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焰 《时代教育》2007,(9Z):143-143
在新一轮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明确提出了“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教学“过程”的含义、“过程”性目标的制定与反馈等方面论述此目标的操作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三维一体"课程标准的落实与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关注的是学生的整体发展,“三维目标”整合达成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灵魂。在“三维一体”课程标准落实中,要根据学科特点确立“三维目标”的比例,寻找“三维”结合的整合点。教学目标的表述可以通过行为目标、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表现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的表述方法来实现。对于我国教师来说,学会具体、明确地陈述教学目标需要经过严格的训练,但更要注意情感目标、生成性目标的挖掘。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有预设性教学目标和生成性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注重教学目标的生成性,生成性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动态评价是教学目标生成的基础,智慧型教师是生成性教学目标的保障。教学目标的预设和生成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相互交融、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的预设与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目标有预设性教学目标和生成性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注重教学目标的生成性,生成性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动态评价是教学目标生成的基础,智慧型教师是生成性教学目标的保障。教学目标的预设和生成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相互交融、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5.
郭子平 《山东教育》2005,(19):89-90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的阐述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动词,并且在具体目标中多次提到“经历、体验”,明确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性目标之一,突出了学生在数学知识的获取上,要让他们亲身去经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在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情数学,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一、质性教学评价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价值 质性评价不是以预定的目标、标准为导向来评价对象的,“不强调在评价开始就对评价问题进行理论假设,假设可以在评价过程中形成,也可以随着评价的进行而改变,因此质性评价本质上是个自上而下的归纳过程”。质性评价将评价关注的焦点由结果转向过程,用动态的视角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发展变化,重视对变化的具体分析和描述,从而打破了将评价活动看作是对教学目标达成程度进行评估的狭隘思维。  相似文献   

7.
新的课程标准不同于过去的教学大纲,它是用教学目标来代替教学目的,把教学目标分成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两类,强调教学目标三维的整合与有机统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思想,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制定出明晰的、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真正做到科学与规范。  相似文献   

8.
大学交往教学视教学为一种交往过程。交往过程乃是大学教学过程的本质,师生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是交往教学追求的目标,交往教学过程是一个民主的教育过程。 在此过程中,会受到诸如化心理、教学传统、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干扰,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新教育观念、重视交往的教育价值和转变教师职责则能消除这种种干扰。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弘扬人的主体性,充分挖掘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寻求人的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因此,我们设计的教学目标,应呈现出开放的态势。所谓开放性,意味着教学目标不是线性封闭的,既具有一定的可预知性、可操作性、具体性与普遍性,又具有过程性、不可预知性与过程性、个体性、生成性。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从  相似文献   

10.
不可否认,由北师大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史与社会》新教材,较好的体现了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的基本要求,其一是体现了本课程的特点: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其二是体现了本课程的教学特征:即主题性,自主性,过程性、体验性、应用性,团队性和反思性。其三是体现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相似文献   

11.
本从目标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出发,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论述了在目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问题。⑴制定明确的、具体的、体现层次性和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⑵明确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强调教师的引导和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⑶通过及时的反馈矫正和评价,全面优化教学过程,以实现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军 《教育探索》2001,(4):23-23
一、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和标准。在目标确立时,应以培养学生形成主体意识和发展其主体能力为教学目标。这也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笔者在物理教学中,已找到了明确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方法:①分别确定学生学习活动的认知与技能目标以及德育的渗透目标和方法;②通过知识、技能的全面学习和训练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主体性;③确定情感教学目标,努力实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培养个性;④教给学生物理学科的思想和…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物学》2006,22(3):23-23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开展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这种目标所关注的不是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师生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而提出的相应的目标。生成性目标注重的是过程,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这种目标的教育哲学观是基于教育是一个演进的过程,在此任何阶段上的目的都不是终极目的,目的是演进着的,而且不是预先存在的。  相似文献   

14.
新课改实施以来,过程与方法目标作为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之一,受到了教师和教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过程性目标较难以把握,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过程性教学存在着不少困惑,并未真正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落实这一课程目标.本期专题通过教学案例分析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探讨过程性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对教师朋友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普通话课有它不同于别的课程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的一个表现是普通话教学的具体教学对象有共时平面上的层级性,与此相适应,普通话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具有共时平面上的层级性。这种层级性必须能为普通话基础不同,语言学习能力不同的学习指明努力的具体目标并能科学检测这些目标的达到情况。一个具有性的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对我们选择教学内容,采取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检测教学效果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当前对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主要有三种: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行为目标是预设的,用表示学生发展变化的行为加以表述,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教学中能够发挥导向、调控等作用.生成性目标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随机提出的,强调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能够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表现性目标关注学生在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时的首创性表现,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学中要实现这三类目标,教师需要具备教学目标的生成意识和关联意识,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力求三类目标的整合.  相似文献   

17.
预设性与非预设性相融合的教学目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教学目标是对教学结果的预期,即作为学习结果的教学目标,此种目标是预设性的.新课程还规定了体验性目标,即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此种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由学习者自主选择的,是非预设性的.现实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存在着种种弊端,欲改变之,必须将预设性教学目标与非预设性教学目标相融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现状的了解,并在通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过程性目标”的内涵进行了解读,同时分析了中学数学教学过程性目标实现的内涵,提出了过程性目标实现的策略及实现的意义。侧重阐述了在教学中过程性目标的实现对学生的影响,明晰了中学数学教学应该通过创设“特定的数学活动”,来实现数学教学的过程性目标。  相似文献   

19.
实行新课标以来,对于以往采用的目标教学法是否过时颇有争议。有人认为新课标提倡开放性教学,不应该有什么具体的目标;有人认为课堂教学应该追求教学过程中的及时生成,不应该强调教学目标的预定,而应该提倡非预设性教学;有人把新课标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和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一一对应;也有人认为没有目标的教学是杂乱无序的,还是“目标教学”最好;还有人觉得,最有效果最容易把握的还是“一课一得”。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在新课改形式下,  相似文献   

20.
李祎 《早期教育》2006,(8):44-44
1.教学目标的生成性:在“生成论”的教学观看来,“目标”的价值不在于定位,即规定学生必须达到某一终点,而在于定向,即明确教学过程中师生行为的性质和方向。“目标既不是精确的也不是预先设定的:目标应是一般性的、生成性的,从而鼓励创造性的、互动的转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考虑教学的预设性目标之外,还要关注在教学中生发出来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在活动中形成,并且与活动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