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克服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跟踪效率低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Bi-2DPCA)的运动目标跟踪算法。采用双向二维主成分分析作为目标表示的方法建立目标图像子空间,同时在图像均值与协方差矩阵的更新中引入基于目标图像匹配程度的自适应增量因子的增量学习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算法效率。在多个包含动态背景的图像序列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在目标处于部分遮挡的情况下准确跟踪目标,同时算法在效率上高于基于二维主成分分析的目标跟踪算法。  相似文献   

2.
适用于遮挡问题的目标跟踪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网格模型的目标跟踪算法.该算法首先进行遮挡区域检测,然后进行网格结点的运动估计和网格更新过程完成目标的多帧跟踪.改进的遮挡区域检测算法有效地提高了检测准确度,从而确保遮挡区域的准确跟踪;网格结点的运动估计是通过特征窗口运动补偿匹配完成,可以有效地克服块效应.实验证明,该算法解决了二维运动估计时网格模型在遮挡区域存在的问题,并可以有效地进行目标准确跟踪.  相似文献   

3.
庄严  王健  王伟 《控制理论与应用》2009,26(11):1204-1210
移动机器人如何自主实现人体目标的检测与跟踪是服务机器人研究领域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深入分析单目视觉和激光测距特性的基础上.文章首先针对室内场景进行扩展2维环境建模研究,并提出在该环境下的人体目标分段模型构建与自主辨识方法.为了有效实现对多个人体目标的同时跟踪,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恒速运动模型和卡尔曼滤波对多人体目标进行有效匹配与跟踪的方法.实验表明本文所提方法能有效的克服目标旋转、部分遮挡和重叠以及光线明暗变化给人体目标跟踪带来的影响,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点状交叉运动目标的概率关联复合跟踪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序列图像情况下,采用降维处理技术在二维空间中通过基于TBD的多帧检测算法获得了众多目标可靠的初始信息。而后,为了提高检测算法的实时性,采用了单帧检测技术:当跟踪窗(单帧图像中目标可能的出现区域)内目标轨迹未交叉时,对每个目标分别用PDA算法进行跟踪;当跟踪窗内出现轨迹交叉时,则使用改进的分层搜索JPDA算法进行跟踪。给出了MATLAB仿真试验及其结果。结果分析表明,PDA和JPDA这两种算法的联合使用在点状多目标跟踪领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很高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5.
行人检测与跟踪在司机辅助安全系统和视频监控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针对目前存在的关键问题,如人体运动,相机运动,背景及形状、角度等变化对检测及跟踪带来的干扰,提出了一种将运动信息与形状信息相结合的行人检测方法,准确检测运动摄像机拍摄的直立运动人体;使用了基于小面积目标的跟踪算法进行人体跟踪;利用实际拍摄的视频序列进行算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检测算法速度快,准确率高;基于小面积的跟踪算法能够鲁棒的跟踪检测到的运动人体.  相似文献   

6.
针对临近空间目标的低可探测性和多雷达采样周期与测量精度不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概率网格和多维Hough变换的多雷达检测前跟踪( TDB)算法。利用概率网格将雷达测量数据概率化,通过多维Hough变换在多维空间建立初步候选航迹,利用基于不敏变换的空间融合方法得到目标数目及轨迹。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在密集杂波下实现弱小目标的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在局部遮挡、光线变化等复杂背景下的目标跟踪,提出一种基于梯度方向直方图(HOG)与多实例在线学习的目标跟踪算法.利用已标定目标图像的HOG特征空间,结合局部二值模式(LBP)描述方法获取特征向量,构建初始随机蕨检测算子,采用随机多尺度采样方法跟踪每一帧的目标位置和尺寸,并基于多实例在线学习框架,通过检测到的目标样本以及附近的背景样本在线更新检测算子.将该算法与OnlineB oostingTracker,MILTracker等在线学习目标跟踪算法在多个标准视频序列中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局部遮挡和光照变化的环境下具有较好的跟踪稳定性,但在抗目标旋转方面有待优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区域联合粒子滤波的人体运动跟踪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视频人体运动跟踪中的遮挡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区域联合粒子滤波器的跟踪方法. 算法把人体划分为多个关键区域, 通过基于多区域无向图的联合运动模型, 构造联合粒子滤波器, 并运用区域关联的观测评估策略对目标状态进行联合预测, 从而完成遮挡情况下目标的跟踪. 实验结果表明, 与基于单区域粒子滤波的跟踪方法相比, 本文提出的算法在具有较长时间部分和全部遮挡的跟踪问题上, 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综述目前基于序列图像的人体跟踪算法的研究现状,将人体跟踪问题分为人体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两部分分别加以讨论,系统地总结和介绍了目前人体检测与跟踪算法的研究技术和最新进展,比较了各种跟踪方法的优劣并总结了跟踪方法常用的搜索策略.针时人体跟踪算法中的难点问题进行了专门讨论,通过总结近几年相关文献对人体跟踪算法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图像中检测人体目标,提出一种基于Gabor变换和Adaboost算法的检测方法.首先利用二维Gabor小波变换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利用Adaboost算法对Gabor特征进行选取并训练强分类器.为了提高检测精度,提出采用单一正样本集合与多个负样本集合分别进行训练,形成多个强分类器级联的层级检测分类器.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显示该方法须与其它辅助手段相结合,才能提高检测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目前视频目标检测(object detection from video)领域大量研究集中在提升预测框定位准确性,对于定位稳定性提升的研究则较少。然而,预测框定位稳定性对多目标跟踪、车辆行驶控制等算法具有重要影响,为提高预测框定位稳定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扩张性非极大值抑制(expanded non-maximum suppression,Exp_NMS)方法和帧间平滑策略(frame bounding box smooth,FBBS)。方法 目标检测阶段使用YOLO(you only look once)v3神经网络,非极大值抑制阶段通过融合多个预测框信息得出结果,增强预测框在连续视频流中的稳定性。后续利用视频相邻帧信息关联的特点,对预测框进行平滑处理,进一步提高预测框定位稳定性。结果 选用UA-DETRAC(University at Albany detection and tracking benchmark dataset)数据集进行分析实验,使用卡尔曼滤波多目标跟踪算法进行辅助验证。本文在MOT(multiple object tracking)评价指标基础上,设计了平均轨迹曲折度(average track-tortuosity,AT)来直观、量化地衡量预测框定位稳定性及跟踪轨迹的平滑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几乎不影响预测框定位准确性,且对定位稳定性有大幅改善,相应跟踪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测试视频的MOTA(multiple object tracking accuracy)提升6.0%、IDs(identity switches)减少16.8%,跟踪FP(false positives)类型错误下降45.83%,AT下降36.57%,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仅下降0.07%。结论 从非极大值抑制和前后帧信息关联两个角度设计相关策略,经实验验证,本文方法在基本不影响预测框定位准确性的前提下,可有效提升预测框定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朱志玲  阮秋琦 《计算机应用》2013,33(11):3179-3182
为解决目标跟踪中运动目标存在较大尺度变化、旋转、快速运动或遮挡时跟踪效果欠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特征匹配和Kalman滤波与Mean Shift结合的运动目标跟踪方法。首先,利用Kalman滤波估计目标运动状态,将其估计值作为Mean Shift跟踪的初始位置;然后,当候选目标模型和初始目标模型的相似性测度系数小于某一阈值时,启用SIFT特征匹配寻找目标可能位置,并在该位置处建立新的候选目标模型,同时进行相似性测度;最后,比较两者所得匹配系数,取其中较大者对应的位置作为目标的最终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跟踪平均误差较单独将Kalman滤波或SIFT特征与Mean Shift结合的跟踪算法减小了约20%。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三维目标检测中存在的数据降采样难、特征提取不充分、感受野有限、候选包围盒回归质量不高等问题,基于3DSSD三维目标检测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原始点云、单阶段、无锚框的三维目标检测算法RPV-SSD(random point voxel single stage object detector),该算法由随机体素采样层、3D稀疏卷积层、特征聚合层、候选点生成层、区域建议网络层共五个部分组成,主要通过聚合随机体素采样的关键点逐点特征、体素稀疏卷积特征、鸟瞰图特征,进而实现对物体类别、3D包围盒以及物体朝向的预测。在KITTI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整体表现良好,不仅能够命中真值标签中的目标并且回归较好的包围盒,还能够从物体的不完整点云推测出物体的类别及其完整形状,提高目标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4.
Yang  Jieming  Ge  Hongwei  Su  Shuzhi  Liu  Guoqing 《Applied Intelligence》2022,52(9):9967-9979

Recently, benefi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detection models, the multi-object tracking method based on tracking-by-detection has greatly improved performance. However, most methods still utilize traditional motion models for position prediction, such as the constant velocity model and Kalman filter. Only a few methods adopt deep network-based methods for prediction. Still, these methods only exploit the simplest 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to predict the position, and the position offset caused by the camera movement is not considered. Therefore, inspired by th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of Transformer in temporal tasks, this paper proposes a Transformer-based motion model for multi-object tracking. By taking the historical position difference of the target and the offset vector between consecutive frames as input, the model considers the motion of the target itself and the camera at the same time, which improves the prediction accuracy of the motion model used in the multi-target tracking method, thereby improving tracking performance. Through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and tracking results on MOTchallenge benchmark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proved.

  相似文献   

15.
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目标跟踪算法大多利用目标检测任务预测的边界框跟踪目标,当目标间存在遮挡时,边界框会产生重叠进而影响跟踪准确度,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线多类别逐点式多目标跟踪与分割(category-free point-wise multi-object tracking and segmentation,CPMOTS)算法。该算法摒弃了边界框的目标表征方式,利用实例分割的像素级掩码表征目标进行跟踪,网络采用并行结构同时分割与跟踪多类别目标,并保证了运行效率,这在真实场景中有很强的实用性。CPMOTS首先利用实例分割网络得到实例分割掩码,对其采样得到无序点集;然后将点集的特征输入跟踪网络得到判别性的实例级嵌入向量;最后将该嵌入向量通过直观高效的注意力模块以显式建模其通道间的依赖关系,自适应学习每个特征通道的重要程度,依照这个重要程度选择性地强化有用的特征,抑制无用的特征,实现通道特征重标定,从而提高算法的性能。在多目标跟踪与分割基准数据集KITTI MOTS的实验表明,CPMOTS跟踪的精度优于大部分其他对比方法,并达到了16 frame/s的近实时速度。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多物体环境下基于改进YOLOv2的无标定3D机械臂自主抓取方法。首先为了降低深度学习算法YOLOv2检测多物体边界框重合率和3D距离计算误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YOLOv2算法。利用此算法对图像中的目标物体进行检测识别,得到目标物体在RGB图像中的位置信息; 然后根据深度图像信息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快速计算目标物体到摄像机的距离,估计目标物体大小和姿态,同时检测机械手的位置信息,计算机械手到目标物体的距离; 最后根据目标物体的大小、姿态和到机械手的距离,使用PID算法控制机械手抓取物体。提出的改进YOLOv2算法获得了更精准的物体边界框,边框交集更小,提高了目标物体距离检测和大小、姿态估计的准确率。为了避免了繁杂的标定,提出无标定抓取方法,代替了基于雅克比矩阵的无标定估计方法,通用性好。实验验证了提出的系统框架能对图像中物体进行较为准确的自动分类和定位,利用Universal Robot 3机械臂能够对任意摆放的物体进行较为准确的抓取。  相似文献   

17.
周士琪    王耀南    钟杭   《智能系统学报》2021,16(3):584-594
针对旋翼飞行器在跟踪过程中目标尺度变化、快速运动、视角变化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obileNetV2的孪生网络目标跟踪算法,可在无人机机载处理器上实时运行。该算法主要包含目标得分估计模块与目标尺度估计模块两个部分。结合多特征融合的策略,可准确预测出目标位置与目标框IoU,同时以目标框IoU为指导,利用梯度上升法对目标框进行迭代修正,进一步提升预测精度。针对完全遮挡而导致的目标跟丢问题,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目标再检测算法,该算法可实时高效地预测出图像的显著性区域,以指导对目标的再检测,进而恢复跟踪。最后,通过标准无人机跟踪数据集测试与实际无人机跟踪实验,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降低目标检测出现的误检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器数据特征的融合目标检测算法。首先,为了减少部分离群噪声点对点云表达准确性的影响,采用统计滤波器对激光雷达原始点云进行滤波处理;其次,为了解决点云地面分割在坡度变化时,固定阈值会导致分割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坡度阈值的地面分割算法;然后,建立KD(k-dimensional)树索引,加速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点云聚类,基于Andrew最小凸包算法,拟合最小边界矩形,生成目标三维边界框,完成聚类后的目标点云位姿估计;最后,将激光雷达检测到的三维目标点云投影到图像上,投影边界框与图像检测的目标边界框通过IoU关联匹配,提出基于决策级的三维激光雷达与视觉图像信息融合算法。使用KITTI数据集进行的测试实验表明,提出的点云聚类平均耗时降低至173 ms,相比传统的欧氏距离聚类,准确性提升6%。搭建硬件实验平台,基于实测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融合算法在目标误检率上比YOLO v4网络降低了约10%。  相似文献   

19.
陈志旺  王莹  宋娟  刁华康  彭勇 《控制与决策》2022,37(7):1752-1762
基于IoU网络提出一种IT-AWCR(IoU network tracking with adaptive weighted characteristic responses)目标跟踪算法.首先,根据目标运动速度设计目标搜索区域确定策略,通过理论分析使用ResNet50的block 3、block 4卷积块的输出分别作为目标的浅层和深层特征表示;然后,以目标定位准确度和滤波模型抗干扰能力为评价指标,通过优化算法自适应计算目标深、浅特征响应加权权重,从加权融合响应中获取目标粗略位置和边界框,经扰动操作获取多个候选边界框输入IoU调制-预测网络预测IoU值,取最大IoU对应边界框为最终预测目标边界框;最后,根据训练样本的相关学习权重和样本间相似度更新生成样本集,基于样本集采用稀疏优化策略实现滤波模型更新. OTB2015和VOT2018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机场跑道异物(Foreign Object Debris,FOD)的小目标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3的FOD目标检测算法。以YOLOv3网络为基础,采用运算复杂度相对更低的Darknet-49作为特征提取网络,并将检测尺度增加至4个,进行多尺度特征融合。使用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采样(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sampling,MCMC)的[K]-means++算法对标注边界框尺寸信息进行聚类分析。训练时引入GIoU边界框回归损失函数。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3目标检测算法在满足实时性要求的情况下,精确率和召回率达到了95.3%和91.1%,与Faster R-CNN相比具有更高的检测速度,与SSD相比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有效解决了原YOLOv3存在的定位精度偏低和漏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