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亚甲蓝单示踪剂行缺乏核素示踪的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行全乳切除手术或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09例(0期12例,Ⅰ期27例,ⅡA期28例,ⅡB期1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通过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估腋窝淋巴结阴性状态,对其行亚甲蓝示踪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非前哨淋巴结活检(Non-SLNB)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所有前哨淋巴结(SLN)、非前哨淋巴结(Non-SLN)和腋窝淋巴结(ALN)均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SLN检出率、假阴性率、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24%,6.9%,98.1%,97.5%.病理N分期的SLN检出率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亚甲蓝单示踪法行SLNB能准确预测缺乏核素示踪的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本研究入组的病例提示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和准确率与乳腺癌的N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乳癌仿根治术后Rotter's淋巴结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84例乳癌仿根治术Rotter's淋巴结单独病理检查,分析其与肿块大小、腋上组淋巴结、ER及HER -2表达的关系.结果:术后Rotter's淋巴结共检出48例,阳性20例,检出率和阳性率分别为26.1%和10.9%;阳性组患者在肿块大小,腋上组淋巴结阳性率,ER及HER -2受体表达方面与未检出组,阴性组之间进行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乳癌患者施行乳癌仿根治术应常规清除Rotter's淋巴结,术后病理提示Rotter's淋巴结阳性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组织学活检(CEUS-FNBH)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92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患者,于术前行SLN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组织学活检,手术切除后进行病理检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并与术前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组织学活检进行比较,探讨CEUS-FNBH在诊断乳腺癌转移性前哨淋巴结的有效检出率.结果 92例乳腺癌SLN手术证实为转移性,常规超声检出66例(71.73%),CEUS检出84例(91.30%),CEUS-FNBH检出89例(96.73%);CEUS-FNBH对乳腺癌SLN检出率最高,其次为CEUS、常规超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组织学活检对乳腺癌SLN的有效检出率均高于单一超声检出率,该检查方法对乳腺癌转移性SLN的诊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乳癌仿根治术后Rotter′s淋巴结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84例乳癌仿根治术Rotter′s淋巴结单独病理检查,分析其与肿块大小、腋上组淋巴结、ER及HER-2表达的关系.结果:术后Rotter′s淋巴结共检出48例,阳性20例,检出率和阳性率分别为26.1%和10.9%;阳性组患者在肿块大小,腋上组淋巴结阳性率,ER及HER-2受体表达方面与未检出组,阴性组之间进行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乳癌患者施行乳癌仿根治术应常规清除Rotter′s淋巴结,术后病理提示Rotter′s淋巴结阳性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技术在治疗胃癌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通过使用亚甲蓝对40例患有胃癌疾病的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术中标识活检,术后进行常规HE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术中注射亚甲蓝后前哨淋巴结的表达情况.结果在40例中有39例检出SLN,其检出率为97.5%.一共检出54枚淋巴结,平...  相似文献   

6.
对美蓝作为示踪剂进行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进行了临床研究。将1%亚甲兰4ml注入肿块旁或切检腔旁、乳晕旁皮下,切取前哨淋巴结。23例患者中22例成功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为96%。通过注入亚甲兰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检出率高,并能准确预测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的状况。  相似文献   

7.
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指导乳癌手术方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开展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的必要性、可行性、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美蓝5 mL于原发肿瘤上、下、左、右选4点行皮下及乳腺组织注射,5~15 min后仔细解剖,根据蓝染标记切除SLN.所有患者行同期根治术,切除SLN与区域清扫标本同时送病理检查,了解其符合率,并评价SLNB的可行性.结果 30例均进行SLN识别定位,活检后经病理检查有2例错误.1例未取到SLN,故SLN的检出率为96.7%;1例SLN病理呈假阴性.按目前国外SLNB的评价标准,本组SLNB的敏感度为88.9%,准确率为93.3%,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11.1%.结论乳腺癌SLNB目前在国内外仍处于研究阶段,随着研究的扩大与深入将可能取代常规的ALND.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施行腋淋巴结清扫应用新的腋下组分区法时转移淋巴结的分布规律.方法选取83例前哨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常规施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术后将腋下组淋巴结严格按新设定的分组标准分成A,B,C,D四区,并将各区淋巴结分别装袋送术后病理,研究不同前哨淋巴结阳性个数的乳腺癌患者每个区域检出和转移淋巴结的个数及分布规律.结果各区淋巴结检出数和阳性率均存在存在明显差异,D区B区检出淋巴结最多,分别占总数的36.1%(612/1 693)和29.1%(492/1 693),阳性率最高的为B区(37,8%),D区最低(0.5%).结论前哨淋巴结阳性患者施行腋淋巴结清扫转移淋巴结最常见的区域为B区(阳性率37.8%)和A区(阳性率11.5%),也就是胸背脉管束内侧区域,出现最少的区域为D区(阳性率0.49%),而在前哨淋巴结2枚以下阳性组D区未发现转移淋巴结.  相似文献   

9.
前哨淋巴结(SLN)活检是评估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的重要手段.如果能从SLN阳性患者中筛选出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低危人群,则可避免不必要的腋窝清除,因此采用非手术方法判断SLN阳性患者NSLN的状态十分重要.本研究通过分析SLN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发生NSLN转移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以及相关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成功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LN阳性患者发生NSLN转移与肿瘤大小、脉管癌栓、SLN阳性个数、SLN阳性比例、TGF-β表达和PDGF表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有脉管癌栓、SLN阳性个数>2、SLN阳性比例>0.5、TGF-β>34.14 ng/mL、PDGF>390.55 pg/mL是SLN阳性乳腺癌患者N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列阵图预测模型,内部验证的C-index值为0.825,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预测效果.ROC曲线下的面积为AUC为0.872,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曲线与理想曲线贴合较好.决策曲...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中肿瘤出芽判断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肿瘤出芽判断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2月有完整淋巴结病理学资料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92例,全数淋巴结检查,参照Ueno等的研究判断肿瘤出芽.结果:本组92例共切除淋巴结3036枚,平均每例取约33枚,92例结直肠癌中有47例出芽.肿瘤出芽与淋巴结转移的程度(pN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呈显著性相关.肿瘤出芽对预测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1%和91.11%.结论:通过HE染色,镜下检测结直肠癌中肿瘤有无出芽来判断局部淋巴结转移,有助于快速确定结直肠癌患者局部淋巴结转移的状况,对及时辅助治疗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健康观察组(65例,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与对照组(63例,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随访2 a,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央区食道旁淋巴结转移、外侧区淋巴结转移、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随访期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5例,转移率为7.69%;颈侧区淋巴结转移3例,转移率为4.62%;对照组随访期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1例,转移率为17.46%;颈侧区淋巴结转移7例,转移率为11.11%;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8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行中央区食道旁淋巴结清扫治疗术后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近端胃癌淋巴结转移数目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行D2 或D3 术式的近端胃癌标本 ,全数摘取淋巴结 ,比较全胃切除和近端胃切除淋巴结切除数目 ,按 1997年修订的 5thTNM分期判断预后。结果 :32例共取淋巴结 2 0 15枚 ,平均 6 3枚 /例。近端胃切除 5 7枚 /例 ,全胃切除 70枚 /例。按新的分期 ,N1、N2 、N3 病例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36 .46 %、11.0 5 %、0。结论 :随着癌肿侵犯范围的扩大 ,必须扩大淋巴结切除范围 ,新的定量N分期优于旧的定性N分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肿瘤出芽与淋巴结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2004年1月-2009年12月有完整淋巴结病理学资料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12例,全数淋巴结检查,参照Ueno等的研究判断肿瘤出芽.结果:本组切除淋巴结3 809枚,平均每例取约34枚,112例结直肠癌中有51例出芽.肿瘤出芽与淋巴结转移的程度呈显著性相关.无...  相似文献   

14.
采用20例新疆细毛羊头部,用30%普鲁士蓝油画颜料氯仿溶液,在舌的粘膜层作问接淋巴注射,观察了舌尖、舌体、舌根各部的集合淋巴管及其所注入的局部淋巴结.并首次观察到部分羊有舌淋巴结,主要接受舌体中央部和舌根中央部的集合淋巴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四个分子亚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264例,根据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将其分为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Triple-negative型四个分子亚型,比较不同分子亚型之间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并对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HER-2过表达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最高,其次为Luminal B型,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月经状态在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小叶癌和导管癌较其他病理类型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肿瘤直径大于5 cm后,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是否为Luminal A型、是否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ER-2过表达型和Luminal B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肿瘤大小、分子分型、病理类型为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超声探测发现颈部VI区淋巴结,指导化学发光检测TG-Ab、TPO-Ab,从而探讨超声提示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可靠性。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并发现颈部VI区淋巴结患者108例,常规检测FT3、FT4、TSH、TPO-Ab、TG-Ab,当有感冒咽痛病史及甲状腺区疼痛患者需同时检测血沉(ESR)。怀疑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需经手术证实。病例所有资料分成HT组和非HT组,对应VI区所显示的正常和异常淋巴结分析,同时将单纯HT(图像较均一,可有单发典型胶质结节)和声像较均一的单纯非HT对应正常与异常淋巴结另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同致病因素所致颈部VI区显示淋巴结,无论HT组或非HT组,颈部VI区超声所显示淋巴结中异常淋巴结回声比例均较高,HT组占97.2%,非HT组占91.9%,相互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577,P=0.448)。在排除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恶性肿瘤及炎性结节等其他声像图改变后,颈部VI区异常淋巴结对应的单纯HT组与单纯非HT组相互间有显著差异(χ2=6.126,P=0.013),超声显示颈部VI区异常淋巴结与临床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密切相关,诊断阳性符合率为96%。结论 所有致病因素致超声显示颈部VI区淋巴结中,基本为异常淋巴结回声。在排除其他较典型致病因素后,超声在颈部VI区发现异常淋巴结可以提示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  相似文献   

17.
对200个食管癌局部淋巴结无癌转移者作形态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部分淋巴结作非特异性酯酶(ANAE)和免疫荧光抗体(Ig)检查.早期淋巴结淋巴窦扩张,窦内皮和窦内网状细胞增生,后者和吞噬细胞 ANAE 强阳性.淋巴滤泡增生,生发中心有大而淡染的淋巴细胞和含有 ANAE 阳性物质的网状细胞.滤泡内 Ig 分布不一,中心呈粗网状,周围细网状.部份皮质深区增大,互相融合,并可见增生的网状细胞.髓索浆细胞丰富,Ig 强阳性.从以上形态学,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证明,机体局部淋巴结对食管癌有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