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陆欢  刘奇  兰超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5):778-781
目的探讨肝损伤指标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79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中毒后30 d内预后分为存活组(284例)和病死组(195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百草枯中毒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因素的预测效果。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服毒量、尿百草枯水平、直接胆红素、AST、ALT是急性百草枯中毒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服毒量、尿百草枯水平、直接胆红素、AST、ALT预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8、0.891、0.674、0.790、0.709。服毒量30 mL为判断预后的临界值(灵敏度85.57%,特异度79.23%),尿百草枯水平临界值为12.67μg·mL~(-1)(灵敏度84.02%,特异度78.37%),直接胆红素临界值为8.2μmol·L~(-1)(灵敏度38.46%,特异度92.23%),AST临界值为36 U·L~(-1)(灵敏度50.77%,特异度93.31%),ALT临界值为17 U·L~(-1)(灵敏度68.72%,特异度64.08%)。结论除服毒量、尿百草枯水平外,肝功能指标中直接胆红素、AST及ALT也是百草枯中毒预后较简单可靠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高永河  李德勇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4):298-299,302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多发伤后肝功能再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多发伤后需再次手术的患者69例,随机分为预防组(33例)和对照组(36例),预防组再次手术前3 d和术后4 d给予GSH1.8 g/d静脉滴注。给予GSH前及术后第5 d查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和胆碱脂酶(CHE),并观察疗效,进行两组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和疗效比较。结果再次手术后预防组和对照组的ALP、GGT、CH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TBiL、DBiL、ALT、AST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功能的再损伤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ALI)发生时间与血清学指标之间的关系,为预测早期发生肺损伤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107名,根据肺部有无损伤及入院后损伤的时间(7 d为界限)分为无肺损伤组、早期肺损伤组和晚期肺损伤组,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入院后24 h内的尿素(BUN)、肌酐(Cr)、淀粉酶(AMY)、C反应蛋白(CRP)、心肌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结果。结果肾功能指标(血BUN、Cr)、CRP和AMY结果在无ALI组、晚ALI组到早ALI组,依次递增,且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CK、LDH和ALT在无ALI组和晚AL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早ALI组明显高于晚AL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功能、CRP、AMY、心肌酶在早ALI组明显高于其他组,可作为预测早期发生肺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李洪智 《中原医刊》2007,34(7):55-55
目的对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01年3月至2005年2月收治的重型肝炎住院患者96例,从年龄、性别、临床分型、生化指标、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年龄〉40岁、慢性重型肝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预后较差,生化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TBiL、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固醇(CHOL)对预后有影响。结论年龄、临床分型、并发症、AST/ALT、TBiL、DBiL/TBiL、ALB、PTA、CHOL是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外周血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皮质醇(Cor)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疾病进展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9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HBV-ACLF患者,根据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将其分为早期组(n=25)、中期组(n=29)和晚期组(n=26)。检测3组炎症细胞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T)]、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血肌酐(Cr)]、HBV-DNA水平、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Cor、HIF-1α水平,计算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MELD)评分,相关性分析HIF-1α、Cor水平与HBV-ACLF进展的关系。以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n=25)与存活组(n=55),比较2组HIF-1α、Cor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IF-1α、Cor检测对HBV-ACLF不良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晚期组ALT、AST、TBiL、Cr、...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早期心、肝、肾功能变化,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用酶法分别检测68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毒时间<24 h)入院时心肌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以及检查胸片;统计患者中毒剂量和中毒时间,并进行APACHE Ⅱ评分.依据临床结局分为猝死组(生存时间≤24 h组)和非猝死组(生存时间>24 h组).结果 中毒患者猝死组与非猝死组的中毒时间、中毒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猝死组心肌酶、血清ALT、TBil、Cr均显著升高,与非猝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百草枯中毒猝死患者早期出现严重的中毒性心、肝、肾损害,救治过程中应强调重要器官保护并及早干预;中毒后血清心肌酶活性的显著升高可能是发生猝死的一个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输入性疟疾患者实验室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情况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确诊为输入性疟疾感染患者的血常规、生化指标结果,并与100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对照分析。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完成对输入性疟疾检验参数指标的分析。并对80例输入性疟疾不同虫种之间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疟疾组的白细胞(WBC)、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总蛋白(TP)和尿酸(UA)降低,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间接胆红素(IB)、尿素氮(BUN)以及肌酐(CR)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N%、ALT、TB越高,患疟疾的可能性越大;HB、PLT越低,患疟疾的可能性也越大。疟疾不同虫种之间实验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ALT、TB、HB、PLT可作为早期辅助诊断输入性疟疾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中药黄连引起新生小白鼠黄疸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3~16天新生小白鼠42只分黄连1组、黄连2组、黄连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硫酸黄连素注射液(小檗硷)0.001mg/g、0.005mg/g、0.01mg/g和0.2ml生理盐水1次。观察小鼠活动情况。3天后小白鼠尾静脉采血、离心,取血清检测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OBiL)、未结合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脱颈椎处死小鼠,取肝脏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黄连1、2、3组小白鼠TBiL、OBiL、DBiL、ALT、AST均有明显异常改变(P<0.05);肝脏病理检查均有炎症性改变。结论:黄连可引起新生小鼠黄疸、肝脏生理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对各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ICU 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川芎嗪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血液灌流,川芎嗪组为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中毒剂量、服药距洗胃时间、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川芎嗪组氧分压(PO2)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川芎嗪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及血肌酐(Cr)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川芎嗪联合血液灌流可保护百草枯对重要脏器的损害,减轻肺间质纤维化,降低百草枯中毒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资料完整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中毒后14d预后将患者分成存活组(n=38)和死亡组(n=38),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死亡组的年龄、性别、中毒一洗胃时间间隔、中毒一血液灌流时间间隔、尿素氮(BuN)、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存活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的中毒剂量、外周血白细胞(WB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而动脉血氧分压(Pa02)、碳酸氢根(HCO。)均明显低于存活组(均P〈0.05)。存活组中毒后14d内肺CT平扫检查发现肺部异常影像改变15例,阳性率为39.5%;而死亡组中有23例,阳性率为60.5%出现肺部异常影像改变,明显多见于存活组(P〈0.05)。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后,中毒剂量、WBC计数、肝肾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肺部异常影像改变等均可作为评估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例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2天、7天采血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等肝功能指标。结果患者术后ALT、AST水平无显著变化,TBiL、DBiL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对患者肝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影响患者病情的康复。对术前肝功能异常者进行必要的护肝治疗,合理的体外循环管理,对预防患者瓣膜置换术发生肝功能损害、出血等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景凯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0):1312-1313,1316
目的:观察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SAMe)与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治疗妊娠期轻度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轻度ICP的163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85例给予SAMe 1 000 mg口服,每天1次,16 d为1个疗程;UDCA300 mg口服,每天3次,20 d为1疗程。B组78例给予UDCA 300 mg口服,每天3次,20 d为1个疗程。2组均结合地塞米松、炉甘石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空腹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甘胆酸(CG),记录2组孕妇孕周、胎儿窘迫率、早产率、剖宫产率、瘙痒评分及产后出血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瘙痒症状评分、血清CG、ALT、TBiL、DBi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组新生儿早产率低于B组(P0.05),而AST、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剖宫产率与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Me与UDCA联合治疗轻度ICP患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百草枯中毒病人预后的相关因素及血液灌流治疗清除炎症介质和百草枯的效果。方法:收集35例急性百草枯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均在常规治疗百草枯中毒基础上行HA230树脂血液灌流器治疗。根据病人预后情况将病人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比较病人第一次血液灌流前后血浆百草枯浓度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丙二醛水平及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变化,并分析病人血浆百草枯浓度、性别、年龄、服毒至第一次血液灌流时间和肝、肾、心肌损伤时间及血常规各指标与病人预后的关系。结果:35例病人中,存活20例,死亡15例,死亡率42.9%。2组病人服毒至第一次灌流时间和肝、肾、心肌损害时间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灌流前比较,2组病人第一次灌流后血浆百草枯浓度均明显降低(P<0.01),SOD活力均上升(P<0.05);存活组病人灌流前后的血浆百草枯浓度均明显低于死亡组病人(P<0.01),而2组病人灌流前后的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白细胞介素-6和丙二醛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230树脂血液灌流能有效清除百草枯,并能改善SOD活力;血浆百草枯浓度、服毒至第一次灌流时间和肝、肾、心肌损害时间及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是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严宪才  缪英年  吴志光  包坤  王吉文 《广东医学》2008,29(12):2071-2073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升高的原因。方法 选取肝硬化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抽取静脉血检查生化肝功: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 、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白蛋白(ALB)、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CA19-9,进行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分析各指标间直线相关关系。结果 27例(50.94%)血清CA19-9升高显著。血清CA19-9与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 、直接胆红素(DBiL)、child-pugh评分存在明显正相关性(P<0.05),与血清白蛋白(ALB)、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无相关性。结论 在已除外并发恶性肿瘤的情况下,肝硬化患者血清CA19-9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肝功损害及胆汁淤积,测定CA19-9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其肝功能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白细胞计数(WBC)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2例,利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研究组(46例)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手术前后两组的肝功能指标和N%、WBC水平以及两组住院期间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两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的N%、WBC水平均上升(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其肝功能和N%、WBC的影响小,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肝功能检测结果,探讨其指导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意义。方法以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试验组研究对象,以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健康人65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于肝素钠抗凝管中,分离血清以后进行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等肝功能项目的检测,比较分析2组研究对象的检测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TBiL、DBiL、GGT、ALT、AST、ALP的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明显异常,肝功能指标与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可以用于指导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2013年2月—8月间我院门诊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血液标本180例,将每一份血液标本分为2组:A组溶血前,B组溶血后。对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糖(GLU)、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酐(Cr)、乳酸脱氢酶(LDH)、胆固醇(CHO)、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等11项常规指标进行生化检验。对2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TBiL、DBiL、AST、ALT、LDH、ALB、CHO等项指标与 B 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2组GLU、BUN、Cr、TG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干扰和影响极大,须在实际检验过程中予以规避。  相似文献   

18.
吴桂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4):1136-1137
目的探讨肝功能损害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对受检者进行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测定。结果 TBiL、DBiL、ALT、AST升高,PT、TT、APTT延长,FIB下降。结论凝血功能可以多角度地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对临床治疗、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发生ICU谵妄与血气分析、血常规及血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ICU谵妄评估工具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对所纳入患者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ICU谵妄组和非ICU谵妄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血常规及血生化(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的检验值。结果共219例ICU患者符合入选标准。ICU谵妄组和非ICU谵妄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男性红细胞计数(RBC)、男性血红蛋白(HGB)、男性血细胞比容(HCT)、女性RBC、女性HGB、钙(Ca)、尿素(UREA)、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球蛋白(GLO)、胆碱酯酶(CHE)、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Ca、CHE、WBC是ICU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钙血症、肝功能障碍、感染是发生ICU谵妄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刘晓伟  刘盛业  刘志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85-1286
目的探讨早期监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急诊监护室(EICU)救治的149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观测病程早期动脉血PaCO2水平,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选患者住院期间死亡106例,病死率71.1%。死亡组患者服毒剂量、服毒-洗胃时间、服毒-血液灌流时间较存活组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就诊时PaCO2和留观72 h内PaCO2最低水平较存活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留观72 h内PaCO2最低值较就诊时PaCO2降低≥10 mm Hg的有6例(14.0%),与死亡组(38例,3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就诊时PaCO2和留观72h内PaCO2最低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4和0.812(P<0.05)。结论 PaCO2可能是病程早期评估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