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张娟  卿德刚  倪慧  付亚明 《食品科学》2008,29(1):257-259
目的:建立红花黄色素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研究红花黄色素的质量.方法:采用梯度洗脱的方法进行色谱分离,对各色谱峰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红花黄色素的指纹图谱.结果:各批次的红花黄色素差异很小,共有峰的重现性良好.结论:采用HPLC方法作红花黄色素的指纹图谱,可用于红花黄色素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对14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了筛选,发现X-5、EB020和AB-8这3种树脂适合于红花黄色素的分离精制。研究了X-5树脂对红花黄色素的吸附性能,得到提纯红花黄色素的适宜工艺条件为:上柱液pH值3,吸附流速4.8BV/h,解吸剂采用50%乙醇水溶液,解吸流速2.4BV/h。经过X-5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精制后,产品中红花黄色素含量提高近5倍,其回收率为93.2%。  相似文献   

3.
对红花黄色素在真丝上的染色性能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红花黄色素用于真丝染色的条件为pH=3,染色温度50℃,染色时间50~60min。红花黄色素对真丝具有较好的提升性。染色真丝织物具有较好的摩擦牢度,皂洗牢度也能符合一般纺织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刘可  段旭 《食品工业科技》2015,(1):226-229,234
采用微胶囊化方法提高天然红花色素的稳定性,以推广天然红花黄色素在食品中的使用。本文首次采用多孔淀粉为吸附剂,使用明胶对天然红花黄色素进行包埋,制备红花黄色素微胶囊,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其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包埋温度70℃,包埋时间2h,芯壁材比1∶40,此时红花黄色素的包埋率高达89.5%。其水溶性有所提高,红花黄色素微胶囊对温度、酸碱、光照、金属离子和氧化还原剂的稳定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研究确定了葡萄酒中添加的天然色素红米红色素的检测方法,样品经固相萃取小柱处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红米红色素中显色物质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芍药素-3-O-葡萄糖苷为主要检测指标,研究二者的检测方法,确定了不同产区、不同品种的二者间含量比例关系,结果发现二者间有相对固定的比例关系,添加外源性红米红色素后破坏原有比例,当达到1∶2时就可以判定葡萄酒中是否添加了外源性天然色素红米红,解决了掺伪葡萄酒中外源红米红色素难以鉴别检测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正> 目前在食品上使用的着色剂可以分为天然色素与合成色素两类。由于近年来发现某些合成色素对人体有害,人们较喜欢用天然色素,因而天然色素的品种越来越多.但是国内还未建立天然色素的测定方法,为了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我们对天然色素一红花黄,红曲.甜菜红、虫胶红与合成色素—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靛蓝等的分离测定进行了研究。并对天然色素—红花黄、红曲、甜菜红、虫胶红的定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AB—8树脂吸附和分离红花黄色素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研究了用树脂吸附和分离红花黄色素,比较了五种树脂对红花黄色素的吸附,选用AB-8树脂作吸附剂,洗脱剂用80%乙醇,产品质量较传统法好,产品杂质少,色价高,AB-8树脂非常稳定,使用17次后其吸附率仅降低2.32%。  相似文献   

8.
大孔吸附树脂法精制红花黄色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4种大孔吸附树脂进行了筛选,发现X-5、D3020和AB-8这3种树脂适合于红花黄色素的分离精制。研究了X-5树脂对红花黄色素的吸附性能,得到提纯红花黄色素的适宜工艺条件为:上柱液pH值3,吸附流速4.8BV/h,解吸剂采用50%乙醇水溶液,解吸流速2.4BV/h。经过X-5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精制后,产品中红花黄色素含量提高近5倍,其回收率为93.2%。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葡萄酒中对位红和苏丹色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葡萄酒中对位红和4种苏丹色素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葡萄酒中对位红和4种苏丹色素经正己烷提取,氮气吹干后以乙腈定容,用ZORBAX EclipseXDB-C18柱分离,乙腈为流动相,经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该法检出限分别为1.0 μg/L、2.0 μg/L、3.0μg/L、2.5μg/L、3.0μg/L,回收率在98.6%~103.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2.22%.  相似文献   

10.
微波法提取红花黄色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红花黄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采用MAS-I型常压微波辅助合成/萃取反应仪,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为对照品,以蒸馏水为萃取溶剂,对微波萃取红花黄色素的影响因素,包括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溶剂体积等进行单因素的考察.在单因素的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微波萃取红花黄色素的优化工艺条件: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0 min,液固比为100(mL/g),提取次数为3次.  相似文献   

11.
New techniques were introduced to stabilize the royal red colour of carthamin and the orange yellow colour of safflor yellow B. Carthamin and safflor yellow B were enclosed separately into calcium alginate capsules, through which the colours were protected from serious bleaching. Coating of the carthamin beads with safflor yellow B membrane resulted in further reducing the loss of colour by about 25%. the data are evaluated for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bio-dyes in food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12.
电子鼻对绍兴黄酒酒龄的判别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使用FlashGC型电子鼻代替人工感官品评对黄酒进行酒龄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PLS模型对所选黄酒的酒龄预测结果平行性好,定量准确。适用于大量酒样酒龄的批量判别,结果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采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黄酒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的方法,并测定不同年份的黄酒中游离氨基酸含量。方法黄酒经氮气吹干复溶后,过膜,使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方法检出限达到0.01 mg/100 m L,回收率达到90.1%~101.2%,均符合检测要求。测定结果显示,黄酒中含有脯氨酸、亮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不同酒龄的黄酒中氨基酸的总含量不同,各氨基酸含量随年份的不同也会发生变化。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测定结果准确、可靠,能够满足黄酒中氨基酸的日常检测工作,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抗亚油酸过氧化活性、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清除超氧阴离子活性、还原力4个指标,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空白对照和阳性对照,对黄酒和竹叶青酒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并用福林-酚法测定其中酚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黄酒和竹叶青酒均具有较强的抗亚油酸过氧化活性、清除自由基活性和还原能力,且均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同时,酚类物质的测定结果表明,黄酒和竹叶青酒中酚类物质的含量分别为165.1μg/mL和85.2μg/mL,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黄酒的抗氧化活性高于竹叶青酒。  相似文献   

15.
百香果山药复合果酒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百香果和山药为原料进行复合果酒酿造工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百香果汁与山药汁的最佳配比为1:2;最佳发酵工艺为初始糖度28%,酵母接种量0.03%,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8d.成品果酒色泽呈浅黄色,有典型的百香果和山药风味,酒香清醇,口感清爽,酸甜适中,澄清透亮.果酒酒精度14.03%vol,DPPH自由基清除率98.83%.  相似文献   

16.
曾玩娴  刘天质 《酿酒科技》2011,(11):120-121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用以测定糯米酒中的17种氨基酸。采用OPA试剂柱后衍生,RP-HPLC经梯度洗脱后检测糯米酒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17种氨基酸的线性相关系数R在0.9990~0.9998,平均回收率为94.5%~98.7%,精密度RSD为0.51%~1.90%。该方法专属性强、操作方便、灵敏度高,可用于糯米酒和花雕酒等黄酒中17种氨基酸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用动态顶空进样与气质联用法测定绍兴酒中异戊醛、糠醛、苯甲醛含量的方法,并对8种绍兴酒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随着绍兴酒酒龄的增加,异戊醛、苯甲醛含量相应增加,糠醛含量则减少;采用此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8.
Sever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stability of safflor yellow B tincture were studied in experimentally scheduled model systems. Higher temperatures act on the colour more unfavourably than lower ones. UV light promotes bleaching of the pigment, pH is a decisive factor for preserving safflor yellow B, which deteriorated more rapidly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 The pigment is sensitive to atmospheric O2. Metal cations affect the stability of safflor yellow B: trivalent manganese and divalent iron reduce the orange-yellow colour most strikingly. The tinctorial stability and the practical utility of safflor yellow B are outl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mental data.
Die Farbstabilität von Safflor-Gelb B unter experimentell kontrollierten Modellkonditionen
Zusammenfassung In experimentell kontrollierten Modellsystemen wurden verschiedene Faktoren, die sich auf die Stabilität von Safflor-Gelb B auswirken, kontrolliert. Hohe Temperaturen und UV-Licht wirken bleichend. Das Pigment ist sehr pH-empfindlich, besonders im Alkalischen. Auch Sauerstoff zerstört es. Von den Metallionen wirken insbesondere Mn3+ und Fe2+ bleichend. Farbbeständigkeit und praktische Brauchbarkeit von Safflor-Gelb B werden diskutiert.
  相似文献   

19.
黄酒分析测试中应注意的问题有:①NaOH标准溶液深度和黄酒样品自身的浊度和色度会对测定黄酒总酸的影响;②镧盐释放剂对应用原子吸收法测氧化钙含量;③烘干温度对固形物标测定的影响;④茵落总的测定准确度。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绍兴黄酒淋饭酒母酿制过程中微生物和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对酒精、还原糖、总酸、挥发酸、pH值、酵母数、球菌数和杆菌数等生化指标的定期观察、检测,总结出了淋饭酒母酿制过程中微生物和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得知淋饭酒母中优良微生物来源于酒药和麦曲,同时阐述了乳酸杆菌和乳酸球菌在淋饭酒母制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保障淋饭酒母制作正常顺利进行的关键菌,在淋饭酒母中正常和有益的乳酸杆菌有6种左右,以植物乳杆菌居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