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月红  薛慧 《职业与健康》2010,26(24):2991-2992
目的分析北京市平谷区恙虫病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特征,了解恙虫病在该地区的分布状况,以便进行深一步研究。方法对该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次调查的恙虫病流行特点。结果自2009年10月3—22日共发生恙虫病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平均发病年龄为51.6岁。其中农民10例,工人5例。15个病例均有发热症状,以稽留热为主。有溃疡焦痂症状者14例,占发病数的93.3%。在应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进行单份血清检测后,1例患者IgM抗体滴度≥1:32,14例IgG抗体滴度≥1:64;在应用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特异基因片段的结果中,呈阳性反应者10例。首诊误诊率为93.3%。结论该地区恙虫病的流行是典型的秋季型恙虫病,症状复杂,早期误诊率较高。同时,在该地区可能存在恙虫病自然疫源地,应对疫源地范围进行深一步的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08年安徽省阜阳市恙虫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方法:采集病人血液样品,采样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核酸。结果:2008年阜阳市共报告175例恙虫病病例,报告发病率2.2/10万。175例病例中,男性96例,女性79例,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83岁;病人中以农民为主,占77.7%(136/175);10月22日至26日达发病高峰;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78/78)、乏力(71/78)、头痛(68/78)、皮肤焦痂(42/78)等;48份病人血清中,有31份核酸阳性。结论:2008年恙虫病疫情为阜阳市首次报告,需进一步调查以明确疫源地特征。  相似文献   

3.
东北三省恙虫病调查始于 1980年 ,证明恙虫病的存在是在 1992年 ,以病原学证实了吉林省珲春地区恙虫病自然疫源地之后 ,接连发现黑龙江和辽宁省的恙虫病自然疫源地 ,并初步完成了东北三省恙虫病的地理分布和季节分布调查 ,宿主动物和媒介恙螨的调查 ,对自然疫源地作了较有建树的分类描述 ,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获得了一些地区流行强度。在对现患的调查和对疫源地人群抗体阳转季节调查确认恙虫病流行季节为春秋两季型 ,也了解到当地恙虫病患者的一些临床表现。纵观有关文献资料 ,针对东北三省恙虫病今后的调查研究工作在此提出我们的看法供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雷州半岛恙虫病疫源地的现状,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疫源地流行病学调查,宿主与媒介的生态调查,病原分离与基因检测。结果该地区为南亚热带岛屿疫源地,主要宿主为褐家鼠,主要媒介为地里纤恙螨。从宿主与媒介分离到恙虫病东方体,经基因鉴定为Karp株。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该岛农村居民恙虫病抗体阳性率22.06%,部队人群抗体阳性率3.64%。结论雷州半岛是我国重要的恙虫病疫源地,部队人群尤其要做好防护。  相似文献   

5.
济南东郊秋冬型恙虫病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对济南东郊154例恙虫病做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济南东郊恙虫病临床特点与南方恙虫病不尽相同,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典型特征不明显,焦痂或溃疡仅占14.94%,而且多见于秋冬季;临床病例以轻型为主,不仅合并器官损害多,而且呈散在分布,患者以青壮年农民占多数;恙虫病立克次体(Rt)为弱毒株,流行血清型Giliam型。  相似文献   

6.
中国南澎列岛恙虫病疫源地的确立与人群防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中国南澎列岛恙虫病发病率近年明显增高,而国内并无该地区恙虫病疫源地的记载,为了当地军民的健康,本研究对该地区作为恙虫病疫源地进行全面调查与研究。方法 疫源地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分离、当地预防措施的制定。结果 该地区为南亚热带岛屿疫源地,主要宿主为褐家鼠,主要媒介为里纤恙螨。褐家鼠与地里纤恙螨的季节消长与发病均一致。从宿主与媒介分离到恙虫病立克次体经鉴定为Karp株。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该岛临时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平潭岛春季恙虫病疫源地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潭岛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是恙虫病的老疫区,以往该岛恙虫病流行季节以夏季为主,近几年发现在春季恙虫病的流行。为详细了解该岛春季恙虫病的流行特征及适时提出防制措施,对该地区进行了全面流行病学调查。 1.材料与方法:①地理、气候、植被等项调查:对气象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安徽省恙虫病的流行状况和临床特征,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恙虫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病例定义,采用《恙虫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175例恙虫病病例开展回顾性调查。结果 175例病例中,男女比1.08∶1,年龄最小2岁,最大82岁,平均(46.15±18.06)岁;病例以农民为主,129例(73.7%);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0~11月;22例(12.6%)有外出史,117例(66.9%)有田间作业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175例(100.0%)、溃疡/焦痂115例(65.7%)、头痛148例(84.6%)、皮疹141例(80.6%)和淋巴结肿大56例(32.0%)等。结论安徽省恙虫病流行于秋收季节,以田间作业农民发病为主;多急性起病,有发热、特异性焦痂或溃疡、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南日岛正常人群血清中抗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水平,采集驻军三个点及当地部分居民健康人血清共150人,进行外斐氏反应检测。结果表明:OXk阳性43份,阳性率为28.7%,OX19,OX2均为阴性。其中部队120名健康人群OXk阳性38份,阳性率为31.7%;当地居民30人,OXk阳性5份,阳性率为16.7%。说明南日岛健康人群中有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或恙虫病流行,该岛可能是恙虫病自然疫源地。结果对该岛恙虫病防治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山西南部恙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3年山西南部发生恙虫病流行,至1995年流行范围已由1个村扩展到2个县4个乡17个村。收治的35例病人中具有发热、焦痂者均为100%,同时具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焦痂者占60%。8例10月分血清用IF法检查,抗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IgM、IgG均为阳性;2例恢复期IgG抗体滴度呈4倍增高,最高者达1∶5120;住院病例外斐氏反应OXk阳性率为37%,流行区正常人群抽样调查阳性率为10%。病人静脉血接种小白鼠腹腔,分离到2株恙虫病立克次体(SXH-951、SXH-952)。从而证实了位于长江以北的内陆地区也出现了恙虫病的疫源地。  相似文献   

11.
据文献报道,岛屿是恙虫病最常见的疫源地。为探讨獐子岛自然人群中中有无恙虫病的感染和流行,我们于1989年8月中旬,在该岛应用微量免疫荧光试验,作了恙虫病抗体水平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恙虫病发病、就诊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87例恙虫病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87例病例中男性30例,女性57例;职业以农民为主,共76例,占87.35%。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0月份;首诊单位以村卫生室为主(57.47%),首诊疾病主要为感冒和发热待查(65.52%)。87例病例均有发热,焦痂58例(66.67%),其他主要症状为寒战(78.16%)、头痛(75.86%)以及皮疹(56.32%)。结论阜阳市恙虫病以农村劳动力发病为主,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为发热和特异性焦痂、寒战等。基层医疗机构恙虫病诊断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无焦痂恙虫病的误诊原因,为无焦痂恙虫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的无特异性焦痂恙虫病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如无特异性焦痂,临床上极易误诊。该组病例误诊时间为5-15 d。最后均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诊断性用药和恙虫病外斐反应检查确诊恙虫病,经及时诊治,预后良好。结论无特异性焦痂恙虫病易误诊,外斐反应是确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广西阳朔县首起恙虫病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用《恙虫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外斐氏试验检测患者血清进行诊断.结果 本次暴发疫情共发现恙虫病病例13例,罹患率为2.03%,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4例,临床诊断病例7例,疑似病例2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有草地坐卧暴露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占76.92%)、皮肤焦痂(占84.62%).共采集7份患者血清进行变形杆菌OXK凝集反应,阳性率为57.14%.所有病例经强力霉素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结论 本次为阳朔县首次报道恙虫病暴发疫情,应该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该地区恙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5.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所致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有发热、焦痂、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及皮疹等,常导致多脏器功能损害。由于特征性的焦痂、溃疡常隐藏在湿润、身体隐蔽的部位,且临床医师对本病典型皮肤损害认识不足,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我们对浙江衢州、金华地区3家医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05例恙虫病患者中出现皮肤损害的83例住院患者进行了皮肤损害特征的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驻恙虫病疫源地部队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调查吴建平鲁志新解志刚蔡宁①王长仕①张海莲②许正莉②(沈阳军区后勤部军事医学研究所,沈阳,110031)自1992年春,证实吉林省珲春市存在恙虫病自然疫源地以来,驻地部队是否存在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和恙虫病流行,即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47例恙虫病的临床特征,分析误诊情况,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1年6月—2018年5月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7例恙虫病临床诊断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7例恙虫病病例中,男性28例,女性19例,平均48.89岁;发病集中于7—9月,共35例,占74.47%;农民为主要发病人群,共38例,占80.85%;所有病例发病前均有明确的野外活动或草地接触史, 16例有明确的恙虫叮咬史。临床表现以高热为主,共42例,占89.36%; 47例均出现焦痂或溃疡。常见并发症为肝损害,共41例,占87.23%。初诊误诊32例,占68.09%;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15例、副伤寒9例、肺部感染5例、流行性出血热2例和肝炎1例。治愈45例,治愈率为95.74%。结论恙虫病临床特征以高热和焦痂或溃疡为主,但容易被误诊,需结合流行病学史进行细致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安徽省阜阳市首起恙虫病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以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发病情况。方法应用《恙虫病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外斐氏反应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特异抗体进行诊断。结果本次暴发疫情共发现恙虫病病例78例。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有野外暴露史,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皮肤焦痂、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等,并发症较轻,经正确使用强力霉素治疗均有效缓解。结论该地区出现恙虫病暴发流行尚属首次报道。为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该地区恙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野外劳作的安全提供了依据。强力霉素是治疗恙虫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黎建红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2):2484-2484,2492
目的:探讨沙县区域近年来恙虫病并发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对沙县区域28例恙虫病并发心肌炎患者回顾性分析。结果:沙县区域恙虫病的发病季节为2~11月,以7~10月为发病高峰期,患者均有野外活动史。常见症状有高热、皮肤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可造成多脏器功能损害。对红霉素、氯霉素、强力霉素有良效。结论: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误诊漏诊,可伴多脏器损害,其中以心肌损害较常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河北省恙虫病疫源地内病例进行血清学分型和抗体动态观察,了解疫源地和非疫源地内人群恙虫病抗体阳性率,初步掌握恙虫病血清流行闰学规律。方法:采集患者病后不同时期的血清标本和疫源地内及非设源地内人群血清标本,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恙虫病抗体。结果:27例恙虫病患者均被证实为Gilliam血清型。病后第3d即可出现IgM和IgG抗体,20d至1年IgM和IgG抗体阳性率均为100%,抗体滴度高峰为病后10-19d,之后开始逐渐下降,疫源地内健康人群IgG和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70%和4.81%,提示可能存在隐性感染,非疫源地内未发现抗体阳性者。结论:初步阐明恙虫病的血清流行病学特点,在流行区可能存在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