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社区诊治的10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社区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血压控制情况、并发症发率.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血压控制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中医护理措施,对患者血压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市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70例,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135例,对照组135例。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用药指导、行为干预等方式,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1年后,2组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孙敏  王慧勤  沈燕 《安徽医学》2015,36(6):752-754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1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护理干预,干预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行为方式、遵医依从性、血压值变化等相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护理干预能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行为方式、遵医依从性,并有效地控制了血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程序式居家护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程序式居家护理的注意事项。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1月我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社区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程序式居家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1个月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幸福感。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其空腹血糖低,餐后2h血糖水平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程序式居家护理有助于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控制,并提高其幸福感,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雯  赵剑秋  李俊娟  宋璐  陈朔华  吴寿岭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1):1522-1525, 1529
目的探讨开滦研究队列基线(2010年)血压水平及2年后(2012年)血压变化对新发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来自开滦研究中的脑卒中队列作为研究对象,2010年和2012年分别对观察队列进行健康体检,并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选取队列中基线非高血压且无斑块人群1 445例进行分析。根据基线血压及2年间血压变化进一步分为:稳定为正常血压组(Ⅰ组)284例,正常血压进展为正常高值血压组(Ⅱ组)184例、正常高值血压降为正常血压组(Ⅲ组)238例,稳定为正常高值血压组(Ⅳ组)498例,正常血压或正常高值血压进展为高血压组(Ⅴ组)241例。观察血压变化与2012年新发颈动脉斑块的关系。结果2年后正常高值血压人群颈动脉新发斑块检出率高于正常血压人群(P < 0.01)。Ⅰ、Ⅱ、Ⅲ、Ⅳ、Ⅴ组新发斑块的检出率分别为18.9%、14.3%、17.1%、24.2%、26.4%,随着血压水平的增加,新发斑块的检出率呈增加趋势(P < 0.05)。调整混杂因素后,与Ⅱ组比较,Ⅳ组、Ⅴ组发生颈动脉斑块的RR值(95%CI)分别为2.007(1.162~3.464)和1.823(1.009~3.291)。结论非高血压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与正常血压进展为正常高值血压比较,血压稳定在正常高值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已经增加。  相似文献   

6.
罗阳  李晓雯  林爱华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2):2826-2831
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已成为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潜在工具。目的 研究社区中老年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人群微信干预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11月-2019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广州市越秀区白云街道中老年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人群,利用微信进行6个月的分层干预,前3个月为健康教育阶段,后3个月为健康行为促进阶段。对干预过程中干预对象的依从性进行描述,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209人,干预6个月后,167人(79.9%)完成干预过程。其中,依从性良好者81人(48.5% ),依从性差者86人(5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目前婚姻状况、合并症情况、饮酒情况是社区中老年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人群微信干预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中老年正常高值血压及高血压人群微信干预依从性有待提高,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干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文化程度低、有配偶、无合并症、饮酒的干预对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长沙市体检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者合并慢性肾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对2011年3-5月在长沙市某大型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企事业单位在职员工11 274人进行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在内的现状调查。将体检人群分为4组: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未确诊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比较各组指标之间的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正常高值血压者合并CKD的影响。结果: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未确诊高血压组及确诊高血压组CKD的患病率分别为3.31%,6.60%,11.78%和17.35%,男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校正年龄、肥胖、糖代谢异常、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因素后,男性正常高值血压增加CKD患病风险(OR,1.30;95% CI,1.03~1.63;P<0.05)。高尿酸血症是男性正常高值血压者合并CKD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5;95% CI,1.59~3.19;P<0.05)。 结论:长沙市体检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者合并CKD患病率为6.60%;男性正常高值血压明显增加CKD患病风险,高尿酸血症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田莉梅  邓瑞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3):127-128
目的分层干预社区高血压人群,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血压控制水平,探索综合防治高血压管理模式的可行方案。方法将10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社区干预,干预组签订保健合约。实施合约式入户分层干预措施。结果2组患者1年后高血压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健康行为模式的建立组内和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合约式分层干预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督促其定期复查,较常规社区干预更全面、系统,对提高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和血压控制率有显著成效。是管理社区高血压患者有效、可行的综合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方法:从2015年2月开始筛选患者,以公卫科老年人免费体检处接待的临界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截止2016年5月,共入选对象10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52例,分别采用常规宣教以及社区护理干预,持续3个月,6个月复查血压.结果:干预后,组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SBP、DBP水平低于干预前,组间对比观察组SBP、DB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展为高血压率1.92%(1/52),低于对照组21.15%(1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降低高血压进展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中医体质的危险因素探讨高血压前期的社区综合干预模式效果。方法测定300名来我社区中心体检者血压,将其分为高血压前期组(150例)和健康人群组(150例),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研究对象体质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将体检者分为9类中医体质,并采取个性化干预措施。随访2年,比较高血压前期组和健康人群组的高血压前期检出率、血压、体质量指数和行为改善评分。结果经个性化干预后高血压前期组高血压前期检出率显著下降(P<0.01),体质量指数和血压显著改善(P<0.05),行为改善评分显著升高(P<0.05)。结论基于中医体质研究,构建高血压前期危险因素的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对于高血压前期的预防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姚震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0):1494-1495,1497
目的:通过对在社区卫生服务站问诊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考察社区管理的实际意义。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从社区内抽取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的方式进行干预,对照组同期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查和记录。随访3个月,比较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血压、血糖的变化。结果:应用社区管理方案进行干预的治疗组30例老年患者检查指标显示:与管理实施前比较,治疗组老年患者在不规则用药、缺少运动方面都有所改善,饮酒和高盐摄入这种不良生活习惯也得到有效地控制,与管理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压、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与管理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社区卫生服务站干预式综合治疗法能够有效提高社区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人对疾病的认识和正确对待,可以有效控制老年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有利于其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式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中起到的防治效果。方法:将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健康教育干预方式,对照组采取普通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对比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得到提升,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得到了改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式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当中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积极的护理干预明显的促进患者的高血压治疗状况和血压的稳定控制情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临床资料特点,探讨对正常高值血压早期干预的必要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6月期间衢州市人民医院收集的健康资料,423例正常高值血压者为观察组,620例健康体检理想血压者为对照组,测定体质指数、腰围等体检参数,调查生活方式,比较分析组间资料。结果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腰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血肌酐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317.19±88.12)mmol/L和(215.58±85.47)mmol/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处于高血压前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增加,应注意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随访和干预。  相似文献   

14.
李加琼 《求医问药》2014,(19):93-94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月本社区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及用药管理水平,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相较于进行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的血压控制率及用药管理水平均显著提高(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正在药物治疗的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2例,试验组建立健康档案后采取综合干预的方法进行血压控制;对照组进行一般血压监测,自行饮食控制或相应体育锻炼。每组患者均干预随访一年,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率。结果两组患者经干预后统计血压控制率,试验组(38/59)64.41%,对照组(19/48)39.5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控制有较好效果,是提高社区高血压人群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切实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社区护士通过对超重、肥胖等体质指数异常人群采取非药物治疗手段干预措施,观察其血压值的变化,使体质指数降低到正常值内。方法选定广宁地区2个居委会,体质指数〉24的超重或肥胖居民152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利用社区护士与居民接触广泛的有利条件,采取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加强运动、心理护理等一系列措施,给予干预。一年后对比两组人群体质指数和血压值变化数据。结果体质指数降低与血压的关系,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干预后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社区护理模式对体质指数异常人群进行干预后其血压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健康体检人群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其血压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人群中老年高血压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改善健康体检人群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具有显著效果,同时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雷莫章 《当代医学》2013,(21):117-1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的病情控制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将2010年8月-2012年10月期间患有高血压的110例老年人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饮食干预、体重控制、药物指导、心理干预、康复指导及家庭随访。干预前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在高血压疾病的认知度、血压控制率、体重控制水平、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明显地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遵医依从性,从而有效的控制血压,改正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居家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及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作用。方法将74例本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予居家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随访半年并记录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及用药依从性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 (1)在护理前,两组血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两组患者分别接受半年护理干预后,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高于干预组患者(P0.05);(2)在接受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居家护理干预可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居家护理的效果.方法:收集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共13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6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居家护理,将两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血压控制优良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81%,x2=10.315,P=0.001).结论: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居家护理能够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更佳控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