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1973年,上海市南汇县泥城公社人民大队在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后,夺取了粮棉双丰收。全大队粮食平均全年亩产1851.3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棉花平均亩产皮棉201.7斤,比1972年增产四成半。人民三队1973年小麦、早稻、后季稻熟熟增产,粮食全年亩产2026.5斤,比历史最高水平增产二成多;棉花平均亩产皮棉222.6斤,比1972年增产近二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晟舍公社东升大队有水田832亩、桑地198亩,是以稻为主、蚕桑畜牧为副的平原地区大队。 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推动下,大队党支部总结了多年来同病虫害斗争的经验教训,1975年开展了综合防治早稻病虫害的小型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试验区105亩早稻田累计施药面积43亩次,平均每亩药费0.17元,比试验区外的早稻药费每亩1.02元减少83.23%;试验区早稻平均亩产820斤,比试验区外平均亩产778斤增产5.87%。这就尝到了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冶”植保方针的甜头。1976年全大队开展了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820亩稻田的农药费平均每亩2.01元(其中早稻每亩0.47元,晚稻每亩1.54元),比1975年的4.23元(其中早稻每亩1.02元,晚稻每亩3.21元)减少52.48%。而粮食平均亩产1,570斤,比1975年增产268斤,其中早稻增产21.68%,晚稻增产11.09%,春粮增产39.26%。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我县棉铃虫发生危害较多,对棉花增产有一定的影响。在批林整风运动的推动下,各级党委、革委会领导对群测群防工作很重视,并取得显著成效。1973年全县平均亩产皮棉91斤,比1972年翻了一番,比1965年历史最高亩产增长36%,涌现出一批“百斤社”、“二百斤队”和“三百斤组”。 在斗争实践中,我们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害虫发生的特点,摸索虫的发生规  相似文献   

4.
我场位于武汉市郊,主要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养鱼。在利用污水的湖塘中,饵料资源以小型浮游生物为主。所以,我们采取“白鲢当家,花鲢作陪”的放养方针。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近年来,我场几个百亩湖塘亩产分别达800—1000斤。然而,污水湖塘里有很大数量的有机碎屑和腐植质,这部分饵料资源尚未被放养鱼类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5.
膠州大白菜     
(一)前言“膠州大白菜”产于山东膠县,外地称它为“膠白”是全国的名产。它具有汁白味美、纖维细少、易(?)好熟、棵大包心紧等优良特点。它的供应期从10月中旬开始,一直供应到第二年三、四月间。产地分布在沽河、膠河、三里河等流域的雨岸。播种面积在解放后有很大发展,1949年全县只有5,600亩,亩产量只有5,400斤,但到1957年就已扩大到15,000亩,平均每亩产13,000斤。特别出现若干高额丰产田,沽河人民公社创亩产3万斤單株52斤纪录,1958年虽受病害很大,但也出现高产卫星,沽  相似文献   

6.
《水生生物学集刊》1977,6(2):140-142
我场位于武汉市郊,主要利用城市生活污水养鱼。在利用污水的湖塘中,饵料资源以小型浮游生物为主。所以,我们采取“白鲢当家,花鲢作陪”的放养方针。实践证明,这是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近年来,我场几个百亩湖塘亩产分别达800-1000斤。然而,污水湖塘里有很大数量的有机碎屑和腐植质,这部分饵料资源尚未被放养鱼类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大荔县石槽公社张家庄大队郏拉香植棉组,1972年成立。全组26名妇女,一名老农顾问。种植棉花52.5亩。两年来,在深入开展批林整风运动及“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在大队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全体组员立志为革命多贡献,科学种棉夺高产。1972年战胜严重的自然灾害,仍获得了亩产皮棉130斤的较好收成,其中7.8亩育苗移栽棉田,亩产180斤。1973年全部棉田实行育苗移栽,平均亩产皮棉达到325.6斤。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上,展出了多种多样高产的农作物——蔬菜和瓜果,有亩产40,441斤的多穗高粮和亩产18,250斤的多穗玉米;有亩产53,284斤的大番茄和亩产35,640斤的大辣椒;有亩产40,000斤的水稻和结蕾铃700多个的棉花王,有一年多熟的葡萄和17斤重的大黄瓜;……。这些惊人的奇  相似文献   

9.
水稻株型问题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矮秆稻种的兴起是世界育种史上的大事。禾谷类作物的高矮问题是当代科学上的重要问题。 1956年我国广东省潮阳县农民育种家从“南特16号”早籼中找到了株高仅60—70厘米的植株,1957年便系选出我国第一个矮秆品种“矮脚南特”,一季亩产800斤以上,1958年一季亩产过千斤。这个新生事物,无论是推广速度,还是增产幅度,在我国乃至世界水稻新品种推广史上都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10.
1992年大连市郊区董家沟村农西屯林永宁,用高美施喷施大白菜.供试品种为鲁白2号,试验用400倍、600倍和800倍液,对照喷清水.各处理重复三次.喷施时间为9月14日和9月21日,即在包心始期午后叶面喷施两次. 喷施高美施,产量明显提高.11月8日收获后,测定对照实产为每亩4405.6公斤;喷400倍液的亩产5633.1公斤,比对照增产21.8%;喷600倍的亩产5326.9公斤,比对增产17.3%;喷800倍液的亩产5158.6公斤,比对照增产  相似文献   

11.
1959年我场蔬菜生产,在上級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场职工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很大成績。露地蔬菜250亩平均亩产量达到23,078斤,較1958年增长9.89%。阳畦芹菜生产,由于采取“割叶柄留原根复草越冬法”的結果,使得210个阳畦春芹菜总产达到43,955斤,获得平均畦产209.3斤的大面积丰产。露地黄瓜生产,在职工們敢想敢干大鬧革新的思想指导下,創造性地实行了“病株更新起死回生法”,取得了亩产21,352斤,再一次創造了高产新記录。黄瓜能高产,主要技术措施是:“二抓、三勤、一革新”。  相似文献   

12.
胜利油菜,又名“日本油菜”,在四川各地已广泛推广,获得了不少最高记录的产量,如1953年三台县农场每亩平均产量425.5斤,南部县农场大面积平均产330斤,我站1955年已获得276斤的高额产量。通常胜利油菜在四川各地种植,单位面积产量都在200斤以上,比本地油菜品种提高2~3倍产量,但也有因为对这个品种的栽培技术及生长特性未能掌握,每亩产量也有下降到几十斤的。因此,我站1952年至1955年对这个品种的特性及栽培技术作了初步的  相似文献   

13.
培育早熟高产冬小麦品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北京地区复种指数的不断提高和土、肥、水条件的日益改善,种植早熟、高产冬小麦品种已经成为争取全年平衡高产的重要一环。朝阳区双桥人民公社是稻麦两熟区,两万多亩稻茬麦平均亩产六百多斤,部分麦田具备了亩产八百至一千斤以上的栽培条件,对上下茬品种的早熟性和丰产性都有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4.
贾鹭 《生命世界》2010,(7):100-101
<正>1.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进行"探究玉米的喇叭口施肥法"中,学生知道从喇叭口施入的尿素被玉米吸收了。喇叭口追肥确实是一种根外追肥法,比穴施法更增产,可最近两年推广的是全膜覆盖种植技术,此方法不用穴施法追肥,于是部分学生产  相似文献   

15.
我大队贫下中农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几年来深入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粮烟连年丰收。1974年,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破除迷信,搞创新,试验成功“环剥促芽”培育二茬烟的新方法。1974年,101亩粮食平均亩产1027斤,20亩烟地,平均亩产烟叶1024斤。粮烟产量比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都翻了一番。  相似文献   

16.
概言在党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在以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速度进行着。在农业上,今年夏收作物首先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大丰收,小麦最高亩产量达七千多斤,全国总产量已经超过美国;玉米、花生都突破了亩产万斤大关;尤其是在水稻方面,先后已出现了亩产二万、三万、五万、七万斤的奇迹,并出现了江苏、湖北、安徽、上海市等四个千斤以上的省市。但这还不过是开始,在秋收作物中,中稻的高产卫星及大面积丰产区正在不断出现;晚稻、棉花、山  相似文献   

17.
一、基本情况 达县土农药的发展历史是很短的,由1958年4月份开始,到10月份为止,共采集土农药420余种,试制成土农药327种,生产出药液23,642,700斤、粉剂70多万斤,干贮120多万斤,直接下田防治稻螟虫和作肥料的20多亿斤。防治早、中、晚稻螟的面积225,000亩,棉花蚜虫和红蜘蛛的面积5,000亩。全县早稻比1957年每亩增产153斤。1957年晚稻大面积无收,1958年每亩平均收350斤。棉花、中稻亦获得增产。如堡子区红星社用稀释后的土农药112,000斤,喷洒中稻面积  相似文献   

18.
八角是我国南亚热带地区的珍贵经济树种,它的经济价值很大,林产品有八角茴香和茴香油,是优良调味香料和医药原料,历来是出口物资之一,这个产品具有生产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长,一般八角种后三至五年可采叶,六至七年结果,十五至二十五年进入盛产期,盛产期可达六十年,平均寿命二百年、叶用八角一般亩产叶八百至一千二百斤,蒸得八至十二斤茴油;果用八角一般亩产三百斤)干果)左右,按现价每斤三元六角计算,每亩产值一千零八十元。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南靖林场后径工区,于1982年春季在海拔250-280米的"桉树园"红壤山田种植蕉柑20亩,927株。经过精心管理,1984年开始投产,总产5250公斤,平均亩产26公斤,株产5.7公斤;1985年总产6500公斤,亩产325公斤,株产7.0公斤;1986年总产28274公斤,亩产1411.2公斤,株产30.5公斤。1984-1986年计收柑桔40024公斤,产值44600元,收回整地、种苗及五年的管理工本。1987年又获丰收,总产33120公斤,亩产1656公斤,株产35.7公斤,产值43056元,扣除当年成本外,纯利24800元。  相似文献   

20.
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地处北部湾畔,海湾多,海岸线长(240公里),海生动物种类丰富,尤其盛产一种茄海绵(Tetilla.sp.),当地群众称为“海狗卵”。自古以来,群众当作优质农肥使用。用作农肥的茄海绵一般亩产有四至五千斤,最高亩产可达万斤(湿重)以上(如1980 年防城港湾、光坡乡槟榔墩脚等地)。据估计全县年产量达数万吨。近年来,有些国营农场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