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分析珠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市场以及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质量状况,为政府对市场和机构的监管提供建议。 方法 采用市场分析法,从需方、供方、行政监管三个方面分析珠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市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结果 珠海市存在有毒有害企业3 263家,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8.8万人,全市备案登记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达30家,但实际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不足20家;2015年定期检测1 086家职业病危害程度较重以上企业,占全市职业病危害较重以上企业总数的80.68%;近3年累计完成现状评价149个职业病危害严重企业项目,占全市职业病危害严重企业总数的59.84%;但技术服务质量问题较为突出,发现不合格项97个。 结论 目前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缺乏实质性监管,企业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攀枝花市职业病危害防治现状调查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职业病危害状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查阅资料、关键人物访谈和现场调查的方式,调查工业企业的基本情况、职业卫生管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和职业卫生管理服务机构的职业卫生管理服务能力。结果全市共有职业病危害企业627户,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71147人,其中农民工28529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91.53%,高于在岗职工的50.98%(P〈0.01)。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45.26%)、物理因素(36.82%)、化学毒物(15.62%)、放射性物质(2.24%)、生物因素(0.06%)等62种;全市累计职业病患者2414例;全市有4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结论攀枝花市职业病防制工作应大力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现状,进一步提高我省疾控机构职业卫生服务质量,更好地开展职业卫生工作。方法:按照《贵州省疾控机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评估》调查表,对全省1个省级、9个市(州)、88个县(市、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普查。结果: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单独设立职业卫生科(所)的8家,有职业健康体检资质51个,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22家,有职业病诊断资质3家;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卫生技术人员以初、中级职称为主,占了84.6%;全省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技术人员学历以本科和专科为主,分别占了53.5%和38.1%;全省疾控中心职业卫生技术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之间,占67.5%。结论: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资质认证不多,职业卫生专业人员技术力量不足,经费投入较少,仪器设备配备不完善,开展职业卫生检测工作少。应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业卫生服务建设,培养各类职业病防治专业人才,合理配置各类职业卫生服务资源,提高职业卫生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分析广州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市场的状况,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市场分析法,从需方、供方、第三方监管三个方面,分析广州市职业卫生服务市场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结果 广州市有毒有害企业近5万家,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80余万人;虽全市备案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28家,但2013年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不足2 000家,评价不足200家。结论 企业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不强,缺乏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北京市丰台区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并探讨对策,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丰台区存在职业病危害的144家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4家企业中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4 974人,占实际从业人数的15.36%,其中大型企业1 683人(33.84%),中型企业1 558人(31.32%),小型企业1 733人(34.84%);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女工521人,占实际从业人数的1.61%,其中大型企业200人(38.39%),中型企业195人(37.43%),小型企业126人(23.15%)。设置职业卫生管理部门的企业有106家,占总数的73.61%;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企业141家,占总数的97.92%;以中型企业中配备专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比率最低,为89.29%;车间及班组配备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企业102家,占总数的70.83%;制定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计划的企业112家,占总数的77.78%,以小型企业的职业卫生培训人员率最低,为43.51%;建立实施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的企业94家,占65.28%;以小型企业建立实施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管理制度的比率最低,为60.19%。结论北京市丰台区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中,中、小型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现状较为薄弱,是今后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单位,一方面需要用人单位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督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西省职业病防治资源及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现状。方法对江西省109家职业病防治机构和9 349家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进行职业卫生现况调查。结果江西省只有1家独立的职业病防治机构;108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独立设置职业病防治科的有13家(占12.0%)。共有职业病防治专业人员551人,以中级技术职称为主(占40.5%)。职业病防治经费少,主要靠自筹(占56.4%)。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制、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的实施率或制定率为6.8%~48.6%。小型企业上述各项指标的实施率或制定率均低于大、中型企业(P0.01)。结论江西省职业病防治资源不足,配置不均衡;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薄弱,尤以小型企业为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龙里县职业卫生工作现状,为开展防治措施提出对策。方法:通过龙里县2011~2016年职业卫生工作健康检查结果、现场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龙里县102户企业,设立了职业卫生管理组织和建立管理制度的35家;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有35家90名;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有86户; 86家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作业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3. 39%,职业健康监护检查率仅26. 35%,确诊职业病12人,禁忌症700人。建立职业健康监护建档率84. 31%,但档案资料健全的仅占6. 82%。结论:企业法人法制观念淡漠,用人单位不重视劳动者健康,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不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不足,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职业卫生监管队伍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上海市金山工业区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卫生管理现状, 探索金山工业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和监管的新模式, 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
方法 确定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后, 通过单纯随机抽样的方式, 选择87家企业, 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管理机构和人员、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培训等情况。
结果 被调查企业以小型企业为主(69家, 占79.31%), 经济类型以私营企业为主(56家, 占64.37%), 职业病危害风险较重企业64家, 占73.56%;粉尘、噪声、重金属、烃类、酯类、酮类、酸碱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广泛存在;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92.14%, 但65.00%的企业检测布点不合理或有遗漏; 接害人员总体检率为76.99%, 未发现职业病患者;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配置符合要求的企业60家, 符合率68.97%。
结论 金山工业区被调查生产企业存在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缺失错漏、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不规范、职业卫生人员配置不足、职业健康体检率不高等问题。工业园区应改进职业卫生服务监管模式, 将技术服务支撑和职业卫生监管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适合辖区现状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模式。方法 2010—2011年,在宝山区内对职业病危害企业进行摸底调查,并建立健全多部门合作的组织网络,完善保障措施,开展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加强职业卫生监督,推进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工作。结果全区排摸职业病危害企业1 090家,其中职业病严重危害企业271家,一般危害企业779家。企业职工总数为125 301人,其中接触危害因素的职工共28 712人,占职工总数的22.9%。经过2年试点工作,宝山区职业健康监护率达到94.6%,比试点前(54.2%)增加了40.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覆盖率54.5%,比试点前(31.1%)增加了23.4%。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相关内容知晓率由培训前78.4%提高到培训后95.1%;不同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部分知晓率由54.9%提高到85.2%;职业病危害个人防护部分知晓率由80.2%提高到98.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100%,比试点前(45.1%)增加了54.9%;中小企业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结论通过2 a的积极探索,宝山区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覆盖率、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职业卫生监督覆盖率、职业卫生知识知晓率等都得到提高。多部门合作是适合宝山区基本职业卫生服务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宝安区职业病健康教育现况的系统调查,探讨职业病健康教育现状和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宝安区开展职业病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和对策。方法采用问卷及访谈形式对6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100家企业进行调查,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宝安区6家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共有健康教育人员9人,学历以大专及本科为主,占66.66%;职称以无职称为主,占总人数的66.67%。调查的100家企业有20家配备有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10家企业具有健康教育经费,2013年度健康经费开支均少于1 000元,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健康教育活动形式主要以上岗前培训、部门例会中加入职业卫生的培训和宣传栏等形式为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和企业对专家讲师团、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健康教育方式需求最高,对疾病预防机构及工厂作为健康教育指导机构需求最高;对企业认为开展职业卫生健康教育8个难点类型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600,P〈0.01),领导不重视是开展职业卫生健康教育的最大难点。结论宝安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及企业职业病健康教育人员和经费投入较少,应以政府层面对宝安区职业卫生人力、设备和信息等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结构,提高职业病健康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职业卫生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促使企业负责人重视职业病健康教育及经费投入。  相似文献   

11.
胡玮 《职业与健康》2010,26(22):2578-2581
目的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了解北京市大兴区各类型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的特点及现状,找出建设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不足。方法运用现场调查法、检查表法、检测检验法和职业健康检查法相结合的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33家企业建设项目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 33家企业主要集中在化工、家具、印刷、制造、建材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88.6%,职业健康检查率为40.2%。其中,民营企业21家,占63.6%,生产规模较小,自动化程度较低,防护措施、人员个体防护、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存在不足,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合格率为83.5%,一线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率为30.2%,均相对偏低。结论发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技术、能力优势,做好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十分必要。民营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是今后大兴区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其中生产规模较小、职业病危害较严重、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设备和防护设施相对落后的企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赵莉 《职业与健康》2012,28(16):1965-1967
目的对某制药企业10年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进行总结,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积累经验,提出改进措施。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管理监护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工种岗位、接触人群、体检项目、体检周期、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服务机构的选择。对其体检结果、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该制药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噪声、高温、粉尘(滑石尘、煤尘)、氨、甲醛、氢氧化钠、乙醇、硫化氢、锰等。应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人员共6 473人,实查5 975人,体检率为92.31%。未发现疑似职业病者;在5 975人中噪声观察对象29人,占0.49%;听力下降人数194人,占3.25%;职业禁忌证15人,占0.25%;高血压人数565人,占9.46%;脂肪肝人数530人,占8.87%;白细胞减少人数161人,占2.69%;心血管疾病人数89人,占1.49%。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超标的主要为噪声。结论该制药企业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种类多,对接触的员工可以造成不同程度的职业损害,应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加大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接触职业病危险因素从业人员的高血压检出情况。方法对昌平区2012年职业病危害(高温、苯系物、锰、汽油、粉尘、铅等)从业人员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区共检查4 469名从业人员,均未发现疑似职业病患者;其中检查701人有1项或多项的结果异常,异常检出率为15.69%。检出职业禁忌证21人。其中血压异常检出率为30.03%,尿常规异常率为9.67%;铅作业和苯作业工人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分别为2.94%和2.29%。结论该区在所监测的职业禁忌证中,接触铅作业从业人员检出率居首位,其次是接触苯系物从业人员,接触高温、无机粉尘检出率较低。应坚持常规的职业健康检查,掌握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职业禁忌证对职业病的预防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胡玮  刘萍 《职业与健康》2010,26(12):1339-1341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职工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和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方法对2009年72家企业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及233家用人单位的7735名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按企业所属性质分类,联营企业样品合格率低于其余经济类型企业的样品合格率。按职业病危害因素性质分类,物理因素、粉尘因素样品合格率远低于化学因素样品合格率。检出听力损失296人,发生率为13.5%(296/2200);白细胞低于正常值216人,发生率为7.42%(216/2910),二者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6,P0.01)。结论受检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噪声为主,加强对噪声的治理和加强职业健康监护是今后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同时应加大对联营企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力度,加强对物理因素、粉尘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荣建华  李玉美  朱桂芝 《职业与健康》2010,26(16):1826-1827
目的了解劳动者就业前的健康状况,及早发现职业禁忌证,同时建立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为企业科学、合理地安排劳动者从事有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08年4月—2009年5月某外企1505名准备从事噪声及苯系化合物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常见病及单项指标异常者593人,检出率39.4%。职业健康检查目标疾病异常结果:纯音听阈测试异常者29人,13人为职业禁忌证;心电图异常者85人,11人为职业禁忌证;血压明显升高者5人,血常规异常者73人,均为职业禁忌证。共检出102人为职业禁忌证,检出率6.8%。结论上岗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保障劳动者与企业的合法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闫乐 《职业与健康》2011,27(8):867-868
目的分析北京市怀柔区2010年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中接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提出职业卫生管理相应对策。方法对怀柔区45家存在粉尘及高毒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中接害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怀柔区存在的印刷企业、家具制造企业数较多,经济类型多样,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数也较多,该区专项治理行动中苯作业目标疾病检出率7.6%,噪声作业目标疾病检出率3.8%。粉尘作业目标疾病检出率0.9%。结论怀柔区粉尘及高毒作业危害状况不容乐观,职业卫生工作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7.
刘河  邢雅素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324-1325
目的了解天津市宝坻区某制鞋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方法按国家相应的技术规范、标准进行职业病危害调查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操作岗位空气中苯的短时接触浓度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不合格率达100%,职业健康检查异常率较高。结论该企业刷胶工序存在的职业病危害较严重,应加大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保证劳动者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黄燕玲  龙登燕  刘智 《职业与健康》2010,26(12):1334-1336
目的了解佛山市陶瓷产业职业病危害现状,为规范陶瓷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改善陶瓷企业工作场所作业环境,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预防职业病发生,提出切实可行的职业病危害整改措施,为政府决策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现行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对全市范围内的陶瓷企业的生产工艺、使用原料、生产制度、工作场所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现有的防护设施及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水平等进行调查,并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与预警。结果 40家陶瓷企业2007—2008年的检测结果显示,噪声、总粉尘、呼吸性粉尘的合格率分别为58.0%、54.1%和72.8%;大多数企业的防护设施及措施缺乏或不够健全,没有设职业卫生管理架构和专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结论佛山市陶瓷产业职业病危害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粉尘和噪声危害隐患,急需采取干预措施,对陶瓷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提升,才能消除或减少职业病危害对劳动者健康影响,预防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19.
江鑫  李建芳  周兆璋  程晓  刘丽莎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28-2730
目的了解江西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体检及培训情况,为防治职业病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统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表,对江西省存在职业病危害的18个行业、10 299家企业进行调查,分析采矿和制造两大行业相关职业病危害病因素、培训、体检及职业病例情况。结果存在粉尘危害因素的企业有5 645家,化学危害因素的企业3 057家,物理危害因素的企业2 337家,分别占总数的54.8%、29.7%、22.7%。职工总数1 262 278人,其中女工427 690人,农民工403 110人,接触职业因素的职工319 390人(占总人数的25.3%),女工97 953,农民工104 748。参加培训人数为238 455人(占接触职业病总人数的74.7%),参与体检人数333 270人。结论该省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种类多、职业病危害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和制造业两大行业中。企业基本能普职业健康检查和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深圳市2011—2013年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该市各职业健康监护机构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截止到2013年底,全市各辖区承担职业健康监护的机构共有23家,从事职业健康监护的专职人员为261人。2011—2013年,全市职业健康监护企业数、人数和收入均呈先升后降趋势,而职业禁忌证检出人数和检出率、疑似职业病检出人数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全市在岗期间定期职业健康监护的企业数、企业覆盖率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人数、工人覆盖率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企业覆盖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结论 2011—2013年,深圳市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由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现状的严峻,全市各级职业健康监护机构应加强机构能力建设,加大职业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推进与卫生监督部门的联合执法联动机制,以保证该市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更规范地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