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洁净手术室在进行手术状态下浮游菌浓度监测结果.[方法]测定洁净手术室在进行手术状态下(即动态条件下)不同时段空气中茵落数,找出影响浮游茵浓度的因素和改进洁净手术洁净度的措施.[结果]随着手术准备工作的开始,室内人员的走动至手术30 min时手术室浮游茵落数迅速上升,手术中各人员定位后(手术60 min)手术室浮游茵数有所下降;手术120 rain手术即将结束巡回护士和麻醉师整理物品、手术人员离开等活动又使手术空气中细茵浓度急剧上升.[结论]人员活动是手术室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洁净手术室空气消毒除采用动态消毒设备外应限制进出手术室人数和室内人员走动,降低浮游茵浓度.  相似文献   

2.
马俊  郁飞  黄德松 《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2):1293-1295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腹腔镜下采用高频电刀和超声刀进行肝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肝功能恢复时间、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之间的差别.结果 超声刀组全部顺利完成腹腔镜肝切除术,而高频电刀组2例中转开放手术.与高频电刀组比较,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273±49) min vs (199±37) min]、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102±54)mL vs (68±38) mL]、术后引流量较少[(796±246) mL vs (517±152) mL].结论 超声刀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具有止血确切、术野清晰、热传导低等优点,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动态条件下洁净手术室污染状况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洁净手术室在进行手术状态下浮游菌浓度监测结果。[方法]测定洁净手术室在进行手术状态下(即动态条件下)不同时段空气中菌落数,找出影响浮游菌浓度的因素和改进洁净手术洁净度的措施。[结果]随着手术准备工作的开始、室内人员的走动至手术30min时手术室浮游菌落数迅速上升,手术中各人员定位后(手术60min)手术室浮游菌数有所下降;手术120min手术即将结束巡回护士和麻醉师整理物品、手术人员离开等活动又使手术空气中细菌浓度急剧上升。[结论]人员活动是手术室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洁净手术室空气消毒除采用动态消毒设备外应限制进出手术室人数和室内人员走动,降低浮游菌浓度。  相似文献   

4.
超声刀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6例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胆囊结石患者 ,随机分为高频电刀组和超声刀组 ,每组 48例 ,比较两组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高频电刀组和超声刀组均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或术后出血。超声刀组平均手术时间 ( 5 6.8± 2 5 .6min)和平均出血量 ( 17.8±5 .4ml)均少于高频电刀组 ( 79.6± 3 0 .4min、2 6.2± 6.2ml)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超声刀切割精确 ,凝血功能强 ,组织损伤小 ,它有助于提高LC的临床疗效 ,是一种重要的腹腔镜手术设备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高频电刀在手术中普遍使用,手术过程中使用高频电刀产生的废气势必污染手术室的空气。手术室的工作人员长期不可避免地接触这些微量废气,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目前,手术室的麻醉废气污染及其危害已引起普遍重视,但使用高频电刀产生的废气对手术室空气污染及其危害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和掌握洁净手术室空气洁净时间与效果的规律性,采取有效的监控与管理措施.方法 按洁净手术室各项管理要求,严格控制好人员、物品及环境质量,选择Ⅱ级手术间,分别于开机30 min时,手术开始后30,45,60 min,手术结束前15 min在指定检测点采用沉降菌检测法进行细菌检测.结果 手术全过程空气中层流区与周边区细菌浓度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手术开始后测定的空气菌落数与开机30 min时测定的菌落数比较,层流区在手术开始后的45 min基本达到开机30 min时水平(P>0.05),手术开始60 min时空气洁净度最好,手术开始45 min时和结束前15 min时空气菌落数周边区较层流区明显升高(P<0.01和P<0.05).结论 洁净手术室空气洁净时间与效果存在一定规律性,应加强对洁净手术室人员、物品及环境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刀和高频电刀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将我院普外科择期甲状腺切除术的甲状腺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声刀组和高频电刀组各60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和术后1年发放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估生活质量。结果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少于高频电刀组,切口长度短于高频电刀组,术后出血、暂时性低血钙症发生率低于高频电刀组(P0.05);两组术后1年SF-36量表亚型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术后1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高频电刀相比,甲状腺切除术中应用超声刀有利于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且对甲状旁腺功能损伤小,可降低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超声刀在乳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超声刀和电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对比 ,探讨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观察我院 2 0 0 1年 6月~ 2 0 0 4年 2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 10 5例 ,47例采用电刀 ,为电刀组 ;5 8例采用超声刀 ,为超声刀组。主要观察指标有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术后 2 4h引流量、放置引流管时间 ,以及术后并发症皮瓣坏死、皮下积液的观察对比。结果 超声刀组手术时间较电刀组有明显缩短 (P <0 .0 5 ) ;超声刀组平均节省手术时间 41.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超声刀组较电刀组显著减少 (P <0 .0 0 1) ,超声刀组平均减少出血量 94.2ml。超声刀组术后 2 4h引流量较电刀组显著减少 (P <0 .0 0 1。超声刀组引流管放置时间较电刀组明显缩短 (P <0 .0 0 1)。超声刀组与电刀组术中输血例数、术后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均无统计学差异。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整个手术过程 ,包括剥离皮瓣、乳腺切除和腋窝清扫均可使用超声刀来完成 ,无 1例发生腋血管、肩胛下血管、胸背神经、胸长神经的损伤 ;而电刀组不适合作腋窝清扫。结论 超声刀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 ,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 ,术中视野清晰 ,术后引流量也明显减少 ,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未见增多 ,有减少趋势 ,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行腹腔镜探查或胆囊切除术的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82例,分为超声刀组43例,电刀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的区别。结果超声刀组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腹腔引流量患者均少于电刀组(P0.05),术后胆漏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也低于电刀组(P0.05)。结论超声刀是复杂性胆囊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重要的手术设备,和电刀相比,可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态下洁净手术间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悬浮空气粒子采样器及悬浮空气细菌采样器,对76例第一台手术分别于手术间静态、手术开始时(切皮)、术中不同时段及手术结束缝皮下切口时,在手术区进行空气粒子及浮游菌浓度测定。结果切皮肤时直径0.5μm和5μm的微粒数最高,之后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步下降;随手术时间的增加手术区空气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有增高的趋势。结论洁净手术室微粒数及浮游菌浓度在动态下呈规律性变化,加强洁净手术室规范化管理能提高手术间空气洁净度。  相似文献   

11.
超声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A组为该院1997 ̄2003年间收治的腹腔镜超声刀胆囊切除术患者78例,B组为随机抽取同期应用高频单极电刀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200例,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例在住院时间、术后胆漏、高烧、出血、中转开腹等情况上差异无显著性。A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长于B组。结论应用超声刀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可避免传统高频电刀造成的电流及金属残留等潜在危险从而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2.
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时间与效果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和掌握洁净手术室空气洁净时间与效果的规律性,采取有效的监控与管理措施。方法按洁净手术室各项管理要求,严格控制好人员、物品及环境质量,选择Ⅱ级手术间,分别于开机30min时,手术开始后30,45,60min,手术结束前15min在指定检测点采用沉降菌检测法进行细菌检测。结果手术全过程空气中层流区与周边区细菌浓度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手术开始后测定的空气菌落数与开机30min时测定的菌落数比较,层流区在手术开始后的45min基本达到开机30min时水平(P〉0.05),手术开始60min时空气洁净度最好,手术开始45min时和结束前15min时空气菌落数周边区较层流区明显升高(P〈0.01和P〈0.05)。结论洁净手术室空气洁净时间与效果存在一定规律性,应加强对洁净手术室人员、物品及环境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3.
洁净手术室术中器械和空气的细菌学动态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洁净手术室无菌手术中不同时间段器械及空气污染情况,为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手术持续时间7h或以上的无菌手术,动态采集Ⅰ~Ⅳ级洁净手术间术前和术中5h、6h、7h器械表面及手术间空气标本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Ⅰ~Ⅳ级洁净手术间于术中5h、6h、7h采集的200个空气样本中除有6个超标外其余的空气样本都能达到国家标准;术中5h、6h、7h采集的共600件器械样本中共45例阳性,术中使用过且暴露于空气中的器械阳性率最高,用无菌治疗巾覆盖使用过的器械阳性率最低。结论同一台无菌手术的无菌器械使用的安全时段可延至7h,影响无菌器械使用的不安全因素与器械表面残留的血迹和是否直接暴露于空气中有关,器械护士术中应及时清洁附着在器械表面的血迹或用无菌治疗巾覆盖使用过的器械。加强洁净手术室日常管理,切实做好参观人员的控制及人员的流动管理,是确保手术安全、预防感染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刀与高频电刀甲状腺切除术对患者创伤应激反应、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拟行甲状腺切除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超声刀组与高频电刀组各60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并发症、术后应激反应及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术后3 d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高频电刀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超声刀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超声刀组术后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损伤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高频电刀组(P0.05)。结论相比高频电切,超声刀甲状腺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特点,同时患者应激反应更小,对甲状旁腺功能影响更小,能明显降低甲状旁腺功能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应用普通电刀、超声刀和手术烟雾排除系统产生的手术烟雾中PM浓度,为临床选择理想的电外科设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通电刀、超声刀和手术烟雾排除系统,对手术过程使用3种不同设备手术时产生的手术烟雾进行PM10.0、PM2.5和PM1.0浓度的监测和分析。[结果]普通电刀组和超声刀组产生的烟雾中PM浓度都达到严重污染状态,应用新型专利产品柯惠(现美敦力)生产的"手术烟雾排除系统"烟雾污染程度明显减低。[结论]应用手术烟雾排除系统可明显减低手术烟雾污染,其效果优于应用普通电刀和超声电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局域空气层流机对口腔种植手术室空气菌落数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一间使用层流机的种植手术室,分别于开机10 min,手术开始后10 min、45 min,手术结束前10 min使用平板暴露法进行细菌含量的监测,并对未使用层流机的相同手术间在相同的时间点进行细菌监测。结果:未使用层流机的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浓度明显高于使用层流机的手术室,且未达到普通手术间要求的空气细菌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层流机的手术室术中层流区与周边区细菌浓度监测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开始后45 min层流区洁净度达到开机10 min水平,手术开始10 min和手术结束前10 min周边区细菌含量比层流区明显升高(P0.01)。结论:局域空气层流机能洁净手术间空气达到万级要求,且洁净时间与效果存在一定的规律,应加强人员和物品的管理,确保洁净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局部负压吸引对手术室烟雾PM2.5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主设计的问卷调查外科手术室100名医护人员对手术烟雾的认知及防护现状;在50例肝胆外科开腹手术中应用负压吸引装置,分别在吸引管开口距电刀笔头约1cm、5cm、10cm及20cm处进行吸引,利用智能PM2.5检测仪检测主刀医师口鼻处约5cm范围内的空气中PM2.5的浓度;观察20例左/右半肝切除术中,利用超声刀或高频电刀分离肝脏组织切割中的PM2.5浓度在局部负压吸引前后的变化。[结果]89%手术室医护人员接触手术烟雾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但仅10%的医护人员有较强的防护意识;负压吸引前,主刀医师口鼻附近PM2.5浓度为148.95μg/m3,吸引位置距离切割位置1cm、5cm、10cm及20cm时,PM2.5浓度分别为4.53μg/m3、28.08μg/m3、93.78μg/m3与129.76μg/m3;20例左/右半肝切除术中,超声刀切割肝脏组织产生的PM2.5浓度约为电刀切割的2倍,经距离切割处5cm负压吸引后,超声刀、电刀切割肝组织产生的PM2.5浓度分别减少了77%、79%。[结论]手术室医护人员对外科手术烟雾的认知水平和防护能力较低;局部负压吸引可明显降低手术烟雾中PM2.5的浓度,对医护人员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吸引管距离烟雾源头5cm时为手术中最佳的吸引位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声刀、单极电刀与冷刀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效果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92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中应用超声刀治疗的32例患者设为超声刀组,应用单极电刀的32例患者设为单极电刀组,应用冷刀的28例患者设为冷刀组。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缝合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冷刀组相比,单极电刀组和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缝合时间显著缩短(P0.05);单极电刀组和超声刀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缝合时间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使用超声刀,有助于减少子宫切口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子宫缝合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静电式空气消毒洁净器动态空气洁净效果,采用尘埃粒子计数器采样监测,观察其对手术室实际除尘的效果。结果,在启动空气净化器0.5~2.5 h内手术室空气中平均中值直径大于0.5μm尘粒数为3811484.1个/m3,接近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十万级洁净度标准。在手术进程不同时段手术室空气中尘埃颗粒数逐步下降,从净化后0.5~2.5 h内平均除尘率达到77.85%。实验组不同粒径范围的颗粒数和总尘粒数低于对照组。两组手术室内空气中各种粒径范围的颗粒构成情况无差别,以小于5μm尘粒为主,占室内空气中总尘粒数的96.57%。结论,静电式空气消毒洁净器对手术室内空气中不同粒径粒子具有一定净化效果;净化质量可达到十万级洁净度标准。  相似文献   

20.
药物联合腹腔镜下超声刀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药物联合腹腔镜下超声刀治疗异位妊娠80例临床观察,探索一种适合保守性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最佳方法.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月在该院住院的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的患者80例.按实验要求随机分为4组各20例,即(A)腹腔镜高频电刀加局部注射MTX组、(B)高频电刀加局部注射高渗葡萄糖组、(C)超声刀加局部注射MTX组及(D)超声刀加局部注射高渗葡萄糖组.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副反应、术后血HCG下降值、术后3个月输卵管通畅率、再次宫内妊娠及再次同侧异位妊娠的情况.结果 C、D两组与A、B两组相比手术视野清晰,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榆卵管复通率高,再次宫内妊娠高及再次同侧异位妊娠率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4组术后HCG下降值及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局部注射高渗葡萄糖联合腹腔镜下超声刀治疗异住妊娠为一种实用、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