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为筛选出适合赣北地区栽培的优良油菜新品种,本文以华油杂12作对照,于2019年和2020年开展了油菜新品种华油杂707种植试验,并对其产量、经济性状、农艺性状、抗逆性、品质性状等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华油杂707品种在赣北地区2年产量分别较对照华油杂12增产28.2%和12.7%;与对照华油杂12相比,华油杂707表现植株高大,分枝性强,抗倒性强,成熟一致性较好,抗病性强,丰产性中等,直立性好,且籽粒品质达双低标准。  相似文献   

2.
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筛选适合广西种植的高产、高油、适应性强的油菜新品种,从国内引进11个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组合)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德油早一号的综合农艺性状较好,适合在广西冬季种植,可以在广西大力推广;而中油杂新组合、中油杂11、华油9558的产量较高,德油5号、中油杂2、中油杂11的含油量较高,需再进行下一步的试验观察。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铜陵市义安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生育期适宜的油菜新品种,2018年引进6个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越优1402、浙油杂1403、浙油267、沪油杂26号、合油杂2705、德油杂41,以沣油737为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浙油杂1403、越优1402、德油杂41等3个品种产量、抗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铜陵市义安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筛选推荐适合赣北地区栽培优良油菜新品种,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国家油菜区域试验长江中游区九江区试点12个参试品种中筛选出油菜新品种华油杂707,将两年(2019和2020年)表现与对照分别从产量、经济性状、农艺性状和抗逆性、品质性状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状分析。试验表明该品种在赣北地区两年产量排名第一和第四,分别比对照增产28.2%和12.7%;与对照比较表现植株株高大,分枝性强,抗倒性强,成熟一致性较好,抗病性强;丰产性中等,直立性好,且籽粒品质达双低标准。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优良油菜新品种赣油杂802在赣北地区种植的综合表现,本文以华油杂12作对照,对赣油杂802的产量、经济性状、农艺性状、抗逆性、品质性状等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赣油杂802品种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较对照华油杂12高44.3%,千粒重较对照华油杂12高33.91%,单株平均产量较对照华油杂12高11.1%,其产量(2 574 kg/hm~2)较对照华油杂12增产15.2%;该品种芥酸含量较对照华油杂12低77.78%,硫苷含量较对照华油杂12高2.22μmol/g(饼),含油率较对照华油杂12高8.71%,达到优质、双低标准。  相似文献   

6.
本文筛选优良油菜新品种赣油杂802,为推荐适合赣北地区大面积栽培与示范推广油菜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国家油菜区域试验2020年长江中游区D组(九江点)12个参试品种中筛选出油菜新品种赣油杂802,与对照华油杂12在分别从产量、经济性状、农艺性状和抗逆性、品质性状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状分析。该品种平均单株有效角果数比对照高44.0%,千粒重高于对照33.91%,单株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华油杂12均高11.1%,产量为2792.4kg/hm^,比对照中油杂12增产 15.2%;该品种芥酸含量比对照低87.5%,硫甙含量比对照高11.1μmol/g(饼),含油率较高8.71%,达到优质双低标准。  相似文献   

7.
油菜是宣城市宣州区主要越冬农作物之一。为了筛选适合宣州区种植的油菜新品种,于2013-2014年度开展了由15个油菜新品种组成的品种比较试验,观察并记录有关性状、产量等,为确定主推品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以沣油737、德新油53、核优46、沣油520及早杂油1号等品种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引进适合南昌地区二晚稻田种植且早熟耐迟播的油菜新品种,引进一批早熟油菜新品种,在不同播期试验条件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11月初前的任何时候种植,沣油827生育期短且产量高,适合南昌地区生产;而C868、丰油730、青杂131和282018生育期与德油早1号相当,但耐迟播且产量略高于德油早1号,可适度推广种植,以增加品种多样性,减少品种单一化带来的生产危害。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筛选推荐适合赣北地区栽培的优良油菜新品种,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从2019年和2020年国家油菜区域试验长江中游区B组12个参试品种中筛选出油菜新品种湘杂油356,将九江站2年(2019年和2020年)产量和性状品质表现与对照华油杂12比较。在国家区试中湘杂油356在12个品种中2年平均产量均排第一,分别比对照华油杂12增产11.1%和3.2%。在九江地区2年产量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分别比对照增产12.1%和1.7%;该品种植株生长性状与经济性状均表现株高适中,生长势强,成熟一致性较好,抗病性强,品质达优质双低标准,且丰产性好,直立性强,特别适宜机械收割。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推动贵州油菜生产的机械化进程,筛选适宜在贵州地区轻简化种植的油菜品种、材料,我们2013年引进30个外地品种,贵州省油料研究所初步筛选材料12份,在贵阳进行适应性种植,筛选出湘杂油199F1、德油杂11较早熟且产量表现较好;筛选出6031、湘杂油763F1、德油杂11、6033、6036等材料、品种株高小于180cm且产量表现较好;筛选出蜀丰6608、浙油21、禾盛油555、湘杂油199F1、德新油49、中油杂11、德油杂11、6031、6033抗倒伏且产量表现较好;此外初步田间鉴定发现中油杂11、德油杂11、6033的抗裂角性稍强且产量表现较好;田间测产结果显示禾盛油555、中油杂11、德油杂11等品种的产量比油研50显著增产。这些结果为筛选适合贵阳地区种植的,能够适应机械化生产的油菜品种和材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适宜秭归县种植推广抗性强,产量高的油菜新品种,2015年我们征集了10个油菜品种,在秭归县郭家坝镇荒口坪村进行了油菜新品种展示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华油杂62、种都油研924、中油589、富油杂108、富油杂2000的产量及抗性等综合性状表现好,可在本地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合在庐江县泥河镇及同一生态区域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油菜新品种,于2019—2020年开展了冬油菜新品种(系)比较试验,调查生育进程、植株生长情况及抗性能力、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沣油837、德胜油6号和德核杂油8号综合表现突出,可在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中德胜油6号易感菌核病,生产中要注意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油菜机械化生产的不断发展,筛选适合汉中地区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品种迫在眉睫。试验对15个油菜新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和抗性等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适合汉中地区油菜机械化生产的有荣华油4号、德油杂12、陕油28、沣油737、汉油9号等5个品种,适宜在汉中地区作为油菜直播机收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鉴定海门市种子管理站引进的"双低"早熟油菜新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特进行了早熟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同油杂2号"产量综合性状较好,可继续种植观察;"德核杂油8号"产量较高,但其抗病性和抗倒性有待进一步考察;其余品种建议不再种植。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新品种筛选试验,对参试的15个油菜品种的生育期、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比较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合滁州市栽培种植的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以天禾油11号、天禾油10号、中核杂488和稼元416这几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筛选适宜旱地油菜生产的耐旱油菜新品种。[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云南省冬春季半干旱地区罗平县进行耐旱品种筛选试验。选用11份参试材料,包括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及甘芥杂交后代,分别从产量、耐旱性、生育期、经济性状以及抗逆性等方面进行考察。[结果]表现好的有4个品种,分别为云油杂15号亩产量294kg、云油杂12号亩产量274kg、12XS214-2亩产量225.6kg、云油杂J180X亩产量219.6Kg。且耐旱性强,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结论]云油杂15号、云油杂12号、12XS214-2、云油杂J180X,适合在罗平旱地及相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合黑龙港流域种植的甘蓝型油菜品种,选用陕杂2号、陕杂1号、陕油803等10个甘蓝型油菜在黑龙港流域种植,分别记录分析各品种的生育期、生长一致性和越冬性、农艺性状和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宁杂1838、秦优88号和秦优7号,产量比较高,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比较适合在黑龙港流域种植,能产生相对较好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8.
对铜陵县引进的9个冬油菜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产量高、抗性强、综合品质优良、适合铜陵地区种植的品种。结果表明,德核杂8号、凯油4号、沣油737、荃油8203等综合表现较好,适合在铜陵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适宜旱地油菜生产的耐旱油菜新品种,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油菜品种在云南省冬春季半干旱地区罗平县进行耐旱品种筛选试验,对选用的11份参试材料(包括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及甘芥杂交后代)分别从产量、耐旱性、生育期、经济性状以及抗逆性等方面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产量表现好的品种有4个,分别为云油杂15号(产量4 409.63 kg/hm~2)、云油杂12号(产量4 109.63 kg/hm~2)、12XS214-2(产量3 384.44 kg/hm~2)、云油杂J180X(产量3 292.59 kg/hm~2),且耐旱性强,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由此表明,云油杂15号、云油杂12号、12XS214-2、云油杂J180X这4个品种适合在罗平旱地及相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18-2019年度参加国家油菜新品种试验(安徽省六安试验点)4个处理的油菜产量、产油量、生育期、抗逆性、农艺性状及其生态适应性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适合六安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油菜新品种,并进行示范推广。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品种中,中油28、沣油845、大地279、浙油杂1510、宁R201、越优1510、越优花叶15、庆油8号、16HY1、赣油杂703、宁R131在六安地区种植,田间生长整齐一致,生长势强,生育期适中,抗倒性强,菌核病发病率低,产量、产油量及其他综合性状表现好,符合六安市选种目标,可进入下一年度试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