常广泛。本文通过3个案例介绍日本“可移动”住宅的发展和思想演变,探究“可移动”住宅背后的设计思潮,并对未来的住宅模式提出新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杨晓旸  范悦 《建筑与环境》2009,3(4):192-196
二战之后日本为了解决大量出现的房荒问题,开始了住宅工业化的研究。如今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由原来解决“量”的供应过渡到了提升品“质”的阶段。本文首先介绍了住宅工业化概念和优势,并讨论了适于我国当前技术水平的住宅工业化发展的结构形式,最后通过介绍日本先进的PCa技术为我国目前住宅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彤哲 《城市建筑》2013,(24):61-61,72
通过日本集合住宅,介绍了日本建筑师精打细算,充分挖掘住宅空间功能的特点。并结合中国住宅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居室要有“阳光”和“呼吸”通道,合理设置尺度适宜的空间,用精品意识打造住宅设计。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无化学”住宅过去,日本人在日式榻榻米铺板下,为了防蚤和蚁,通常施有有机磷杀虫刑;所用的建筑材料,常常含有福尔马林一类的有机物;地毯和窗帘中防燃判、防虫剂的成分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目前,安比埃克斯设计事务所建设“无化学”住宅的做法是:取消在楼...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日本住宅建设工业化、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及现状、预制装配式住宅“邸别生产”方式,以及用于这种装配式住宅的外墙板的制造方法与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6.
战后形成的nLDK型制,业已成业种定式,特点是以起居室为中心分离,夫妇与子女就寝分离。战后50年,在住宅设计方面,日本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与作品,如50年的“新日本调”、“日本风”等等,试图冲破“床之间”、“玄关”等传统的和式空间形式。  相似文献   

17.
建筑术语     
《重庆建筑》2009,(6):45-45
住宅的层高和净高 层高是指住宅高层以“层”为单位计量,每一层的高度国家在设计上有要求,这个高度就叫层高。它通常包括下层地板面或楼板面到上层楼板面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0 前言 本文主要根据日本国田中俊六教授著作的《省エネルキ-システム——21世纪のエネルギ-システムの撰抉》一书的第九章住宅节能系统进行摘译,内容涉及对住宅的能量消耗特性的分析、有关日本国住宅的节能标准以及今后住宅能量系统的节能和经济性评价,对我国制定“计量供热”政策和建筑节能标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近目的G8峰会上,一个名为“200年长寿住宅”的构想,成为会议主办国日本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环保意识和主张的一大“武器”。  相似文献   

20.
《住宅产业》2008,(2):56-57
亲亲家园立项之初,曾提出“可实现住宅”的构想,不浮夸,也不作哗众取宠,只是立足于“住宅”的基本功能,以实实在在的方式打造可亲近、可居住、可消费的精品楼盘,就像有句俗语叫“安居乐业”,传递的是源自传统文化根性的对于生活本源的思考与追求。为了这个看似简单而纯朴的愿望,几年来,亲亲家园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发挥大盘开发的独特优势,不仅注重住宅建设的规划水平与环境营造、成套技术的应用,注重住宅的高性价比,强调可持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