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因封闭住区引发的城市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城市住区的观察与研究,首次提出住区用户黏度概念,将用户黏度与当前寒地住区问题相结合,总结出寒地开放式住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以期为寒地开放式住区提供有价值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从寒地住区建筑主体的节能布局、建筑体型选择、围护结构的设计、新技术的运用等方面入手,深入研究了寒地住区建筑节能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并指出了寒地住区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社会发展进程加快,老龄化问题日益显著。通过对寒地城市既有住区适老性设计的调查,研究寒地住区空间环境对老年人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总结现存问题,并探索适应我国寒地住区空间环境的适老性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4.
针对寒地城市既有住区适老化提升的需求,本文对寒地既有住区环境活力缺失的现状及问题进行解析,结合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分析寒地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模式下的出行特征,结合案例对重构住区空间格局、增加富余开放空间以及更新低效闲置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提出寒地既有住区环境适老化改造设计策略,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寒地城市住区商服设施是老年人居环境关键的组威部分。文章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寒地城市住区生活性服务设施设计影响因素进行调研:基于数据统计,对老年群体对生活性服务设施使用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进而提出设计策略,以指导寒地城市住区家务采买商服设施设计,提升寒地城市老年人居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6.
寒地住区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气候特点和地域特色,遵循寒地城市肌理,体现寒地的人情味和美学品质。找出寒地住区主要环境问题,在低碳节能理念的引导下,从内部居住环境和外部环境两方面进行设计,提升寒地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7.
良好的住区建成环境质量对人群的情绪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寒冷地区的住区建成环境对老年人的情绪健康影响更为突出。本文选取了寒地城市的典型住区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统计筛选出对老年人情绪健康影响较大的建成环境因子:绿视率、天空开阔度、人口密度、街道高宽比和公交站点密度,并明确不同因子的权重比。研究发现,控制绿视率和天空开阔度是改善寒地住区老年人情绪健康最重要的优化方向,人口密度、街道高宽比和公交站点密度的调整是优化策略的重要补充,可以为寒地住区建成环境的进一步优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提高寒地城市住区景观设计质量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城市环境建设水平不断向前发展,居民生活、居住环境条件大幅度改善,人们对住区景观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寒地城市住区景观质量,已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急需提高品位、质量。本文从寒地城市住区外环境景观设计层面,结合景观现状及问题,探求高质量景观设计的原则方法、对策,以期构建良好的寒地城市住区人文景观环境,更好地适应居民快速发展的物质、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9.
在寒地高层住区中,微气候适应性景观设计对于提高环境舒适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哈尔滨为例,从住区组团风环境、日照条件、湿度调节、热辐射效应四项微气候调节因子分析当前寒地城市高层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住宅布局、植物配置、水体景观与硬质铺装四方面探讨微气候景观营造方法,以期为建设舒适、宜人的寒地高层住区景观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梳理国内外低影响开发(LID)理念的发展及应用,选取哈尔滨市辰能溪树庭院作为寒地住区典型案例,通过调研分析研究区域特征建立SWMM模型,设计重现期为0.5、3、5、10、50年的降雨情景,对比分析LID空间布局优化方案的径流削减效果。提出寒地住区LID优化策略,以期对我国未来寒地住区LID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北方高纬度地区拥有漫长而寒冷的冬李,地域气候特征对于人居环境建设产生的自面影响一直是困扰寒地人居环境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为了减少寒冷气候的负面影响.克服气候因素的制约,许多发达国家寒地城镇都针对严寒地域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气候规划论文在研究一些发达国家寒地人居环境建设中气候规划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我国寒地人居环境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补充气候规划的编制内容、建立气候城市设计控制体系以及制订设计管理激励性政策等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2.
立足南亚热带城市生态住区的规划实践,以广州金沙洲居住新城A片区规划投标竞赛为例,从生态住区的空间布局结构、景观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建筑设计要求五个方面入手分析,探讨了南亚热带城市生态住区的具体规划方法,以将生态住区的规划方法落到实处,从而实现南亚热带城市生态住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文提出北方城市住区户外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对策,包括重视户外公共空间的选址定位、提供适当的气候防护、创造四季皆宜的景观、设置人性化的环境小品等,旨在通过这些设计对策提升北方城市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质量,增强住区冬季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城市规划》2020,(5):74-82
《诗经·大雅·公刘》详细记述了先周首领公刘率领部族迁居豳地并规划营建新聚落的过程,是我国早期聚落规划的重要例证。从聚落选址、布局、营建的技术流程对全诗的结构和内容进行解读,并提出公刘聚落空间模式,相应地也厘清了诗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涵义,阐明了全诗作为规划史料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夏斐  郭清华 《华中建筑》2006,24(9):84-86
该文介绍了上海“恒信家因”二期规划的设计理念、规划导则和景观概念设计.详细阐述了该小区环境内涵的创造和由此引发的感想,并提出了关于住宅区环境内涵创造的几点建议,为人们进行小区环境创造给予启迪和参考。关键词  相似文献   

16.
刘征 《规划师》2002,18(8):55-59
简要介绍重庆市洪崖洞传统民居风貌区的规划设计,试图通过这一规划来体现传统山地聚居地的空间类型与本质,并对设计中引发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关于城市规划科学化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何兴华 《城市规划》2003,27(6):25-29
从理论上揭示了城市规划学科研究对象的矛盾 ,论述了城市规划作为科学的综合性质 ,讨论了城市规划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 ,探讨复杂性科学和整体思维对城市规划的指导作用 ,指出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科学在城市的应用 ,城市规划的科学化要为“人居环境变迁过程中的人为干预现象”提供解释和规范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城市绿地在构建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和文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凸显城市风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研究以规划具有域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为目标,以贵州松桃苗自治县为例,通过剖析松桃原生苗寨景观特征提炼传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意象并将之转化为市绿地系统空间形象,以物境重构和情境转换主要手段,从空间格局和空间内涵两方面提出造松桃县城绿地系统空间形象的规划对策,探基于传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方法和途径。实践表明:历经千百年自然选择聚居营建演化形成的传统地域乡村聚落景观,具地域自然生态特征和人文生态内涵,由此形的景观意象是人们对地域聚居环境的共同"心图式"和"记忆地图",以此为凭规划城市绿系统是对地域特色"生活语法"的尊重和传承是改变"千城一面"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将聚落视角下的大学聚落理论,引入到大学校园规划中.以四川职业艺术学院新校区规划为例,以大学聚落的新特点为指导,论述了校园规划中,如何尊重历史文脉、营造氛围良好的交往空间的新思路,并以此提升大学校园的气质与风貌.  相似文献   

20.
一个以人为本的规划范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鹤年 《城市规划》2019,43(9):13-14,94
人类通过聚居去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的机会.这些机会有空间维度.以人为本的规划尊重人有自存与共存平衡的理性(“城市人”),并以此作为组织空间使用与分配的原则,以求达到最高平衡.规划工作聚焦于“人”与“居”的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