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在生命的文学理想贯穿于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创作中.这些作品,热情赞美生命的健康与雄强,憧憬生命的淳朴、优美与向善,表现生命的沉迷和人性苏醒,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道缤纷璀璨的风景线.它不在于给文坛留下多少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而在于凸显一种真实自然、健康雄强的精神气质,表征一种淳朴率真的文化形态和生命力量.沈从文歌唱生命的庄严和美,说到底还是为了燃起这个民族被权势萎缩了的情感,和财富压瘪扭曲了的理性.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是他对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变作出的一种审美反应.他的思想脱出崇奉理性、膜拜西方现代文明的思想主流,属于关注人的感性样态,追求诗意生存的审美现代性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3.
阅读沈从文的小说,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大多数作品都渗透着对女性的独特感觉,表现出独特的女性观念。通过对作者女性人物形象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位人性作家的女性思想。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纳兰性德是清代少数民族的最为重要的作家之一,本文从纳兰性德的审美人格出发,先对他少数民族身份凸显的人格的魅力作概括,和对他形成悲情人格的成因进行分析,最后对他悲情人格作审美分析概括。  相似文献   

5.
数学审美能力就是培养学生感受、鉴赏、创造数学美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美,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和创造的激情.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美学方法.轻松愉快的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6.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作家之一,他在文学创作中始终坚持着对生命的抒写.他是一个对一切无信仰,却只信仰生命的人,他用文学表达对生命的体悟,展现生命的美丽并探寻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20世纪30年代文学三足鼎立之一的"京派",以它别具一格的创作观念和流派特征而丰富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建构.沈从文是"京派"典型的践行者,无论是他的文学创作还是自身气质,都散发着一种和平静穆之韵味,体现出文人的个性和对艺术的执着坚守.  相似文献   

8.
一、小说内容摘要《边城》是沈从文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原载于1934年《国文周报》中,1934年9月由上海生活出版单行本。它是由沈从文创作的一首美好的抒情诗、一幅秀里的风景画,也是支撑他所构筑的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首小诗,没有深厚的人文关怀或高远的志向,可能也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但感情的真挚足以让它感染后人.它韵律优美,情感洋溢,画面动人,不一样的美感赋予它穿越时空的力量.本文主要从声韵、节套、意象和画面构成等方面对其美感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0.
设计审美的中心问题是人与物的审美和谐。设计是设计审美的核心,而设计就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审美观念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产品达到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的高度有机统一。我们在关注设计理念和设计意识的同时,不能忽略设计的一个根本的且十分重要的物质基础——技术的发展革新及其合理应用。所以,重视和了解技术在设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而言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文艺评论还是创作实践,沈从文都以强烈的读者意识注重对读者大众的关爱、阅读对象的论析和接受效果的评价.他的接受美学思想深植于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民族危亡的隐忧,高扬着"民族重造"的文学理想和严肃文学的奋斗旗帜.尽管他游离政治的人性书写和艺术探索有悖于革命读者政治需求的期待视野,但他始终以伟大而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关注文坛动向,瞩目读者变化.他强调文学社会价值、重视作品接受效果、坚持艺术品质创新和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理论主张正是其接受美学思想的鲜明表现.  相似文献   

12.
生态系统视角下,城市会展品牌具有系统性、共生性、流动性和循环性等特点.当前我国城市会展欠缺品牌定位,层次较低,宜传手段单一,产品与宣传内容出入较大.生态视野下,应从完善城市会展品牌生态系统子单元以及促进系统单元之间的共生循环两个角度入手,塑造成功的城市品牌,多方协力,共同提升城市会展的品质,塑造优质的城市会展品牌.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诗歌翻译质量,通过对唐诗英译文的分析研究,以翻译美学理论为指导,从意境美、韵律美和结构美的角度探讨了唐诗翻译。研究表明,翻译美学视角下的唐诗翻译有助于提升唐诗翻译质量和美感体验。  相似文献   

14.
音乐审美教育,是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以肩负着关爱生命历史使命的医学生为服务对象的音乐审美教育,要积极发挥音乐的审美、教育、娱乐的功能,有效地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渗透教育,让学生在音乐审美教育活动中,提高人文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更好地为医疗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15.
试论审美教育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事业,它在实现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可能出现两种情形:一种是教育仅仅被当作是种族繁衍或文明延续的手段,用以维持和传承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想意识,在这种情形下,教育与其说是培养人,不如说“复制”人:另一种情形是教育着眼于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创造未来的新人,这种新人不仅继承了前人的优秀素质,还具有开拓未来的特质。  相似文献   

16.
<新月集>作为泰戈尔伟大的诗歌成就的代表作之一,集中体现了诗人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以及从容驾驭诗歌语言的笔力.本文欲在总结前人对于"陌生化"理论的论述和阐发的基础土.以"陌生化"的角度切入<新月集>,探究诗集抒情视角的"陌生化"艺术.具体表现为:1.儿童视角的新奇性--天真,对人事的初觉;2、母爱视角的纯粹性--角色身份的单一,情感的非社会性、无功利化;3、全知视角的超脱性--非客观无情化,而是身兼孩子母亲更是超然的神的身份.  相似文献   

17.
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德、智、体其他各育一起被提到关系民族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成为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学的叙事视角往往以全知视角为主,而现代小说家致力于谋求叙事文学视角的多样化,但是金庸坚持中国传统文学的叙事视角的特点,并且进行了创造性发挥,使他的作品的叙事视角以全知叙事为主的同时,又不拘泥于某一种单一的全知叙事模式,形成了以无所不知为主、限制视角的流动和围绕一个焦点以内聚型视角形成的三种不同的全知叙事模式,这种多模式的全知视角的尝试使其作品在向传统回归的同时又不拘泥于传统,形成其独特的视角特点.  相似文献   

19.
流有"楚人血液"的沈从文在对民族文化的追寻与思考中,将触角伸向了神秘浪漫的巫楚文化,在其中篇小说<神巫之爱>中对巫楚文化进行了全新的演绎.在文明理性世界看来是迷信的巫,沈从文不仅肯定其存在价值,还挖掘出其中的诗性和美感,更为重要的是他在作品中表现抒写巫楚文化中所特有的一种巫性思维方式,发掘出巫楚文化独特的精神特质,从而实现对现代文明在某种程度上的反思与现代人精神的重铸.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精神的空虚、迷茫。所以,人们有一种情感和精神的要求,需要通过审美满足自我更高的精神需求。而体育舞蹈作为一项蕴含着众多美之要素的体育项目,也正好符合了人们目前的情感需求和审美需求。因此,对体育舞蹈审美价值的研究,便有了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