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碱性条件下,以腰果酚部分代替苯酚与甲醛反应制得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并以该树脂为原料制备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泡沫。结果表明:当苯酚/腰果酚物质的量比为9/1、缩聚反应温度90℃、催化剂加入量为苯酚和腰果酚总质量4%时,所得树脂黏度为25 Pa·s,符合最佳发泡黏度范围。当苯酚/腰果酚物质的量比为9/1时,改性树脂在400℃时的残炭量(94.6%)要比未改性树脂的残炭量高7.1%,压缩强度由改性前的0.08 MPa提高到改性后的0.14 MPa。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改性后的酚醛树脂泡沫泡孔更为均匀。  相似文献   

2.
热塑性酚醛树脂环保合成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规热塑性酚醛树脂生产的产率较低,且产生大量高浓度含酚废水,污染环境。采用一种新型催化剂,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用量、甲醛与苯酚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废液中游离酚含量的影响,优化了配方,显著降低了合成废液中游离酚含量。最佳工艺为:反应温度85℃,催化剂用量2.0%,n(甲醛)∶n(苯酚)=1.15∶1,反应时间4 h,得到产率为110.3%的热塑性酚醛树脂,废液中游离酚为58 mg/L。  相似文献   

3.
以腰果酚、聚乙烯醇作为苯酚与甲醛缩聚的改性剂,研究了腰果酚和聚乙烯醇的用量,催化剂类型和用量等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酚醛树脂的最佳条件为:苯酚、腰果酚、聚乙烯醇、甲醛的最佳摩尔比为0.85:0.32:0.02:1,最佳的催化剂为苯磺酸,用量为4.5%。  相似文献   

4.
以腰果酚、聚乙烯醇作为苯酚与甲醛缩聚的改性剂,研究了腰果酚和聚乙烯醇的用量,催化剂类型和用量等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酚醛树脂的最佳条件为:苯酚、腰果酚、聚乙烯醇、甲醛的最佳摩尔比为0.85:0.32:0.02:1,最佳的催化剂为苯磺酸,用量为4.5%。  相似文献   

5.
采用腰果酚、苯酚和甲醛为原料,氨水为催化剂,制备了三种腰果酚含量40%的热固性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腰果酚-甲醛/苯酚-甲醛共混酚醛树脂(CF-PF)、腰果酚-苯酚-甲醛共聚酚醛树脂(PCF-A)和混酚(腰果酚-苯酚-双酚)-甲醛共聚酚醛树脂(PCF-B)。借助DSC、TGA、剪切强度等手段对合成树脂性能进行了表征。DSC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改性树脂中PCF-B树脂的固化反应活性最高,初始温度、峰温和终温分别为146℃、190℃和259℃,固化反应活性顺序是PCF-BPCF-ACF-PF。TGA结果表明,PCF-A和PCF-B树脂的耐热性能相当,2%和5%失重温度分别是340℃左右和400℃左右,CF-PF树脂耐热性能较低,2%和5%失重温度分别为316℃和376℃。PCF-B的室温和150℃剪切强度分别为8.31MPa和7.74MPa,较PF树脂分别提高27%和71%,增韧效果明显;CF-PF的高温粘接性能最好,250℃和300℃剪切强度分别为5.07MPa和5.15MPa,分别是PF树脂250℃和300℃剪切强度的96%和141%。  相似文献   

6.
低游离醛高羟甲基含量酚醛树脂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实验,以CaO作催化剂合成了低游离醛高羟甲基含量酚醛树脂。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酚醛树脂的游离醛含量、羟甲基含量2个指标的影响。当n(苯酚)∶n(甲醛)=1∶1 2~1 3时,最优工艺条件为:n(催化剂)∶n(苯酚)物质的量比0 02、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h。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醛酚比[即醛酚比=n(甲醛):n(苯酚)=n(F):n(P)]、催化剂(草酸)含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热塑性PF(酚醛树脂)残炭率的影响,并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然后以碳化硼(B_4C)、中间相沥青作为填料,对优化合成的热塑性PF进行改性。结果表明:当n(F):n(P)=0.80:1、w(草酸)=1.5%(相对于苯酚质量而言)、反应温度为95℃和反应时间为3 h时,热塑性PF具有较高的残炭率;B_4C、较高质量比的B_4C/中间相沥青混合填料等,均能有效提高热塑性PF的残炭率。  相似文献   

8.
摩擦材料用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三聚氰胺、腰果酚、粉末丁腈橡胶对酚醛树脂进行了改性,并将其用作摩擦材料的基体树脂。探讨了腰果酚、三聚氰胺用量等因素对改性酚醛树脂性能的影响,并对各摩擦制动材料的摩擦磨损、热衰退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腰果酚、丁腈橡胶改性酚醛树脂(YX-PF)与三聚氰胺、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SY-PF)的热分解温度比普通酚醛树脂分别提高了57℃和91℃,且摩擦磨损性能优良。另外,加入丁腈橡胶可进一步提高SY-PF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苯酚、腰果酚、甲醛为原料,NaOH为催化剂,乙二醇为助剂,合成了可发性酚醛树脂,通过粘度,固含量,韧性测试研究了原料的配比,腰果酚替代苯酚的比例,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乙二醇用量对合成树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IR,TG分析对树脂结构及耐热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F/P比(甲醛与总酚物质的量比值)1.6,腰果酚替代量20%,催化剂用量1%,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80℃,乙二醇质量分数10%~15%。以腰果酚制备的CPF树脂耐热性变化不明显,拉伸强度为22.34 MPa,断裂伸长率3.08%,冲击强度3.56 kJ/m2,较PF树脂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在碱性条件下,液体木质素先经苯酚处理后替代部分苯酚对酚醛树脂进行改性,制备得到液体木质素改性酚醛树脂(LPF)胶粘剂。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苯酚处理木质素时氢氧化钠用量)、苯酚与甲醛(P/F)的物质的量之比、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对LPF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3%、n(苯酚)∶n(甲醛)=1∶1.975、聚合温度90℃、聚合时间50 min时,所制备的LPF胶粘剂的干湿胶合强度分别为3.15、1.46 MPa,较未经改性的PF胶粘剂分别提高了17.5%、8.1%,游离苯酚的含量降低至0.62%;LPF胶粘剂的游离甲醛含量为0.22%,固体含量为52.8%,黏度为125 mPa·s。红外分析结果表明,苯酚处理后的木质素可以代替苯酚与甲醛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该物质有可能与PF胶粘剂发生接枝共聚产生新的醚键桥接,由此也说明在制备LPF胶粘剂过程中木质素发生了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1.
周平  谢晖  黄莉 《中国胶粘剂》2007,16(3):11-14
以两步法合成自凝性松香改性酚醛树脂,重点研究了酚醛浆的合成,通过考察酚醛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酚醛浆缩合反应的影响,得到适宜的酚醛浆合成条件:酚醛摩尔比1:1:5,催化剂用量为对叔丁基苯酚质量的3%,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5-3 h。并对酚醛浆进行了GPC、VPO及红外光谱分析。利用该酚醛浆合成了具有良好自凝性的松香改性酚醛树脂。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耐火材料用酚醛树脂中游离酚的含量,选择苯酚与甲醛物质的量比1∶1.5,分步加入甲醛,醋酸锌为催化剂,添加质量分数2%,糠醇为溶剂,在60~85℃下制备了液态热塑性酚醛树脂,对产品的物化性能进行了测试并以红外光谱对其结构作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工艺合成的酚醛树脂存在高邻位取代结构,残炭量达到45.66%,游离酚质量分数为1.87%。以原料中苯酚的量计算,产率可达到148.8%。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不同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用量对酚醛树脂性能的影响,并借助红外光谱(FTIR)对生成产物的结构进行分析,热重分析法(TCA)对其热稳定性进行表征.通过对改性后树脂的固含量和残炭率的测定分析,得到了合成树脂的优化条件:n甲醛:n苯酚=1.3:1,反应时间100min,NaoH用量为苯酚质量的1.1%.以煤焦油为改性剂时其改性,并对其固舍量、残炭率、水分及游离酚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加入煤焦油后树脂的品质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4.
用腰果酚代替部分苯酚改性酚醛树脂,制备可发性甲阶酚醛树脂。并讨论了腰果酚替代量对改性酚醛树脂性能及其泡沫性能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对树脂结构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运用万能电子试验机对甲阶酚醛树脂泡沫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腰果酚替代量为10%时,制得的树脂黏度为4650mPa·s,树脂中游离苯酚含量从6.72%降为5.45%,游离甲醛含量从1.17%降为0.68%,甲阶酚醛树脂泡沫压缩强度达到最大值0.20MPa,但树脂热稳定性及甲阶酚醛树脂泡沫阻燃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5.
This is a continuation of an earlier study on the adhesive properties of neoprene–phenolic resin blends. The phenolic resin used is derived from a mixture of phenol and cardanol, a renewable resource. Having established the utility of cardanol for formulating adhesiv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varying the phenol: cardanol ratio in the formulation. The effect of varying the total resin content at various phenol/cardanol ratios is also studied. It is found that a phenol/cardanol ratio of 80:20 is optimum for shear strength of aluminum–aluminum bonds, while a 60:40 ratio is the best for peel properties. For SBR–SBR and SBR–Al bonds, a 60:40 ratio is optimum for both peel as well as shear strength. Further, an 80 phr total resin content in the primer and a 40 phr resin content in the adhesive are found to give the best shear and peel strengths for SBR–Al bonds. The study reveals that the copolymer based on phenol, cardanol and formaldehyde is a better choice for the resin than either of the individual condensation products of phenol or cardanol with formaldehyde.  相似文献   

16.
以甲醛、苯酚为原料,草酸为催化剂合成热塑性酚醛树脂.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优化,确定了其合成的最佳工艺方案:催化剂草酸用量2.0%(基于苯酚质量),n(甲醛):n(苯酚)=0.82:1,反应时间3.5 h.试验的方差结果表明:甲醛和苯酚的量比是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多聚甲醛代替37%甲醛溶液与苯酚逐步加成聚合,合成可发性甲阶酚醛树脂。通过粘度、固含量、游离苯酚和甲醛含量及凝胶时间测定以及IR,GPC和TG分析研究了多聚甲醛-苯酚物质的量比为1.8∶1条件下,缩聚反应温度及催化剂加入量对可发性甲阶酚醛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缩聚反应温度为90℃,催化剂质量分数为5%(以苯酚质量计)时,可得到性能优良的可发性甲阶酚醛树脂,其性能如下:粘度2.6 Pa·s,游离甲醛质量分数1.23%,游离苯酚质量分数5.13%,热失重质量残留率5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