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与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再灌注模型, 缺血30 min, 再灌注60 min。24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3 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参附注射液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 浓度, 免疫印记法测心肌核转录因子-κB(NF-κB) 活性水平, 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缺血再灌注组心肌NF-κB 的活性, 血浆TNF-a、IL-6 浓度较假手术组明显上升(P<0.01)。参附注射液组中上述指标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 电镜下参附注射液组中心肌超微结构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轻并接近正常。结论:参附注射液通过抑制缺血心肌中NF-κB 的活性, 降低促炎因子水平, 对心肌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 SF)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黏附分子-1(ICAM-1)、NF-κB、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切除右肾, 无创动脉夹夹闭左肾动脉45 min, 再灌注2 h制作在体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6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对照组、参附预处理组(10 mL/kg), 每组12 只。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NF-κB、ICAM-1 蛋白含量,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检测血清、肾组织中TNF-α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NF-κB、ICAM-1 表达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 。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 参附预处理组NF-κB、ICAM-1 表达和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1) 。结论:参附通过抑制NF-κB 的表达, 从而下调其下游的TNF-α、ICAM-1 的表达, 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宋娟  田小霞  李宝红  王东  孟董超  卢彦珍 《金属学报》2017,22(11):1215-1220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SC)组、肝脏缺血再灌注(HIR)组、白藜芦醇(Res)组。各组分别采集血液标本,处死动物收集肝组织标本。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及炎症因子IL-6、TNF-α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及RT-PCR方法检测HMGB1、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蛋白及基因表达情况。光镜下观察经HE染色肝组织形态学变化。 结果: 与HIR组相比,Res使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血清中反映肝脏功能学的指标ALT、AST及AKP的浓度明显降低,同时肝组织HMGBl、TLR4蛋白及mRNA的表达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IL-6和TNF-α含量亦显著降低。结论: 白藜芦醇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通过抑制HMGB1-TLR4信号通路,从而减少其下游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减轻再灌注过程中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3(SIRT3)在右美托咪定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C57BL小鼠24只,随机分为4组(n=6):假手术组(Sham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及SIRT3抑制剂3-TYP组(3-TYP组)。Sham组仅进行假手术,其余三组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再灌注2 h制备肠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前1 h时,3-TYP组腹腔注射3-TYP(5 mg/kg,稀释至0.3 mL),其余三组腹腔注射0.3 mL生理盐水;于缺血前30 min时,3-TYP组和Dex组均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25 μg/kg,稀释至0.3 mL),其余两组分别腹腔注射0.3 mL生理盐水。再灌注2 h时麻醉下处死小鼠,取肠组织,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并进行Chiu's肠损伤评分;分光光度法测定SIRT3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Dex组、3-TYP组病理学损伤加重,Chiu's评分升高,MDA含量增多,SIRT3活性水平与SOD2活性水平降低(P<0.05)。与I/R组相比,Dex组、3-TYP组病理学损伤减轻,Chiu's评分降低(P<0.05)。与I/R组相比,Dex组MDA含量减少,SIRT3活性水平与SOD2活性水平升高(P<0.05),3-TYP组MDA含量、SIRT3活性水平与SOD2活性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与Dex组相比,3-TYP组病理学损伤加重,Chiu's评分升高,MDA含量增多,SIRT3活性水平与SOD2活性水平降低(P<0.05)。 结论:SIRT3及其下游SOD2参与介导右美托咪定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SLC7A11在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铁死亡中的作用。方法:24只雄性健康SPF级C57BL/6J小鼠,8周龄,体质量22~25 g,随机数表法分成4组: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I/R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右美托咪定+SLC7A11抑制剂组(DIKE组),每组6只。夹闭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MA)45 min,再灌注30 min建立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DEX组和DIKE组夹闭SMA前30 min腹腔注射25 μg/kg DEX,S组和II/R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DIKE组缺血前90 min腹腔注射SLC7A11抑制剂Imidazole ketone erastin 50 mg/kg。再灌注30 min时处死小鼠,距回盲瓣约5 cm处取小肠组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肠黏膜病理改变并行Chiu评分,比色法测定小肠组织Fe2+、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微板法测定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含量,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小肠组织SLC7A1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 GPX4)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其余3组小肠组织Chiu评分、Fe2+和MDA含量升高,GSH含量降低,SOD活性下降,SLC7A11、GPX4表达下调(P<0.05);给予右美托咪定后明显降低小肠组织Chiu评分、Fe2+和MDA含量,增加SOD活性和GSH含量,SLC7A11、GPX4表达上调(P<0.05);腹腔注射SLC7A11抑制剂后得到的结果相反。结论:SLC7A11的激活在右美托咪定减轻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铁死亡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osthole)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T1DM)小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构建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STZ模型组和STZ+osthole组(20 mg/kg)。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血糖、尿蛋白、尿素氮和肌酐以检测肾脏功能。H&E染色和PAS染色检测肾脏组织损伤程度,Sirius Red染色检测肾脏纤维化程度。CD68和F4/80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巨噬细胞浸润情况,RT-qPCR检测肾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的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 kappa-B p65, NF-κB p65)、NF-κB p65、NF-κB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B alpha, IκBα)、p-IκBα和磷酸化-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p-p38)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STZ模型组相比,在蛇床子素治疗后,尿蛋白、尿素氮、肌酐和肾重/体重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肾脏组织结构紊乱、系膜基质面积、胶原纤维堆积、巨噬细胞浸润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磷酸化的NF-κB p65、磷酸化的IκBα和磷酸化的p38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或P<0.01),而NF-κB p65、IκBα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结论:蛇床子素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诱导的肾脏损伤,该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和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蛇床子素可能成为防治糖尿病相关肾脏损伤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肝细胞Toll样受体4/核因子kappa B(toll-like receptor 4/nuclear factor kappa B, TLR4/NF-κB)通路探讨茵陈术附汤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所致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方法: C57BL/6雄性小鼠灌胃茵陈术附汤,每天一次,连续10 d,于第7天灌胃75 mg/kg ANIT油溶液造模,于第11天上午采集血液和肝脏样本。测定血生化、肝脏病理、肝脏中胆汁酸含量的变化及TLR4/NF-κB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茵陈术附汤组肝脏坏死明显好转,炎性细胞浸润有所减少;血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和总胆红素(TBIL)明显下降,肝脏胆汁酸胆酸(CA)、β-鼠胆酸(β-muricholic acid, β-MCA)、牛磺胆酸(TCA)、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和牛磺鹅去氧胆酸(TCDCA)含量显著减少;Western blot测定的TLR4和p-NF-κB p65的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ELISA检测IL-1β、IL-6、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茵陈术附汤对ANIT诱导的小鼠肝内胆汁淤积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肝内胆汁酸淤积,抑制TLR4/NF-κB通路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栓素B2 (Thromboxane B2, TXB2 )、前列环素F1α (Prostaglandin F, PGF) 、TXB2/PGF1α比值变化和人参多糖的干预作用。方法: 30只家免,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人参多糖组(GP组)。分别检测三组缺血前 10 min、缺血 45 min 及再灌注 45 min 后血浆中TXB2、PGF、ALT及TXB2/PGF比值的变化,电镜下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IR组血浆TXB2 各对应时间点浓度均较C组明显升高, PGF含量再灌注 45 min 时较缺血前显著下降,TXB2/PGF比值明显增高,肝细胞超微结构显著异常。使用人参多糖注射液后,血浆TXB2浓度较IR组同期水平降低,PGF再灌注45 min显著高于IR组同期水平,TXB2/PGF显著低于IR组,尤以再灌注45 min为著,肝细胞超微结构异常较IR组有所减轻。结论:人参多糖可通过调节TXB2/PGF之间的平衡,改善肝脏微循环,从而防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siRNA对脂多糖刺激的肺泡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TLR)及其下游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用LPS刺激A549细胞,脂质体法分别将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 siRNA和非特异性siRNA加入A549细胞进行干预。RT-PCR法检测MIF和TLR2、TLR4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分析TLR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元件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蛋白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NF-κB核迁移,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炎症介质TNF-α、IL-1β、IL-6,免疫介质IFN-β分泌水平。结果: MIF siRNA对LPS刺激诱导的MIF和TLR2、TLR4 mRNA高表达有显著的下调作用和部分阻断NF-κB(p65)核迁移。LPS刺激诱导后,MIF siRNA显著降低MyD88蛋白表达和炎症介质TNF-α、IL-1β和IL-6的分泌水平,但MIF siRNA对IRF3蛋白表达和免疫介质IFN-β分泌水平无影响。结论: MIF siRNA能抑制A549细胞的炎症介质TNF-α、IL-1β、IL-6过度分泌,其机制可能是MIF siRNA降低了LPS刺激A549细胞诱导的MIF和TLR2、TLR4高表达,及阻断TLR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元件MyD88和NF-κB核迁移。  相似文献   

10.
阮水良  官俏兵 《金属学报》2019,24(4):369-375
目的:研究热休克转录因子2(HSF2)通过HMGB1-TLR4-NF-κB信号促进小鼠克罗恩病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构建小鼠克罗恩病模型,将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采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抗体处理阻断HMGB1信号,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采用重组HSF2干预。观察小鼠一般生活状况(包括:生存状态、体质量状态、大便性状、进食饮水状态、毛发光泽度、精神状态和活动状态),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估小鼠疾病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小鼠肠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检测小鼠肠组织中p-65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HMGB1、Toll样受体4(TLR4)、NF-κB(p-P65)、髓样分化因子(MyD88)的表达水平。结果:TNBS成功诱导小鼠克罗恩病,实验组小鼠一般生活状态较差,且DA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实验组小鼠结肠黏膜糜烂、水肿、炎症反应程度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IL-6的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组织中HMGB1、TLR4、NF-κB(p-P65)、MyD88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F2可以通过激活HMGB1-TLR4-NF-κB信号促进小鼠克罗恩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西红花酸(crocetin)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TNBS/乙醇混合复制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用不同剂量的西红花酸进行干预。观察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变化;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Toll样受体4(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基因的表达;免疫组化分析TLR4和NF-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 西红花酸能改善UC大鼠结肠形态及组织病理学变化;西红花酸能抑制MPO活性、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西红花酸能下调TNF-α和IL-1β的含量;西红花酸能降低TLR4和NF-κBp65基因与蛋白的表达。结论: 西红花酸能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结肠炎症反应, 其作用机制与抗氧化、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盛桂琴  吕宾  金海峰 《金属学报》2012,17(6):616-620
目的: 研究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分泌影响,并探讨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以 10 mg/L 的LPS刺激体外培养的SGC7901细胞为炎症模型。酶联免疫法测上清中TNF-α、IL-1β分泌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65、NF-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 P65蛋白核易位。结果: LPS明显诱导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TNF-α、IL-1β分泌,P65蛋白生成增多,并大量易位于细胞核;IκBα蛋白降解增多。温郁金化合物抑制LPS诱导的IκBα蛋白降解及P65核易位。结论: 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化来实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莹  姚伟  王萌  余志宏  龚园其  蓝海兵  齐协飞 《金属学报》2022,27(10):1106-1112
目的:探索鸢尾素(irisin)对屋尘螨(HDM)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的炎症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待细胞长至85%时血清饥饿处理12 h,随后用不同浓度的HDM(0、400、800、1 200 U/mL)刺激细胞24 h。用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ROS水平,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用20 nmol/L irisin预处理16HBE细胞2 h后接着用800 U/mL HDM处理24 h。活性氧试剂盒检测irisin对HDM诱导的细胞ROS产生的影响;qPCR法检测irisin对HDM诱导的炎症因子TNF-α及IL-6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P65 NF-κB及JNK MAPK蛋白磷酸化水平,同时检测细胞内促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BAX及抗凋亡蛋白BCL-XL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HDM(400、800、1 200 U/mL)刺激16HBE细胞24 h后,细胞内ROS水平升高(P<0.05),TNF-α及IL-6表达水平也升高(P<0.05)。与单用HDM处理组相比,irisin预处理的16HBE细胞内ROS水平下降(P<0.05),同时细胞内炎症因子TNF-α及IL-6表达减少(P<0.05);irisin预处理组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增加(P<0.05),同时促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BAX的表达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HDM干预后细胞P65 NF-κB及JNK蛋白磷酸化水平增加(P<0.05),而irisin下调了P65 NF-κB及JNK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 结论:鸢尾素可有效改善HDM诱导的16HBE细胞的炎症和细胞凋亡,该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和JNK MAPK信号通路有关,鸢尾素可能是治疗肺部炎症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14.
刘鹏  王晨  王昀  邱新萍 《金属学报》2022,27(10):1099-1105
目的:利用尿酸诱导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mouse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mTECs)观察薯蓣皂苷及NF-κB P65抑制剂BAY11-7082对于尿酸导致的细胞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1.2 mol/L尿酸诱导mTECs细胞后,分别给予25 μmol/L、50 μmol/L和100 μmol/L薯蓣皂苷或者10 μmol/LBAY11-7082干预,利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和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IκB-α、NF-κB P65、PP65、NLRP3、IL-1β、β-actin的表达。结果: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薯蓣皂苷及BAY11-7082可下调尿酸诱导mTECs细胞中PP65/P65比值、NLRP3及IL-1β的表达(P<0.05),同时薯蓣皂苷上调IκB-α的表达(P<0.05)。 结论:薯蓣皂苷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尿酸诱导的细胞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5.
古兴宇  刘晓菊 《金属学报》2004,9(9):1011-1015
目的: 探讨染料木黄酮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 核因子-κB(NF-κB) 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分泌的作用。方法: 32 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及31 例健康对照者的PBMCs, 均分空白对照、地塞米松和染料木黄酮3 组进行研究。NF-κB 表达由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TNF-α含量由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 哮喘患者PBMCsNF-κB 胞核染色阳性率及培养上清TNF-α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0. 01), 且二者呈显著正相关(P<0. 01) 。染料木黄酮抑制哮喘组NF-κB 高表达及TNF-α高分泌, 与哮喘空白对照组比较二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 但其抑制作用弱于地塞米松, 且哮喘染料木黄酮组PBMCs NF-κB 胞核染色阳性率与TNF-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 01) 。结论: 哮喘患者NF-κB 表达增高, TNF-α分泌增多。染料木黄酮可抑制哮喘患者PBMCs NF-κB 的高表达及TNF-α的高分泌, 对哮喘可能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