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邹佳 《上海包装》2004,(6):32-33
包装和流通领域的许多环节都会引起静电的产生。搬运的聚乙烯薄膜或薄膜袋会产生静电、包装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也会产生静电,甚至于轮胎在路面上的振动也会引起静电的产生。所有这些电荷都会导致产品带电。因此必须防止静电接近或接触的一些电子产品。静  相似文献   

2.
生产胶片需要一个清洁的环境,然而达到这一点却不那么容易。因为生产中,操作人员稍一疏忽,就会影响清洁的环境。为了确保胶片生产环境的恒定洁净度,在此分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尘粒的危害尘粒对胶片是有害的。如果车间的洁净度较低,产品很容易被空气中的尘粒污染。例如,在静电作用下,空气中的悬浮尘粒很容易被吸附在胶片上,在动能的作用下,使尘粒沉落在胶片上。当胶  相似文献   

3.
火炸药包装工艺中的防静电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火炸药包装工艺中的防静电技术。方法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包装工艺静电防控技术,对火炸药包装工艺中的防静电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对设备及工艺的控制、增加湿度、静电接地、应用抗静电剂、应用静电消除器、人体静电防护和工房合理设计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火炸药包装过程中的静电,降低意外燃爆事故的发生概率。结论在火炸药包装工艺中防静电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意外燃爆率,专业化、一体化和智能化是静电防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电子产品防静电包装设计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丁毅 《包装工程》2004,25(1):80-81
论述了静电放电(ESD)的危害及静电产生原因,电子产品包装过程中静电的来源,如何去解决电子产品生产、装配、包装环节中的静电,以及防静电包装设计.  相似文献   

5.
目的 食品智能包装是一种能够感知食品品质变化并反馈给消费者的新型包装技术,通过总结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食品智能包装中的研究进展,为未来智能包装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方法 介绍静电纺丝装置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举例介绍适用于静电纺丝技术的各种生物基食品包装材料,总结静电纺丝技术在不同智能包装技术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并分析静电纺丝技术的优势。结论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材料选择灵活、非热工艺等优点,将它与智能包装集成应用可提高智能包装膜的稳定性和灵敏性,进一步提高了智能包装膜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在BOPP薄膜的加工或使用过程中,由于薄膜间的摩擦而产生静电作用,会吸附空气中的灰尘或其它脏东西,不仅影响到薄膜表面的美观,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发生相互粘结,影响正常生产,另外由于静电的存在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为此在BOPP薄膜的加工过程中加入对抗静电或抗静电母料来降低并消除静电。  相似文献   

7.
梅冬初  李文涛 《包装工程》1992,13(3):114-118
通过对海军专用弹药集装箱运输试验中的静电测量和剖析,阐述弹药在运输过程中产生静电的原因,证实了弹药在运输过程中的危险性。随着大量高阻抗的材料用于弹药包装,给弹药在流通过程中的安全带来了新的问题,所以对弹药和火工品的包装要采取有效的防静电措施。  相似文献   

8.
抗静电包装     
在当今的计算机时代,越来越多的精密电子元件要求包装能解决由于静电引起的潜在危害。易受静电损坏的产品包括电路板、半导体和微型电路板元件,用这些元件组合  相似文献   

9.
在"工业4.0"时代,为了提高生产水平与效率,制造业的智能监测与防护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在粉体危险品物料的包装生产中,静电的监测与防护尤为重要。通过研究包装袋外部静电探测数值与包装内部实际静电电压的关系,提出了一套可以模拟粉体包装袋内外侧带电情况的假设模型,设计了一套非接触式隔物静电检测装置,并基于LabVIEW软件设计出了整套包装过程静电电压监测系统。经验证,该系统测试性能稳定,有望用于危险品粉体包装过程中的安全监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尘粒起动风速与尘粒粒径之间关系的研究,认为可以通过加速粉尘颗粒凝聚,从而生成大尘粒的办法来减少爆破拆除中的扬尘.通过对尘粒间物理凝聚力的大小及其生成条件的研究,发现在干燥情况下促使尘粒凝聚的主导作用力是范德华力;在湿润条件下促使尘粒凝聚的主导作用力是液体桥联力,并且液体桥联力比范德华力要大得多.因而认为用物理方法创造液体桥联力发挥作用的条件,生成大而牢固的尘粒,减少爆破拆除中的扬尘是合适的.通过对尘粒间化学作用力的研究,认为用化学方法增大尘粒间的凝聚力,减少爆破拆除中的扬尘是可行的和重要的.用现场实践数据支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11.
<正>硅胶产品防尘处理环保工艺硅胶是一种耐热的橡胶,可抵受高温,相比其他物料,具备生物相容特性,制成的产品相当耐用,适用于食品、医疗及工业等行业。但硅胶表面容易沾尘,生产商一般以化学喷涂方法,使硅胶产品表面防尘和更平滑,但这种工艺不但成本高,更影响生态环境,危害人体健康。?倓理论上,硅胶表面存有氧原子,带负极和静电,尘粒则带有正极,因此尘粒和硅胶静电表面可互相吸引,使表面沾尘及  相似文献   

12.
静电危害是干粉基喷雾包装生产中的一个重大安全问题,使用静电测量的方法去开发安全的产品配方和工程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静电的危害与防静电包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学金 《包装工程》1992,(4):154-158
简述了静电产生的原因,静电积累和放电对敏感产品的危害,介绍了某些电子和军工产品的静电感度。对防静电包装原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通过对防静电包装技术现状的分析,作者认为应采取果断措施,强制推行静电防护技术。建议加强对静电危害的测试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化对静电危害的认识,并尽快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4.
大豆蛋白在聚砜膜上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扫描电镜(SEM)观察,系统研究了溶液化学特性(包括pH、离子强度和给液浓度)对大豆蛋白在疏水聚砜膜上吸附行为的影响.大豆蛋白一膜间的相互作用符合静电作用机理,吸附量在其等电点附近取得最大值.低pH时随pH升高吸附量增加;高pH时随pH升高吸附量降低,离子强度降低,同性电荷物质之间的静电排斥增加吸附,也降低异性电荷物质之间的静电吸引,降低吸附.溶液化学条件同样影响大豆蛋白在聚砜膜上的吸附速率(膜污染速率).大豆蛋白吸附等温线遵循兰格缪尔方程,通过实验给出了有关的方程参数,由此可预计不同溶液化学条件的膜污染程度和速率.为了确定对流力和静电作用对大豆蛋白吸附行为的影响,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吸附实验的比较,结果表明,静电作用在大豆蛋白吸附到膜表面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控制静电作用可以有效减轻大豆蛋白在膜表面的吸附,进而降低膜的长期通量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将具有电纺性的生物基材料应用在食品包装领域,为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活性包装纤维膜制备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对静电纺丝技术的原理、优势进行分析,归纳蛋白质、多糖等生物基大分子材料的可纺性、由不同材料复合制得纳米纤维膜的特性和功能差异,以及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生物基食品活性包装纤维膜及其在抗菌、抗氧化、功能吸收包装等方面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在食品活性包装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展望.结果 静电纺生物基纳米纤维膜可用作食品活性包装,具有良好的贮存与保鲜效果.结论 静电纺丝具有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等优点,且制得的纳米纤维膜比表面积大、纳米尺度效应明显,已成为一种非常便捷的制备功能活性食品包装材料的微纳制造技术;再结合生物基大分子材料在安全、无毒、可降解、可食用等方面的优势,其在食品包装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塑料包装》2011,(5):42-45,17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大家并不陌生,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静电现象,人们往往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只是轻微的电量,在印刷包装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什么危害。这种麻痹大意的观念是不对的,当一定量的静电必然会对生产造成明显的影响。一定量的静电作用于一定量的易燃气体时,那么火  相似文献   

17.
水预湿被爆体降低爆破粉尘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战军  汪旭光  郑炳旭 《爆破》2004,21(3):21-23,30
通过对气流中单个尘粒的运动分析,指出降低爆尘的有效方法是增大粒径.通过对尘流中尘粒受力的分析,得出在干燥环境下作用在尘粒上的主作用力是范德华力;在湿润情况下作用在尘粒上的主作用力是液桥力的结论.指出水预湿被爆体降尘法的机理是:尘粒间的液桥力促使润湿尘流中的尘粒变大,变大的尘粒迅速下降,从而实现降低爆尘目的.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静电放电产生原因及对弹药装备的危害形式,介绍了几种可用于弹药包装的防静电材料,分析了静电防护的基本原理,着重介绍了防静电材料在弹药包装设计上的应用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爆破拆除中扬尘的特性以及尘粒的起动风速与尘粒粒径之间的关系,认为可以通过加速粉尘颗粒的凝聚,从而生成大尘粒的办法来减少爆破拆除产生的爆破扬尘.通过对尘粒间的物理凝聚力和化学凝聚力的比较和分析,认为用物理方法增大尘粒粒径,从而达到减少爆破拆除中产生的爆破扬尘是合适的;同时用化学方法增大粉尘颗粒间的凝聚力,减少爆破拆除中的扬尘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静电是个普遍现象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不管是一个派对气球与我们的头发磨擦后即可吸附在墙上,还是我们在触摸一个物体时受到突然短促的电击,静电都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转瞬间的真实作用。尽管我们对静电有这些了解,但它在烟台印刷领域、比如在印刷及包装加工业中的影响,只是在近些年才被真正认识到。在20世纪初期,当现代烟台印刷及包装生产线的基础性技术刚刚形成的时候,生产线的速度很有限,并且所使用的绝大多数底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