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Matlab和Micdeva两者的优缺点,并阐述了使用Mideva实现M文件到CPP文件的转换,以及在VisualC 中调用Matlab编写的函数,将Visual C 的许多点同Matlab的数值运算和图象处理等强大功能结合起来,实现程序的优化,并用一个图象处理的实例讨论了具体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2.
C2M是一个把C语言遗留代码转换为Matlab中使用的mex封装文件的半自动化系统.该系统主要由C2Mmap和C2Mrule这两个彼此独立但又相关的工具构成.C2Mmap是一个半自动化转换工具,帮助用户在Matlab与C语言之间建立映像;C2Mrule为C函数自动生成相关的封装文件.描述了C2Mmap和C2Mrule,用例说明了封装代码的实际过程.  相似文献   

3.
综述MATLAB与VC++的交互编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通信等工程领域的计算机仿真中,VC和Matlah的交互编程可以结合两者的优点,提高仿真效率。文中介绍了Matlah与VC 之间交互编程的几种方法,包括调用Matlab引擎、C语言mex程序、mat文件操作程序等方法,并特别介绍了Matlab Visual Studio Add-in的使用。同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提出了适合于算法仿真的交互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4.
Matlab和Visual C++结合的桥梁——Midev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Matlab和Mideva两者的优缺点,并阐述了使用Mideva实现M文件到CPP文件的转换,以及在VisualC++中调用Matlab编写的函数,将VisualC++的许多优点同Matlab的数值运算和图象处理等强大功能结合起来,实现程序的优化。并用一个图像处理的实例讨论了具体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5.
针对Matlab界面开发能力差和C#开发复杂数值运算软件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利用C#与Matlab混合编程实现EEG数据的有效处理。本文通过对三种混合编程方法的分析对比,选择C#调用COM组件的方式进行混合编程。该方法第一步需要设置Matlab编译环境,然后编写Matlab函数文件,最后利用Matlab.NETBuilder将编写好的函数文件编译成COM组件供C#调用实现混合编程。并通过真实EEG信号的仿真实验研究上述方法在绘制脑地形图(BEAM)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完全脱离Matlab平台,通过参数传递绘制出不同EEG信号的BEAM。  相似文献   

6.
随着C语言使用者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KEIL软件进行单片机产品的开发。KEIL uVision允许用户自己编写动态链接库仿真外围器件功能。于是有人编写了一些动态链接库文件,这些动态链接库文件可以使KEIL增加LED、LCD、12C的仿真功能。通过使用这些功能,开发者可以在没有硬件的条件下,轻松的编写和调试这些需要硬件支持的程序。并且能够实时地看到器件运行的情况。既降低了成本又缩短了产品开发的时间。下面我就介绍一下具体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使用AutoDesk公司的ACAD软件做工程设计的人员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用ACAD能画图,但很麻烦,不如自己动手在此基础上编个程序来得方便。然而,我们在开发中发现,AntoDesk公司虽然提供了AutoLISP和ADS语言让我们使用,但未提供做安装盘的工具。而作为一个编写成熟的ACAD绘图软件,有自己的安装盘和Windows下的启动文件是很必要的。由此,我们很自然地想到用其他工具软件来帮助做这项工作,使用VisualBasic5.0做ACAD二次开发软件安装盘就是一种方法。首先形成一个WindoWS下的该软件启动文件(.EXE)。由于在ACAD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8.
孙德辉  李天宇  王超 《计算机工程》2007,33(15):241-242
针对Matlab/RTW对硬件编程能力的不足,基于网络远程闭环控制系统,采用C-MEX函数编写硬件驱动程序,经过编译后生成DLL文件,在Simulink中使用S函数调用DLL文件,达到扩展Matlab对硬件编程的能力,使用RTW工具箱生成的C代码并下载到基于ARM 技术的网络远程控制器和现场控制器中实现实时远程在线控制,取得了预期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使用C 语言重新绘制Protel原理图的方法。文章分析了原理图文件及其导出文件的格式,由此确定了具体的转换思路,并提供了程序流程和一个简单的转换效果。该方法可以推广到使用其他语言编写的软件中。  相似文献   

10.
基于COM技术的C#与Matlab混合编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基于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实现Visual C#与Matlab混合编程的2种方法,一种是通过C#使用Matlab提供的自动化服务,另一种是使用Matlab COM Builder将M语言文件编译成COM组件供C#调用。以地理信息系统中常用的空间插值分析为例给出了这2种方法的具体实现。对两者进行比较,提出了各自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使用COM技术实现混合编程能充分发挥Visual C#与Matlab各自的特点,提高程序开发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