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唐山市采煤塌陷区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采用全面调查、样地设置等多种方法对物种进行调查,运用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指标体系对唐山市采煤塌陷区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较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在对玫瑰湖湿地物种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赋值标准.从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两个指标对玫瑰湖’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评价。玫瑰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总评分为68.5分,结果表明玫瑰湖湿地生物多样性处于一般水平。  相似文献   

3.
文章记录了莫尔道嘎林业局额尔古纳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客观详尽调查资料,根据其森林、草原、湿地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物种保护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及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安阳漳河峡谷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物种现状调查。查清了现有植物资源70科181属413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动物资源31目76科170属238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24种。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了客观评价,分析了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5.
位于干旱半干旱区的黑河湿地资源弥足珍贵,针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亟待保护的现实,基于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水平,提出了分布区类型、特有种、保护物种、物种多度、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湿地面积、湿地类型、保护地类型、人类威胁十项评价指标,初步建立了一套评价黑河湿地维管束植物多样性的指标体系、方法和标准,为湿地维管束植物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北海湿地保护区植被类型及其环境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腾冲北海湿地属“漂浮状苔草沼泽湿地”,植被类型丰富,物种多样性程度高。由于过度的农田开垦和森林砍伐,加之外来有害物种的不断侵入,湿地生境改变,导致生态系统功能降低、生物多样性流失严重。通过对北海湿地植被资源与环境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北海湿地保护区的植被类型、环境状况及其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湿地是众多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和繁衍的场所,因而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文从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物种两方面阐述了长春北湖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进而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李萍萍 《中国林业》2014,(12):40-41
湿地是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和生态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内容之一。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其中自然湿地面积高达3620万公顷,从热带到寒温带、从沿海到内陆高原均有分布。辽阔的疆域和复杂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具有多样性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而孕育了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物种资源。我国湿地野生动植物种类分别多达1700种和2200种以上,其中部分属珍稀、濒危或特有物种。如亚洲57种濒危水禽中,我国湿地就有31种;全世界15种鹤类,我国湿地有9种;在40多种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中,约有1/2生活在湿地中。同时我国10.8%的两栖类和15.5%的鱼类均为特有种、、湿地在为植物提供良好生长环境的同时,又为多种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间,对物种保存和物种多样性保护发挥着重要作用。温地还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和遗传多样性意义重大。另外,湿地生物多样性同时还为人类提供各种工、农业和医药生产的原料和能源。例如中国高产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就是由海南岛南红农场的水沟边偶然发现的一株花粉败盲野生稻与籼稻杂交而成。  相似文献   

9.
刘昕 《内蒙古林业》2020,(2):F0002-F0002
2020年2月2日是第24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与生物多样性——湿地滋润生命"。旨在认识湿地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的积极影响,强调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湿地是陆地与水体的过渡地带,它同时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单一生态系统都无法比拟的天然基因库和独特的生态环境,特殊的水文、土壤和气候提供了复杂且完备的动植物群落,40%的物种在湿地生存繁殖,它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难以替代的生态价值。中国的湿地类型众多,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不仅物种数量多,而且有很多是中国特有物种。  相似文献   

10.
工程建设项目在带来一定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同时,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根据国家林业局相关技术规范,结合动物、植物、湿地调查等技术规程,对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现状调查,选取景观/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种群/物种、主要保护对象、生物安全、社会因素等6项指标,定性和定量地分析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可能对保护区造成的生物多样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外来物种入侵不仅严重影响入侵地的生态环境,导致局部或区域性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对农林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构成威胁,甚至造成本地物种濒危或灭绝,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对江苏省沭阳县森林和湿地外来物种的调查,掌握了沭阳县森林和湿地外来物种的现状,并对外来物种从危害等级、生态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从提高群众的生物安全意识,建立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制度,完善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防控等对策和方法,以期为黄淮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对策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选取生物多样性、典型性、代表性、稀有性、自然性、面积适宜性、脆弱性、人为活动强度等7项指标作为原则层、18项1级指标作为指标层,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综合评价指数为0.891 5,评价等级为Ⅰ级;多样性、稀有性等2个原则层指标对综合评价的贡献率高达49.28%,对生态质量制约性最强,是反映保护区湿地生态质量保护成效的关键指标;保护对象典型性、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物种多度、保护物种稀有性等4个一级指标对保护区湿地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较大;近20年该保护区湿地保护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菏泽市实地调查研究,从遗传、物种、生态系统、景观4个层次对菏泽市域范围植物多样性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菏泽市植物多样性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菏泽市城市特点提出编制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完善城乡绿地规划、保护湿地、建立保育中心、修建生物廊道和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体系等保护措施与生态管理对策,以期为菏泽市植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评价新建溪水电站工程建设对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程度,全面调查评价区域的生物多样性现状。选取了了建设项目景观/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种群/物种、主要保护对象、生物安全和社会等因子进行影响评价。评价结果为:拟建的水电站工程对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为"较小影响",同时针对项目建设带来的生态破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物种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内物种的多样性化,主要是从分类学、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角度对一定地区内物种的多样性的现状、威胁状况、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演化及维持机制以及物种濒危灭绝的速率及原因、生物区系的特有性、如何对物种进行有效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等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的森林面积超过30%,且森林在分布上比较均匀,森林内的物种比较丰富,并保持较高的质量,就能维护良好的生态系统,而物种多样性的高低是评价生态系统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以昆嵛山为样本,在水平指标上从物种丰富度和植被覆盖度两个角度对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将两者综合之后得出昆嵛山物种水平指标分级图,对今后昆嵛山自然保护区物种调查和日常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嫩江中下游平原典型湿地植被类型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植被是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湿地生态系统的第一性生产力,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尤其珍稀濒危物种,以及生物进化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通过调查与观测,确定了嫩江中下游平原典型湿地植被的几种类型,对各植被类型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湿地植被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为进一步实施嫩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植被的保护、恢复和重建,促进该区域湿地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天池是中外闻名的风景名胜,同时,作为湿地生态系统,天池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更具有极高的生态功能,对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河南黄河湿地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河南黄河湿地全面调查的基础上 ,对河南黄河湿地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 ,针对河南黄河湿地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加强宣传教育、加快立法步伐、加大执法力度、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管护与科研水平和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交流等合理化建议 ,以保护河南黄河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通过开展上杭县域湿地分布调查,旨在深入了解湿地保护的现状,总结和探索加强湿地保护的措施和开发利用的途径,让上杭湿地充分发挥它作为"地球之肾"的调节功能和应有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掌握四川省蒲江县生物多样性状况,于2020—2021年,对县域内的维管植物、脊椎动物、植被及生态系统开展本底调查与研究,通过自然保护地、重要生态功能区和MaxEnt预测分析识别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栖息地质量、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生物多样性的显著特点是:物种多样性较差,重点保护野生物种较匮乏,入侵物种占比较高,生态系统组成较简单,多以人工植被为主。蒲江县土地利用格局以耕地、林地和人造地表占绝对优势,维管植物物种数与林地、人造地表呈正相关,与耕地、水域负相关。生物多样性水平受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影响较大,总体来看,研究区生物多样性极重要区、高度重要区面积分别为4029.72、8973.52 h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95%、15.74%。研究结果可为蒲江县快速城镇化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以及成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构建、生物多样性调查及监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