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祝贺《古建园林技术》公开发行。中国古建筑应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进行系统研究。《古建园林技术》杂志正是以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国古建与园林传统工艺、技术为主要宗旨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学习和研究中国古建园林,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维修遗存的文物建筑,二是传统建筑和风景园林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要加大力量,不断地深入研究和继承发扬我国古建筑的传统技艺,还要充分利用《古建园林技术》,将研究、整理的技术成果、新的设计以及相应的施工方法等公诸于众,与外界进行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2.
1980年,北京市第二房屋修缮工程公司成立了古建筑设计与技术研究室,从事古建筑传统技术的研究、整理、继承工作,并在本公司范围内对职工开展技术培训,提高职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古建园林技术》杂志的创刊,为全国古建园林维修单位开辟了一个交流经验、提高古建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园地,我公司将和全国兄弟单位共同交流古建传统工艺技术,研究古建修缮施工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学习贯彻国家文物保护的方针政策,从而达到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3.
CAD技术在古建园林中的应用王春生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如何吸收、继承、发展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近年来人们的热门话题,今人对古建文化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古建资料的考据、解释,施工技术的继承与整理;应用计算机技术从方案设计到施工...  相似文献   

4.
《古建园林技术》杂志于1983年12月创刊。它是中国古建园林传统技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性刊物,辟有古建传统技术、古典园林工程、古建园林艺术研究、古建园林设计施工介绍、古建历史文献介绍、古建修缮经验及古建文物  相似文献   

5.
工作报告总结了《古建园林技术》办刊五年来取得的成绩。创刊五年来,出版发行了20期,发表文章或专著共计277篇(约160万字)。杂志为继承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建筑及园林技术做了大量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也遇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众多困难,在此也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供商讨。  相似文献   

6.
第三次古建园林学术讨论会,交流了论文三十七篇,举行了四次学术讲座,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学者、专家在大会和分组讨论会上,畅谈了继承、发展、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会提出要发挥专业学术团体的优势,在传统建筑风格继承、古建文物保护、建筑理论研究等方面集中力量啃下这几块“硬骨头。同时应加强古建维修工程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发刊词     
我国是世界的文明古国。传统建筑及园林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它显示着我国工程技术与艺术的辉煌成就,凝聚着古代能工巧匠们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反映了我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的高度水平。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进程,将越来越显示出它极其宝贵的价值。为了千百年的古建筑传统文化和技艺得到科学的、全面的传承,对传统建筑理论和实践进行专门研究、整理、总结和提升,使之逐步形成一个学科,使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理论、技艺、经验见于经传,《古建园林技术》杂志应运而生,于1983年12月创刊。它的内容包括古建筑与园林艺术研究、保护维修古建筑与园林方针政策的探讨、古建筑技术的改革与应用、传统形式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以及文物古建筑与园林的实测、复原和重建设想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胡新法 《古建园林技术》1990,(29):36-37转24
技术质量管理工作重点:成立公司质量检查站强化质量管理。组织编写园林古建工程操作规程,培训技术力量。抓典型工程提高普查设计与施工水平。  相似文献   

9.
《古建园林技术》编辑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1988年2月12日在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二楼会议室召开,会议回顾和总结了《古建园林技术》创刊以来的编辑和出版发行工作,讨论了1988年和今后的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北京)园林博览会北京展园可谓以小见大,设计浓缩了北方古典园林主要的古建要素。园林立足于通过传统建筑形式、工艺、构造特点展示,介绍清代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发展,让大众了解清代古建的风采。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典园林建筑是创造以景自天成的风景园林为特点,园林中的建筑以木结构体系为主。它源于自然,利用自然,高于自然;它以灵活的风格、合理的布局、适宜的建筑体量和精巧的装修,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我国古典园林建筑表现自然美和艺术美之外,又通过综合性的艺术手段,造就了深邃的意境,达到了所谓理想美的境界。“北方之雄”、“南方之秀”代表着中国园林建筑的特征。我国古典园林建筑以木构架体系为主体,充分发挥木构建筑灵巧多样的特点,结合山水景物,组成丰富多姿的园林胜景。正确地继承与发展我国古典园林建筑,使之更好地为今天服务。在保护文物古迹及继承古典园林艺术传统的同时,逐步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新型的中国园林建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园林常以山石为主景,有“无园不石”之说。自古以来,很多山石家的技艺手法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每座石山在堆叠之前应有一个总体规划设想。堆石叠山地基必须牢固,范围应大于山体。山石施工过程中,分层处理,便于形成层次深远、富于变化的效果。码放山石力求紧靠牢稳、咬茬坚固,但也不可能完全严丝合缝。  相似文献   

13.
福建沿海的花岗岩储量为全国第一,这一地区开石筑房的历史悠久,古代工匠们在长期的建筑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石工技术。在福建沿海尚遗留下来的古代石建筑中,最知名的是自五代至明清建造的石塔,它们集中地代表了古代福建沿海地区对花岗岩进行加工、雕凿的最高水平,而且在结构与规模上也有所突破。本文着重探讨福建地区石塔建筑所反映出的杰出的石雕工艺及建筑结构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在第二次全国“古建园林学术讨论会”上,大家共同认识到古建园林是我国古老文化的一部分,它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我们应从环境意识来认识古建园林的修复和民族风格新建筑的设计,并且需认识到建筑文化是多元、多方位的。对待传统古建园林的维护、修复和使用问题,我们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处理,并在本次讨论会上制定了今后的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15.
在高速城市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传统园林的传承陷入了现实的困境,如何在满足现代城市功能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中华文化智慧公园致力于对景观传统进行转译,并运用数字设计和建造手法,在景观中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平衡,从而营造出既能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又能体现传统文化内涵的景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私家园林(比如苏州等地的古 典园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组 成部分,对其保护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 而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土地私有制的改 革与变迁,私家园林的所属及其性质发生了相 应的改变。很多私家园林作为公园对公众开 放后,园内景物也在发生着变迁。如何保护 好中国私家园林的原貌、延续古人造园时的 文化意境、传承前人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顺应其新的功能调整、实现新时代的发 展是我们应该重视的课题。苏州怡园是苏州 众多古典园林中建造较晚的一座,亦是吸取苏 州多园之长的园林,具有私家园林转变为公园 的普遍性与代表性。本文以苏州怡园为例,通 过2016年较为全面的测绘和调查所得到的较 为完善的怡园资料信息,包括对怡园最新平面 图进行绘制、统计怡园内的花木现存数量与情况等,并与历史文献中的怡园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以刘敦桢先生的《苏州古典园林》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归纳出怡园在布局、建筑、花木、山石上 的171处变化,针对变化之处推测分析背后的原因,追求地方文物遗产的真实性保护,为怡园的遗 产保护传承工作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为中国其他私家园林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从风景园林专业中最具中国园林特征的“假山叠石 营造技艺”传承与发扬的视角出发,梳理分析行业的教育研 究、规划设计、施工营造、行业管理、职业培训现状,评述技 艺特点、传承难点、促进要点,以期待引起行业界的重视,推 动中国园林这一古老营造技艺的有序传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8.
翼角是古代工匠在长期建筑实践中为解决四坡顶屋面檐口转角问题而设计的特殊构造形式。古建筑翼角部分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性。翼角是古建筑屋檐转角部分的总称,它是由老角梁、仔角梁、翼角椽、翘飞椽以及联系翼角和翘飞椽头的大小连檐,钉附在翼角椽和翘飞椽上面的檐头望板和垫起翼角椽的衬头木等附属构件组成的。聪明智慧的古代工匠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制作和安装翼角的专门技术,形成了一套传统的规矩和做法。本文分别就角梁、翼角椽和翘飞椽三部分,对清式建筑翼角的构造方式及制作安装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翼角是古代工匠在长期建筑实践中为解决四坡顶屋面檐口转角问题而设计的特殊构造形式。古建筑翼角部分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性。翼角是古建筑屋檐转角部分的总称,它是由老角梁、仔角梁、翼角椽、翘飞椽以及联系翼角和翘飞椽头的大小连檐,钉附在翼角椽和翘飞椽上面的檐头望板和垫起翼角椽的衬头木等附属构件组成的。聪明智慧的古代工匠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制作和安装翼角的专门技术,形成了一套传统的规矩和做法。本文分别就角梁、翼角椽和翘飞椽三部分,对清式建筑翼角的构造方式及制作安装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