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四字格成语由六字或八字语句缩略而成,显得十分凝练。例如: 车水马龙:车如流水,马如游龙。(语本《后汉书·马后纪》)车辆像流水,马匹像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非常热闹繁华。翻云覆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语出杜甫《贫交行》)比喻耍手段、弄权术或者反复无常。管窥蠡测:以管窥天,以蠡测海。(语本《汉书·东方朔传》)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界狭窄,见识短浅。驾轻就熟:驾轻车,就熟路。(语出韩愈《送石处士序》)驾驶着轻便的车子,走熟悉  相似文献   

2.
高凤流麦形容专心致志、勤奋读书的典故。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  相似文献   

3.
(34)暗箭难防比喻暗中攻击、伤害人的行为或阴谋不易觉察,难以提防。(暗箭:冷箭。暗中放的箭。比喻暗中攻击、陷害的阴谋诡计)暗剑难防比喻义同"暗箭难防"。语本明·叶宪祖《鸾记·挫权》:"叫他明枪容易躲,暗剑最难防。"(暗剑:乘人不备而刺向人的剑;隐蔽着刺出的剑)(35)大直若屈语出《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最刚直的人表面上反似委曲随和;极灵巧的人表面上倒像很笨拙;口才非常好的人反而如同言语迟钝。说明高才大智都是含蓄的。(大:非常;极。屈:弯曲;曲意迁就)大直若诎同"大直若屈"。语出《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论》:"‘大直若诎,道固委蛇’,盖谓是乎?"(诎[音"屈"]:弯  相似文献   

4.
《后汉书·天文志》(中华书局1965年点校本)关于"执金吾耿秉"的记载有误,当作"征西将军耿秉"。综合校对《后汉书·耿秉传》、《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资治通鉴》等文献,和帝永元六年,耿秉所任官职为征西将军,非执金吾。  相似文献   

5.
豆蔻年华——十三岁左右少女。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婷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也有人用作泛指十三至二十岁。待年——女子成年待嫁。古代女子到了15岁,会把头发梳起来,插上簪子,表示已经到了出嫁年岁,又称"待字"或"待字闺中"。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弱冠——二十岁的男子。古代成年男子为二十岁,须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语出《礼记·曲礼  相似文献   

6.
(734)桀骜不驯凶悍倔强、乖戾,傲慢不顺从、不驯服。也作"桀骜不逊""桀傲不驯""桀敖不驯",也说"桀骜不恭""桀傲不恭"。(桀:凶悍,横暴。骜:乱跑;马不驯服)倨敖不逊语出《汉书·尹翁归传》:"功曹以为此吏倨敖不逊",形容态度傲慢,对人不恭敬。也说"倨敖不恭"。(倨:  相似文献   

7.
《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都载有襄阳县、襄阳郡说,其实,这些都是后人羼入、误抄照搬之说。《通典·州郡七》说:"襄阳,汉中庐县地也。"《太平寰宇记·山南东道四》引《州郡志》说:"襄阳,汉中庐县地,汉初徙骆越人居之。"《三国会要》说:"《宋志》引《魏略》云:襄阳郡‘(魏)文帝立’。"这表明,两汉没有襄阳县、襄阳郡建置,襄阳县、襄阳郡的建置当起于曹丕。因《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影响太大,导致一些古籍以讹传讹,积重难返,亟需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8.
梁上君子     
此语出自《后汉书·陈寔传》。陈寔,颍川郡许县(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时期,汉桓帝时,他曾在太丘任太丘长。他出身低微,为人正直,能严格要求自己,并能体谅劳苦大众的疾苦。  相似文献   

9.
不求甚解语出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原指读书只领会精神,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多花功夫。现多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入了解,例如:现在我们很多同志,还保存着一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作风。出尔反尔语出《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相似文献   

10.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高中语文三册《训俭示康》)课本将“鄙吝”理解为两个词,分别注为:“鄙;没有见过世面”。“吝。舍不得花钱。”还有《古代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文言文选读》(第一册)的注释也与课本相同。这样注释并不恰当。“鄙吝”不是两个词,而是一个词。早在司马光之前的占书中就把“鄙齐”当一个词来使用。《后汉书·黄宪传》:“同郡陈蕃周举常相谓曰:‘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存乎心。”又见《世说新语·德行》。《晋书·周礼传》:“其鄙吝如此,故士卒莫为之用。”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素鄙吝者,欲其观古人贵义轻财。”司马光以后的人也是把“鄙吝”当  相似文献   

11.
张衡,字平子。汉章帝建初三年(78)生。张衡淹通之才,文学、史学及自然科学上,他都有所建树,一生著述颇富。本文根据《后汉书·张衡列传》、《全后汉文》、《张河间集》以及《文选》、《古文苑》等有关材料,试图考订张衡主要赋作的系年。疏陋武断之处,识者正焉。《南都赋》:  相似文献   

12.
名言,指名人讲过的话,语出《世说新语·言语》:“……曰:‘此子疲于津梁’,于是以为名言。”良言,指鼓励人进步的话。语出《儿女英雄传》:“……顾肯堂先生一片苦口良言,急流通退。”忠言,指诚恳规劝的话。语出《宋史·赵普传》:“卿社稷元臣,忠言苦口,三复来奏。”怨言,指不满或抱怨的话。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而食。”  相似文献   

13.
袁世界 《语文知识》2002,(12):29-29
△似断未断,情况危急言不绝如缕; 来往不绝,连续不断谓络绎不绝。△费力小、收效大谓事半功倍; 费力大、收效小称事倍功半。△前面的冲上去,后面的紧跟上云前赴后继;  相似文献   

14.
狗盗鸡鸣:亦“鸡鸣狗盗”。用以称有卑微技能者。狗盗鼠窃:像鼠狗那样的盗贼。比喻成不了气候的反叛者。狗吠非主:狗见到不是自己主人的人便吠叫。亦以喻臣奴事奉其主而拒事非其主者。狗吠之惊:谓小惊忧。语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狗急跳墙: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后果地行动。语出《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狗尾续貂:亦作“狗续貂尾”。亦作“狗尾貂续”。比喻以坏续好,前后不相称。多指文学艺术作品。狗彘不若:犹言猪狗不如。形容品行极端卑劣。白衣苍狗: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后…  相似文献   

15.
"濡轨"语出《诗·邶风·匏有苦叶》:"济盈不濡(車丸)(轨),雉鸣求其牡。"毛传:"濡,渍也。由辀以上为孰。"郑笺:"渡深水者必濡其(車丸)。"(《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上册,303页)诸家训诂对"轨"的注释分歧大,附会多,主要有唐人和清人两派观点。唐人疑"轨"为"軓",以为"轨"、"軓"相乱。陆德明《经典释文》:"(車丸),旧龟美反,谓车轊头也。依传意,宜音犯。案《说文》云:‘轨,车辙也。从车,九声。龟美反。"(車丸),车轼前也。从  相似文献   

16.
路子对你说     
南朝宋时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后汉书·第五伦传》中,有一句话:"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意思是:以行动教导人,被教者会跟着做;以语言教导人,则会引起争辩。成语"言传身教"就来源于此。本期写父亲的一组文章,会让我们想起"言传身教"这个成语,并久久回味。三篇文章里的父亲,性格各异,却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男子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盗泉”一语,最早见于《尸子》(战国尸佼著)一书,据该书的记载:“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后来《水经·洙水注》(郦道元著)亦记载:“盗泉……仲尼不漱,即斯泉也。”特别是《后汉书·列女传》(范晔著)中的《乐羊子妻》有“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因被选入初中教材更是尽人皆知。因为“盗  相似文献   

18.
(一)《后汉书·冯鲂传附冯石》:“为安帝所宠,帝尝幸其府,留饮十许日,赐驳犀具剑佩刀、紫艾绶、玉块各一。” 谢承《后汉书》“驳”作“骇”,“剑”作“绶”。 按:“驳”当作“骇”。范书本传李贤注:“以班犀饰剑也。”《后汉书·冯异传》:“赐以乘舆七尺具剑。”李贤注:“具,谓以宝玉装饰之。《东观记》作‘玉具剑’。”则知“具剑”为有装饰之剑,玉具剑即以玉为装饰之剑,骇犀具剑,即以骇鸡犀为饰之剑。李贤释“驳”为“班”,因“班”同“斑”,与“驳”同义,故成此误。又《应奉传》作“驳犀方具剑”,误同。骇犀,即骇鸡犀,犀角名。《东观汉记·陈导》:“光武赐陈导骇犀剑。”《战国策·楚策一》:“乃遣使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之壁于秦王。”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二》:“鸡骇之犀,当作骇鸡之犀。”《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壁、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晋葛洪《抱朴子·登涉》:“又通天犀角,有一赤理如綖,有自本彻末,以角盛米,置群鸡中,鸡欲啄之,未至数寸,即惊却退,故南人或名通天犀为骇鸡犀。”足见骇鸡犀为奇珍。谢承书“剑”作“绶”,误。周天游《七家后汉书》校注云:“范书本传及《御览》卷三四二所引《东观记》均作‘剑,。”  相似文献   

19.
"滥觞",读作"làn shāng"。查《古汉语大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版,2001年重印本)对"滥觞"作如下解释:本谓江河发源指出水极浅小,仅能浮起酒杯。《孔子家语·三恕》:"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江可以滥觞。"后以比喻事物的起源、开始。又,查《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对"滥觞"作如下解释:〈书)①名江河发源的地方,水少只能浮起酒杯,比喻事物的起源。②动起源:词~于唐,兴盛于宋。  相似文献   

20.
老当益壮     
<正>【释义】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志气和身体更壮。【语出】《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人物】东汉名将马援,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窦马村)人。从小就胸怀大志,他打算到边疆去发展畜牧业。马援长大以后,当了扶风郡的督邮。有一次,郡太守派他押犯人去长安。半路上,他觉得犯人怪可怜的,不忍心把他送去受刑,就把他放了,为此丢了官,逃亡到北朝郡搞起畜牧业和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