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周晓东 《湖南中医杂志》2008,24(1):23-23,3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而对照组仅为76.19%,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探讨消胀汤结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腹水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只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同对照组相同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的中药消胀汤,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9%,两组的总有效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较于西医单纯治疗肝硬化腹水,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改善肝功能,明显的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7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1.1%,而对照组仅为64.9%,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观察,探讨肝硬化腹水较好的治疗途径。[方法]将收治入院的13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经过2~5个疗程后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6.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均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2组均给予肝硬化腹水常规治疗与西医常规护理。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对比2组肝硬化腹水整体治疗效果及腹水改善情况。结果在整体疗效上,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为7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腹水改善效果上,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7%,联合组对腹水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辅助临床治疗可有效提高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效果,减少腹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5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和西医组(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卧床休息,常规给予西药保肝,利尿,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利水消肿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另加服中药疏肝理气活血利水汤和软坚散结的软肝散。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6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收到了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湿阻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气滞湿阻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行气化湿利水方,疗程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腹水、尿量、体重及肝功能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湿阻型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并随机分配患者分别给予对照组西医治疗,治疗组西医加服中药自拟方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66.6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表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可有效治疗肝硬化腹水,且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总有效率为94.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中医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乙肝后肝硬化腹水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15d 为一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乙肝后肝硬化腹水,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值的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气滞湿阻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气滞湿阻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腹水减少量为(34.4±7.9)mm,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6.6±4.6)m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A/G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湿阻型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确切,且操作较为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合并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2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水剂;对照组对只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两组患者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3.33%,而对照组为73.33%。在肝肾功能的指标检查结果中,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有效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72例,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联合中药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可取长补短,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性胃肠病的效果。方法:将糖尿病性胃肠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以参苓白术散为基础方,辨证加减施治。治疗前后分别评定患者胃肠病症状的总分值,求得疗效指数,评定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肠病,总有效率达96.82%。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处理。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胃肠病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选取38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结果:总有效率89.4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能明显提高疗效,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给予甲氨蝶呤+尼美舒利片+中药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甲氨蝶呤+尼美舒利片为西药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能够缩短疗程,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方法:泌尿系结石患者127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65例给予注射用头孢替唑钠或左氧氟沙星、间苯三酚静脉滴注,双氯酚酸钠栓塞肛;治疗组62例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应用排石颗粒口服,并配合中医辨证取穴肾俞、复溜、阴陵泉、膀胱俞、三阴交、血海等穴位针刺,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总有效率75.4%,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止痛快、排石率高、排石周期短、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