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鸿山老中医是“一指禅推拿”之先祖丁凤山先生的第四代传人,从事推拿临床五十余年,深得“一指禅推拿”法之要旨。本文就他施用“一指禅推拿”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经验介绍于下,不当之处请指正。一、肩关节周围炎中多数病例为慢性发病,早期症状以疼痛为主,夜间尤为明显,常因疼痛而导致肩关节的功能受限。此期的病理变化主要是肱二头肌长头腱及腱鞘滑膜  相似文献   

2.
曹仁发,1931年1月出生于浙江宁波柴桥,师从一指禅推拿名师钱福卿。钱福卿是推拿学派丁氏一指禅流派丁凤山的传人之一。若以李鉴臣为民间一指禅开山祖,那么丁凤山、钱福卿为第二、第三代,曹仁发就是第四代传人。一指禅,是"一指头禅"的简称,"一指"是拇指,"一"有不二法门、万法归宗、九九归一之义,相传是禅宗创始人达摩祖师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后所创制。  相似文献   

3.
君药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君药探析崔永安,左小东扬州大学医学院(扬州225001)君药,是中医方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君药的确立对研究古方、创制新方意义重大。然而从历代方书及现版《方剂学》教材来看,诸家对方剂结构中的君药的内涵和外延,认识并不统一。具体表现在同一张方剂在不同名家...  相似文献   

4.
扬州古称吴州 ,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 ,这是扬州的开始。扬州建城于二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末期 ,即《左传》所说 :“鲁哀公九年 ,吴城邗 ,沟通江淮”的邗城。《史记 ,六国表》载 ,周慎靓王二年 (前 319年 )“楚怀王槐城广陵”。从此又有广陵的称呼。两汉时诸候又封国名为“江都”。扬州不仅是六朝 ,隋、唐以来的经济文化重镇 ,也是南北交通的要冲。“四会五达 ,此为咽颐”。“兼水陆漕挽之利”。又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埠 [1 ] 。“通夷越之货贿”。据史书记载 :“江淮之间 ,广陵大镇 ,富甲天下”。1 历代本草概述扬州一直是历史上人文会萃…  相似文献   

5.
经方君臣佐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敏  黄克希 《福建中医药》2006,37(3):52-53,55
1君臣佐使的由来与含义君臣佐使的概念最早由《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属于医经的《内经》对君  相似文献   

6.
君臣佐使,是组织方剂的法度。源于《内经》。这个法则的确立距今已两千多年。“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其中的君药,是方中针对病情起主要作用的药物;臣药,是协同加强君药功效的药物;佐药是协助君药更好地发挥作用的药物,使药含义有:可谓引经药,可作方剂诸药物的调和药。《内经》又云:“君一臣二。”是指以一味作君药,针对主攻方向,以两味作臣药支援君药,成为奇方,如此才有力攻破敌阵。“君二臣四”。是指以两味作君药,针对主要目标,以四味作臣药协助君药制胜主敌,成  相似文献   

7.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君—臣二制之小也,君—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臣三佐九制之大也。”据此,可将超过九味药以上组成的方剂称之为“大方”。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113方中八味以下者有109方;古方有“二陈”、“四物”、“六君”、“八珍”等汤方,皆是药味少、用量小、组织严谨精练、配伍适宜、只要辨证准确,则临床行之有效,当为我辈效法。就当今用药而论,一般在  相似文献   

8.
<正> 从概念讲,火为阳,与水相对,不应称“阴”,而李杲以“阴”名“火”,遂致人困惑难解。《内外伤辨惑·饮食劳倦论》中曾谓:“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此处,李氏提出:(一)“阴火”即心头;(二)“阴火”亦即相火。按心火即君火。君者,主也;相火,为其禀命于君火,故火前冠以“相”字。相者,辅也。君相于彼时以治世,君火相火,亦犹之以治身。治身之火,当属正火,而李氏“阴火”属于邪火,故所提“阴火”即心火,“阴火”亦即相火,多数人竟不知其何所指而云然。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慢性胆囊炎进行中医治疗探索,将中药“柴芍六君汤”治疗慢性胆囊炎进行临床总结。方法采用中药“柴芍六君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结果中药“柴芍六君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经济实惠,疗效显著。结论本方法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满意,且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问题解答     
问:何谓“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答:此语出自《素问·天元纪大论》,原意是将五行中之“火”,分为“君”、“相”二火,这样五行可以配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后来引申到人体,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以心为君主之(?),在五行属火,故以心火为“君  相似文献   

11.
配伍之道 全在佐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廉臣 (186 1— 192 9) ,“绍派伤寒”代表人物 ,与裘吉生、曹炳章并称为绍兴“医林三杰”而居首位。他曾说过 :“选药制方 ,心思周到 ,往往一味佐药亦费几许时刻思想而得 ,一得即全方灵透 ,历验如神”(《存存斋医话稿》序 )。这段话点明了组方配伍中的一个诀窍 ,即佐药在方中的重要性 ,它可使“全方灵透” ,以至“历验如神”。笔者以为 ,组方配伍 ,其功夫不在君臣之药 ,学问全在佐药上。以君臣佐使而言 ,“主病之谓君” ,治病的主要药物为君 ,医者容易选定 ;“佐君之谓臣” ,辅助君药 ,性味与其相类 ,故臣药也不难选择 ;“应臣之谓使” ,…  相似文献   

12.
略论相火     
“相火”,为一中医生理名词,历来论说不一,近代中医教材亦少专述。现将历代主要论述扼要整理,并浅谈个人认识,俾其渐趋规范。一、历代主要论述 1.《内经》:“相火”一词,最早见之于《内经》,如《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据王冰注及《素问·至真要大论》新校正引本文“明”当作“名”。如王冰注:“君火在相火之右,但立名于君位,不立岁气,故天之六气,不偶其气以行,君火之政,守位而奉天之命,以宣行火令尔。以名奉天,故曰君火以名。守位禀  相似文献   

13.
阳有余阴不足论是朱丹溪学术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后世医家多以其治已病论,本文从不同角度阐述其为治未病论,言阳有余主要针对君火,阴不足实指肾精。要达到“阴平阳秘”,须“收心养心”,珍摄阴气,亦即用“道心”制约妄动的君火,用君火制约妄动的相火,防患于未然,是其治未病思想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历代至今对运气“君火相火”及“火虚肿翳”等条文的实质涵义斩多争议,也多附会之说。唯《孙思邈保健著作五种》中关于“君火如日,”相火“如日月乌兔之互藏其体用”的观点是正确的。实际上君火指日,相火指太阳黑子;“太虚肿翳”等是对太阳黑子现象的描述。不难理解运气相火主运及存在的周期规律,是含有太阳黑子规律在内的理论,故运气学说历遭劫难而愈发光辉。  相似文献   

15.
扬州有一句十分流行的俗语,就是“上午皮包水,下午水包皮”。这句话最早付诸文字记述的是民国年间的易君左,那什么叫做“皮包水”呢?就是指喝早茶。喝早茶的风气不只扬州,江南一带都风行,而以扬州为最甚!谈茶文化,不能不先说茶肆。茶肆,即以卖茶水为业的茶馆,但扬州的茶肆一般不叫茶馆,而是叫茶社、茶楼、茶坊等。究其原因,是扬州的老荼社大多是与花园连着,或者茶社本身就是一座花园。而外地的茶馆,常常是店家除了营业用房,别无其它赏心悦目之处。关于这区别,清人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已经点明:“吾乡茶肆,甲于天下。多有以此为业者。出金…  相似文献   

16.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是《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在论述五运六气时将“火”所具有的两种属性,依据自然界中的实际情况,分别以“君火”、“相火”概括暮春、盛夏两个阶段的气候特点和物候现象。说明天有六气而火有君相之分,地有五运而唯相火主位,笔者以为,这就是运气学说中一火分为二火,二火归于一运的由来。  相似文献   

17.
神阙穴敷贴治疗遗精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拟“五君散”神阙穴局部敷贴治疗遗精症18例,总有效率77.7%。“五君散”具有滋阴降炎,宁心安神,利水渗湿,敛火涩精功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三黄六君汤”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性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内服“三黄六君汤”加减疗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黄六君汤”治疗儿童H.pylori感染性胃及十二指肠疾病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甲午年的年运是土运太过之年,全年的主要气候特点是“雨湿流行”,加上岁气是少阴君火,即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热淫所胜”,“火行其政”,湿热会显现在全年的大部分月份。  相似文献   

20.
相火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火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于《内经》,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君火以明,相火以位。”又说:“少阳之上,相火主之。”《六微旨大论》亦指出:“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气承之。”可见,君火相火,是五运六气演变方位和运行的顺序,即暑往寒来,春夏秋冬更替之意。换而言之,由于一年有四季之变,遂生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分布于四季,则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之分,而君相二火亦寓于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