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依法治水是加快水利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水利新体制、促进水利事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保证水利改革与发展的立足点和灵魂所在。依法治水是实行法制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依法治水的顺利推行。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江苏:奋力开启水利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吕振霖 《中国水利》2011,(24):70-70
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开局之年.江苏省水利工作以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两个"1号文件"和两个"水利会议"为契机,深入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不断加强水利建设、强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创新水利发展,加快推进全省水利现代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水是加快水利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水利新体制,促进水利事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保证水利改革与发展的立足点和灵魂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是法制经济,依法治水是实行法制经济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仍有一些严重问题一直困扰着依法治水的顺利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依法治水面临六大挑战1.1水利立法方面的挑战尽管国家已经审议通过了《水法》、《防洪法》等几部重要的水利法律、法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有的法律、法规远不能满足新的发展要求,加之有些法律、…  相似文献   

4.
《水利发展研究》2013,13(5):19-19
2011年以来,山西省认真贯彻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水利部党组提出的“河湖水系连通”的治水理念,启动实施了“两纵十横、六河连通、覆盖全省”的山西大水网建设。  相似文献   

5.
戈锋 《中国水利》2011,(24):65-65
2011年中央1号文件出台后,2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后,9月9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自治区水利工作会议,提出了"兴水是治本之策,节水是当务之急,努力向科学管水要效益"的新时期治水思路,再次对水利工作作出动员部署.自治区水利厅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策部署,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6.
《水利发展研究》2012,(11):80-80
宣传方针政策 把握治水思路 推进理论创新 总结实践经验 《中国水利发展报告》第九辑——《2012中国水利发展报告》已正式出版。 《2012中国水利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着力反映水利改革与发展年度进展,全书以“重大政策、重大发展、重大改革、重大实践以及闪亮火花”为内容线索,对2011年中国水利发展状况、特点,  相似文献   

7.
兴邦之要,其枢在水。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突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主题,强调“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把水利摆上了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战略性地位,全面吹响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号角.为新形势下水利事业的跨越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相似文献   

8.
贾万志 《中国水利》2011,(19):6-7,2
一、要在统一思想认识、树立现代治水理念上下工夫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要深刻认识水利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真正把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为事关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和山东未来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着力在事关水利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统一思想认识.树立现代治水理念。  相似文献   

9.
钟想廷 《中国水利》2011,(24):80-80
2011年,广西治水兴水热潮涌动,水利事业迎来了加快发展新的春天.一年来,广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以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为重点,以民生水利建设为核心,以重大水利项目推进为抓手,全力推进水利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提供了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治水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实现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加快推进新阶段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刻理解“十六字”治水思路的基本逻辑和科学价值;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科学思想和工作方法、创新意蕴和改革要求等3个方面准确把握核心要义和战略导向;增强贯彻的战略主动和行动自觉,通盘考虑黄河流域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着眼全面提升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推进黄河流域水利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