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MPLS(Multiprotocol I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属于第三代网络架构,是新一代的IP高速骨干网络交换标准,由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Fask Force,因特网工程任务组)所提出。MPLS是一个可以在多种第二层媒质上进行标记交换的网络技术。这一技术结合了第二层的交换和第三层路由的特  相似文献   

2.
周燕 《通信世界》2003,(1):51-51,52
Internet核心网中的路由/转发技术的最新发展是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MPLS将IP路由控制和第二层交换的简单性无缝地集成起来,ATM与IP技术的有机结合,在不改变用户现有网络的情况下能提供高速、安全、多业务统一的网络平台,将在下一代网络中的选路、交换和分组转发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满足网络用户多种多样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在MPLS网络中如何保证VoIP的Qo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IP为基础的网络中,IP网络上传送语音(VoIP)成为新一代语音系统的代表,但其业务质量因由IP网络承载而受到限制.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是当前被普遍看好的高速骨干网络技术,通过MPLS,第三层的路由可以得到第二层技术的很好补充,以保证端到端的服务质量(QoS).将MPLS的QoS特性与区分服务(DiffServ)相结合,可实现更优化的网络业务QoS.  相似文献   

4.
刘毅 《信息通信》2010,23(3):34-36
IETF的MPLS工作组.主要目标是开发一个综合选路和交换的标准,把路由选择功能转移到网络边缘,把效率更高、结构更简单的交换功能放在核心网络中.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是将第二层交换和第三层路由很好的结合起来的,以十分简洁的方式完成信息传递.路由协议有动态路由协议和静态路由协议之分,动态路由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协议允许将连续的网络和主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集合,再加上有接口与这个集合中的任何一个路由相连的路由器形成了一个区域,这样有利于以后的大规模网络的仿真研究.本文中OSPF路由协议为MPLS提供了路由信息.  相似文献   

5.
代玲 《通信世界》2004,(45):40-40
为解决QoS等IP网络存在的问题,每个ISP都渴望寻求一种能够结合快速交换技术和IP路由技术优势的网络解决方案.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应运而生。标签交换技术就是致力于把L2层交换技术的最优属性(通常由ATM或帧中继具体实现)与L3层路由技术的最优属性(由IP具体实现)紧密结合起来,其中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是目前标准最统一、最具发展前景的标签交换技术。MPLS由因特网工程任务小组(IETF)制定,始于1997年初.其目标是实现在大规模IP网内通过ATM和帧中继等多种媒介实现保证QoS的快速交换。  相似文献   

6.
周井泉 《信息技术》2006,30(11):51-53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是综合利用网络第二层交换技术的有效性和第三层IP路由的灵活性等优点而产生的多层交换技术。通过在传统的IP包里加入标记,使路由转发依赖于标记,大大地提高IP包的转发速度,同时可使传统IP网络具有服务质量(QoS)能力。现主要分析MPLS体系结构,指出MPLS的一些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种方案来综合移动IP和MPLS协议.MPLS技术是一项利用绑定在IP包中的标记,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包转发的技术,它结合了第二层(数据链路层)交换的快速性和第三层(网络层)路由选择的可扩展性.是IP与ATM技术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文章将MPLS技术引入移动IP中.充分利用了MPLS技术的优点.使得移动IP不再需要利用隧道来传递分组.相反,整个的转发过程都是在MPLS层上处理.MPLS交换远远快于传统的IP分组转发业务.大大减少了传输和分组处理时延并且扩展了移动IP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8.
多协议标记交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第3层交换的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结合了第3层灵活选路与第2层快速转发的特点,应用前景看好。本讲座将分3讲介绍MPLS,主要内容有:IP选路与IP交换、MPLS概述、标记分配与管理、标记分配协议、基于ATM的标记交换路由器(LSR)、MPLS的SIN模式以及MPLS的有关技术。  相似文献   

9.
1概述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是一种在通信网内利用定长的标签来引导数据高速传输和交换的网络技术。它是基于标签的IP路由选择方法,采用简化了的技术来完成第三层和第二层的转换。它可以为每个IP数据包提供一个标签,将标签与IP数据包封装于新的MPLS数据包中,并决定IP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以及优先顺序。通过MPLS,可以实现增强的流量工程,还可以使用MPLS流量工程功能实现负载均衡,这些相对简明的流量工程应用为利用MPLS使服务供应商和企业改善整体网络管理、更好地利用可用带宽提供了最具吸引力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纪弘 《广东通信技术》2006,26(3):30-33,48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是有效结合第2层(数据链路层)的交换技术和第3层(网络层)路由技术的基于标准的下一代Internet解决方案。本文主要介绍了MPLSVPN的网络构成,并重点介绍了该技术在CMNET-GD的应用,展示了MPLSVPN技术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MPLS宽带网络技术讲座 第1讲 MPLS网络体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是当前宽带通信领域的热点技术之一,它将第二层的交换和第三层的路由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本文结合MPLS的几项核心技术,如标签,标签交换路由器,标签分发协议,标签交换路径等,对MPLS的体系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结合这些核心技术进一步阐述了MPLS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马志军  秦洪 《电信快报》2002,(7):19-20,35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将网络层路由功能与数据链路层交换功能结合,充分利用第二层和第三层功能,使IP网具备高速交换、流量控制和QoS等性能。文章介绍了MPLS技术的基本原理、核心技术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任丹 《信息通信》2011,(2):91+30
探讨了基于ATM的MPLS流量工程研究,重点分析了实现MPLS流量工程的ATM流控措施、使用约束路由的标记分发协议、路由协议等;同时研究了融合IP路由技术,ATM的QOS(Quality of Service)及交换技术,使得流量工程模式可以部署在基于IP的网络,MPLS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其中包括ATM网上承载IP业...  相似文献   

14.
于娟  沈晓强 《通讯世界》2002,8(12):66-68
基于IP over WDM技术的光互联网被公认是目前实现数据网和光网融合的最有前途的网络解决方案。围绕这种方案出现了多种IP层和光层的新适配技术和新思路,如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及其扩展的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GMPLS)、多协议波长标签交换、SDH、10G以太网、简单数据链路(SDL)和数字包封(DW)等,但由于IP业务量本身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对网络带宽的动态分配要求显得尤为迫切,传统的人工或半永久性的网络连接配置方式难以满足业务拓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一种能够自动完成网络连接的新型网络—自动交换传送网(ASTN)应运而…  相似文献   

15.
陈运清 《电信快报》2003,(7):3-6,16
1MPLS技术的背景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综合IP与ATM两种技术的优势,采用简化的二层半技术来实现第二、三层的功能。它可在同一网络平台上支持话音、视频和数据等多种应用,无需针对不同应用采用不同的网络平台、传输机制、路由协议和地址分配方案。此外,在体系架构上,MPLS技术能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服务质量(QoS)和流量控制机制。在MPLS网络平台上,通过标签互换机制可建立灵活的服务类型:点到点、点到多点、多点到点和多点到多点,其组网灵活性和兼容性优于传统纯IP网络和ATM网络。从运营商今后的整体网络定位和业务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田辉 《通信世界》2002,(27):81-82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路由交换技术,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MPLS技术是结合二层交换和三层路由的L2/L3集成数据传输技术,它不仅支持网络层的多种协议,还可以兼容第二层上的多种链路层技术。采用MPLS技术的IP路由器以及ATM、FR交换机统称为标记交换路由器(LSR),使用LSR的网络相对简化了网络层复杂度,兼容现有的主流网络技术,降低了网络升级的成本。此外,业界还普遍看好用MPLS提供VPN服务,实现负载均衡的网络流量工程。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多业务传送平台(MSTP)组网的路由能力、交换能力和服务质量(QoS)处理能力,需要将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的固有优势引入MSTP.方法是通过内嵌MPLS的MSTP,实现将以太网业务适配到MPLS层,然后映射到SDH通道中传送.MPLS技术通过将交换的概念引入MSTP,实现了数据流的统计复用和负载均衡;通过将QoS引入MSTP,实现了对各种新兴业务的支持;通过基于二层和三层技术的解决方案,在MSTP中实现了MPLS虚拟专用网(VPN);通过支持单向1 1、1:1标签交换路径(LSP)和MPLS快速重路由保护倒换,在MSTP中实现了MPLS的保护倒换机制.  相似文献   

18.
1 GMPLS的概念 CMPLS(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是IETF提出的可用于光层的一种通用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为了实现IP与WDM的无缝结合,GMPLS对MPLS标签进行了扩展,使得标签不但可以用来标记传统的数据包,还可以标记  相似文献   

19.
多协议波长标签交换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Internet业务的高速增长,WDM光网的飞速发展以及实时业务和多媒体应用的增加,在网络带宽、服务质量(QoS)、可扩展性及对新业务的适应性方面对现有的Internet路由技术提出了极大的挑战。IP技术如何与光网相结合、如何赋予光网一定的智能性、如何提供保证的QoS服务等问题已摆在人们面前。由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引伸出的多协议波长标签交换MPLmS Multiprotocol Lambda Switching,简写MPLmS技术以其诱人的技术特征、充满活力的驱动力量和良好的发展潜力正为业界所注目。一、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MPLS是Internet核心网络路由/转发技术最为关键的一个发展环节,MPLS提供了第三层(L3)路由控制和第二层(L2)交换转发的无缝综合,结合了两者的优点,试图解决影响Internet发展的许多复杂问题,如网络带宽、转发性能、可扩展性、多厂商互操作性、流量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QoS、VPN等,图1给出了MPLS的基本结构。MPLS采用集成模型,解决了以往重叠模型的许多固有问题,...  相似文献   

20.
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是新兴的一种路由技术。这种新技术通过优化网络可以给服务提供商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MPLS简化了数据包的路由,使网络最优路径的选择更为容易。MPLS还支持通过保留带宽和实现传输优先级的QoS(服务质量)管理。另外,MPLS的一个关键优势在于它支持虚拟专有网络(VPN)。因此,它允许服务商在网络上销售他们的服务给他们的许多客户。MPLS是互联网技术自然发展的一步。它以现存IP协议为基础。能被很容易地和目前的路由协议(BGP-4,IS-IS,OSPF)集成。而且现在很多在互联网上运行的核心路由器都可以通过软件升级的方式支持MP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