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于农业生产过程而言,农作物种子起到的作用不可替代。随着农业生产的逐步发展,人们对农作物种子的质量越发重视,并逐步加强农作物种子的检验工作,这不仅可以使种子的整体质量得到保证,还可以使农业生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基于此,分析了如何做好农作物种子检验工作,旨在使农作物种子检验工作得到有效保障,进而促进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魏和平 《种子世界》2021,(11):0057-0059
陕西省商洛市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马铃薯等,种类丰富,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现代化农业提倡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科学技术与科学设备,提升农作物种植生产的效率与质量,从中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本文介绍了农作物科学种植内容,探讨了农作物的科学种植方式以及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种植行业得到有效发展,同时农作物种子的质量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农作物种子市场营销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农作物种子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问题,对农业生产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工作提高重视,结合有效的策略提高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粮油生产大国,同时也是农作物秸秆生产大国,每年生产农作物秸秆6.87亿吨左右。过去,由于人们对农作物秸秆的功能及作用认识不足,以及受科技水平低的限制,农作物秸秆的利用很不理想。有关资料显示,农作物秸秆用作饲料和肥料的约占45.5%,用作燃料和工业原料的约占22%,还有30%多的秸秆没有利用,其中有的被一烧了之,不但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而且还污染了环境。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生产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针对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在农作物栽培生产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分析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能够更好地提升我国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不仅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农业的健康发展。主要阐述了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同时提出了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对策,希望为相关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问题不仅是国家的生存大计,也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下,农艺技术也随之取得一定进步,并带动农作物种植和生产的有效提高。对农艺技术发展历程及其给农作物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探究了有效提高农艺技术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选择优质的农作物种子是进行科学种植的基础,不仅与农产品数量有着很大的关联,且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随着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要求,选用优质的农作物种子在农业生产中十分重要。对农作物种子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措施,以全面提高农作物种子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保证粮食的安全就是保证国家的安全,但是病虫害的出现进一步阻碍了国内农业的生产以及发展。重点探究了病虫害防治技术与农作物的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农业种植和生产中,马铃薯一直是最为常见、种植面积较大的农作物,它不仅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更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无公害农作物的种植成为了农业种植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无公害作物种植中,无公害马铃薯种植十分常见,笔者对其种植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袁喆  张妍  刘彪 《种子科技》2023,(6):136-13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推动效果也越发明显。在当前技术条件下,人们可以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进行预测,精准的气象预报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气象变化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首要因素,如干旱、洪涝、雪灾、霜冻、冰雹等气象变化很容易对农作物产生影响。因此,气象部门应结合农业种植工作需求,借助各类技术手段,合理分析相关气象信息,建立精准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文章针对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对农作物种植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对相关人员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套作三熟制的增产作用农业生产是人、生物和环境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一个生态系统。人们研究、经营农业生产,就是要使农作物能更好地利用环境资源,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改进种植制  相似文献   

13.
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农作物中农药残留问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民众对其十分关注。在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生物防治技术在农业病虫害防治中进行应用越来越受到青睐,其在打造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同时,还能够实现种植成本的节约,使农民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关于农业种植土壤的有机培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作物的生产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带动我国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提高农作物产量与质量,需要提高有机培肥技术,来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技术,保障农作物健康茁壮生长。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生产基地遍布各个省份和地区,种子是播种的先决条件,种子质量与农业的产量与产出质量息息相关。我国农作物种植历史悠久,以往人们将种子进行筛选、浸泡、晾晒等,择优选择进行播种,结合不同的环境条件与地质情况,选择抗病能力强、生产问题少的品种,契合当地的种植条件,减少播种过程中的经济损失,构建农业的生产结构,系统性提高当地的农业产品抗病性、抗虫害能力等。为提高我国的粮食质量,以此带动人们的生活水平进步,应保障农作物种子的利用有效性,从根源上提高粮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杨兆 《种子科技》2024,(3):104-106
受到地势条件与气候因素的影响,许多农作物难以正常在高原地区生产应用。因此,春青稞逐渐成为高原地区主要农作物之一,其为高原地区的人们提供了重要的粮食保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改善,对春青稞的品质要求不断上升。但在实际生产春青稞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从而给种植人员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在这一背景下,不断创新春青稞生产技术,有效提高春青稞的产量与质量成为种植人员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基于此,介绍了春青稞种植技术,分析了春青稞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希望能为广大一线种植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产的任务在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与生产条件,将日光能转化为有机潜能,变为农畜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要。根据四年定位试验研究结果和分析各地的研究报告认为:实行稻棉水旱轮轮作,就能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境,特别是作物赖以生存的土壤环境,使土壤潜在肥力变为有效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同时使农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较显著。  相似文献   

18.
吴晓波 《种子世界》2021,(7):0102-0104
一直以来,农业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命脉,也是不可缺少的经济支柱型产业。同时,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粮食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农业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和人民群众利益。所以,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保证农作物的生产质量,提高农民经济效益。但是,因为农作物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对农作物产量也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其中农业灾害对产量的影响十分严重。因为农业气象灾害属于不可控因素,所以,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防范与治理,才能够提高农作物的种植产量,保证农业产值可以更加稳定的进步,在创收良好农业经济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国民经济效益。对此本文结合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当地农业气象灾害具体类型进行分析,结合农业气象灾害的具体特点,提出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吕景海  汪君  栗明  毛丹 《中国种业》2022,(11):36-39
农作物种子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料,种子的质量决定着粮食的产量和品质以及农业生产安全。通过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一起农作物种子行政复议案例,分析跨区域流动经营农作物种子对现代种业发展的危害,探讨现行《种子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办法》如何对流动经营农作物种子的违法行为进行法律定性,以及基层农业农村部门对流动经营农作物种子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2016年第5号《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已经农业部2016年第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8月15日起施行。部长韩长赋2016年7月8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规范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申请、审核、核发和监管,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受理、审核、核发和监管工作。第四条负责审核、核发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办理条件、程序等在办公场所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