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国内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固相微萃取是近年来才发展的复杂样品分析前预处理技术,它的敏感、快速、样品用量少、操作简单、不用溶剂、可自动化、能直接与气相色谱等现代仪器联用的特点使其在食品香成分分析上具有强大的优势。本文综述了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国内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国内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相微萃取是近年来才发展的复杂样品分析前预处理技术,它的敏感、快速、样品用量少、操作简单、不用溶剂、可自动化、能直接与气相色谱等现代仪器联用的特点使其在食品香成分分析上具有强大的优势.本文综述了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国内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邓勃 《分析仪器》2011,(4):1-17
分析复杂样品和测定痕量组分时,样品预处理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必要条件。萃取是广泛使用的分离富集方法,近年来,分析工作者陆续开发了多种新型绿色微萃取技术,包括单滴微萃取、浊点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室温离子液体萃取、固-液萃取、固相微萃取、分子印迹聚合物萃取等。他们共同的优点是:有机萃取溶剂用量非常小;萃取效率高,富集倍数大;样品和试剂消耗少;操作简便、快速;便于与其他分析仪器联用;应用范围广等。本文介绍这些新型绿色萃取技术近3年来的进展,引用文献85篇。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液液萃取模式-分散液液微萃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散液-液微萃取是2006年才问世的一种新型微萃取技术。它基于使用微量注射器将微升级萃取剂快速注入样液内,在分散剂-水相内形成萃取剂微珠,很大地扩展了有机萃取剂和水样之间相接触面,大大加快了萃取平衡的速度,使目标化合物迅速萃入萃取剂微珠内,提高了萃取效率和富集倍数。萃取富集操作与后续检测方法有很好的相容性,萃取相可直接进样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质谱、分光光度、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和电热原子吸收光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测定。它不仅适用于痕量有机物的分离富集,也适用于痕量无机金属离子的分离富集,已成功地应用于各种坏境水样(包括高含盐量水样)、多种饮料、生物样品、煤和矿物样品中痕量组分的分离富集,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环境友好的分离富集技术。  相似文献   

5.
单滴微萃取(single-drop microextraction,SDME)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环保分离富集技术,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与常规液液萃取相比,它有诸多的优点:有机萃取溶剂用量非常小,不造成二次污染;有机萃取相与水相的相比小,富集倍数大;萃取效率高;每次萃取使用新的有机萃取剂微滴,重现性好;应用范围广,可用于有机物、痕量金属元素和金属有机化合物的预富集;样品萃取液可直接进样检测,便于与其他分析仪器实现联用;样品和试剂消耗小;操作简便、快捷等。单滴微萃取是分离和富集痕量金属离子。有机化合物的有效方法,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的分离富集技术。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是人们普遍十分关心的问题,发展新的食品检测技术有关于民生的大事,具有十分的重要的意义。食品分析涉及营养成分、添加剂、有毒有害的有机农药残留和无机重金属杂质检测等多个方面。本文仅介绍了新型绿色萃取技术结合原子吸收光谱在食品中有毒有害重金属组分检测中的应用,绿色萃取技术包括固相萃取(SPE)、单滴微萃取(SDME)、分散液-液微萃取(DLLME)、浊点萃取(CPE等),以及室温离子液体(RTIL)、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在萃取中的应用。引用文献50篇。  相似文献   

7.
环境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基体复杂、干扰物多,环境样品能直接测定的比较少,随着仪器设备的发展和监测分析方法的更新,试样前处理工作越来越重要。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大气、水体、土壤和底泥等不同形态环境样品的一般前处理过程及常用的分离方法。重点介绍了固相萃取、快速溶剂萃取、超临界萃取以及吹扫捕集等技术方法特点及其在环境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对今后样品前处理技术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蔡锡兰  吴国萍 《质谱学报》2004,25(Z1):151-152
生物检材中微量毒、药物的固相微萃取(SPME)是一种基于吸附和解析样品的新的分离提取方法,于1990年由加拿大研Waterlop大学PawIiszyn首创,与传统的液-液提取、液-固提取相比,具有操作简便、无需使用大量的溶剂等特点,可以选择性地提取、分离、浓缩.可与毛细管柱气相色谱(GC)或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联用[1~3].近年来在我国已经成为临床毒物学和法庭毒物学的药物分析中样品预处理方法的一个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高效率选择性样品分离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工业生产,环境检测和分析化学等领域,对超临界流体萃取仪器流程及实验技术作了简要综述,着重讨论了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因素和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0.
绿色样品前处理技术——液相微萃取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样品前处理技术在环境水体中污染物的分析检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液相微萃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本文简单介绍了两种液相微萃取技术一多孔中空纤维液相微萃取和分散液相微萃取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原子光谱分析中的样品处理技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分析了原子光谱分析中液体和固体样品的处理技术及其进展,重点介绍了几种新的,特别是用于元素形态分析的样品处理技术,如超临界萃取,亚临界水萃取,等。  相似文献   

12.
分析规模的超临界流体萃取(SFE)是一种新的样品制备方法,具有许多传统样品制备方法所没有的优点。本文简要介绍SFE热力学、动力学理论基础和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技术进展及仪器改进。主要内容包括,极性待测物的萃取;基体的影响及消除;萃取池设计;泵、限流器和收集器;一些专用设备和系统等。  相似文献   

13.
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溴螨酯残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溴螨酯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中溴螨酯经丙酮提取,液-液分配和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毛细管色谱柱分离、GC-ECD测定,外标法定量,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010mg/kg,回收率>81%相对标准偏差<8%。  相似文献   

14.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蔬菜中风味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相结合,对韭菜、韭菜花、小葱、大葱、洋葱、大蒜中的风味物质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对其中主要的几种含硫化合物进行了定量测定,并对影响SPME的参数条件进行了优化。建立的新方法在测量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0.9993~0.9997),样品加样回收率在91.3%~104.2%,相对标准偏差在0.81%~2.24%。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FE)和固相微量萃取技术(SPME)在环境样品预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与传统的样品预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了这两种新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具有省时高效、有机溶剂耗用量少、对环境友好等特点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综述了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在我国有机污染物中的应用情况,涉及水中苯系物、农药残留物、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氯苯类、环境激素类、氯酚类、硝基苯类、四乙基铅等,并展望其耦合应急监测仪器在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7.
耿欣  王新新  李红丽 《质谱学报》2021,42(4):503-513
卷烟主流烟气(MSS)含有多种有害和致癌物质,威胁人们身体健康。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实时直接分析质谱法(DART-MS)检测直接耦合的、复杂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优化后SPME时间20 min,DART离子源导轨移动速率0.2 mm/s, 氦气温度350 ℃。通过SPME富集,可以提高复杂样品中多种物质的检测信号,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烟碱的基质效应,其中C18涂层比PDMS涂层表现出更好的萃取能力。DART离子源对SPME探针上的物质表现出良好的解吸附效果。SPME-DART-MS分析无需样品洗脱和繁琐的中间步骤,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可实现样品的高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人体手部气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固相微萃取顶空进样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人体的手部气味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手部气味样品的采样方法和分析条件。利用70μm乙烯二醇-二乙烯基苯共聚物(CW/DVB)萃取膜对人体手部气味样品进行了多次取样分析,获得了98~105个色谱峰,检出了34个化合物。发现人体手部气味是由脂肪酸、醋、醇、胺、酮等物质组成,多次分析同一个体气味样品的色谱图有较好的相似性。从总的取样及分析结果看,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固相微萃取顶空进样技术在人体气味的分析研究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吉尔森自动固相萃取仪(ASPEC)及其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实践表明ASPEC可广泛用于体内药物分析,生化分析,环保分析以及食品分析中的自动化样品前处理,它不仅能自动处理各种样品,使分析人员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便于方法的传递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不同萃取膜吸附人体腋窝气味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相微萃取顶空进样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方法对人体的腋窝气味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极性涂层的纤维膜吸附人体气味的灵敏度、平衡温度、时间、取样方式等。结果表明.不同极性涂层的萃取膜对人体气味的化合物有不同的吸附灵敏度,其中70μm乙烯二醇-二乙烯基苯共聚物(CW/DVB)和85μm聚二乙醇-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CAR/PDMS)萃取头获得的色谱峰较多,对人体气味中的脂肪酸、酮、醇类有较高的灵敏度。在本次试验中。利用70μmCW/DVB及85μmCAR/PDMS萃取头对人体气味样品进行了多次取样分析,发现人体气味是由脂肪酸、酯、醇、胺、酮等物质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