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铁氰络合物作为重金属氰化物络合物替代物,通过在含Fe(CN)63-水溶液中加入Mg2 ,Al3 ,研究了原位合成层状双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LDH)去除废水中重金属氰化物络合物的可行性.详细探讨了pH值、反应时间、摩尔比n(Mg2 )/n(Al3 )和Fe(CN)63-初始浓度对Fe(CN)63-去除率的影响,结合X射线衍射探讨了去除机理.结果表明:利用原位合成LDH处理废水中重金属氰化物络合物是可行的.实验条件下,影响去除率的最主要的因素是pH值,在pH=9.5时达到最佳效果.通过X射线衍射谱可知:所得固体为LDH,Fe(CN)63-是嵌入到LDH层间被去除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木素磺酸钙和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物( LSAM)对含镍废水的絮凝性能及处理效果。同时考察了废水pH值对含镍废水去除效果的影响及镍离子的回收率。结果表明, pH值在pH 5.0~11.0时, Ni2+去除率>95%;在pH=7.0, LSAM的投加量为60 mg/L时,一定浊度下,对镍的去除率>98%;镍离子可以选用4 mol/L的硝酸进行回收,回收率最高可达到79.7%。  相似文献   

3.
采用超声波-铁氧体法对含镍模拟电镀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pH值、超声波辐射时间、声能密度、H2O2的投加量、加料摩尔比(nFe2+∶nNi2+)、Ni2+的初始质量浓度以及不同金属离子共存对废水中Ni2+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2O2的投加量为28.4 mg/L,加料摩尔比为2,pH值为11.5,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45 min的条件下,废水中Ni2+的质量浓度从250 mg/L降至0.495 mg/L,去除率达到99.40%,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郭世民 《山西化工》2011,31(2):75-77
研究了13X分子筛用量、吸附时间、溶液pH值、初始镍离子浓度对废水中镍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pH=5.9、13X分子筛质量浓度10 g/L、吸附时间30 min时,对初始质量浓度小于250 mg/L的镍离子去除率均可达到98%以上.13X分子筛重复使用5次,对废水中镍离子的去除率保持不变,再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铁氧体法处理含镍废水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了铁氧体法处理含镍废水的工艺条件。在pH=8.0~9.0,Fe2+∶Ni2+(废水中两种离子浓度比)=14,温度30~40℃的条件下,镍离子能够去除,其去除率可达99.0%以上,被处理后的废水中镍离子含量降低至0.09mg/L,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吴志玲  吴新华 《广东化工》2011,(8):55-56,52
文章采用共混沉降法制成了石英砂.壳聚糖吸附剂,考察了石英砂.壳聚糖吸附剂对模拟含镍废水中的Ni2+静态吸附效果的影响因素。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壳聚糖与石英砂质量比为0.06、吸附剂加入量为12g/L、模拟含镍废水Ni2+初始质量浓度为40mg/L、pH为7、吸附时间为40rain的条件下,Ni2+去除率可达97.2%。  相似文献   

7.
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在水处理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含镍废水为处理对象,主要探讨了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MHMF)对废水中镍离子和浊度的去除效果。与无机絮凝剂Al2(SO4)3、PAC相比较,MHMF处理含镍废水具有投加药量少,最佳适用pH值低,形成絮体快而且个体较大,絮体沉降性能好、不易破碎等特点。在pH=5.5~6时镍的去除率达98%,浊度的去除率也在98%以上。尤其是在处理具有浊度的含镍废水过程中,镍离子和致浊物质可相互促进各自的去除。  相似文献   

8.
粉末和乳液氢氧化镁处理含镍废水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粉末和乳液氩氧化镁处理含镍废水.考察搅拌时间、氢氧化镁用量、废水初话pH以及温度等条件对去除率的影响.同时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并对二者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对含镍废水的处理效果很好,去除率可以达到98%以上:氢氧化镁具有很强的缓冲能力,废水的初始pH值和温度对去除率影响不大;处理过程是一个吸附过程,等温线符合郎格缪尔方程;对镍离子浓度为31.52mg/L、pH为2.4的废水.粉末和乳液氢氧化镁处理的搅拌时间分别为30min和15min.最佳用量分别为4g/L和2g/L.饱和吸附量分别为0.2379g/g和1.101g/g;乳液氢氧化镁比粉末的处理反应速度快、用量少、饱和吸附量大,处理效果更为理想. 了吸附等温线.并对二者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对含镍废水的处理效果很好,去除率可以达到98%以上:氢氧化镁具有很强的缓冲能力,废水的初始pH值和温度对去除率影响不大;处理过程是一个吸附过程,等温线符合郎格缪尔方程;对镍离子浓度为31.52mg/L、pH为2.4的废水.粉末和乳液氢氧化镁处理的搅拌时间分别为30min和15min.最佳用量分别为4g/L和2g/L.饱和吸附量分别 0.2379g/g和1.101g/g;乳液氢氧化镁比粉末的处理反应速度快、用量少、饱  相似文献   

9.
实时合成含铅类水滑石处理含铅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模拟的含铅废水中同时加入Mg2+和Al3+,以NaOH和Na2CO3为沉淀剂,在Mg2+、Al3+共沉淀过程中Ph2+能部分取代Mg2+实时制备含铅类水滑石,并达到同时去除铅离子的目的。探讨了nMg+Pb/nAl、nPb/n[Mg+Pb]、pH值、晶化时间、铅初始浓度对去除率的影响。当n[Mg+Pb/nAl、nPb/n[Mg+Pb]为4和0.2,pH值为8-10,晶化时间12h以上,初始浓度在1000mg/L以下,铅去除率高达97%以上。XRD、Fr-IR对沉淀产物结构分析证实,实时合成的产物为含铅类水滑石。  相似文献   

10.
采用Fenton法处理配位含镍废水,并研究了反应温度、废水初始pH值、H_2O_2的质量浓度、FeSO_4·7H_2O与H_2O_2的质量比、初始EDTA的质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45 min、初始pH值为3、H_2O_2的质量浓度为10g/L、FeSO_4·7H_2O与H_2O_2的质量比为0.06的条件下,含镍废水中Ni~(2+)的去除率达到94.14%。  相似文献   

11.
化学沉淀法除去废水中的氨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钟理  严益群 《广州化工》1999,27(3):38-41
了用化学沉淀除去废水中的氨,探讨了不同沉淀剂如Mg(OH)2+H3PO4或MgHPO4,不同初始Mg(OH)2:h3PO4摩尔比,不同PH值及初始氨浓度对氨除去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Ni~(2+)、总磷和氨氮为考察对象,采用Fenton氧化和沸石吸附联合处理化学镀镍废水。探讨了Fenton破络及协同氧化非正磷酸盐时,H_2O_2的质量浓度、m(Fe~(2+))∶m(H_2O_2)、初始pH值对Ni~(2+)和总磷去除率的影响。另外,研究了沸石吸附氨氮时,沸石量、吸附时间、吸附pH值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_2O_2的质量浓度为6.66g/L、m(Fe~(2+))∶m(H_2O_2)为0.06、初始pH值为3时,破络完全,非正磷酸盐转化率为99.45%;同时,Ni~(2+)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72%和91.88%。当沸石量为8g/100mL、pH值为7、反应时间为60min时,氨氮的去除率为86.30%。  相似文献   

13.
采用内耦合大块液膜分离技术,考察料液相浓度、料液相pH值、载体浓度、反萃取剂浓度、料液相中柠檬酸钠与镍(Ⅱ)的摩尔比对镍(Ⅱ)迁移率的影响,研究了以三辛基甲基氯化铵(TOMAC)为载体的液膜中镍(Ⅱ)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当料液相浓度为0.03M,料液相pH值控制在10左右,载体浓度为6%,反萃取浓度为0.05 ̄0.07M,料液相中柠檬酸钠与镍离子的摩尔比值为11∶,迁移时间为180min时,镍(Ⅱ)的提取率达到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优选除Ni~(2+)交换树脂,采用电镀镍废水(Ni~(2+)的质量浓度为80 mg/L)研究了5种阳离子交换树脂对Ni~(2+)的吸附等温式和吸附动力学,考察了其对电镀镍废水中Ni~(2+)的吸附交换容量、吸附交换速率、再生性能以及废水中共存离子对树脂处理电镀镍废水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20 min内5种阳离子树脂对Ni~(2+)的吸附基本达到平衡,吸附等温线均符合Freundlich吸附,吸附动力学均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KP752和CH-90树脂对Ni~(2+)吸附交换容量分别为22.421和22.831 mg/g,吸附效果最好,并且2种树脂对Ni~(2+)的回收率都可达80%以上;共存的Ca~(2+)、Mg~(2+)会显著影响CH-90树脂吸附Ni~(2+)的效果,而对KP752树脂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铁氧体法处理含镍废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使用超声波-铁氧体法对含Ni^2+废水进行处理,通过考察硫酸亚铁用量、pH值、H2O2用量、超声波的辐射时间和辐射声强对含Ni^2+废水Ni^2+去除率以及铁氧体磁性的影响,设计超声波-铁氧体法处理含镍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随着硫酸亚铁用量的增加,Ni^2+的去除率增大,最佳pH为11.0,当Fe^2+:Ni^2+=3:1(mol:mol)、超声波辐射时间和辐射功率分别是50min和70W/cm^2时,去除率高达到99.8%以上,H2O2用量为1.0~2.0mL,铁氧体的磁性最强。  相似文献   

16.
王文华  张晓青  邱金泉  成玉  张雨山  王静 《化工进展》2014,33(1):228-232,252
大量氮磷营养物质排入海湾,引起了富营养化、赤潮等一系列海洋污染问题,污海水中氮磷处理技术研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磷酸铵镁化学沉淀法具有可同时脱除氨氮和磷酸盐,但还未应用于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尤其是污海水中氨氮的处理。本文采用磷酸铵镁(MAP)化学沉淀法对污海水中氨氮进行处理实验研究,利用污海水中大量存在的Mg2+,以Na2HPO4作为沉淀剂,探讨了初始反应体系pH值、PO43?/NH4+投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氨氮脱除效果的影响。结合沉淀结晶物XRD和SEM分析,确定了MAP沉淀法处理污海水中氨氮的最佳反应条件:初始反应体系pH值为9.5~10.5,PO43?/NH4+投配比为1.1/1,反应时间为40 min。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随着氨氮初始浓度的增大,氨氮去除率逐渐增大,当进水氨氮浓度为12 mg/L时,氨氮去除率达到42.80%。  相似文献   

17.
采用Fenton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对电镀铜镍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了初始pH、ρ(Fe2+)/ρ(H2O2)比值以及H2O2投加量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并对该组合工艺进行了经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经该组合工艺处理后,废水中CODCr去除率达到86%,Cu2+、Ni2+浓度均符合相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对锰系离子筛吸附法提锂所得脱附液除杂制备碳酸锂粉体,考察了浓缩级数对NaOH沉淀法除杂效果、碱耗、沉淀粒度及锂损失率的影响,并采用Na2CO3沉淀法用高压反渗透5倍浓缩除杂后的脱附液制备Li2CO3,研究了Na2CO3加入量对脱附液中Li+回收率、产品纯度和产品形貌的影响. 结果表明,浓缩倍数对脱附液除杂效果、沉淀粒度及Li+回收率有重要影响. 优化的除杂工艺为:采用高压反渗透将脱附液浓缩5倍,脱附液反应终点pH=12,加料速率72 mL/min,搅拌速率300 r/min. 该条件下可保证Mg2+和Mn2+完全除尽,Mg(OH)2和MnO2×H2O混合沉淀的平均粒径最大(28.05 mm),碱耗[NaOH/(Mn2++Mg2+)摩尔比]为3.48. 用Na2CO3直接沉淀脱附液中的Li+所制Li2CO3粉体纯度为99.51%,符合GB/T 11075-2013(工业级)一级标准,Li+回收率为71.26%,平均粒径为16.38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