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粉煤灰进行烟气干式脱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粉煤灰进行烟气干式脱硫国外用粉煤灰研制脱硫剂日本起步较早,他们已成功地开发了粉煤灰干式脱硫装置,并在燃煤电厂投入实际运行。他们以粉煤灰、消石灰、石膏为原料制造脱硫剂,实验中将脱硫剂填充在吸收塔内,用以吸收烟气中的SO2。最后,SO2以石膏形式被脱除...  相似文献   

2.
日本北海道电力株式会社在开发以煤灰、熟石灰、石膏为原料的干式排烟脱硫剂的基础上,为了降低脱硫剂的制造成本,在脱硫剂原料中试用了廉价的生石灰代替熟石灰,利用生石灰的反应热,制备了新的干式脱硫剂。该脱硫剂氧化排烟中的SOx,使其以CaSO4的状态吸收并固定。实验结果表明,由煤灰和生石灰混合制备的脱硫剂能明显提高原脱硫剂的脱硫活性。利用生石灰反应热的干式脱硫剂的研制@陈锦波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世界能源形势的变化,如何实现由石油向煤炭的转变,是一个重要课题。煤炭燃烧,不仅要产生大量污染大气的有害物质——SO_X 和 NO_X 等,而且还要产生大量灰渣。渣灰的处理是扩大煤炭利用的很大难题。日本北海道电力公司认为,新开发的煤灰系干式脱硫剂,具有将“煤灰有效利用”和“开发经济、高性能脱硫方式”两大课题同时获得解决的现实性。新开发的用煤灰的干式脱硫剂是用煤灰、石灰和石膏为原料,成本便宜,材料来源广,不仅有很高的脱硫性能,而且能同时脱氮、除尘。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配比钢渣脱硫剂的脱硫性能。通过实验研究,确定出了以钢渣、粉煤灰、石膏为主要原料的具有优良脱硫性能的钢渣脱硫剂配比。  相似文献   

5.
<正>脱硫石膏是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时SO2和CaCO3反应生成一种工业副产石膏,主要成分为二水硫酸钙(CaSO4·2H2O)。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是一种湿法脱硫工艺,是采用石灰石粉加水制成的浆液作为吸收剂,泵入吸收塔与烟气充分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以及从塔下部鼓入的空气进行氧化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达到一定饱和度,结晶形成二水石膏后排出吸收塔,经浓缩、脱水,输送至石膏仓堆放。这种脱硫方法脱硫效率可大于95%,是我国工业化比较成  相似文献   

6.
吸收塔浆液溢流在我国火力发电厂广泛使用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中十分常见,这会导致脱硫效率降低、石膏品质下降,并且严重影响脱硫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以马鞍山当涂火力发电厂为研究对象,采集了吸收塔浆液、石灰石浆液、工艺水、废水,研究探讨了镁离子对烟气脱硫浆液起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用已经失效的钢渣作骨架,研究不同配比脱硫剂的脱硫性能。试验表明:一定比例的钢渣、粉煤灰、石膏可以制备成性能良好的脱硫剂,得到良好的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赤泥、粉煤灰为主要胶凝材料,掺入适量激发剂(石灰)和脱硫石膏,制备了性能优异的赤泥基胶凝材料,并优化了配合比,研究了赤泥基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和抗渗性.研究表明赤泥掺量65%,粉煤灰掺量20%,石灰掺量10%,脱硫石膏掺量5%时赤泥基胶凝材料的28 d抗压强度达到3.4 MPa,劈裂抗拉强度达到1.11 MPa.而赤泥掺量65%,粉煤灰掺量25%,石灰掺量5%,脱硫石膏掺量5%时,赤泥基胶凝材料的28 d干燥收缩为115×10-6 m,28 d温度收缩在-20~40℃ 范围内最小为40×10-6 m/℃,空气渗透系数为9.79×10-10 cm/s,抗水渗透系数为1.02×10-6 cm/s.研究表明在适量掺加石灰和脱硫石膏,有利于提高粉煤灰的水化,提高结构密实度,提高了赤泥基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和抗渗性.  相似文献   

9.
在固定床脱硫实验平台上探究低温低含水率条件下,制备钙基脱硫剂的脱硫过程及脱硫机理。采用BET表征手段对脱硫剂的孔隙结构进行表征,X射线能谱分析脱硫剂中活性氧化钙的含量。结果表明:根据脱硫反应速率与扩散速率的差值,将钙基脱硫剂的脱硫过程分为动力段、平衡段和过渡段三个阶段,脱硫效率在动力段由脱硫反应速率控制,在过渡段由气体扩散速率控制,提高脱硫效率即减小脱硫反应速率与气体扩散速率的差值;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有效脱硫时间和最大脱硫效率分别呈现递增和递减的趋势,本实验中脱硫效率最大为100%,有效脱硫时间最长为55.47min,粉煤灰和熟石灰掺混比(质量比)不同的脱硫剂有效物质含量以及脱硫剂孔隙结构均发生变化,最佳掺混比为3∶1;在过渡段中存在脱硫效率的小幅度上升,当含水率越小,粉煤灰占比越大过渡段脱硫效率的上升趋势越明显,上升段主要发生在中小孔径区域。  相似文献   

10.
结合湿法(石灰/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特点及吸收塔内浆液特性,介绍了湿法吸收塔常用的搅拌装置及氧化风系统设计布置形式及工作原理,并对其各自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1引言脱硫石膏是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净化处理过程中石灰石粉吸收二氧化硫气体反应所生成的工业副产石膏,其主要成分是二水硫酸钙。大量的实验验证,用脱硫石膏代替天然石膏做水泥缓凝剂完全符合GB/T21372-2008的有关技术和质量要求,且水泥性能良好。但在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却很难推广应用,本文就如何通过技术改造,成功使用脱硫石  相似文献   

12.
以原状脱硫石膏、粉煤灰、矿渣作为基本材料,运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由NaOH、生石灰和水泥组成的复合碱性激发剂对于原状脱硫石膏-粉煤灰-矿渣复合胶凝材料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NaOH、生石灰、水泥的最佳掺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植物纤维、水胶比、减水剂对复合胶凝材料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纤维石膏基复合墙材的最佳配比.试验结果表明:NaOH、生石灰、水泥的最佳掺量分别为0.5%,8%,10%,该复合墙材选用苎麻纤维和萘系减水剂为宜,最佳掺量分别为2%和1%,最佳水胶比为0.38,所有组分均在脱硫石膏、粉煤灰和矿渣质量和的基础上按质量比外掺.  相似文献   

13.
该试验是在研究确定了钢渣具有良好脱硫性能的基础上,为提高钢渣的利用率,选择不同的添加剂进行研究,通过脱硫效果和脱硫剂利用率的比较,确定了以钢渣、粉煤灰、石膏为成分的新型脱硫剂,并为下一阶段脱硫剂的配比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利用金陵热电厂脱硫灰制备双免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陵热电厂所排脱硫灰为主要原料,进行了免烧免蒸砖的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设计了脱硫灰、水泥、集料、石膏、石灰的不同配比。试验结果表明,在配比为水泥8%、集料25%、石灰10%、石膏5%、粉煤灰52%时,生产的免烧砖强度最高。同时还研究了不同原材料对免烧砖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 煤气中含有少量有害的硫化物。脱硫方法可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高温气体脱硫方法属于干法的一种,它是使气体与固体(微粒子、粉末等)或熔融体脱硫剂接融,将气体中的硫化物吸附或吸收于脱硫剂上而将其脱除的方法。由于它是将400℃以上的高温气体直接脱硫,省去了气体冷却、再加热的  相似文献   

16.
以石灰和燃煤电厂粉煤为原料,通过水化、过滤、干燥制得复合脱硫剂,在工业锅炉排烟温度下,具有优于粉煤灰和石灰的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17.
将粉煤灰及其激发剂石灰加入到磷石膏制备的高强石膏中制备出水硬性的磷石膏粉煤灰石灰(PGFL)复合胶凝材料。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石灰、粉煤灰、磷高强石膏(PGHH)掺量对产品软化系数、抗压强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粉煤灰、石灰可以显著提高PGFL的后期绝干抗压强度和软化系数,提高材料的耐水性,掺量过多则会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NGD脱硫技术利用煤粉锅炉燃烧产生粉煤灰吸收烟气中SO2。作为脱硫剂,粉煤灰自身的脱硫活性对脱硫效果至关重要,而其中活性氧化钙(f-Ca O)含量是影响其活性的关键因素。探索了一种快速测定粉煤灰中f-Ca O含量的方法:将亚硫酸溶液与粉煤灰中的f-Ca O反应生成Ca SO3,Na OH中和过量H2SO3,用H2SO3用量计算得到样品中f-Ca O的量。结果证明,作为评价NGD用粉煤灰脱硫活性的辅助手段,该测定方法基本可行,经优化及验证后,可在煤粉锅炉脱硫项目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周瑜  刘义  喻小伟  秦岭  马海瑞 《硅酸盐通报》2016,35(10):3345-3350
将燃煤电厂的2大固体废弃物烟气脱硫石膏和粉煤灰变废为宝,研制出绿色环保的免煅烧脱硫石膏-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采用八通道热导式等温量热仪,通过研究单掺激发剂:氧化钙、硫酸铝、硅酸钠及三乙醇胺对脱硫石膏-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放热影响,得出各激发剂单独作用时胶凝材料的活性激发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脱硫石膏-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中三种激发剂最佳配比:CaO为10%,Al2(SO4)3为7%,Na2SiO3为0.3%,且影响复合胶凝材料反应放热量的主次顺序为:Al2(SO4)3>CaO>Na2SiO3.  相似文献   

20.
中国能源以煤为主,全国数千个大小火力发电厂以及成千上万台锅炉每年向大气排放出的二氧化硫气体数量十分可观。对此,日本电力中央研究所与三井物产公司和石井铁工所合作,向中国提供了一种脱硫技术—煤炭燃烧环境系统。该系统可在锅炉内放入细粉状石灰岩,使之与煤炭混燃。煤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硫与石灰中的钙化合变成石膏,从而能大大减少排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数量。据研究,处理时产生的石膏可以用于改良土壤或作为肥料施入田地中,做到物尽其用。据称,仅需具备简单的磨细设备即可加工石灰岩,供应各热电厂之用。石灰岩用于燃煤脱硫系统@孙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