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石油勘探工程中,由于油气田勘探区域地质环境的模糊性,运用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提出了一种油气田勘探中最佳勘探点(井位)确定的效学模型,基于MATLB环境下.该模型具有计算速度快、稳定性强、分辨串高等优点.并通过实例说明其有效性和实用性.提供了在油气田资源勘探最佳井位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钻井是获取地质参数、掌握油藏特征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重要手段。由于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区块内各井生产状况差异大以及地面地形复杂等情况,井位部署对控制钻井作业风险、降低增产改造难度以及提高油气井经济效益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钻井井位优选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非均质储层、存在避让区等约束条件下的多井井位优选难度大,应用工具软件缺乏等问题,文章通过增加约束项和半程反映点,改进Nelder-Mead单纯形调优法,通过不断迭代,以相同生产时间的累产量为优化目标,建立井位优选模型。结果表明:改进的NelderMead单纯形井位优选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井位优选精度;在非均质储层中,多井井位优选能够较均匀的控制整个油藏;存在避让区时,井位调整兼顾了地面与控制油藏两方面,累产量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3.
勘探部门初步勘探时期已零散地在若干位置上钻井,进入系统勘探时期后,要在一个区域内按纵横等距的网格点布置井位,进行全面勘探。本通过详细研究给定的井点布局实际情况,给出了符合实际并满足要求的有效利用初探时留下的旧井位的数学模型,通过搜索法、拆分投影法、属性归一法探讨了不同途径的求解方法,详细阐述了在网格平移和可旋转两种情况下确定旧井最大可利用数的方法,且方法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4.
在场地工程勘查中,井间地震勘探是一项前沿勘探方法技术。本次井间地震勘探的场地试验是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广西柳北换流站场地地质条件与干扰源的情况下,采用优化的观测系统和采集参数,完成了井间数据采集。基于层析成像基本理论,通过对比分析两种射线追踪方法的反演成像结果而选择效果最佳的方法,获得了各井的速度分布剖面。结合工程钻孔资料,对二维速度场进行了标定和定量解释分析研究,并充分采用多个井位连井剖面验证。结果表明:在工程勘查中,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拾取基岩面和探测岩溶是行之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可获得异常体空间分布,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5.
毛管压力曲线在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已得到广泛应用。而经验公式法则是压汞毛管压力曲线平均化的好方法,它有利于及时确定代表性毛管压力曲线的变化趋势,能为油气田勘探开发中进行储层评价、动态预测和开发效果分析提供可行性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油气田钻井投资成本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类型油气田勘探开发投资模式的研究是国内石油勘探开发决策部门预算编制、成本核算、投资分析、经济评价等决策的重要依据。勘探开发成本因素的分析至关重要。以国内典型油田近几年钻井投资数据为样本,以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为手段,对开发井的类型进行分析,研究影响钻井投资的因素,为油气田勘探开发投资预测和成本核算控制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积极保护高产油气藏 科学防治井喷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油气井喷是勘探开发油气田过程中一种突发事件 ,关键是要搞好科学防治 ,常备不懈 ,保护高产油气资源 ,避免事故损失。本文应用油气田地质开发力学 ,分析导致井喷因素 ,借鉴历史经验 ,因井制宜 ,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物探技术在焉耆盆地新区油气勘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盆地普查到详查,从第一口参数井获得油气勘探突破到随后勘探成果的不断扩大,在不同勘探阶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各种物探技术是提高勘探效益的关键。综合多种物探资料精选参数井位,采用精确的构造描述、地层分析和油气预测等物探方法是取得焉耆盆地成功勘探的重要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中深层油气田是渤海油田进一步勘探开发的重点,其中渤中X油气田是典型的中深层油气田,主要目的储层埋深均超过4 000 m,岩性致密、研磨性极强,前期钻探出现了较多复杂情况,严重制约了储层的勘探进程。为了解决中深层地层压力复杂、钻具憋跳严重及机械钻速慢等难题。基于渤中X油气田地层特征,开展了扭力冲击器配合忍者齿钻头提效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其破岩时以冲击破碎为主,并加以旋转剪切,在保证井身质量的同时提高机械钻速。扭力冲击器配合专用忍者齿钻头在BZ?E井进行了应用,能够较好地克服地层硬度高且致密的花岗岩地层,在提高机械钻速的同时,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同时对提高渤海油田中深层钻进速度,节省钻井成本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油气田企业勘探开发的深入,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科学合理地管理资产,提高资产运营效益,对提高油气田企业的经济效益极为重要。通过分析油气田企业资产特点和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全方位提升资产运营理念、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和评价标准、形成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等,促进油气田企业资产优化配置,实现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内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利用CYT资料预测地下油气储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确预测地下油气储层是石油地质学家的研究任务,也是石油工程师实施储层保护的基础,介绍了CYT岩性探测仪原理,建立了地层岩性解释模型,并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地下油气储层预测符合率达到75%。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数字油田、数字油藏与数字盆地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数字油田、数字油藏和数字盆地是油气勘探开发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概念,它们相互渗透又各有侧重.数字油田为油田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大致框架,数字油藏则重点支持油藏可视化表示及应用.针对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现实需求的发展及技术进步,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提出"数字盆地"的建设内容.通过整理数字油田、数字油藏及数字盆地的提出背景及实践进展,分析三者之间的异同及侧重,明确数字盆地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位置、作用及与既有体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科技论文撰写的原则和基本要求入手,针对石油勘探开发论文稿件中存在的写作问题,强调了科技论文要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可读性以及规范性,并简要介绍了石油科技论文中选题、图表以及保密性技术处理等方面的撰写技巧。  相似文献   

14.
复杂断块油藏精细构造解释和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不断深入,断裂系统复杂的小断块油藏已成为油田增储上产的研究对象。如何有效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准确发现和落实复杂断块构造是油气勘探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传统的复杂断块构造精细解释工作存在的问题,以三维可视化为基础,结合方差体技术,提出开展复杂断块构造精细解释的方法与流程。此方法在潜江凹陷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关于烃-水体系相平衡研究的现状及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随着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力度增大,一些特殊的如异常高温、高压、低渗透等气藏的不断涌现,并且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含水的气藏、凝析气藏的相态研究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国外近年来已开始重视含水烃类流体的相态研究,正成为气藏、凝析气藏地层流体相态研究与应用的热点,部分研究成果对现有常规油气藏烃类流体相态特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挑战.从实验设备、研究机理和理论发展方向对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动向和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因此所开展的有关考虑气态地层水影响的凝析气藏烃类相态分析的一些研究工作,以期供今后的研究借鉴,指导气藏和凝析气藏的开发和开采.  相似文献   

16.
页岩气是生成并存储于页岩、泥岩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油气,具典型的源储一体特征。页岩气的成藏基本没有"运移""聚集"过程,因此页岩气富集规律成为页岩气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结合长宁地区现有勘探开发资料以及近年来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的新进展,分析有机质特征对页岩气富集规律的影响。页岩气的吸附量与泥页岩的有机质丰度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有机质丰度是生烃量和生烃强度的重要决定因素;不同的干酪根类型由于显微组分的差异而对页岩气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高成熟度能使有机质微孔隙增加,也能加快气体的流动,为页岩气的富集提供更多有利空间。  相似文献   

17.
综合岩芯、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对霍多莫尔构造带湖底扇体的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进行了研究,发现本区湖底扇沉积共可划分为内扇、中扇、外扇三大类亚相以及内扇主沟道、中扇辫状沟道、外扇浊积岩等五类沉积微相。霍多莫尔构造带湖底扇沉积所在层系向下紧邻南屯组内最好的烃源岩层,油气从下方和侧面向湖底扇砂体内充注,通常受断层遮挡形成断层-岩性油气藏或直接被周围的泥岩封堵形成透镜体形式的岩性油气藏,油气成藏与否主要受控于储层的物性特征。实验分析表明,不同沉积微相的储集能力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中扇辫状沟道微相是最有利的储集相带类型,内扇主沟道微相次之,为较有利储层。油气勘探实践同样证实,高产井多位于中扇辫状沟道微相内,勘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滨里海盆地盐下层系的油气地质特征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滨里海盆地盐下层系的地层与沉积以及石油地质等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抓住了盐下层系储集体发育与分布这一油气成藏的关键,并通过对已发现的油气田(藏)的特点和分布规律分析,认为在盐下层系中,卡腊通--田吉兹隆起区和北里海--阿兹吉尔隆起区为有利勘探目标区;盆地东部延别克-扎尔卡梅斯和扎纳若尔地区为较为有利勘探目标区;盆地西部和西南部的阿斯特拉罕--阿克纠宾斯克隆起带的西南坡和西坡以及盆地西北部的乌津地区为具有一定勘探潜力目标区。  相似文献   

19.
运用沉积相、测井地质学、地震信息储层预测等方法和技术,结合地震、测井信息及地质资料,建立地震相、测井相和沉积相的关系,摸清砂岩成因及分布规律是建立预测岩性圈闭模型,指导油田勘探的有效途径。实践表明,该项技术在油气勘探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新发现莱10-斜7、莱2南、广2南等5个岩性圈闭,提供可钻探井位4口,完成探井2口,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2×104t。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present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exposition accidents using input data from investigation processes,data from a specific accident was examined,in which we analyzed possible involved gas species (liquefied petroleum gas;nature gas) and computed their concentrations and distributions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structures and the effects of the explosion.In this study,5 scenarios were created to analyze the impact effect.Moreover,a coupling algorithm was put into practice,with a practical outflow boundary and joint strength are applied.Finally,the damage effects of each scenario were simulated.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5 scenarios concerning the damage effects on the building structures.The results from scenario 3 agree with the accident characteristics,demonstr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proposed modeling method.Our proposed method reflects gas properties,species and the concentration and distribution,and the simulated results validates the root cause,process,and consequences of accidental explosions.Furthermore,this method describes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explosions in different building structures.Significantly,our model demonstrates the quantatative explosion effect of factors like gas species,gas volumes,and distributions of gases on explosion results.In this study,a feasible,effective,and quantitative method for structure safety is defined,which is helpful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safer site regul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