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氏病(AD)和帕金森氏病(PD)对老年人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2000~2003年就诊于我院的53例AD、68例PD和60例正常人应用简易智力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分析。结果AD组与对照组相比MMSE总分及各因子分、ADL总分及各单项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D组与对照组相比除MMSE的记忆力和语言因子分以及ADL第13项目(打电话)外,其余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D组与PD组相比除ADL第7项(穿衣)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D和PD对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显著的影响,两者相比,AD对老年人的影响更严重、更广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北京市海淀区65岁以上老年人焦虑抑郁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分层随机抽取北京市海淀区29个社区的2464名老年人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1老年人情绪问题的检出率为18.5%;2不同年龄的老年人焦虑情绪(χ2=16.157,P0.01)抑郁情绪(χ2=16.157,P0.01)发生率差异显著;3不同年龄阶段老年人焦虑情绪(F=9.132,P0.001)抑郁情绪(F=13.679,P0.001)得分差异显著,不同养老形势老年人抑郁情绪(F=11.90,P0.001)得分差异显著;4脑卒中、冠心病是老年人焦虑情绪(OR=1.9,OR=1.6)和抑郁情绪(OR=1.8,OR=1.4)的危险因素。结论:北京社区的老年人焦虑抑郁情绪问题比较突出,受年龄、养老形势、慢病等多种因素影响,应重视心理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目的 :调查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状况及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 74 )、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 (CESD)、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 (MMSE)及日常生活功能量表 (ADL)对三组老年人 (干休所 86名、老年公寓 76名、社会福利院及养老院 89名 )进行评定。并有少量老人获得基础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干休所老人的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好于老年公寓的老人 ;后者又好于社会福利院及养老院老人。结论 :老人生活质量受焦虑、抑郁、日常生活能力、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认知功能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巴马县壮族长寿老人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广西巴马县壮族长寿老人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方法 :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入户调查。结果 :85~ 89、 90~ 94、 95~ 10 4岁组MMSE总分分别为 2 4 39± 2 36;2 3 5± 2 7;2 2 3± 3 1,符合认知下降诊断者分别占 3% ;9 3%和 13 7%。长寿老人随增龄主要表现为短时记忆、注意力和计算力下降明显 (P <0 0 5 )。ADL方面 ,各组自理能力功能丧失率分别为6% ;12 5 %和 31% ,其中 85~ 89岁与 95~ 10 4岁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而在ADL所有项目中 ,仅 85~ 89岁与 95~ 10 4岁组在处理自已钱财功能丧失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巴马长寿老人总体认知功能、自理能力较其他老年人群保持好 ;增龄仍然是长寿老人认知及日常活动能力下降的重要因素 ;长寿老人ADL和MMSE相关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美金刚和奥拉西坦对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及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9月~2010年10月我院诊治的79例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美金刚治疗,对照组(39例)仅采用美金刚口服,两组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比较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临床痴呆评定(CDR).结果:两组组内治疗前后MMSE、ADL和CDR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MMSE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DL和CDR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金刚和奥拉西坦联合治疗老年性痴呆对患者认知、行为能力等均有显著改善作用.联合用药在改善患者认知能力方面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美金刚.  相似文献   

6.
MMSE、HIS、ADL在阿尔茨海默病筛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简易智能量表(MMSE)、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IS)、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3种量表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6例50岁以上AD高风险人群进行MMSE、HIS、ADL测试,比较3种量表在AD筛查中的有效性及优缺点.结果在AD组和非AD组之间,MMSE和ADL得分有显著性差异,HIS得分无差异性.MMSE、HIS、ADL 3组量表敏感性分别为92.86%、100%、89.28%,特异性分别为85.71%、42.86%、60.71%,准确性分别为89.28%、71.43%、75.00%.结论3组量表中MMSE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较好,HIS敏感性最高但特异性最低,ADL敏感性接近于MMSE但特异性稍低.MMSE适合于老年高风险人群的AD筛查,HIS和ADL必须考虑到筛查对象的具体流行病学特点配合MMSE进行AD筛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老年抑郁和焦虑共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抑郁和焦虑共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40例(心理治疗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对照组40例(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疗程为8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于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末评定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两组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提高。治疗后第8周末,研究组MMSE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42,P0.05)且ADL总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2.10,P0.05)。结论:心理治疗能提高老年抑郁和焦虑共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作者应用 NIMH 的 CES—D 量表,对社区中3172老年人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忧郁症状发生率在4.9~6.8%之间,女性多于男性。多元回归分析老年忧郁症状与以下因素有关:家人关系、二周内精神压力、认知功能(BDS)、自我健康感觉、日常生活能力(ADL)、运动功能、子女探望、教育程度、邻居关系、抽烟、体力活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市社区老年人认知功能缺陷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抽取北京市两个城市社区≥60岁471名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入选老年人进行访谈。结果认知功能下降的检出率为67.5%(318/471),其中女性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检出率高于男性(χ2=20.434,P0.001);随着学历的升高,认知功能下降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χ2=16.761,P=0.001);个人独居、与子女同居的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检出率高于与夫妇同居的老年人(χ2=6.924,P=0.009;χ2=3.935,P=0.047);患慢性病的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检出率高于未患慢性病的老年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7.094,P=0.008)。结论女性、受教育程度、居住状况和患有慢性病是老年人认知功能下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抑郁状态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关系.方法 按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本市老年人313例,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老年抑郁量表(GDS)调查研究分析其抑郁状态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关系.结果 日常生活能力正常组和异常组间GDS值差异显著;GDS值与ADL中的IADL值呈显著相关(偏相关系数Ry21为0.1699,P=0.002).结论 日常生活能力对老年人的抑郁状态有显著影响;老年抑郁状态与独居生活能力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深圳市社区老年人MCI发病情况及认知功能变化特点,并探索其发病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老年抑郁量表及成套认知行为测验,测查267名社区老年人(平均年龄为65.68岁(s=6.16)。结果:(1)在最终入组的239人中,65人被诊断为MCI,患病率为27.2%。(2)MCI发病率的年龄差异显著,年龄越高越易引发MCI;患有睡眠障碍、糖尿病以及吸烟的老年人更易引发MCI;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教育水平越高的老年人其MCI发病概率越低。(3)一般能力测试中MCI组MMSE得分显著低于正常组;记忆领域MCI组各项成绩均显著低于正常组;MCI组R-O模仿、SDMT及语言流畅性成绩均显著低于正常组。结论:深圳市社区老年人MCI患病率较高,患者的语言、注意、执行功能等认知领域呈现随增龄而下降的趋势。教育水平、年龄、睡眠、吸烟及慢性病是MCI发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词语记忆量表在认知功能正常的军队离退休人员中的应用,并分析影响词语记忆量表得分的相关因素。方法:以军队干休所为单位,选取2846名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在24分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词语记忆量表检查,内容包括词语即刻回忆、延迟回忆、延迟再认(原词再认、新词再认),并分析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与词语记忆量表各项得分的相关性。结果:词语记忆量表的得分中,不同性别的新词再认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均是女性得分高于男性(均P<0.05);各项词语得分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均P<0.01);不同教育年限组的延迟再认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刻回忆和延迟回忆得分随教育年限增长呈上升趋势(P<0.01)。词语记忆量表各项得分与M M SE得分均呈正相关(P<0.01)。85%的老年人延迟回忆信息保存达70%及以上。结论:使用词语记忆量表评估老年人的记忆功能要考虑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验中文版严重损害量表(SIB)评估老年痴呆患者认知损害程度的信效度.方法:对115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各类型痴呆的住院患者和30例健康老年对照进行SIB评定.对患者评定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总体衰退量表(GDS)、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以检验其校标效度和区分效度.其中,30例患者间隔1~8d重复评定SIB,检验量表的重测信度;10例患者由5名测评员联合评定SIB,检验量表的评定者间一致性信度.结果:SIB各因子评定者间一致性(ICC)为0.92 ~1.00,总分ICC为1.00(均P<0.01);各因子重测信度为0.77 ~0.91,总分重测信度为0.96(均P<0.01);各因子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65 ~ 0.95,总分为0.98.SIB与MMSE、ADL、GD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3、-0.70、-0.89(均P<0.01).SIB得分,对照组高于轻-中度痴呆组,GDS 5级(重度认知功能减退)痴呆组高于GDS 6级(严重认知减退)组,GDS 6级组高于GDS 7级(极严重度认知减退)组(均P<0.005),MMSE 0 ~5分痴呆组低于6~11分痴呆组(P<0.0083).探索性因子分析共获得认知功能、对外界的刺激反应2个公因子,对方差的累计贡献率为73.08%,各条目在相应公因子上的因子负荷为0.69 ~0.91.结论:中文版SIB的信效度符合量表测量学的要求,适用于评估GDS 5和6级,MMSE得分低于11分的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在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70例轻、中度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观察组实施综合康复训练,3个月后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观察组综合康复训练3个月后MMSE、NOSIE、AD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t=2.37,2.32,2.04 ~2.38;P <0.05).结论 综合康复训练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智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有效地延缓痴呆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08例在老年精神科住院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药物治疗+常规护理组和药物治疗+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组各54例.个性化护理干预前后分别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痴呆病理行为评定(BEHAVE-AD)量表进行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MMSE、ADL、BEHAVE-A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0908,2.2409;P<0.05;t=2.9766,P<0.01).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症状行为,提高患者和照料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作用。方法将6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多奈哌齐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康复训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末分别对两组患者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痴呆状况、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在治疗6月末,研究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有显著升高(t=2.33,2.43;P<0.05),研究组ADL评分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有显著降低(t=2.23、2.14,P<0.05),对照组MMSE及ADL评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1.44,P>0.05)。结论认知康复训练有利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高血糖脑卒中抑郁患者的特点,并探究其临床转归情况。方法:从我院接收的急性高血糖脑卒中患者中抽选出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其中,46例为急性高血糖脑卒中抑郁患者(观察组),其余46例为普通高血糖脑卒中患者(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分别观察其临床症状的差异情况,并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与简明智能量表(MMSE)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认知功能情况。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急性高血糖脑卒中治疗方案,且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相应的临床转归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存在明显的情绪低落、焦虑、食欲减退、失眠或睡眠倒错等临床症状,其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27,P0.05);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5.38,P0.05)。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较小,且痊愈率、缠绵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其死亡率、后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5.525;P0.05)。结论:与急性高血糖脑卒中相比,急性高血糖脑卒中抑郁患者的疾病情况更加严重,治疗治疗过程中,其经功能缺损情况恢复速率较为缓慢,且临床转归情况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8.
老年认知功能量表的制定与试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获得适于评估老年认知功能并可作为“痴呆”病的临床检查工具,本研究在MMSE 及其改进版3MS 基础上编制了“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CFOP),对300例老年人及部分临床样本进行了测试。根据年龄与教育因素设定了不同群组百分位常模。信度检验:总分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905(P<0.001);效度检验:SCFOP 对痴呆病人组与正常对照组的总正确划分率达78-95%。量表结构基本符合对老年认知功能不同侧面的评估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奥拉西坦与吡拉西坦治疗急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并整理2018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奥拉西坦治疗)和对照组(吡拉西坦治疗),每组各6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7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DL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MMSE及MoCA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ADL、MMSE、MoCA量表评分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治疗急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更高,有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与心理健康的相互影响。方法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测定289例60岁以上的住院老年人,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老年人的ADL测定及SCL-90均与年龄相关,SCL-90与ADL、躯体生活自理能力(PSMS)、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相关(P〈0.01);用SCL-90或SCL-90的心理因子做应变量,用ADL的16项指标及年龄做自变量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有2~5个ADL指标进入了各自回归方程,与做家务、行走、洗衣、吃药等指标呈正相关,与做饭菜、处理钱物、使用车辆、打电话等指标呈负相关;躯体化、恐怖、人际关系敏感进入了影响PSMS、IADL的回归方程,与躯体化、恐怖因子呈正相关,与人际关系敏感呈负相关;焦虑、抑郁进入了影响IADL的回归方程,IADL与抑郁呈正相关,与焦虑呈负相关(P〈0.05)。结论IADL较PSMS对心理因子影响明显,躯体化、恐怖、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因子对ADL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