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肱骨髓内钉及手术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武  王臻 《医学信息》2001,14(5):297-298
肱骨于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 1%左右 ,绝大多数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但非手术治疗失败的病例或多发损伤中肱骨干骨折仍为髓内钉的手术指征。用于肱骨的髓内钉是从股骨、胫骨的髓内钉经过发展演变而形成的 ,早期的肱骨髓内钉主要有 Küntscher钉 ,Hackethal钉和 Ender钉、Russ钉等 〔1〕,这几种髓内钉均没有内锁作用 ,不能有效地控制骨折端的分离和旋转 ,往往需要外固定 ,而且容易出现退钉现象 ,影响肩关节功能。从 1980年开始出现了肱骨带锁髓内钉 ,其主要优点是切口小 ,固定牢固 ,闭合手术以及早期进行功能煅炼。目前使用较多的有 :改良 K…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肱骨自锁髓内钉在治疗肱骨干骨折中的优点及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肱骨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结果 随访10例,全部获得骨性愈合,其中7例优,3例良,无一例差。结论 肱骨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固定牢靠,愈合快,避免桡神经的手术损伤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尹凤举 《医学信息》2008,21(3):271-272
目的探讨自锁髓内钉(BLIN)在肱骨干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至2007年采用分又式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36例。结果36例均获4~18个月随访,平均9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3~9个月,平均4.4个月,无并发症发生,肩关节功能评分,优29例,良5例,可1例。结论BLIN治疗肱骨干骨折是一种固定可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良好良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姚仁福 《解剖与临床》2008,13(6):439-440
目的:观察旋入自锁髓内钉(以下简称"旋入钉")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旋入钉顺行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32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4个月,平均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6周,平均72d,无手术致神经及血管损伤者。1例钉尾留出大结节外0.5cm,术后肩部疼痛,外展50°受限;其余31例肩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未见骨折不愈合者,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手术创伤相对小,固定牢固可靠,手术过程简便,且术后能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好,二次取内固定物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旋入自锁髓内钉﹙旋入钉﹚与交锁髓内钉固定对肱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7月~2011年7月54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分别采用旋入钉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旋入钉组30例,交锁髓内钉组24例。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及手术并发症等的区别,根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旋入钉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上明显少于交锁髓内钉组。而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肩关节功能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交锁髓内钉组术后出现3例桡神经损伤病例,均采取保守治疗,术后6个月后,患肢功能均完全恢复。1例伤口出现表面感染,予每日伤口碘伏换药,清除坏死组织后,1月后伤口愈合。两组病例均未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者不愈合。结论旋入钉治疗肱骨干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旋入式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和总结旋入式髓内钉治疗肱干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0年6月~2003年10月采用旋入式髓内钉顺行植入治疗肱骨干骨折12例,术后不用外固定,一周后进行适当功能锻炼:粉碎性骨折石膏固定6周后,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本组12例,均经3个月~2年随访,获得愈合,无并发症出现。按Neer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100%。结论旋入式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愈合率高,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旋入式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和总结旋入式髓内钉治疗肱干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0年6月~2003年10月采用旋入式髓内钉顺行植入治疗肱骨干骨折12例,术后不用外固定,一周后进行适当功能锻炼;粉碎性骨折石膏固定6周后,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本组1 2例,均经3个月~2年随访,获得愈合,无并发症出现.按Neer功能评分标准,优良率100%.结论旋入式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愈合率高,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卫兵  刘永刚 《医学信息》2005,18(9):1157-1158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肱骨自锁髓内钉治疗12例患者,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31.2岁;臂丛麻醉,C臂透视下于肱骨大结节和肱骨头关节面之间进入,依次扩髓,安装自锁髓内钉,2天后开始肘关节功能训练,1周后肩关节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月-24月,平均13.5月,均I期骨性愈合,平均14周,无断钉、腿钉、感染等并发症,2例桡神经损伤者行切开探查,术后3月功能恢复,优良83.3%。结论肱骨干骨折手术方法较多,自锁髓内钉有良好的生物学和生物力学优势,操作简单,安全、方便,术后能早期活动,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肱骨白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均行白锁髓内钉固定,其中男29例,女12例。年龄25~6l岁,平均44岁。闭合性32例,开放性9例。闭合复位23例,切开复位18例。结果4l例均得到随访,术后随访平均22个月(6~42个月)。41例骨折均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8周(10~32周)。肩关节功能按Neer评定法评价,优良率为95.1%。结论采用肱骨白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操作简单,损伤小;轴向弹性固定,骨折愈合快;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影响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肱骨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骨折,对于肱骨骨折的治疗有多种手术方法,多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Rush针、Ender针内固定及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对于肱骨近端骨折、肱骨远端骨折、老年人的肱骨骨折、肱骨病理性骨折,顺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具有明显的优点,有利于肩、肘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关节僵硬致残的机率。我院自2002年9月至2005年9月采用C臂机下,闭合复位R-T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22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26~68岁,平均为38岁。车祸伤16例,跌伤3例,其他伤3例,横断骨折8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为精准化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收集自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68例患者的资料。其中,男21例,女47例;平均年龄66.5岁; Neer 3部分为43例,Neer 4部分25例;根据损伤机制分型:内翻型38例,外翻型30例。35例行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33例行有限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型髓内钉内固定术,评估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后各项围手术期指标、术后肱骨近端形态学参数及肩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7.8个月。锁定钢板组与交锁髓内钉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95.3±12.5) min与(75.9±10.3) min,平均切口长度分别为(11.8±2.6) cm与(7.6±2.2) cm,差异都有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肱骨近端形态学评估方面,锁定钢板组与交锁髓内钉组患者的初次颈干角分别为(137.5±7.8)°与(136.4±6.9)°,末次颈干角分别为(133.3±6.13)°与(134.5±7.2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锁定钢板组与交锁髓内钉组患者的前举范围为(143.9±20.36)°与(139.6±21.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肩关节评分锁定钢板组平均为(79.8±8.1)分,交锁髓内钉组(81.9±7.6)分(0.05)。锁定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8%,交锁髓内钉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 钢板与髓内钉治疗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有各自优势,对于内翻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类型,力学上髓内钉相对于钢板更有优势,外翻型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类型大部分伴有大结节粉碎骨折,锁定钢板对于大结节固定相对更有优势。外科医师需熟练掌握2种手术技术,避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的手术要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0月~2005年10月23例顺行肱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中上段骨折。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1年3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为2.4个月。所有关节活动度均可。结论顺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中段或中上段骨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肱骨干骨折主要有保守治疗、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髓内钉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外固定等治疗方式。骨折不愈合和桡神经损伤是肱骨干骨折的常见并发症。肱骨干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目前仍存在争议,肱骨干骨折的各种治疗方法各具优缺点,临床医师应该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骨折类型及自己的经验进行选择,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本文就肱骨干的解剖,肱骨干骨折的保守治疗、手术治疗、适应证、禁忌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处理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应用不扩髓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7例肱骨干粉碎性骨折,采用不扩髓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后临床效果的回顾性分析,综合评估该方法对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治疗的可行性。结果按Winquist骨折分类法,17例患者中,Ⅰ型1例,Ⅱ型5例,Ⅲ型8例,Ⅳ型3例。多发性损伤12例(ISS≥20)。1例发生不完全性脂肪栓塞。6例为开放性骨折急诊手术。术后45 d骨折处大量骨痂生长者12例,90 d 5例。14例90 d骨折线完全消失,3例120 d完全消失(均为Ⅲ型,Ⅳ型骨折)。所有病例术后12 ̄24个月拔出髓内钉。远期疗效优14例,良3例。未发现断钉、骨不连、畸形愈合、取钉后再骨折等并发症,也未发生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等损伤。结论应用不扩髓髓内钉固定法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效果良好,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可膨胀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可膨胀髓内钉在肱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2005年5月~2007年10月应用可膨胀髓内钉治疗28例肱骨中段及中上段骨折,男16例,女12例,其中新鲜骨折25例,陈旧性骨折3例,其中伴骨质疏松8例。3例新鲜骨折闭合复位,余25例切开复位,均顺行进针。结果28例均获随访6~15个月,平均12月,均骨性愈合,肩关节功能根据Neer评分,优17例,良10例,差1例。结论膨胀髓内钉内固定具有固定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与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进行临床生物力学分析。方法:1998年5月至2002年5月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65例,分别采用静力型股骨交锁钉内固定29例,动力钉内固定29例,重建钉固定18例,逆行钉固定9例;胫骨骨折47例,采用静力胫骨交锁髓内钉固定;肱骨干骨折15例,采用肱骨分叉式交锁髓内钉固定。扩髓:股骨47例,胫骨36例,肱骨10例。结果:本组127例中,骨折愈合125例;膝、踝、肩、肘关节完全恢复正常121例。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长骨骨折效果良好。最好选择与骨骼弯曲半径相匹配直径较大的钛髓内钉。术中扩髓与不扩髓各有优缺点。静力型交锁钉可在6~8周内改为动力固定来刺激骨折愈合。交锁髓内钉固定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肱骨干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因其解剖及骨折特点,肱骨干中下段骨折多呈斜形或螺旋形。自2001年3月~2007年12月,作者采用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中下段斜形及螺旋形骨折32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郭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26):4936-4940
背景:目前,对管状骨骨折的内固定多采用髓内钉固定和钢板固定两种方式。交锁髓内钉以其适应证广、创伤小、固定牢等优点已经成为治疗长骨干骨折的金标准。 目的:比较微创锁定钢板、可膨胀髓内钉与交锁髓内针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效果。 方法:6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3组,分别采用微创钢板、可膨胀髓内钉及交锁髓内针内固定,3组均采用常规内固定入路,比较3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 结果与结论:3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组内固定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是各有不同。结果表明3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肱骨干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疗效。在治疗应根据骨折的类型和损伤的程度合理选择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9.
背景:随着微创技术的开展,髓内钉和微创钢板内固定广泛应用于肱骨干骨折并取得良好效果,但也并存一些并发症,如何  改进内固定的设计及操作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成为研究热点。 目的:总结近年来肱骨干骨折微创内固定的治疗进展。 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MEDLINE(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Web of knowledge (http://apps. isiknowledge.com)、OVID(http://ovidsp.tx.ovid.com)、Elsevier(http://www.sciencedirect.com)、中国期刊网(http://epub. edu.cnki.net)及万方数据库(http://wanfang.lib.sjtu.edu.cn)2005/2010有关髓内钉和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humeral shaft fractures,internal fixation,minimally Invasvie”,中文检索词为“肱骨干骨折,微创,内固定”。排除重复性研究及肱骨干病理性骨折相关文献,纳入32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只有准确掌握肱骨干骨折及不同内固定种类的特点,做到个体化治疗,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并最大程度减少并发症。目前深化了对肩袖损伤的认识,初步寻找到减少肩袖损伤的方法,改进了髓内钉及钢板的设计,在方便操作、减少手术时间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神经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20.
肱骨干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5%。大多需要手术治疗,随着内固定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倾向于手术治疗。其中髓内钉、普通钢板与锁定加压接定板治疗已是骨折治疗的主体[1]。我院采用上述三种方法治疗9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取得了不同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