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究济南市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倦怠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工作人员的选拔和录用提供参考依据,也使更多的特殊教育教师了解和应对职业倦怠。方法:运用MBI问卷和艾森克成人人格问卷对济南市2所特殊教育机构的60名在职的特殊教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职业倦怠与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神经性呈显著正相关,与人格特质的内外向性和说谎性成负相关。结论:教师的人格特质对职业倦怠有一定的影响和中介作用,特殊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培养和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减少职业倦怠对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教学的关键,教师的人格特质对教学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解拉萨市高校优秀教师人格特征,文章采用卡特尔16PF问卷,对拉萨市某高校45名教师进行测验。结果表明:拉萨高校优秀教师人格特质相较常模差异明显;优秀和普通教师5个因子差异显著;男性和女性优秀教师4个因子差异显著;藏族优秀教师和汉族优秀教师4个因子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范哲  刘奔 《现代情报》2019,39(11):69
[目的/意义] 以基本心理需要为中介变量,探索用户人格特质对虚拟社区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对于促进虚拟社区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基于大五人格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构建理论研究模型,并借助AMOS软件开展路径分析与中介效应分析,研究分析了人格特质对虚拟社区信息分享行为的影响,以及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关系需要的中介作用。[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外向性、尽责性人格能显著正向影响虚拟社区用户信息分享行为,宜人性人格对浏览行为有正向显著促进作用,开放性人格对发帖行为有正向显著促进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及关系需要在外向性、尽责性人格和信息分享之间起到不同程度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成长。在当前中小学教师中,主要存在着职业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障碍、人格缺陷、职业倦怠等几种心理状态。为了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强化教师的心理健康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争取成功,改善自我概念,建设性地发泄情绪。  相似文献   

5.
李雪  马海涛 《科教文汇》2012,(10):161-161,199
了解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社交焦虑的现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和大学生社交焦虑量表对400名郑州大学生进行测查,运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人格特质和社交焦虑在性别变量上差异显著,性别、生源地和人格三因素是社交焦虑的有效预测变量,其中,内外向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最大。结论:大学生社交焦虑状况不容乐观,人格是社交焦虑的一个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格特质对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影响,考察运动友谊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量表、青少年运动友谊质量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1466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人格特质、运动友谊对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影响显著,其中,外向性人格突出者或运动友谊质量水平高者的锻炼参与越频繁,神经质人格突出者锻炼的持续时间越短;回归分析证实了,运动友谊质在人格特质影响锻炼行为时具备部分中介效应。结论:青少年锻炼行为的差异或因个体不同的人格特质和不同的运动友谊所致;发展开放性、外向性、宜人性、严谨性等积极人格特质,缓解神经质倾向,同时搭建提升青少年运动友谊的平台,可能是促进青少年锻炼行为的一个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格特质、时间管理系倾向与考试焦虑的关系。方法:以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文版(EPQ-RSC)、考试焦虑量表(TAS)对584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TAS总分与时间管理倾向总分、时间价值观、人格特质中的N神经质呈十分显著的正相关(p<0.01)。以上三个因素对考试焦虑预测效果显著。结论:时间管理倾向、时间价值观、人格特质中的N神经质与考试焦虑高低存在紧密的联系,具有将强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组织公平量表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为研究工具,探讨了教师组织公平感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结论如下: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较严重,组织公平感较低;年龄、职位层次、中小学教师等变量对教师组织公平感和职业倦怠有显著影响;组织公平感能预测教师的职业倦怠状况,其中分配公平对个人成就感和情绪耗竭的预测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9.
景一博  张艳艳 《科教文汇》2010,(34):178-179
人格是生活中个人心理倾向的总和。通过对特定环境下的历史人物的人格特质的研究,可以揭示人格特征和环境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国外和国内有关历史人物人格特质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概述。  相似文献   

10.
过度自信是个体过高估计自身判断精确度的一种认知偏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格变量作为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之一,对过度自信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中,外向性对过度自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恋型人格与过度自信有关,而抑郁型人格与不自信有关。另外,其他的一些人格特质也被证明与过度自信有关。“大七”人格与过度自信的关系以及人格特质与过高定位之间的关系将会成为以后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考察自我效能的中介效应,采用职业认同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对292名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教师整体具有较高的职业认同水平,但同时也伴有较高的职业倦怠水平;职业认同、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均存在显著性负相关,职业认同与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性正相关;自我效能在大学英语教师职业认同影响职业倦怠时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该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6.8%。研究结论可以为降低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优化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学生御宅族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为高校进行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样200名大学生调查他们的御宅情况,并用艾森克人格问卷测量人格特质,皮尔逊双变量相关研究大学生御宅族与人格特质的关系。结果:大学生御宅族报告有性格变得自闭抑郁、不善与人交往等。结论:御宅现象十个项中"痴迷于某物"与人格维度中的P维度呈显著正相关;"爱上虚拟人物"与E极其显著负相关,与N显著正相关,而御宅现象其他八项与人格特质三个维度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大学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洪  毛雨  白璇  曾峥 《软科学》2009,23(9):69-74
从创业教育内容的视角,基于前人构建的模型,构建新的影响我国大学生创业意愿因素模型。研究发现,学生的个人特质(本研究采用前瞻性人格)对创业态度的影响显著,创业态度对创业意愿的影响也很显著。由此建议创业教育须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创业方面的人格特质;或者甄别出具有前瞻性人格特质的学生进行专门的指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4.
章跃一 《科教文汇》2010,(22):186-187,208
人格是立身的根本,也是人的思想、道德、情感的统一体,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人格,不同的社会职业,集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质也各不相同。教师职业是一种特殊的重要的职业,它对教师基本的人格要求必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必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而在教育工作者群体中,教育家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他们的人格具有独特的魅力,具体表现在他们:放眼人类,励志报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钟情教育,大爱学生;追求卓越,执著进取。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关于原始性创新中人才驱动因素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很少关注原创人才人格特质对于原始性创新成果的影响。本研究基于1901-2012年期间物理学领域的194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375位中科院院士、291位工程院院士的人格特质统计数据,从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和证据推理的角度,系统探讨了推动原始性创新的原创人格的构成要素和维度,并对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科院院士及工程院院士的原创人格特质进行比较性分析,进一步探讨中国大陆科研人才为何与诺奖无缘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的目的是初步了解高中生上网行为的特征,探讨上网行为与人格特质的关系;采用的方法是用卡特尔16PF人格量表及自编上网行为问卷对110名在校高中生进行测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内容偏好与某些人格特质相关显著。  相似文献   

17.
贫困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对贫困的认知(主要指归因)将影响应对贫困的行为,成为扶贫、脱贫的关键,而贫困归因受人格特质影响。在中国,权威人格普遍存在,近乎成为民族性格。在此环境下,探索权威人格与贫困归因的关系较为有社会价值和意义。根据已往研究推断,具有高权威人格的个体无论是作为当事人还是旁观者,倾向于将贫困做个人归因,即内归因。  相似文献   

18.
《科技风》2017,(16)
以往研究表明: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影响体育教师职业素质、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影响着体育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对体育教师的职业倦怠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在人的社会性发展中,外界环境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个体的气质、性格等主体因素也不可忽视。本文以“大五”人格模型为基础,从人际关系和个人成就两个方面探讨人格特质对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职业倦怠视角下辅导员领导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贤辉  李燕 《科教文汇》2012,(10):14-15
从辅导员领导力概念及其内涵入手,通过分析职业倦怠对辅导员领导力的影响,尝试从创新辅导员培养、评价和管理机制,发挥辅导员个人潜质,树立辅导员人格威信,强化职业和价值认同等方面,提升辅导员领导力,克服辅导员的职业倦怠,进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