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凡  李伦兰  戴晴  陶晖  王文静 《安徽医药》2020,41(7):846-849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护理清单在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例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自行设计的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护理清单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组别×时间存在交互效应(F=4.268,P=0.019),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F=8.956,P=0.006),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逐渐下降(F=652.492,P<0.001);两组患者腰椎功能组别×时间存在交互效应(F=17.589,P<0.001),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腰椎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F=8.956,P=0.006),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得分逐渐上升(F=652.492,P<0.001)。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护理清单可减轻胸腰椎骨折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术眼眼球固定与目标扩瞳在降低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白内障并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术眼眼球固定与目标扩瞳干预,观察两组的眼压、视力、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分数为(80.61±6.62)分,对照组为(63.22±12.8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观察组及对照组进行护理后的眼压对比均有了明显的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眼压降低更加显著(P=0.03),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较对照组显著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观察组出现3例并发症(3%),对照组出现10例并发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前进行术眼眼球固定与目标扩瞳干预,可以辅助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张红  王芳云 《安徽医药》2020,41(7):850-853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数字化印模技术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合肥市口腔医院修复科收治的60例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全瓷修复治疗,并通过数字化印模制作修复体。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情绪、诊疗不适感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取模后(干预后)与入院后(干预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差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诊疗不适感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为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分布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8,P=0.04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数字化印模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诊疗不适感,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108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止泻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3.32±1.03)d vs(4.12±1.06)d,(5.42±1.06)d vs(6.13±1.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75,P < 0.001;t=3.4478,P < 0.001);观察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3 014.98±752.97)元vs(3438.12±671.33)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24,P < 0.05);观察组复发率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腹泻护理过程中,能改善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5.
汪贻娟  王金玲 《安徽医药》2019,40(6):693-696
目的 探讨Teach-back健康教育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庐江县中医院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3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Teach-back健康教育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48小时疼痛程度,围手术期功能锻炼依从性,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24小时、48小时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前24小时、术后48小时及术后96 h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压疮、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假体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ach-back健康教育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AMI并行PCI术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实施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住院时间、患者舒适度和血管并发症情况,以及出院后3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干预前后LVEF和ADL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7.83±2.09)天]比观察组[(9.13±3.20)天]明显缩短(P<0.05)。两组PCI术后患者舒适度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穿刺点出血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试验组MACE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78,P<0.05)。结论 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AMI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7.
丁宏霞 《安徽医药》2017,38(7):935-937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在解放军第105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创伤性下肢骨折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3例,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2.33%(1/43),低于对照组的16.28%(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3.29±1.67) d,短于对照组的(18.25±3.2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7%,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模式干预策略对预防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12月收治的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2)和对照组(n=55),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感控措施,观察组实施多模式干预策略,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术后颅内感染率为1.61%,低于对照组的1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为(21.55±4.24)天,低于对照组的(21.80±5.87)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为(34 821.15±5 563.32)元,低于对照组的(37 272.38±6 978.09)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模式干预策略可减少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降低患者的平均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9.
牛成成  张瑞明  尤青海 《安徽医药》2016,37(8):1050-1052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合多媒体教学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3名护生全部参加多媒体教学并采用抛币法随机分成PBL组(n=56)和对照组(n=47)后进入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习,分别给予不同的教学方法,观察实习的总体印象、满意度和出科考试成绩。结果 PBL组总体印象优于对照组;满意度调查显示PBL组满意度为89.29%,与对照组(65.9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组总得分、选择题得分和非选择题得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的操作考试合格率(91.09% vs 89.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满意度以及教学成绩,值得在CSSD护理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姚小燕  张驰英  陈宸  方继红 《安徽医药》2020,41(9):1080-1083
目的 探讨2种加温方式预防先天性巨结肠症(HD)患儿术中低体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行Soave术患儿50例,根据数字的奇偶性随机分为电阻升温毯组(R组,n=26)与充气加温毯组(F组,n=24)。结果 两组患儿体温存在组别效应(P<0.05),麻醉诱导后第30分钟体温开始下降,不同时间点体温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种体温体温随着时间的改变因分组而不同(P<0.05)。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MAP、HR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患儿手术结束到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及苏醒室复苏时间均短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Soave术中使用充气加温毯,能有效维持HD患儿术中体核温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1.
马艳 《安徽医药》2016,37(9):1160-1161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异位妊娠患者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太和县人民医院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调查患者焦虑状态。结果 观察组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异位妊娠患者的焦虑状态,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增加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张凤琴  张永红 《安徽医药》2020,41(3):339-342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家庭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在庐江县人民医院儿科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后,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教育和随访。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出院时及家庭雾化吸入2周后的治疗依从性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儿的憋喘、湿啰音及咳嗽等症状消失时间和家属满意度差异。结果 试验组患儿治疗2周后依从性好、良、差的比例分别为85.0%、12.5%、2.5%,对照组分别为57.5%、27.5%、12.5%,试验组患儿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在住院时、出院时、家庭雾化治疗2周后的依从性评分出现下降,各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在住院时、出院时、家庭雾化治疗2周后依从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憋喘消失时间、湿罗音消失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不仅改善家庭雾化吸入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还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孙敏  王慧勤  沈燕 《安徽医药》2015,36(6):752-754
目的 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1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社区护理干预, 干预组采用强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行为方式、遵医依从性、血压值变化等相比, 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护理干预能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行为方式、遵医依从性, 并有效地控制了血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7月入住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的45例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观察组,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选取2017年2~4月入院的44例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变化及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发生率。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51,P=0.211),两组患者出院和入院吞咽功能变化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d=-1.179,P=0.238)。对照组5例患者发生SAP,观察组无一例发生SAP,两组SA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SAP发生率,但缓解吞咽障碍的效果尚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姜俊红  吴德 《安徽医药》2019,40(9):979-982
目的 探讨多感官刺激疗法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98例6月龄高危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n=100)采用多感官刺激疗法+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n=98)仅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esell发育商、听力水平以及脑性瘫痪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Gesell发育商、听力水平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脑性瘫痪发生率3.00%,对照组为5.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感官刺激疗法能提高高危儿的Gesell发育商和听力水平,提高高危儿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黄晓碧  刘廷亮  高伟  郭颖 《安徽医药》2017,38(12):1580-1582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先天性心脏病(CHD) 患儿介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接受介入治疗的29例CHD患儿,根据患儿介入术后每天口服阿司匹林剂量的不同,分为A组(3 mg/kg,20例)和B组(5 mg/kg,9例),通过TEG检测方法,比较两组血小板功能,并监测临床出血及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29例患儿服用阿司匹林后,花生四烯酸(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23,P=0.000)。阿司匹林治疗后,两组患儿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126,P=0.270)。B组2例患儿术后发生异常出血,A组无出血患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1,P=0.025)。随访期间无血栓事件发生。结论 TEG可以监测CHD患儿介入术后服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功能的变化,5 mg/(kg·d)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出血的可能性增大。TEG可作为抗血小板治疗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孙雅慧  刘鑫  唐旭炎 《安徽医药》2018,39(6):654-658
目的 比较上颌前牙区螺丝固位(SR)和粘接固位(CR)的种植修复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0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修复的74例上颌前牙区缺牙患者(90颗种植体),根据临床固位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SR组(51颗)与CR组(39颗)。比较两组修复后第1天和3、6、12个月边缘骨吸收、软组织指标和牙龈位置。结果 与SR组相比,CR组骨吸收量显著减少(F组间=14.644,P<0.05);改良出血指数(mSBI)显著增加(F组间=7.536,P<0.05);角化龈宽度(wKM)显著增加(F组间=11.489,P<0.05);牙龈边缘位置(GL)效果较好(F组间=6.407,P<0.05);两组改良菌斑指数(MPI)记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1.525,P>0.05)。CR组美观满意度较高(t=-3.35,P<0.05);刷牙出血满意度较低(t=3.022,P>0.05);总体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1,P>0.05)。结论 在边缘骨吸收、wKM、GL和美观满意度方面,CR效果较好;在mSBI和刷牙出血满意度方面,SR效果较好。CR与SR在上颌前牙区的种植修复效果上各有优劣,需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白璐  胡传来  韦学萍  吴红心  叶祺 《安徽医药》2016,37(8):1037-1040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77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教育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教育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包括住院期间个体化健康教育+出院后定期护理随访),运用冠心病疾病认知调查问卷和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认知情况和自我管理水平。结果 出院时、出院3个月及出院6个月试验组患者疾病认知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2,P<0.05);出院3个月及出院6个月试验组患者自我管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5,P<0.05)。结论 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水平低下,需引起医护人员重视;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疾病认识和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胡锦秀  陈倩倩  张卉  汪娟  朱鹏 《安徽医药》2020,41(6):724-726
目的 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结合回授法对食道癌围手术期患者认知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普胸外科2018年4~10月符合标准的180例食道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和多元化健康教育结合回授法进行围术期健康教育。通过调查问卷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知晓率、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试验组分别纳入84例和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对于食道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知识总掌握率高于对照组(95.45% vs 7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呼吸功能训练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92.42% vs 7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76% vs 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57% vs 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0.91% vs 7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化健康教育结合回授法适合食道癌患者围手术期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范娟  沙红兰  丁燕燕  胡阳 《安徽医药》2020,41(6):649-652
目的 探究短肽型肠内营养指导应用于胎儿生长受限孕妇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胎儿生长受限孕妇的1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营养指导,观察组给予短肽型肠内营养指导。对比干预1周后两组孕妇宫高、腹围与体质量情况,胎儿双顶径、头尾、腹围、股骨长、体质量及孕妇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孕妇宫高、腹围与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宫高、腹围与体质量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胎儿双顶径、头尾、腹围、股骨长及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胎儿双顶径、头尾、腹围、股骨长及体质量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周后孕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肽型肠内营养指导应用于胎儿生长受限孕妇中,可提高孕妇宫高与腹围、胎儿双顶径与头尾,并提高孕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