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差速锁拨叉轴是我厂东方红菲亚特拖拉机的一个重要零件 ,材质是 4 0钢 ,形状如图 1所示。要求淬火部位硬度≥ 5 0HRC ,淬硬层深δ =1mm~ 2mm ,为此 ,我们在GP 6 0 C高频感应淬火设备上制定了如下 3种工艺进行对比试验。  工艺 (1)首先在设计感应器时 ,为使两部位同时加热 ,我们设计了具有同向电流走向的蝶形感应器 ,形状如图 2所示 ,因电流方向相同 ,电流集中在感应器的外侧 ,致使两淬火部位同时受热 ,这证明感应器的设计思路是正确的。但淬火部位有尖角 ,呈缺口状 ,因而在感应淬火过程中产生尖角效应。经检测 ,图 1 差速锁拨叉轴示…  相似文献   

2.
田华  顾剑锋 《热处理》2014,(1):49-53
引入标准化设计理念,设计了三销轴叉的仿形感应器。将同一类型的感应器部件系列化,可以缩短制造周期,便于批量生产及维护。该类型的感应器适用范围广泛,耐用,互换性好。分析了感应淬火工艺对三销轴叉显微组织的影响。最终三销轴叉的硬化层组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3.
研究开发了分段式结构感应圈整体感应加热淬火技术,实现汽车CV等速传动轴三销轴叉零件一次装夹完成两个非连续区域(两段)整体感应淬火。结果表明:分段式结构感应圈加工调试的零件硬化层深度、表面硬度、显微组织均满足设计要求;静扭、扭转疲劳试验合格。  相似文献   

4.
以E304拖拉机前驱动轴的感应淬火为例,介绍了大变径轴类零件感应淬火的新工艺控制技术,解决了原工艺生产中零件淬硬层不连续的技术难题.其方法可以应用到同类大变径轴类零件的感应淬火工艺中.  相似文献   

5.
高频淬火的轴类零件大都是传动轴、转轴或心轴,适于传动扭转载荷、弯扭联合载荷或弯曲载荷。这些零件的失效多发生在零件的表面。失效的方式主要是磨损和疲劳破坏。采用高频感应淬火,不仅提高了轴类零件的表面硬度,更重要的是在硬化层产生很大的残余压应力,因此能显著地提高零件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轴类零件的结构设计耍力求减少应力集中,为感应淬火硬化工艺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感应淬火工艺设计中对感应淬火硬化层的硬度、深度、分布部位、硬化范围、应力状态及回火处理诸方面要予以重视,严格工艺要求,进一步提高感应淬火硬化层的质…  相似文献   

6.
蔡俞  胡昕予 《热处理》2008,23(2):34-37
42CrMo钢花键轴由于形状特殊,其表面中频淬火有一定难度。通过特殊结构感应器设计和表面淬火工艺过程的优化,成功地实现了花键轴局部表面的中频感应淬火,达到了花键轴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用人机界面(HMI)触摸屏填表式参数设定技术及组态软件实时曲线与历史数据再现技术,结合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技术,实现工艺参数即时优化,解决淬硬层连续问题,满足大变径轴类零件的感应淬火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8.
王磊  马录  杨波  张凯  宋阳  王晔 《金属热处理》2021,46(6):231-235
某球墨铸铁行星架铸造冒口经高频感应淬火后检测发现,高频感应淬火区存在石墨球化率偏低及铁素体含量过多的现象。经过显微组织及试验对比分析发现:高频感应淬火加热部位石墨形态的异常与冒口处球化剂的缺损及冷却速度相对较慢有关;零件铸后高频感应淬火区位置的铁素体含量过多,而铸后正火并未有效改善该现象,导致高频感应淬火后铁素体含量过多。通过优化铸造工艺,按原工艺进行正火及高频感应淬火,最终得到满足技术要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9.
基于ANSYS有限元法对感应加热过程中电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耦合分析,通过模拟得到了感应加热过程中频率f、电流密度Js和加热时间t等重要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曲线,制定了预测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针对S45C钢轴类工件的技术性能要求提出了试制工艺参数,进行了感应淬火试验及相应的ANSYS有限元模拟,结果表明轴径向的温度模拟结果与硬度梯度曲线试验结果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杨晔 《金属热处理》2006,31(2):85-86
试验了GCr15钢轴承套圈的中频感应加热淬火工艺,确定了中频感应加热淬火的各种参数和加热时间。结果表明,淬火后硬度达到62~65HRC,淬硬层深度>2.5mm,能满足生产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