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复杂,迄今尚未完全清楚,大多数IBS患者有心理因素参与,与抑郁、焦虑和情绪等有关,应激性生活事件可引起IBS患者临床症状的发作或加剧。抗抑郁药物治疗IBS在国外已取得较好疗效,但国内这方面研究较少。我们应用抗抑郁新药盐酸帕罗西汀治疗98例IBS患者,探讨了其对IBS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由扩张刺激引起的内脏敏感性的改变被改变是肠应激综合征(IBS)的一个关键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已成为治疗IBS的靶标。基于5-HT受体配体在IBS中的基本作用原理,5-TH3和5-HT4受体亚型在胃肠道学中得以广泛研究。在5-HT3拮抗剂中,阿洛司琼(alosetron)可用于治疗腹泻性IBS。可动性减少仍是治疗IBS的一个有吸引力的靶标,新一代的原动力药包括5-HT4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如替加色罗(tegaserod,HTF-919)和普卡必利(prucalopride,RO-93877)。此外,初步证据显示5-HT4受体也对内脏敏感性有调节功能。吡波色罗(piboserod,SB-207266A)是5-HT4受体拮抗剂,正开发用于治疗腹泻性IBS。最近发现,5-HT7受体亚型导平滑肌松驰(至少在人结肠),而舒马曲坦(5-HT1B/D受体激动剂)可影响胃肠道运动和内脏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2002年6月7日,GlaxoSmithKline公司宣布其盐酸阿洛司琼(alosetronhydrochloride,Lotronex)片剂的增补新药申请获美国FDA许可,由此本品可在限制性使用的条件下重返美国市场。本品特别适用于严重的以腹泻为主的应激性肠综合征(IBS)妇女,这类病人采用传统的疗法无效,其IBS症状为慢性的,已使用过其它胃肠道药物排除了其它胃肠道疾病。以腹泻为主的严重的IBS症状包括频繁而严重的腹痛、大便失禁或肠蠕动无法控制的便急、或由于IBS而致日常活动缩减。阿洛司琼重返美国市场@钟倩…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胃肠道常见的一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呈慢性经过。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IBS属多因素的生理-心理-社会范畴的疾病。近年的研究发现,IBS的发病机制与中枢神经系统和肠神经丛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可导致内脏敏感性增高和肠运动功能紊乱,内脏的感觉可通过广泛分布于胃肠道的肠神经丛(ENS)将疼痛等信息传递至脊髓和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皮质和丘脑等颅内痛觉中枢。从胃肠到大脑传人神经通路任何部位信号增强都会诱导敏感性增强,引起疼痛、不适和其他功能紊乱。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07年6月以来通过运用导引放松训练、手法治疗及功能锻炼、足部按摩等综合治疗IBS患者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陈志华  张凤梅 《江西医药》2014,(12):1459-146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便秘等,发生原因可能与心理、精神、感染、饮食等因素有关[1]。 IBS虽不是器质性疾病,但表现形式不一,治疗困难,给患者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已有研究证明,IBS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肠道菌群改变[2]。由于IBS患者亚型不同,其肠道菌群状况也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亚型IBS病人的肠道菌群状况,并与健康正常人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IBS 提供一种有利的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较为常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尚无特异性药物能用于缓解IBS患者的各种症状.近年来肠道菌群失调与IBS的关系,以及微生态制剂在IBS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简要综述微生态制剂与IBS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张勇  邢爱敏  晋展 《药学进展》2009,33(6):280-281
功能性便秘是由患者肠道蠕动异常而非肠道发生形态学病变所引起,如慢传输型便秘和肠易激综合征(IBS)型便秘。IBS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其症状常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以及腹胀、内急等。按症状的不同可分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和交替型(IBS-A)。轻、中度慢传输型便秘患者,  相似文献   

8.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LDDSE)作为一种评价心肌存活性的方法,主要通过观察异常节段室壁运动的改善来评判存活心肌,存在一定主观性。而心肌背向散射积分(IBS)通过检测心肌结构和功能改变所引起背向信号的变化,推测心肌的病理变化,从而能无创地评价心肌存活性。本研究通过观察LDDSE中存活心肌IBS参数的变化,探讨IBS检测存活心肌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与正常人左室后壁(LVPW)心肌声学特性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超声组织定征(UTC)技术在评价HCM方面的价值。方法:应用UTC背向散射积分(IBS)测定法分别HCM组(38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LVPW,室间隔(IVS)部位的心肌IBS参数。结果:两组IVS心肌,LVPW心肌IBS的相对值(IBS%),IBS的周期变化(VCIB)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CM组IVS,LVPW均存IBS,CVIB的跨壁梯度,而正常对照组则无,结论:HCM患者LVPW心肌IBS参数与正常人不同,其测定是一种客观评价HCM的UTC方法。  相似文献   

10.
熊慧珍  祝金泉 《江西医药》2006,41(6):423-426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syndrom e,IBS)是一组包括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可资解释的症候群。按症状大致可以分为腹泻为主型(diarrhea-predom inantIBS,D-IBS)、便秘为主型(constipation-predom inantIBS,C-IBS)、腹泻便秘交替型(alernating IBS,A-IBS)。近十多年来,人们已普遍公认IBS是一种感觉、动力紊乱所致的肠功能性疾病。胃肠运动功能障碍、内脏高敏感性和精神心理因素是IBS最重要的病理生理特征。目前观点认为IBS患者的腹痛、胃肠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属慢性肠功能紊乱肠道心身疾病。其原因不明,以腹痛或腹部不适及大便习惯改变为特征。马来酸曲美布汀是胃肠道平滑肌高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可缓解平滑肌高兴奋性,解除痉挛,对IBS有良好疗效。乌灵胶囊作为治疗抑郁的中药制剂,对作为心身疾病的IBS有独特疗效。本研究运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乌灵胶囊冶疗IBS62例,与谷维素及小檗碱治疗IBS31例比较,疗效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异质性疾病,其中心理、精神、感染、社会和环境等因素在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心理异常与免疫系统也存在交互作用,本文就IBS精神心理因素与体现炎性反应的细胞因子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概述1.1IBS的诊断参照罗马Ⅲ中肠易激综合征(IBS)诊断标准[2],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下标准:反  相似文献   

13.
精神心理因素与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赟  白哲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6):2140-214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以与排便相关的腹部不适或腹痛为主的功能性肠病,往往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与大便性状异常,症状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在普通入群中的发病率超过4%。普遍认为,其与结肠的动力和敏感性的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精神心理状态改变有关。并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精神心理因素与其有密切的关系。40%~50%的IBS患者有心理障碍的表现,80%的IBS患者病情发作和加重与精神心理因素以及对疾病的不正确认识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结肠黏膜肥大细胞(MC)活化,探讨IBS与机体免疫之间的关系及MC在IBS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IB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同时对IBS患者结肠黏膜活检组织用阿尔斯蓝染色显示黏膜内MC。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BS患者CD3^+、CD4^+细胞数下降(P〈0.05)。腹泻型IBS患者CD4^+细胞数显著降低(P〈0.01),CD8^+细胞数显著升高(P〈0.01),CD4/CD8比值下降(P〈0.01)。便秘型IBS患者CD4^+、CD8^+细胞数均显著降低(P〈0.05),但CD8^+细胞抑制更明显,使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IBS患者回肠末端、回盲部、升结肠黏膜固有层MC密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在同一结肠部位腹泻型IBS患者MC密度较便秘型IBS患者高(P〈0.01)。结论各型IB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提示IBS患者的发病与机体的免疫异常有关;IBS患者回盲部MC的增加可能与其发病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15.
FDA近日批准Iubiprostone(Amitiza)治疗18岁及以上成年女性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 据悉,迄今为止尚无治疗IBS—C的处方药,因此Amitiza成为美国首个获批的IBS—C治疗药物。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表现为痉挛、腹痛、胃胀、便秘和腹泻,患者会感觉不适并为此苦恼,女性发病率约是男性的两倍。  相似文献   

16.
余算  赵丽琴  朱伦  郑阿迈  郑玮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3417-3418,I0002
目的 探讨同步检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血清食物特异性抗体IgG和IgG4含量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IBS组(n=88)、健康对照组(n=40)血清中常见的8种食物特异性抗体IgG和IgG4.结果 IBS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食物特异性抗体IgG和IgG4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IBS组内IgG和IgG4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机体内食物不耐受所引起的IgG和IgG4特异性抗体升高是导致IBS发生的重要原因,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和IgG4的检测结果对削除不耐受食物以预防IBS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曲美布汀联合酮替酚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肠道平滑肌双相调节剂曲美布汀与肥大细胞稳定剂酮替酚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治疗IBS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曲美布汀联合酮替酚作为治疗组与曲美布汀单剂作为对照组。治疗符合入选标准的IBS患者,评价患者近期症状改善和远期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IBS近期均有效;远期复发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曲美布汀联合酮替酚治疗IBS有明显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发病与精神因素及应激事件关系密切。IBS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病程长、症状反复,多数患者伴有焦虑、抑郁症状,单用解痉剂、调节通便药物、益生菌治疗效果欠佳。为了改善IBS的治疗效果,本科室对40例IBS伴焦虑抑郁症状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焦虑和抑郁药物黛力新。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据认为肠道感染后和精神心理障碍是IBS发病的重要因素。患者以中青年居多,男女比例约1:2。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虽然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不十分理想。本研究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曲美布汀治疗IBS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李丽娟 《中国新医药》2004,3(5):123-124
当前,舒适护理、温馨护理、亲情式护理、人性化关怀式的整体护理在护理界已引起高度重视,已经成为热门话题。舒适护理是台湾华杏出版社机构总裁萧丰富先生于1998年提出的,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