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突变理论的方法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耗散结构理论是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于1969年提出来的,协同学是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在1973年创立的,突变理论是比利时科学家托姆在1972年创立的。这三个理论都是研究复杂体系状态发生突变时的理论,只是强调重点不同。三者均属系统科学第三层次的内容,也就是系统科学中的基础理论部分。 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和突变论揭示出许多认识论、方法论问  相似文献   

2.
在本世纪60年代,比利时物理学家兼化学家普利高津指出了系统科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有人试图用“耗散结构理论”来解释凝聚态物理学中的有序现象.例如固体中许多漂亮的规则花纹以及一些超导薄膜和液晶中观察到的条状结构的形成.并预言,一旦这种形成被理论阐明,很有可能将由此而导致一次新的材料革命.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吉尔·德热纳,为了研究简  相似文献   

3.
<正> 1969年比利时学者普利高津首先提出和创立了“耗散结构”的概念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是研究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的一种理论。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认为,人脑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研究耗散结构理论并运用于人脑的认识过程,将使中学生物课堂教学出现一片崭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4.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指导化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武 《化学教学》2001,(1):12-13
1969年比利时学者普利高津首先提出和创立了“耗散结构”概念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远离非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只要通过不断交换物质与能量,在外界条件变化达到一定的阈值时,系统可以产生突变,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更高级的有序状态,有序的组织可以通过一个自组织过程从无序和混沌中自发地产生出来,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新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即为耗散结构。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认为,人脑系统是一个耗散结构,伴随着负熵的输入,就会导致系统处于非平衡态,进而能有效地吸纳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伊·普利高津(I·Prigogine)创立的耗散结构论,揭示了整个物理宇宙在时间方面不可逆转的演化规律,已渗透到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和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具有普遍的科学意义。耗散结构论指出,任何一个与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开放系统,在到达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时,一旦系统的某个参量  相似文献   

6.
一系统只有不断地与外界交流信息、物质,才能形成新的、稳定的、充满活力的结构,这样的结构就叫耗散结构。专门研究耗散结构的性质和特征、稳定和演变规律的科学则称为“耗散结构论”.这个科学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提出来的.物理学家发现的这个理论“耗散结构论”,已经越出了物理学上运用的范围,在教育  相似文献   

7.
耗散结构理论对教学管理的重要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耗散结构理论对教学管理的重要启示白求恩医科大学吴运涛,聂素滨,金祥雷比利时布鲁塞尔学派领导人普利高津在研究平衡热力学的基础上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为我们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搞好教学管理改革提供了重要启示。普利高津指出:在远离平衡状态下,一旦系统内某个参...  相似文献   

8.
耗散结构理论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炜  杨青 《教育探索》2004,3(8):54-56
普利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在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研究中,均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因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从耗散结构理论出发,要以开放系统作为基本出发点,以远离平衡态来增加管理工作的活力,以非线性作用作为管理工作改革的依托,以涨落来触发管理工作的结构性突破,从而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形成新的有序的耗散结构。  相似文献   

9.
耗散结构理论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创始人是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教援。1977年普利高津因创建该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奖。所谓耗散结构,是指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不断地通过与外界交换能量、物质,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因为这种结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一个系统,在平衡态附近,如果没有与外界的物质或能量的交换引起系统的不稳定,那么它以后的发展过程就会由于熵的增加而从原有的有序状态走向无序,最终结构组织趋于瓦解。20世纪40年代,普利高津(I.Pregogine)创立了“耗散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开放是系统向有序发  相似文献   

11.
比利时物理学家普里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在远离平衡区的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以通过对外界物质和能量交换(不断地吸收和耗散)而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这种耗散结构理论,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同样也适用于教育科学。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教学体系,它是在非平衡状态下。通过对班级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等教学形式的吸收与耗散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相对稳定的有序结构。  相似文献   

12.
系统论认为,世界是由各种系统构成的,任何系统都处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中,并在系统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同时,系统具有强烈的自组织性,自发地维持系统的稳定状态(平衡态)。在此基础上,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系统在开放并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能量与信息,实现由无序到有序、由低级到高级的无限进化的过程和趋势,这就是“耗散结构”。  相似文献   

13.
比利时物理学家普里高津创立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在远离平衡区的非平衡状态下,系统可以通过对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不断地吸收和耗散)而形成新的、稳定的有序结构。这种耗散结构理论,不仅适用于自然科学,同样也适用于教育科学。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组织地理课堂网络合作教学就是从地理素质教育的实际出发,借助网络环境中丰富的地理教育资源,在教学动态因素的非平衡状态下,通过对班级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等教学形式的吸收与耗散而形成的一种凸显独立性、自觉能动性、积极创造性且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一、地理网络合作教学…  相似文献   

14.
耗散结构和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的构建□浙江省温岭市教师进修学校耗散结构理论是1969年由比利时大学教授普利高津提出的,主要讨论一个系统从混沌向有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他指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当系统的某一个参量变化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通过涨...  相似文献   

15.
耗散结构理论与中学数学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9年,比利时物理学家普利高津教授在《结构、耗散和生命》一文中提出了“耗散结构论”,由于这一重大贡献,普利高津教授荣获了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几十年来,该理论已逐步发展为一门研究非平衡开放系统结构和特征的新兴学科,起着沟通“软”“硬”学科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自然和社会研究的许多方面(包括教育科学),并且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现在,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先后有几篇文章,把耗散结构理论引进了文艺领域,对文艺理论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而这些文章在谈到耗散结构及其应用时,却忽略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即适应耗散结构的条件以及这些条件对文艺系统的影响.适应耗散结构的条件主要有:一、熵流的交换;二、非线性发展;三、起伏涨落的产生。这三个条件对文艺系统有着很大的控制作用.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论耗散结构的成人高等教育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根据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并结合哈肯的协同学中的一些观点,分析成人高等教育结构,探讨建立高效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成人高等教育系统的途径,以促进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并结合哈肯的协同学中的一些观点,分析成人高等教育结构,探讨建立高效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成人高等教育系统的途径,以促进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课程理论的耗散结构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lya Prigogine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由于系统内部非线性的相互作用,通过涨落可以形成稳定的有序结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这一系统的多种特征是可以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给予表征和分析的,系统的多种参量也能得到。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审视教育系统,构建新颖的模型,揭示学习的本质与规律,从而阐释与建构课程理论.  相似文献   

20.
对审美期待视野的研究,有助于提升民族审美趣味,建构高尚的审美化,以往有关审美期待视野的揭示大多停留在现象的描述,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系统理论,为审美期待野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