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抗感染、平喘、化痰及吸氧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丹红注射液40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日1次静滴,疗程14天。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8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中TNF-α和IL-8浓度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可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中TNF-α和IL-8浓度,抑制炎症细胞生成,对COPD气道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茜  周志益  李华  甘丹 《重庆医学》2013,42(17):1938-1939,1942
目的探讨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与肺功能相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高龄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治疗后缓解期外周静脉血,检测IL-8、IL-6、TNF-α水平,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两组患者FEV1%pred的变化。结果高龄COPD急性加重期细胞因子水平随综合评估分级递增而逐渐增加(P<0.01);急性加重期IL-8、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P<0.05);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IL-8、IL-6、TNF-α水平与肺功能指标FEV1%pred呈负相关(P<0.01)。结论高龄COPD患者IL-8、IL-6、TNF-α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衡量高龄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判断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且与肺功能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稳定期不同程度老年COPD患者下呼吸道细菌定植的细菌学变化特点, 及其与急性加重、炎性反应、肺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 从而研究他汀类药对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LABC的影响.方法 选择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96例, 进行痰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细菌学定量, 定性分析, 根据结果分为LABC阳性联合他汀治疗、常规治疗组及LABC阴性联合他汀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 测定实验前后血清白介素6 (IL-6) 、白介素8 (IL-6) 、hs-CRP及TNF-α水平及肺功能.结果 87例患者有40例存在LABC (45.98%) , LABC阳性患者血清IL-6, IL-8, TNF-α、hs-CRP高于LABC阴性 (P<0.05) , 肺功能较LABC阴性明显下降 (P<0.05) , 随访1 a联合他汀治疗组血清IL-6, IL-8, TNF-α、hs-CRP低于常规治疗组 (P<0.05) ;肺功能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 (P>0.05) ;急性加重风险低于常规治疗组 (P<0.05) ;LABC阳性患者联合他汀治疗组抑制细菌定植高于常规治疗组 (P<0.05) ;LABC阴性患者联合他汀治疗组细菌定植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LABC阳性患者血清IL-6, IL-8, TNF-α、hs-CRP高于LABC阴性者, 联合他汀治疗有利于抑制LABC或增殖, 减轻炎性反应, 减少急性加重, 延缓肺功能下降, 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王智峰 《当代医学》2016,(24):24-25
目的 分析与探讨COPD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和患者肺功能相关性.方法 选取80例接受治疗的COPD患者,依照分级将患者分为3组,即Ⅱ级COPD组(30例)、Ⅲ级COPD组(28例)、Ⅳ级COPD组(22例),检查与测定各研究对象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肺功能.结果 血清TNF-α、IL-6、CRP水平和患者肺功能存在相关性,且稳定期COPD患者血清TNF-α、IL-6、CRP水平和患者肺功能具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 COPD患者TNF-α、IL-6、CRP细胞因子的上升是COPD患者肺功能降低的重要因素,为定期抗炎治疗COPD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血清IL-17、IL-13及脂联素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辛伐他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IL-17、IL-13及脂联素变化情况。结果 COPD患者组血清IL-17、IL-13水平较健康组显著升高(P<0.01);而FEV1%、FEVl/FVC及脂联素水平则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7、IL-13较治疗前显著降低,FEV1%、FEVl/FVC及脂联素水平则显著升高(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血清IL-17、IL-13、脂联素、FEV1%及FEVl/FVC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炎症介质IL-17、IL-13和脂联素的含量与患者FEV1%、FFEVl/FVC均显著相关。结论辛伐他汀治疗能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升高脂联素水平并降低IL-17、IL-13水平,辛伐他汀对COPD的治疗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改善作用,并探讨了其相关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每组50例,另取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正常对照。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IL-6和TNF-α表达水平的检测使用ELISA法。结果常规透析对照组和辛伐他汀干预组Hs-CRP、IL-6、TNF-α、TC、LDL-C、HDL-C、BUN和Scr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均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后常规透析对照组Hs-CRP、IL-6、TNF-α、TC、LDL-C、HDL-C、BUN和Scr的表达水平与研究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辛伐他汀干预组Hs-CRP、IL-6、TNF-α、TC、LDL-C水平治疗6个月后则较研究前显著减低(P<0.05),HDL-C表达水平又较研究前显著升高(P<0.05)。研究后辛伐他汀干预组BUN和Scr表达水平与研究前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常规透析对照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2.0%显著高于辛伐他汀干预组的18.0%(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显著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研究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于我院呼吸门诊科就诊的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0例行常规吸氧、化痰止咳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经过2周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并对比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中T淋巴细胞(CD4+、CD8+、CD4+/CD8+)以及肺功能(FEV1、FVC、FEV1/FVC)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8、TNF-α值同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8、TNF-α值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CD4+和TCD4+/CD8+淋巴细胞较治疗前升高,而CD8+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CD4+和TCD4+/CD8+淋巴细胞同对照组相比较高,而CD8+相比较低(P<0.05).两组患者经过2周的治疗后肺功能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增强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TNF-α、IL-6、IL-8及IGE水平的变化,确定其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2月到2011年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为观察组,同期于我院体检的50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功能,测定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及IGE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的血清TNF-α、IL-6、IL-8及IGE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TNF-α、IL-6、IL-8及IGE水平趋于一致;同时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血清TNF-α、IL-6、IL-8及IGE水平可以作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判断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福多司坦对COPD患者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与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4例COPD急性期患者随机均分成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福多司坦。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IL-8、IL-10和TNF-水平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1.9%,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0%(<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8、IL-10及TNF-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但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0.05);同时两组治疗后FEV1、FVC以及FEVl/FVC%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治疗组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福多司坦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COPD患者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0.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221-223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及外周血细胞因子TNF-α、IL-8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予乙酰半胱氨酸口服,疗程12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12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SOD、MDA及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8水平的变化。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8、SOD、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6、12个月,治疗组患者细胞因子指标(TNF-α、IL-8)以及氧化应激损伤标记物MDA水平均低于观察组(P<0.05),SOD水平较观察组上升(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具有降低COPD患者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并能够抑制炎症因子,对于COPD稳定期患者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苦参素胶囊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IL-6和TNF-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苦参素胶囊对慢性乙肝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54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苦参素组,常规组给予一般护肝、支持及对症治疗,苦参素组另加苦参素胶囊。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检测患者血清IL-6、TNF-α值及肝功能指标(ALT及TBIL)。结果治疗后两组IL-6、TNF-α水平及肝功能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苦参素组较常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苦参素胶囊能显著降低慢性乙肝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具有较好的抗肝脏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12.
阿选德  关英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9):1121-1122,1143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与噻托溴胺配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和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COPD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应用噻托溴胺治疗,观察组应用克拉霉素与噻托溴胺配伍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变化及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RP、IL-6、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克拉霉素与噻托溴胺配伍治疗COPD患者,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化痰健脾益肺"法的应用对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IL-6及TNF-α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80例研究对象均为近年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采用安慰剂对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化痰健脾益肺汤对研究组40例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FEV1、FVC、FEV1%、FEV1/FVC(%)以及血清IL-6和TNF-α水平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和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血清IL-6、TNF-α水平均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血清IL-6、TNF-α水平存在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化痰健脾益肺汤进行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得以改善,减轻患者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4.
孟鲁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6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毅  徐莉琼  李婵  曾凡兰 《四川医学》2012,33(3):436-438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COPD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6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孟鲁司特(孟鲁司特组),检测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患者肺功能指标并进行血气分析,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IL-8。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孟鲁司特组FEV1%、FEV1/FVC和MVV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孟鲁司特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PaO2升高,P<0.05,PaCO2降低,P<0.05;治疗后孟鲁司特组PaO2明显升高,P<0.01,PaCO2明显降低,P<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IL-6、IL-8、TNF-α降低,P<0.05;治疗后孟鲁司特组各细胞因子明显降低,P<0.01,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辅助治疗COPD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清细胞炎性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MHD治疗的尿毒症患者80例,检测血清IL-6I、L-8、TNF-α的浓度,然后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simvastatin treatment group,S组)和非辛伐他汀治疗组(patient control group,P组),S组40例在血液透析治疗同时给予辛伐他汀治疗,P组40例单纯血液透析治疗,于6个月后再次检测S组、P组IL-6I、L-8、TNF-α值。【结果】辛伐他汀临床干预6个月后S组IL-6I、L-8、TNF-α水平较前明显下降(P<0.01);而非辛伐他汀组IL-6I、L-8、TNF-α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以降低MHD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恒定功率踏车运动对稳定期COPD患者炎性细胞因子、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55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60例正常人对照者进行恒定功率踏车运动,于运动前后采静脉血,使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量血清IL-1、IL-6、和TNF-α浓度。试验组在运动前和12周运动后,分别测定肺功能指数、6分钟行走试验结果、Borg呼吸困难指数及相关生活质量指数。结果:试验组基础状态血清IL-1、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运动前相比,对照组运动后TNF-α水平无显著性改变(P>0.05),但IL-1、IL-6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试验组IL-1、TNF-α水平运动后呈明显降低(P<0.05),而IL-6水平运动后并无显著意义的升高(P>0.05)。试验组患者在运动前及12周后6MWT、生活质量、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12周踏车运动试验可有效控制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人IL-1、TNF-α水平,但对降低IL-6水平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发展过程中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其与肺功能的关系,为社区控制COPD提供可行有效的观测指标。方法 COPD患者(疾病组)112例,年龄56~87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4组:Ⅰ组为轻度COPD,Ⅱ组为中度COPD,Ⅲ组为重度COPD,Ⅳ组为极重度COPD。选择正常健康者69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COPD患者血清IL-8、TNF-α的含量。结果社区疾病组血清IL-8、TNF-α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Ⅳ组IL-8、TNF-α水平均高于I组,Ⅲ、Ⅳ组IL-8、TNF-α水平高于II组,Ⅳ组IL-8、TNF-α水平高于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IL-8、TNF-α与肺功能结果呈负相关。结论 IL-8、TNF-α参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生、发展,它的变化是观测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病发展的一个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容量肺灌洗对煤工尘肺合并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煤工尘肺合并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小容量肺灌洗治疗.观察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团子β1 (TGF-β1)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2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2.7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2组患者肺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2组患者肺功能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IL-6、TGF-β1以及TNF-α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容量肺灌洗治疗煤工尘肺合并稳定期中重度COPD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且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IL-6、TGF-β1、TNF-α水平,但是对于患者的肺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一氧化氮(NO)的变化,并探讨NO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采集COPD急性加重期、稳定期患者和健康者外周血血清,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中NO、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和放射免疫法定量测定血清TNF-α浓度。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组NO水平明显低于稳定期组(P<0.01),而TNF-α和hs-CRP显著高于稳定期组(P<0.01);COPD稳定期组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hs-CRP水平在稳定期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急性加重期NO与TNF-α、hs-CRP存在明显负相关性(r=-0.365,P=0.047,r=-0.450,P=0.013)。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NO与TNF-α、hs-CRP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148,P=0.434;r=-0.09,P=0.636)。结论 NO、TNF-α、hs-CRP均参与了COPD气道炎性反应,并与COPD炎性损伤程度有关。此外,NO水平越低,炎性反应越剧烈,提示NO在炎性级联反应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丹参多酚酸盐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35例确诊为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治疗组66例与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69例,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辛伐他汀与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另外选取3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判断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分析正常组及两个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中的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4个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观察药物是否存在不良反应。结果辛伐他汀治疗组与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经4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5.8%和89.2%;与辛伐他汀治疗组相比,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经治疗后患者NO含量显著上升(P<0.05),ET含量显著下降(P<0.05),IL-6及TNF-α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参多酚酸盐辅助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效果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