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了在高壁温条件下,空气为自然对流时,水平基面上的竖直距形散热片组的传热性能,探讨了散热片的几何参数对流动和传热的影响,通过因次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以散热片间距为特征尺寸的对流传热准数关系式:Nu=0.1314(grsPr)^0.37。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高壁温条件下,空气为自然对流时,水平基面上的竖直矩形散热片组的传热性能,探讨了散热片的几何参数对流动和传热的影响。通过因次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以散热片间距为特征尺寸的自然对流传热准数关系式:Nu=01314(Gr’sPr)037  相似文献   

3.
NuSil科技公司推出一种既导热又无腐蚀性的有机硅胶黏剂EPM-2890,专用于电子器件行业。据介绍,这种胶黏剂可在电气元件和散热片之间提供适中的传热,在275℃加热30min经受无铅焊接回流时,其质量损失不超过1%。EPM-2890是一种单组分白色硅酮胶,可在室温下固化。它在要求挥发性最小(以免在敏感器件内凝结)的电子应用中,可以用作黏合剂或密封、嵌缝或罐封材料。  相似文献   

4.
美国LNP工程塑料公司开发出增强热塑性塑料,商品名Konduit,其传热效率比常用的未填充或增强型材料要高出10~50倍。  这种Konduit材料有望取代金属,并且在集成电路温控及密封应用上有部分增强作用。目前膝上型计算机上设有铝质内置散热片,并配置有风扇,以帮助散热。采用Konduit材料来制造而取代膝上计算机上原有的塑料部件,将可省去那些庞大而单一用途的散热片。  Kondnit材料潜在的开发用途是可制造变换器,用于荧光灯装置、氖灯广告以及微波炉当中。这种热塑性树脂具有热传导性而对电的绝缘…  相似文献   

5.
水性涂料     
201307016 耐腐蚀性优异的外置热交换散热片用的防结霜水性涂料组合物的制备及应用 题述组合物含有:(A)丙烯酸改性的环氧树脂;(B)至少一种交联剂,选自氨基树脂、多异氰酸酯和封闭型多异氰酸酯;(C)含氟聚合物;(D)消泡剂。以组分A和B的总量为100份计,则组分C占1~30份,组分D占0.1~10份。  相似文献   

6.
T型管管束的沸腾传热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型管管束的沸腾传热性能刘进荣(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学工程系,呼和浩特010062)沈自求徐维勤(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大连116012)关键词水平管管束T型管沸腾传热强化卧式再沸器1引言水平管管束沸腾传热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冷等工业部门,如蒸...  相似文献   

7.
以乙二醇一水溶液及加入微量添加剂(表面活性物质)为工质进行池式沸腾传热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等表面活性物质对乙二醇-水溶液的沸腾传热有明强化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表面活性物质强化二醇-水溶液沸腾传热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纵流式换热器壳侧支撑方式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淑奇  黄素逸 《化工学报》2007,58(5):1097-1103
提出了一种纵流式换热器壳侧交错短杆支撑方式,并对光滑传热管束的交错短杆、短管、方形折流杆3种管间支承方式及波纹管束自支承、混合管束自支承方式,在流动与传热充分发展区段,采用湍流模型、六面体网格,运用商业软件FLUENT进行了三维数值计算。对各种支撑方式在不同的支撑间距(Ls=4.56和9.13)、不同的Reynolds数(Re=2630、13150、26300、52600)下的传热特性、流动阻力特性、支撑的可靠性进行了优化研究。得出了各种支撑方式的壳侧Nu、压降及综合指标-h/(LΔp)与Re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日本信越化学工业公司现已开发出一种低硬度硅橡胶散热片——TC系列。 该产品是专为发热部件散热用而开发的制品。其主要特点在于:(1)与普通有机橡胶或塑料相比,具有几倍以上的导热性;(2)属UL标准认证品,阻燃性优良;(3)电绝缘性良好;(4)弹性、与发热部位的附着性优良,可发挥出相当好的散热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乙二醇-水溶液及加入微量添加剂(表面活性剂)为工质,进行池式沸腾传热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等表面活性物质对乙二醇-水溶液的沸腾传热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表面活性物质强化乙二醇-水溶液沸腾传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椭圆管矩形翅片空冷器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明廷臻  党艳辉  刘伟  黄素逸 《化工学报》2009,60(6):1380-1384
对电站空冷器椭圆管矩形翅片空气侧的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翅片间距、翅片厚度、迎面风速以及环境温度对翅片侧流体与壁面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以及流动阻力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迎面风速的增加,表面传热系数和流动阻力显著增加;翅片间距对表面传热系数影响不大,但对流动阻力和总散热量的影响显著;表面传热系数和流动阻力随翅片厚度的增加呈单调增加的趋势。本文数值模拟结果可为电站空冷器的设计与实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曾龙  雷海燕  戴传山 《化工进展》2020,39(4):1259-1266
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带有单相自然循环回路元件的铜板与光滑铜板相隔冷热空气逆流换热的换热效果。 结果表明,相同泵耗功情况下,加装单相自然循环回路元件的换热板的换热量是光滑铜板的1.1~1.3倍。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数值模拟进一步对比分析了加装单相自然循环回路元件与相同形状、尺寸的铜翅片换热效果,针对影响自然循环回路传热性能的主要因素,如循环回路高度、横向与轴向倾斜角度、冷热源温差等,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温差超过等效温差点后,自然循环回路元件的换热效果才强于相同形状和尺寸的铜翅片;随着几何尺寸减少以及倾斜角度的增加,自然循环元件与铜翅片的等效温差点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resent study, attempts were made to investigate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finned tube with internal fins and external fins by experi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test finned tube was installed in a single smooth tube and formed a shell-and-tube heat exchanger. 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heat transfer test system with hot air in the tube side and cold air in the shell side. 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were calculated and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in the tube side were determined. Three-dimension computation was performed to predict th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in the finned tube. The effects of external fin height and pitch of the finned tube on shell-side flow and heat transfer were stud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numerical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measurements. The maximum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resent numerical results and the experimental data are approximately 6.9% for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and 4.7% for friction factor, respectively. The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fields are obtained to discern the mechanisms o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teady and spatially periodic growth and disruption of vortices occur in external fin to fin region.  相似文献   

14.
间断环面槽肋片管束的传热和流动阻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国栋 《化工学报》2000,21(5):604-608
应用热 -质比拟技术 ,对间断环面槽肋片管束进行了传质与流动阻力实验 ,根据热 -质比拟关系得出传热结果 .分析了该种换热芯子在不同板间距时的传热与阻力特性 .与光板肋片管换热芯子比较 ,该种换热元件的传热与阻力都有很大提高 ,而阻力增加幅度更大 .实验结果为运用单位选用肋片管式换热器提供了依据 .  相似文献   

15.
采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平直翅片、平直开缝翅片、正弦波纹翅片和均匀倾角波纹翅片4种形式的翅片管换热器的空气侧流动和传热特性。分析出2种不同的波纹形式以及翅片开缝对翅片管换热器换热特性的影响。改变进口风速,在不同雷诺数的工况下,得到4种换热器的换热量Q、努塞尔数Nu、压降△P以及阻力因子f等与进口风速u和雷诺数Re的关系。结果表明进口风速增大,雷诺数增加,可显著提高换热器换热量,然而同样带来更多的阻力损失。翅片开缝对传热能力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波纹翅片在提高换热效率的同时阻力损失增加较小。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空气在5种管径相同、不同翅片高度和翅片间距的立式花瓣管外螺旋流动的传热和流阻性能,分析出在试验范围内:花瓣管翅片高度相同时存在一最适宜翅片间距,使其传热性能最优;花瓣管翅片间距相同,翅片越高,其传热性能越好,而流动阻力损失也越大;管外系统压力越高,换热效果越好,且不会增加其流动阻力,这可为设计高效立式螺旋隔板花瓣管换热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铸铁板翅式换热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铸铁板翅式换热器可以有效降低露点腐蚀,已经成为低温余热利用的有效手段,但不同翅片结构的流态和传热性能相差很大。在工厂的翅片模型定型后,进行了烟气与空气真实工况稳定态实验,确定了铸铁板翅式换热器的阻力与传热性能参数、传热因子j与Re的关系式以及阻力因子f与Re的关系式,提出了便于计算的铸铁板翅式换热器传热与阻力方程式。  相似文献   

18.
白雾防止型密闭式喷淋冷却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防止冷却塔产生白雾,设计并制造了一种密闭式喷淋冷却塔。在该冷却塔中,冷却水分成两路分别在湿式换热器和干式换热器中冷却降温。湿式换热器采用铜翅片管,冷却水通过铜管向喷淋水释放热量,而喷淋水则和来流空气在翅片管表面进行传热传质。低温高湿的空气流过干式换热器后被铜铝复合翅片管内的冷却水加热,因此空气出口温度升高,使得出口空气和外部空气混合后的状态点不与饱和空气线相交,从而避免了白雾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以空气为介质,以纵向流动方式冲刷光滑管与花瓣状翅片管进行管壳式换热器壳程的传热强化与流阻性能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与文(一)的横向冲刷情况相比,在相同功耗下,Re=2×104时,按实际换热面积计算,横向冲刷花瓣状翅片管比光滑管提高给热系数135.8%,纵向冲刷花瓣管仅与光滑管的给热系数相当。文中通过设计实例的比较得到横向冲刷是花瓣管空冷器设计方案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在风洞试验台上对16种不同结构参数的板翅换热器中使用锯齿翅片进行了传热和流动阻力性能试验,分析比较了翅片间距和翅片长度对其表面对流传热系数和空气阻力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对16种翅片的244个试验数据点进行多元回归和F显著性检验,获得了j因子和f因子的经验关联式。在Re=500~7500范围内,经验关联式的最大误差范围为±10%,绝对平均偏差分别为4.2%和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