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9年1月15日,由中铁电气化局集团青藏线信号联调项目组完成的"青藏线ITCS信号系统综合联调技术"通过中铁电气化局集团科技成果评审。该项目针对ITCS系统的技术特点,结合国内铁路信号联锁要求和青藏线的特殊环境,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结合青藏线超低温、高海拔特殊自然环境条件和列车运行的特殊要求,为实现信号系统设备的技术先进、少维护、无人值守、高可靠运行的目的,开展高原信号器材适应性和信号系统集成的研究,采用GSM—R和GPS技术,确立适用于青藏线特殊要求的信号系统设计方案。研究结论:根据青藏线的特殊要求,经过试验研究,确立了集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于一体的信号系统集成设计方案。采用GSM—R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了信号安全信息车地双向传输;采用GPS和EOT设备,不设轨道占用检查设备,实现了列车占用检查和完整性检查;采用GPS差分定位技术提高了列车的定位精度,满足了高速行车和虚拟闭塞系统控制的安全需求;取消地面信号机和区间轨道电路,实现了车站联锁和区间自动闭塞;全新的运输组织模式和维护管理方式,实现了免维护、少维修的既定目标。采用RBWT虚拟技术,对试验系统进行了安全防护,保证了试验列车和地面设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青藏线试验段通信信号试验大纲”是针对青藏线对通信信号的特殊要求提出的。青藏铁路地处高原多年冻土,气候恶劣,人烟稀少,生活、工作条件相当艰苦。为将青藏铁路建成“高质量、高可靠、世界一流的高原铁路”,要求信号系统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系统结构简单、现场设备少;少维修、低能耗,运营维护成本低。因此试验项目分为两类:一类为国内成熟技术,但设备指标须按照青藏线特殊要求制订,试验的重点是检验恶劣环境下系统功能的适应性;另一类为国外引进技术/国内新技术,试验的重点除与前者的共同处外,很多试验项目,例如基于GSM R和GPS的信号…  相似文献   

4.
青藏线位于我国西北区域高海拔的多山地,雷暴灾害发生十分频繁,时有强风、暴雨雪、冰雹和雷电闪击,它们是影响青藏线通信设备安全运行的最大危害之一。而此次在青藏线上运用的通信设备与以往其他线通信设备有所不同,无线通信即无线列调采用了全新的GSM-R移动通信系统,室外天线设置于45m高的铁塔上,经馈线容易将雷电引入到室内。因此就设备本身而言,提高了对接地及防雷的要求。现具体介绍青藏线机房室内通信设备接地系统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2006年西宁电务段管内青藏线ITCS信号系统联锁设备全面交付使用.随着格拉线引进CTS2型转辙设备和西格线S700K转辙设备的全面使用,传统的国产转辙设备基本退出主角位置.  相似文献   

6.
随着青藏线运能逐渐提高,需要对既有ITCS信号系统的车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研发具有冗余结构的国产化ITCS车载设备,能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提升青藏线的运营效率,而ITCS仿真测试平台是国产化车载设备顺利研发的保障。本文介绍了ITCS仿真测试平台的架构、主要功能和实现情况,并分析了其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前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主要基于车-地通信的信号系统,而基于车-车通信的信号系统也已经在国内开始逐步投入运营。为比较两种信号系统的可靠性水平,从故障导致运行延误的角度开展车-车通信与车-地通信信号系统方案的可靠性分析,结合车-车通信与车-地通信信号系统的设计架构与线路配置分别绘制故障导致2 min以上延误、故障导致5 min以上延误的系统可靠性框图,评价与比较两种系统架构下的可靠性水平,并提出改善措施,为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智能交通综合信息系统中关键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欣  朱刚  谈振辉 《铁道学报》2003,25(6):104-107
阐述了在我国实现铁路智能交通综合信息系统的必然性,提出了铁路智能交通综合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强调了需要发展通信信号系统的关键,并着重分析了通信信号系统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铁路通信信号系统防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雷电监测系统组建铁路通信信号系统雷电监测网,并对铁路通信信号系统雷电监测网具体实施方案以及监测系统组成和设计做了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系统联调联试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系统联调联试的必要性、定义以及阶段划分,提出在高速铁路联调联试中,通信信号系统必须以高速铁路关键运营目标值为核心,并详细地论述通信信号系统联调联试的各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从电磁兼容与综合防雷的原理,分析电源防雷箱与配电防雷箱的异同及其优缺点,进一步探讨为什么铁路信号电源引入防雷,应该采用标准电源防雷箱,而不宜采用非标产品配电防雷箱。  相似文献   

12.
随着铁路信号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信号设备防雷技术已不是过去狭隘的雷电防护,更是雷电及电磁兼容防护技术,铁道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防雷综合整治,但现场个别站仍存在不足,希望通过这起防雷单元故障分析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明珠线一期工程接触网防雷接地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上海明珠线一期工程接触网防雷接地系统的效果及该线车辆遭受雷击的原因,认为地铁车辆的防雷与接触网系统的防雷必须密切配合,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防雷的概念,并提出了加强改进接触网防雷接地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铁路信号防雷事关铁路的行车安全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意义重大。但是,铁路信号防雷在投资控制方面还存在造价标准不够完善等问题,为此,有必要对信号机房建筑物防雷的信号机房建筑物室外防雷、信号机房屏蔽层防雷、信号机房建筑物综合地网、信号机房电源引入防雷和信号外线防雷等5部分定额的补充编制进行深入的探讨,使铁路信号防雷的投资控制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15.
从雷电灾害的基本知识入手,研究探讨新建以及改扩建铁路站房及铁路沿线建筑的综合防雷概念、历史以及发展前景,提出对于综合防雷技术的一些设想,并结合相关实例说明综合防雷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介绍了站场信号楼雷电防护的特点,提出整个信号楼的雷电防护应采取综合防护的方法,着重从改善电磁环境条件、良好的接地措施以及设置防雷保安器三个方面,分析了站场信号楼防雷实施过程中应抓住的几个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驼峰场中铁路信号设备的防雷保护,分别对室内设备和室外设备防雷作了分析。具体分析了测长系统、测重系统、测速系统以及显示板的防雷保护。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国内外高速铁路防雷对策及措施应用现状,对比评估了避雷线、并联问隙、避雷器3种不同防雷措施的技术经济性。结合国内高速铁路实际特点提出了加强牵引网雷电监测、进行差异化防雷治理改造的防雷对策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综合防雷设计原则,介绍了利用综合防护技术,采用整体防护的方法,对计算机联锁车站信号设备的雷害进行的大量的研究与防雷实践,并结合车站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雷电对光电建筑的危害,详细介绍了光电建筑遭受直击雷的概率计算方法和防雷等级划分原则,从直击雷、感应雷和接地3个方面提出了光电建筑防雷方案的设计依据,为光电建筑的防雷接地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