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55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昏迷,其中老年人发病率高,60岁以上占58.18%(32/55),且口服降糖药出现低血糖严重而持久,1例81岁患者持续超过1周。55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早期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教育,用药过程中及时监测血糖,尤其对老年人,适当放宽血糖控制标准,避免出现低血糖。一旦出现低血糖昏迷,及时救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对23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一周内痊愈出院的19例,4例有明显的记忆力减退和反应迟钝。结论: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及时早期的诊断和正确的治疗尤为重要。同时要加强预防措施,减少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韦耀丽 《内科》2013,8(3):270-270,26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原因,寻找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低血糖昏迷住院的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出现低血糖时因症状不典型,未能及时发现是低血糖昏迷的主要原因;其次是老年人用药依从性差。结论加强患者及陪护人员有关老年人低血糖症状知识的宣教工作,加强社区干预模式是降低低血糖昏迷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治疗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减退,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甚至昏迷,如不及时诊治,脑细胞可能发生不可逆转的形态学改变,甚至死亡。我院2008年2月至2009年3月治疗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反应26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145例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低血糖昏迷的病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6年3月因低血糖昏迷而住院的1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45例中,最近在6年(2001-2006年)中低血糖昏迷发生121例(83.4%),较前6年(1994-2000年)显著增多(24例,16.6%);低血糖昏迷中有糖尿病史者113例,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32例);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昏迷原因不同。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要加强血糖的监测,随时调整降糖药物的治疗,以防止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低血糖昏迷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其机体的生理特点,更易发生低血糖反应或低血糖昏迷,故及时进行救治和护理是治疗的关键。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75例,现将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在宠大的糖尿病群体中,对血糖升高比较重视,而忽略了低血糖的防治。难怪有研究者仔细观察,每年都有些糖尿病人不是因血糖高到医院急诊,而是因为低血糖而急诊。有报道,老年人是低血糖昏迷的主要发病对象,国内医院一项五年统计表明,老年人中的低血糖昏迷者占昏迷患者的8%~12%。其实,低血糖是在糖尿病治疗中常见、急性并发症之一。其危害可导致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严重低血糖可能成为致命因素。为此说明低血糖和其他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一样,也应防重于治,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65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65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中,2例高龄患者死亡(3.08%),其余63例治疗有效(96.92%),平均血糖浓度的范围为(5.51±2.19)mmol/L,预后情况良好。结论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进行血胰岛素与C肽水平检测,可提高诊治效果,防止反复低血糖昏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在临床中的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接受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治疗的38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在临床的表现,并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结果 38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有35例(92.11%)患者意识逐渐清晰,治疗2~3 d均康复出院,其余3例(7.89%)患者在经过血糖纠正后仍处于昏迷状态,后给予100 mg氢化可的松进行静脉滴注,而后意识逐渐清晰,但因为昏迷的时间较长,所以导致大脑出现功能障碍;结论对于糖尿病低血糖并出现昏迷的老年患者而言,要强化糖尿病知识宣传,普及患者的糖尿病医学常识,呼吁通过正规渠道治疗糖尿病,避免听信偏方、秘方等谣言,促使糖尿病得到有效的治疗,降低低血糖以及昏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观察20例常规剂量消渴丸致老年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选择,提高对低血糖昏迷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昏迷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危重并发症之一,血糖浓度过低常为多种原因所致,若诊断、治疗不及时,可遗留不可逆的脑损害,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自身生理特点,常合并肝肾功能减退,更易发生低血糖反应或低血糖昏迷。现将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研究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诊救治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该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8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查看其急诊救治方法和疗效。结果经治疗,48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在1~5 d后痊愈出院,有2例患者痴呆,1例患者成植物人,另外5例患者因有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应该对其血糖进行监控,做好降糖药物调整工作,预防低血糖昏迷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诊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急诊101例急诊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资料,将其作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同期该院98例糖尿病未合并低血糖昏迷患者资料,将其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两组资料,对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发生原因进行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组降糖药物治疗史、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与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降糖药物治疗史、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与肾功能不全是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急诊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护理措施对该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诊治的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7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及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经治疗后的75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有70例患者的急性低血糖症状获得良好的缓解,且血糖值正常,占93.33%;有2例患者出现严重昏迷,经过及时的救治后恢复神智,占2.67%;出现轻微呆滞的患者有3例,占4.00%.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情况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血糖恢复效率,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减少死亡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研究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急诊救治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该院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查看其急诊救治方法和疗效。结果经治疗,40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在1~5 d后痊愈出院,有5例患者神经障碍,另外1例患者因有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治疗无效死亡。结论低血糖昏迷患者如能及时识别和处理,预后良好;如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常导致永久性脑损害和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接诊的13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进行研究。结果该院收治的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经合理院前急救死亡率大幅降低,为院内救治创造有利条件。结论院前急救中快速有效的诊断,严密监测体征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血糖昏迷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QT离散度(QTd)及经过校正后QT离散度(QTcd)的变化。方法对32例急诊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昏迷时的心电图QTd、QTcd与经过升高血糖治疗6 h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时的QTd、QTcd明显高于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血糖昏迷导致心电图QTd、QTcd增加,与低血糖所致心脏自主神经过度激活、能量物质缺乏导致心肌细胞钠钾泵、钙泵活性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算分析诱导急诊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各类危险因素,综合归纳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2017年11月—2019年2月,将该院急诊科确诊收治的102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选作研究对象,在为患者实施系统性急诊护理干预基础上,借由针对患者的临床病例记录资料展开回顾性梳理分析,对比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指标,并总结测算诱导急诊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各类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护理后,患者的血糖指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诱导急性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包含接受降糖类药物治疗、罹患2型糖尿病、低蛋白血症、肾脏功能不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营养不良以及血红蛋白指标异常。结论在急诊科临床实践工作过程中,诱导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昏迷的独立危险因素具备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张晓斌  杨京会  邹和群 《内科》2009,4(3):352-354
目的探讨胰岛素及C肽水平监测在低血糖昏迷诊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16例低血糖昏迷患者,除按低血糖昏迷诊疗常规处理外,同时进行血清胰岛素和C肽检测,在治疗过程中监测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变化以指导治疗。结果10例糖尿病服用磺脲类降糖药的低血糖昏迷患者中8例血清胰岛素及C肽水平均增高。3例酒精中毒患者血清胰岛素及C肽水平亦增高。1例非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和C肽水平严重增高,经B超及CT检查诊断为胰岛素瘤。全部患者经吸氧、50%葡萄糖注射后续10%葡萄糖液静脉滴注0.5-4h后逐渐清醒,血糖逐渐恢复正常水平。前述磺脲类降糖药过量患者,其血清胰岛素水平分别在3~5d后降至正常范围,之后根据血糖逐步恢复降糖药物治疗,并根据血清胰岛素水平调整降糖药物剂量,随访观察患者未再发生低血糖发作。结论对低血糖患者进行血胰岛索和C肽水平检测,有助于病因诊断和提高抢救治疗效果和防止再次和反复发生低血糖昏迷。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索糖尿病昏迷发生规律以及诊断治疗相关因素,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该院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住院并接受治疗的64例糖尿病昏迷患者进行相应的回顾性研究。结果该研究的64例糖尿病昏迷患者中低血糖昏迷患者为2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18例、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昏迷7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昏迷5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昏迷8例,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18例,其余均为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引起的昏迷多是由于胰岛素使用不合理引发,2型糖尿病则是由于感染诱发昏迷,可通过补糖或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性静滴、补液以及对症治疗。结论糖尿病所诱发的各种昏迷均为其急性并发症,只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才能够最终实现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