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Planning》2018,(4)
大庙金矿区位于华北古板块与扬子板块长期活动带的接合部位一秦岭多金属成矿带东段朱夏断裂带中部,北秦岭构造亚带二郎坪地体东段北侧,本区构造、岩浆活动分为多期,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文中对大庙金矿区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等进行了简单探讨,总结了矿床成因,认为本区金矿为火山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3)
云南金平地区位于三江造山带哀牢山成矿带南段,是我国重要黄金勘查、生产基地。区内金矿化类型主要有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红土型和冲(洪)积型。通过对金平地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控矿因素的分析,发现区内的金矿床(点)与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区内金矿床(点)主要产于古生代浅变质岩系地层中,受NNW向、NW向及NE向断裂及各类侵入岩控制,金矿化与区内岩浆类型有成因上的联系。最后,指出铜厂—大坪一带为区内重要的金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3.
大华山金矿位于毛堂—蒲塘金矿田东南部,矿床由两种工业类型金矿组成,即产于岩体内的斑岩—隐爆角砾型金矿和产于岩体外构造破碎带中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该矿区以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为主,这种类型的金矿在毛堂—蒲塘金矿田尚属首例。文章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构造控制了岩体和矿体的空间分布,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热液,金矿的形成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毛堂—蒲塘一带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并与大华山金矿进行对比,认为该地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指出了矿区及外围找矿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4.
桂北金矿( 化) 位于江南古陆南端的东南缘,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与华夏系和新华夏系构造的交接部位。与金矿( 化) 有关的地层从元古界四堡群至上古生界泥盆系均有出露,该带金矿( 化) 较普遍,金矿类型较多,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是寻找中型金矿床较好的地区。找矿有利靶区为:猫儿山西部成矿带、马海成矿带、龙胜成矿带、九万大山至元宝山成矿带、马海成矿带、龙胜成矿带、九万大山至元宝山成矿带。成矿类型为剪切带型金矿、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5.
樊磊  杨瑞  赵红瑞 《矿产勘查》2021,12(3):557-564
老米沟门金矿区位于河北省北部丰宁-隆化金成矿带上,主要赋矿层位为太古宇红旗营子组变质岩系。通过研究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确定矿区金矿的形成受太古宇红旗营子组地层、东西向、北北西-北西向的次级张性构造和燕山期岩浆活动共同控制,矿床的成因类型应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金矿床。通过对老米沟门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研究,总结矿床成因和主要控矿因素,上述研究对矿区外围及深部找矿及丰宁—隆化金成矿带的地质找矿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场台金矿区位于青海省湟源县境内,属于秦祁昆地层区,该区为前寒武系隆起,主要出露元古宙变质岩系。地层走向多呈北西—南东向,与区域构造方向基本一致。区内大地构造位置位于祁连造山带东段,古特提斯构造域北侧,位于中祁连铜、铁、非金属成矿带。该区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强烈,成矿事实较多。本文对青海省马场台金矿地球物理化学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哈玛禾金矿位于东昆仑成矿带东段,而东昆仑地区素有青海的"金腰带"之称,区内构造演化复杂,岩浆活动强烈,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背景。文章在野外地质勘查工作基础上,对青海哈玛禾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并结合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为后续找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逯永卓  王泰山  郑英  张尧  徐贝贝 《矿产勘查》2020,11(10):2109-2116
昆仑河地处东昆南Au-Cu-Co成矿带,已发现有大灶火、黑刺沟、铜金山等为代表的金矿床(点),新发现有二道沟、万保沟等钨矿床。文章通过对昆仑河地区的地质背景、金、钨矿床特征的总结梳理,从沉积建造、构造变形、岩浆作用、地球化学分带、空间分布等方面分析了区内金钨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提出了昆仑河地区的金、钨最终成矿均与晚印支期及紧随其后的一期岩浆作用有关,钨矿为岩浆近中心相形成的中高温热液矿床,金矿为远程相中低温热液叠加矿床;认为钨矿找矿应结合化探异常,并侧重于晚三叠世花岗岩体附近,金矿在钨矿周边及北西西向构造变形带中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2)
该区属特提斯成矿域中南半岛成矿带,是印度尼西亚金储量最为丰富的金多金属矿成矿带。申请区位于中南半岛成矿带的东南段,是纲瓦纳大陆分离北移部分,在古生代末及中新生代初遭受多期次构造-岩浆作用的叠加改造。该成矿带主要矿产有金、银、铅锌、钾盐等。该区是东西向的班达亚岩浆弧一部分,区域构造总体上形成NE-SW向和NW-SE向断裂控制的菱形网格状构造形迹。从新近纪到渐新世晚期持续发生岩浆的侵入及火山喷发活动,区域性断裂极其派生的次级构造为金多金属矿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该区属特提斯成矿域中南半岛成矿带,是印度尼西亚金储量最为丰富的金多金属矿成矿带之一。龙目岛西部金矿选区位于印度尼西亚金资源储量最多的金多金属成矿带上。通过对前人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和分析,并到实地踏勘研究认为,该区成矿条件优越,以金矿化为主。该区是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最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0.
李沟矽线石矿床位于“豫西南高铝三石成矿带”中,受区域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影响显著,属沉积变质矿床。该矿床赋存于古元古界雁岭沟组片岩内,矿床受地层和褶皱构造控制,矿体呈层状产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本文在研究前人地质勘查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该矿床的区域及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并对该地区矽线石矿的矿床成因、找矿标志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李沟矽线石矿床及区域地层、构造、岩浆活动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控矿机制,该矿床的周边地区内矽线石矿床(点)分布较多,李沟矽线石矿床及外围地区具有寻找矽线石矿的较好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沟里地区金矿床主体位于昆中Au成矿带之东段,也处于东昆仑南坡构造带之东段,经历了多期次的扩张-收缩及俯冲造山作用,形成了以Au、Ag、Pb、Zn、Cu、Co、Ni、Fe等为主金属矿产富集区。文章在沟里地区金矿成矿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成矿时代,金成矿与构造、岩浆岩、变质岩及围岩蚀变的关系分析,总结了青海省沟里地区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对沟里地区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为后续找矿勘查工作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2.
王鹏飞 《矿产勘查》2018,9(7):1366-1372
河北省老虎沟门金多金属矿地处上黄旗构造岩浆岩成矿带西部,多组深大断裂的交汇区域。断裂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发育,构成了该区主要成矿地质背景。已发现营房银铅锌矿床、北岔沟门铅锌矿床、牛圈银金矿等众多的大型—中型铅锌银金矿床。区内已发现4条矿化体,矿化体形态、产状及矿化范围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老虎沟门金银多金属矿属于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及韧性剪切带型矿床,石英脉、黄铁矿化是寻找金多金属矿的重要标志。通过对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区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矿区的控矿因素、矿床类型和找矿标志,为进一步地质勘查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张银定  陈海云 《矿产勘查》2022,13(10):1455-1462
甘肃北山奇石岭钨矿床大地构造部位处于敦煌地块之敦煌基底杂岩隆起和柳园裂谷结合部位,钨矿体产出于华里西晚期石英闪长岩与长城系铅炉子沟群内接触带中,成因类型为与中酸性岩浆岩有关的中高温热液矿床,接触带构造为直接的控矿构造。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初步认为该地区与中酸性岩浆岩有关的钨矿床的找矿标志为:规模较小的华力西晚期中酸性岩浆岩、钨地球化学异常、钨重砂异常、岩体内接触带、岩石蚀变标志(硅化、磁铁矿化、赤铁矿化、褐铁矿化及阳起石化、绿帘石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对该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的研究对于推动甘肃北山地区钨的找矿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尹艳广  张沛  郝玉军  卜鹏 《矿产勘查》2022,13(10):1437-1443
湘西两溪口金矿床位于雪峰弧形构造隆起带中段。该矿床目前研究仅限于成矿背景分析,未能深入剖析其矿床地质特征。本文通过两溪口金矿床地质勘查工作,对该矿床区域成矿构造背景、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矿床成因、研究其成矿规律、梳理总结找矿标志,为研究区进一步找矿提供参考。认为研究区金矿化主要产在青白口系冷家溪群小木坪组(Qbx)中厚层状粉砂质板岩及板溪群马底驿组(Qbm)中—上部钙质紫红色板岩或条带状紫色板岩中,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及构造蚀变岩型,矿(化)体受构造控制明显。本文建立了以地球化学特征、赋矿层位、控(容)矿构造、围岩蚀变特征为野外工作找矿标志,揭示研究区内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5.
逯永卓  韩杰  付彦文  马炳春  余福承 《矿产勘查》2019,10(12):2919-2924
本文综合野外最新地质资料及室内研究进展,对柴北缘地区首次发现的产于中酸性岩体中的以石英脉型矿石为主的三角顶金矿床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分东、西两个矿区分别对受控于花岗闪长岩体中张剪节理裂隙控制的石英脉型矿化体和受北西向构造蚀变带控制的硅化糜棱岩型矿化体矿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两种矿石类型的异同点。结合区域成矿事件,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初步认为该矿床为受多期成矿作用影响的造山型金矿床叠加岩浆热液型矿床,提出了区内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6.
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岩、成矿因素研究,认为海西晚期发生挤压造山产生NE向褶皱,沿褶皱轴海西晚期似斑状中细粒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侵入,在与西别河组片岩的接触带内侧,形成接触破碎蚀变岩型—裂隙充填型的热液铜多金属矿床,矿区内蚀变矿化多赋存在北东向构造内。围岩蚀变较为发育,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为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萤石化等。文章在以往地质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概况和矿床地质特征的阐述,着重对成矿控制因素、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陈书中  李军亭  牛昱博 《矿产勘查》2021,12(5):1168-1175
豫西洛宁县小池沟金矿资源丰富。本文在研究区前人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并采集样品测试分析,进行矿体特征、矿石质量、矿石结构与构造、金矿化特征、围岩蚀变和成矿阶段等研究,分析矿床主控因素和找矿标志,探讨矿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金矿区圈定6个矿体,各构造蚀变带控制的金矿体沿矿体走向呈串珠状产出,矿石中金的含量和黄铁矿与方铅矿均具正相关关系,矿石矿物共生组合主要有4种类型。小池沟金矿区脉状金矿体主要以构造蚀变岩型为主,围岩主要蚀变类型有硅化、钾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成矿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南北向挤压下的Ⅰ期矿化、张(扭)性背景下的Ⅱ期矿化和地壳持续抬升背景下大气降水循环作用的Ⅲ期矿化蚀变。控矿主要因素为构造、基底岩系和燕山期花岗岩,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额济纳旗辉森乌拉金矿是近年发现的金矿床,矿床产于华力西晚期二长花岗岩体与二叠系上统哈尔苏海组外接触带部位,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型金多金属矿、蚀变岩型金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严格受岩体和地层特定层位控制;金矿化与区内石英脉、片理化蚀变带关系密切,化探异常与侵入岩体的分布密切相关,石英脉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文章通过深入研究该矿床区域成矿构造地质背景和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总结主要控矿因素,分析探讨了区内找矿前景,进而提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林明钟 《矿产勘查》2021,12(12):2341-2348
Z.Brdo金矿床位于欧洲东南部Apuseni-Banat-Timok-Srednogorie岩浆成矿带的Timok杂岩带上,成矿条件优越。矿体赋存于早白垩世中粗粒安山岩(原称"黑云角闪斜长安山岩")与中细粒安山岩(原称"角闪斜长安山岩")内,其形态、规模、产状严格受北西向构造蚀变带控制,黄铁矿化、硅化、高岭石化蚀变带是该矿床的主要含矿蚀变带,矿床位于正磁异常与负磁异常交界处,磁异常界线的走向与矿体的走向基本一致。本文结合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分析了Z.Brdo金矿地质特征和矿化富集规律,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低硫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通过该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的研究,为寻找带内类似的金矿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王青  秦升强  韩东  王春  董杰  何鹏 《矿产勘查》2020,11(9):1837-1844
上庄地区金矿床位于招远-平度断裂带南段,为胶西北重要的金矿密集区,NE向、NW向断裂在此交汇,成矿条件优越。区内已发现Ⅱ、8、9、10号脉4个金矿床,均受NW向次级断裂控制,呈雁列式排列,具有相同的成矿地质背景。近年来在Ⅱ、8号脉矿床深部新发现稳定的金矿体,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该文通过地质构造特征总结,结合岩矿测试分析结果,开展了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规律对比研究,分析了成矿远景,为上庄地区乃至胶西北地区同类型金矿勘查与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