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中老年肾移植患者早期撤除激素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80例中老年肾移植患者随机分为撤激素组39例和常规治疗组41例.所有患者开始均采用环孢素A(CsA)+吗替麦考酚酯(MMF)+泼尼松(Pred)三联免疫抑制方案,Pred开始剂量为20 mg/d,撤激素组Pred逐渐减量(每周减量5 mg),术后1个月停用;常规治疗组Pred 3个月后减量为10 mg/d,6个月后减为5 mg/d维持.MMF、CsA起始用量相同.随访观察患者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移植肾功能、人存活率、肾存活率,感染情况、血糖、血压、体质量、血脂等指标. 结果 撤激素组、常规治疗组AR发生率相似(分别为23.1%和19.5%,χ~2=0.15,P>0.05).两组患者1、2、3年人存活率分别为97.4%、94.8%、88.0 0A和97.6%、97.6%、8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 7,P>0.05);肾存活率分别为94.9%、88.6%、83.7%和95.1%、91.5%、7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P>0.05). 结论 老年肾移植患者早期撤除激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肾移植术后雷帕霉素临床短期对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肾移植术后应用雷帕霉索(sirolimus,SRL)的疗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实验组:20例同种异体尸体供肾移植患者,免疫抑制方案为环孢素A(CsA)+SRL+强的松(Pred);对照组:15例同种异体尸体供肾移植患者,免疫抑制方案为CsA+霉酚酸酯(MMF)+Pred。对比二组在术后6个月内的疗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肾脏6个月内均带功能存活。实验室检查无统计学差异,但急性排斥发生率、并发症及药物的副作用明显不同。实验组(n=20):急性排斥1例(5%),移植肾功能延迟1例(5%),肺部感染3例(15%),血脂异常11例(55.0%,胆固醇升高3例,三酰甘油升高4例,二者皆升高4例),肝功能异常3例(15%);对照组(n=15):急性排斥2例(13.3%),肺部感染2例(13.3%),血脂异常5例(33.3%,胆固醇升高1例,三酰甘油升高2例,二者皆升高2例);腹泻6例(40%),白细胞减少1例。结论:肾移植术后应用CsA+SRL+Pred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其急性排斥发生率低于CsA+MMF+Pred的方案,但血脂异常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有关肾移植术后环孢素A(CsA)减撤问题的争论起源于近年人们对移植物长期存活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因为虽然CsA大大提高了移植物的短期存活率 ,而长期存活却未显著改善 ;与此同时 ,和钙调素抑制剂 (CNI,包括CsA与FK5 0 6 )长期应用相关的一些毒副作用与并发症 ,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以及肾功能减退等 ,严重影响着移植患者和移植物的长期存活。因此 ,近年有许多文章提出针对CNI的低毒性免疫抑制药物治疗方案 ,包括CNI减量节省使用乃至最后撤除停用的所谓Spar ing方案 ,和压根就避免采用CNI作为术后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他克莫司(FK506)切换环孢素A(CsA)对慢性移植肾肾病(CAN)患者血脂和移植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接受尸肾移植、移植时间在 1年以上,经临床和移植肾活检证实为CAN的患者 50例,男 41例,女 9例,平均年龄(36 .7±12 .7)岁,均采用CsA 硫唑嘌呤 (Aza)或霉酚酸酯 (MMF) 强的松免疫抑制方案治疗。根据是否将CsA切换为FK506将入选病例分为两组:一组继续采用原方案治疗 (CsA组,n=28);另一组切换为FK506 Aza/MMF 强的松方案治疗(FK506组,n=22)。观察两组 12个月时的血脂 [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 (HDL) ]和肾功能的变化。 结果:观察 12个月时:①FK506组血TC、TG、LDL均显著低于CsA组[分别为 (5 ..2±0 75)mmol/Lvs(6 .6±1 .4)mmol/L,P<0 01; (1. 9±0 .86)mmol/Lvs(3. 0±1 .4 )mmol/L,P<0 .01; ( 3 .0±0 .72 ) mmol/Lvs( 3. 7±0. 93 ) mmol/L,P<0 01 ];②FK506组平均血肌酐水平显著低于CsA组 [ ( 210 .2 ± 65. 02 )μmol/Lvs( 150. 8 ± 54. 56 )μmol/L,P<0. 01 ],FK506的移植肾失功率显著低于CsA组(P<0 .05);③FK506组尿蛋白水平显著低于CsA组 [ (0. 9±0. 6)g/24hvs(1 1±0. 8)g/24h,P<0 .01) ],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CsA组[ (49±10 .2)g/Lvs(  相似文献   

5.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是指经过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8~12周仍未缓解的肾病综合征(NS),目前治疗缺乏有效而安全的方法.新型免疫抑制剂西罗莫司(SRL)具有明显的抗增殖、抗纤维化和抗肿瘤等作用,无明显肝肾毒性和骨髓抑制作用.本研究采用小剂量SRL治疗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的RNS 25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CsA)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74只,平均体重250 g,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单纯糖尿病组(n=8)、胰岛素治疗组(n=9)、造模前低剂量CsA治疗组(n=9;造模前1周皮下注射1μg·g-1·d-1 CsA)、造模前中剂量CsA治疗组(n=8;造模前1周皮下注射4μg·g-1·d-1CsA)、造模前高剂量CsA治疗组(n=8;造模前1周皮下注射8μg·g-1·d-1CsA)、造模后低剂量CsA治疗组(n=8;造模后1周皮下注射1μg·g-1·d-1CsA)、造模后中剂量CsA治疗组(n=7;造模后1周皮下注射4μg·g-1·d-1 CsA)和造模后高剂量CsA治疗组(n=7;造模后1周皮下注射8μg·g-1·d-1 CsA).8周后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检测肾脏MMP-2、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直线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周时,单纯糖尿病组24 h尿微量蛋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80±3.23)、(1.24±0.21)mg/24 h,F=4.229,P<0.01];各CsA治疗组24 h尿微量蛋白不同程度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糖尿病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球系膜基质MMP-2、MMP-9mRNA(分别为2.22±0.08、2.55±1.10)和蛋白表达(分别为3.1±1.5、2.8±1.0)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MMP-2 mRNA:0.70±0.26,F=6.031;MMP-9 mRNA:0.37±0.24,F=5.193;MMP-2蛋白:1.0±0.0,F=7.532;MMP-9蛋白:1.0±0.0,F=6.100;均P<0.01).胰岛素治疗对其表达无影响,但CsA干预可下调MMP-2、MMP-9 mRNA和蛋白的异常表达.MMP-2 mRNA与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18,P<0.01),而MMP-9 mRNA与蛋白表达未见相关性(r=0.420,P>0.05).结论 CsA可减少糖尿病大鼠肾脏MMP-2和MMP-9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改善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可能具有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1999 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指南》)危险分层为高危和极高危组的患者单用或联合使用《指南》推荐的一线降压药,以血压<140/90 mm Hg作为目标血压,观察长期有效控制血压对高危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患者763例确定危险分层入选后,随机进入目标治疗组(n=382)和对照组(n=381).目标治疗组在高血压专科门诊定期随访,按5步法治疗方案,直到达到或接近目标血压为止.对照组在普通门诊治疗.测定基线和治疗后的血清肌酐浓度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无明显差异.在平均4.4年随访期间,目标治疗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为(133.8±6.6)/(79.7±5.5)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151.7±12.7)/(87.7±8.0)mm Hg,P<0.01].尽管两组治疗强度不同,但两组间使用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比例相似.共有526例患者复查血清肌酐1次以上.目标治疗组(n=304)血清肌酐由(90.9±29.1)降至(87.0±26.1)μmol/L,下降4.5%(P=0.006);对照组(n=222)则由(91.6±30.1)增至(96.4±46.4)μmol/L,增加5.2%(P=0.074),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目标治疗组血清肌酐清除率由(67.5±21.9)升至(70.0±22.3)mL/(min·1.73 m2),升高4.5%(P=0.019);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66.9±24.2) vs (67.3±27.6)mL/(min·1.73 m2),P=0.737].结论 与一般治疗相比,长期严格控制血压能降低高危高血压患者的血清肌酐,并提高血清肌酐清除率.  相似文献   

8.
环孢素A (CsA )自1978年临床应用以来 ,显著地改善了器官移植的治疗效果 ,但CsA治疗的个体反应性差异很大 ,有时毒副作用显著 ,因此 ,合理应用CsA是决定移植成败的重要环节之一。尽管目前尚无一种公认的CsA治疗的固定方案 ,但是我们认为在设计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中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①有效地预防急、慢性排斥反应 ;②尽量减少CsA的副作用 ;③合理、适量联合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 ;④适应患者 (特别是老人和儿童 )术后不同的病程和阶段。然而 ,临床上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应用CsA呢 ?我们对CsA具体的减量或撤除方法是 :首先 ,有关CsA的减量 ,…  相似文献   

9.
Yang SS  Li WM  Zhou LJ  Li Y  Wang LF  Han W  Chen YD  Zhou HY  Pan W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136-1140
目的 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经皮血栓吸除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 56例AMI患者随机分为PCI组(n=28)和PCI联合血栓吸除术组(n=28).于PCI术后24小时、1周行实时心肌声学造影(RT-MCE),记录各组灌注对比积分指数(CSI)、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透壁性对比缺损长度(CDL)和严重室壁运动异常长度(WML).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结果 各时间点PCI联合血栓吸除术组CSI、WMSI、CDL和WML明显低于PCI组(P<0.05).术后1周PCI联合血栓吸除术组血浆hs-CPR和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4.56±1.98)mg/L比(5.96±2.03)mg/L,P<0.05;(544.7±185.3)pmol/L比(897.6±215.9)pmol/L,P<0.01],血浆MMP-9无明显升高[(672.7±175.9)μg/L比(609.6±196.5)μg/L,P>0.05].结论 与PCI组相比,PCI联合经皮血栓吸除术可明显减少术后无再流的发生,改善微循环和心脏功能,是治疗AMI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孙孝文  单毅 《国际消化病杂志》2012,32(2):118-119,127
目的 评价术前胆道引流(PBD)对低位恶性胆道梗阻性黄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的并发症、死亡率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接受PD术的71例低位恶性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胆道引流方法包括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胆囊造瘘术,71例中行PBD患者19例(26.8%),未行PBD患者52例(73.2%).结果 PBD组总胆红素(TBIL)在引流前为(424.9±129.9)μmol/L,引流后下降为(77.7±48.6)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1,P<0.001).PBD组直接胆红素(DBIL)在引流前为(300.7±98.1)μmol/L,引流后下降为(60.0±34.5)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7,P<0.001).PBD组谷丙转氨酶(ALT)在引流前为(227.9±275.8)U/L,引流后下降为(90.3±66.5)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P=0.023).PBD组术中输血量为(589±93)ml,非PBD组为(603±71)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P=0.913).PBD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10/19),非PBD组为55.8%(2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D组术后住院时间为(33±3)d,非PBD组为(25±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黄疸较重、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行PBD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一般状况,但并未降低P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也未减少术后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