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附3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通过在内镜下进行甲状腺切除术,探讨其优缺点。方法 用内镜为32例甲状腺肿物的患者实施了经胸壁皮下入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结果 全部病例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65分钟,无喉返、喉上神经损伤和术后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近期随访颈部皮肤感觉接近正常。结论内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对良性甲状腺病变具有无颈部疤痕,损伤小,皮肤感觉接近正常,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颈部无瘢痕的内镜甲状腺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内镜外科技术开展颈部无瘢痕内镜甲状腺切除术(Searless Endescqgic Thyroidectomy,SET),解决常规甲状腺手术后颈部瘢痕给病人带来心理压力的问题。方法:切口选择在乳晕上缘、胸骨旁,钝性游离胸前和颈前皮下腔隙,在内镜下行甲状腺肿瘤或腺体次全切除术。结果:完成15例,术后恢复良好,无声嘶、呛咳,颈部水肿改善。结论:颈部无瘢痕内镜甲状腺切除术,具有明显的美容效果,手术的关键在于良好的显露和止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胸骨前径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美容效果。方法采用经胸骨前径路颈部无瘢痕内镜甲状腺切除术(scalles sendoscopic thyroidectomy,SET)对各种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结果20例成功施行了经胸骨前径路内镜甲状腺切除术,1例术中转为常规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45分钟,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颈部不留瘢痕,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2天。结论经胸骨前径路内镜甲状腺切除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颈部无瘢痕,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满足了患者对治疗与美容一体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胸骨前径路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美容效果。方法 采用经胸骨前径路颈部无瘢痕内镜甲状腺切除术(scarless endoscopic thyroidectomy,SET)对各种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结果 20例成功施行了经胸骨前径路内镜甲状腺切除术,1例术中转为常规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45分钟,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颈部不留瘢痕,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2天。结论 经胸骨前径路内镜甲状腺切除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颈部无瘢痕,具有极佳的美容效果,满足了患者对治疗与美容一体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甲状腺手术中的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的辨别及防护。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前小切口内镜辅助甲状腺手术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状腺腺瘤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7例。单侧次全切+峡部切除术22例,双侧叶结节腺瘤对瘤体较大一侧腺体行次全切+峡部切除+对侧腺瘤摘除术10例;术中均对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进行精确辨别及有效保护。结果:术后无甲状腺功能减退、声嘶等并发症,颈部瘢痕美容效果好。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通过腔镜放大手术视野,结合超声刀和熟练解剖可对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精确辨别,对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行精细解剖可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颈部小切口内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经颈部小切口行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其微创和美容效果。方法2003年8月—2005年8月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头颈外科对17例患者分别经胸骨切迹上及颏下入路行内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包括甲状腺腺瘤12例,分别行单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11例,单侧甲状腺切除术3例,单纯峡部肿物切除术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行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结果本组胸骨切迹上入路12例,颏下入路5例,均获成功。手术切口1.5~3.0cm,平均2.3cm,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30~120min,平均61.3min。术中出血10~40ml,平均15.6ml。术后引流6~40ml,平均22.5ml。术后住院时间3~6d,平均4.5d。无声嘶及低血钙并发症。术后随访1~12个月,无颈部皮肤僵硬感,除1例瘢痕体质外均对伤口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内镜辅助下的甲状腺手术在临床上是安全可行的,术后颈部美容效果较好。可根据肿物的位置选择合适小切口入路。  相似文献   

7.
无注气甲状腺内镜外科手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初步评价无注气的内镜甲状腺外科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16例甲状腺肿物的患者分别采用颈前悬吊方法和胸骨柄上方2~3cm水平切口进行甲状腺内镜外科手术,年龄23~2岁,其中甲状腺瘤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2例采用锁骨下人路,14例采用胸骨柄上小切口人各,全部内镜下完成甲状腺手术,其中甲状腺腺叶切除术8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7例,峡部加双侧腺十部分切除术1例。结果内镜下利于显露和识别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手术时间为1.1~4.0h,无并发症,术后的美观效果好。结论无注气内镜下甲状腺外科手术技术是可行和安全的,可作为甲状泉外科的一种新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及总结经皮低位切口鼻内镜下治疗甲状腺及甲状旁腺肿瘤的可行性及手术疗效.方法 2005年7月至2007年9月期间治疗的36例患者中,女34例,男2例;年龄18~65岁,中位年龄32岁.甲状腺瘤3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甲状腺癌2例,甲状旁腺囊腺瘤1例.用鼻内镜经上胸部切口,局部牵拉形成操作腔,鼻内镜下行甲状腺肿瘤切除术32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1例,甲状腺叶切除2例,甲状旁腺肿瘤切除术1例.结果 36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喉返神经麻痹.随访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4个月,无肿瘤复发.术后疼痛轻,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经胸骨鼻内镜下甲状腺和甲状旁腺肿瘤手术,操作简便,颈部无瘢痕.  相似文献   

9.
颈部内镜手术径路和操作空间建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镜手术技术在胸部和腹部外科领域已取得长足发展,但在非自然腔隙内镜技术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自内镜甲状腺手术开展至今,手术径路变化多样。从最初的胸骨上切口径路逐渐演变成为达到美容效果将瘢痕移至颈外的颈部无瘢痕手术径路。后随着临床实践证明,颈部无瘢痕甲状腺手术多需充CO2气体来维持手术操作空间,其可能造成许多意想不到的并发症,并且由于手术径路较远避免不了颈阔肌下广泛剥离所造成的组织损伤,以及随后的瘢痕形成。随着这些并发症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模仿腔镜技术来实施颈部美容甲状腺手术不是真正的目的。手术径路的正确选择成为内镜颈部手术的重要因素。同时,内镜颈部手术要求操作精细特别是预防喉返神经、喉上神经、甲状旁腺、颈部主要血管和神经等的损伤。为更好暴露并保护这些重要的组织结构,如何建立宽敞清晰的手术操作空间是内镜甲状腺手术的关键。如何减少手术并发症,同时得到较好的美容效果以及尽可能的微创成为关注的问题。所以,手术径路和操作空间的建立的合理选择至关重要,也是推动内镜颈部手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无注气甲状腺内镜外科手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初步评价无注气的内镜甲状腺外科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对16例甲状腺肿物的患者分别采用颈前悬吊方法和胸骨柄上方2-3 cm水平切口进行甲状腺内镜外科手术,年龄23-62岁,其中甲状腺瘤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2例采用锁骨下入路,14例采用胸骨柄上小切口入路,全部内镜下完成甲状腺手术,其中甲状腺腺叶切除术8例,甲状腺次全切除术7例,峡部加双侧腺叶部分切除术1例。结果 内镜下利于显露和识别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手术时间为1.1-4.0 h,无并发症,术后的美观效果好。结论 无注气内镜下甲状腺外科手术技术是可行和安全的,可作为甲状腺外科的一种新术式。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手术显露喉返神经保留甲状腺动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露喉返神经及保留甲状腺动脉手术方法对预防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47例甲状腺手术患者,55例行甲状腺全切及次全切除术,192例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术中均保留甲状腺上、下动脉,常规显露喉返神经,术前及术后均行电子喉镜检查,血钙及甲状旁腺素检测。结果247例患者,术后均无声嘶症状出现,无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均无手足抽搐及麻木症状出现,术后检测血钙及甲状旁腺素均在正常范围,术后电子喉镜显示无声带麻痹。随访4~36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及声带麻痹症状。结论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及保留甲状腺动脉可以避免喉返神经损伤,保全甲状旁腺功能,值得在甲状腺手术方法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喉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用颈部带蒂肌皮瓣一期复喉部分切除术后组织缺损22例,其结果术后喉功能全部恢复,术后随访3年生存率为86.4%(19/22),5年生存率为81.8%(18/22)。本文还介绍其手术方法,并对术后修复的适应症、禁忌症等进行讨论。我们的实践证明,以颈部带蒂肌皮瓣作为修复材料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寻找侵入气管及喉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方法,探讨包括气管及喉部分切除在内的根治性手术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3例均为女性,2例为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滤泡状癌,均侵入气管。一例采取右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气管袖状切除术及声门下喉部分切除术,术后因喉切缘肿瘤残留补充放疗总量55Gy;另一例采取左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气管袖状切除术及左改良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第三例采取全甲状腺切除、气管袖状和喉部分切除术、双侧改良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和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术后均无声音嘶哑,呼吸平稳,无需气管切开,均无吻合口漏。随访近2年均未见吻合口狭窄和肿瘤复发。结论 对侵入气管及喉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包括气管袖状切除术在内的根治性手术治疗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胸骨上小切口无注气内镜甲状腺手术在美容效果、手术适应证、安全性等方面的临床体会。方法 以Miccoli术式为基本框架,采用自行设计的悬吊拉钩及固定横杆建立手术空间,用高频超声刀作为切割和止血工具,对5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和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行全内镜下手术治疗。结果 全部手术顺利完成,无1例因术中或术后出血而改为开放式操作,除1例恶性病例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外,其余均无喉返神经损伤。结论 胸骨上小切口无注气内镜甲状腺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和安全性,并发症少,可操作性强,具有广泛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甲状腺外科手术操作与手术并发症的相关性,探讨辨认及保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外支、甲状旁腺的甲状腺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肿物中的作用,以提高甲状腺肿物的手术治愈率,并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甲状腺良性肿瘤或甲状腺癌患者152例临床资料,甲状腺切除采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术中辨认及保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外支、甲状旁腺。结果 152例患者中,行喉返神经探查262侧,均成功辨认及保护;行喉上神经外支探查231侧,174例成功辨认(75.3%)。原位解剖保护甲状旁腺150例,行甲状旁腺移植术2例。术后发生单侧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1例,在术后3个月内恢复;无喉上神经外支功能障碍。术后发生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13例,术后1周恢复9例, 4周后恢复3例, 5个月后恢复1例。无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和永久性喉上神经外支损伤病例。结论 术中辨认及保护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外支、甲状旁腺技术行甲状腺肿物切除术是安全的甲状腺手术操作,有效避免了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外支损伤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喉功能和甲状旁腺功能,提高了甲状腺肿物的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显露对避免损伤喉返神经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状腺瘤125例,术中均顺利显露同侧喉返神经;甲状腺癌25例,其中仅10例能显露喉返神经。结果 随访6个月~4年,甲状腺瘤术后声带麻痹(单侧)5例,其余120例术后声带运动良好,发声正常。甲状腺癌15例术后并发声带麻痹,10例声带运动正常。结论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中,常规显露喉返神经能减少喉返神经的损伤。对显露过长的喉返神经,术中应利用游离筋膜覆盖,以免术后瘢痕形成压迫喉返神经致声带麻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喉动态内镜直视下声带息肉摘除术对体胖颈部粗短或颈椎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42例体胖颈部粗短或颈椎病患者在喉动态内镜直视下,以弯形声带息肉钳经口咽部行声带息肉摘除术,术中并以喉动态镜观察其声带的对称性、规律性、黏膜波动度及声带闭合度,若发现残留息肉,即时可再次修整摘除。结果:手术均一次成功,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术后随访未见复发,音声恢复良好。结论:该术式对体胖颈部粗短或颈椎病患者的声带息肉摘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内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手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5年8月~2006年5月我科在内镜辅助下胸骨切迹上横形1.5 cm~3.0 cm小切口对15例患者行甲状腺手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甲状腺部分切除术9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4例和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2例.手术时间50~100分钟,平均65.3分钟,术中出血10 ml~40 ml,平均17.5 ml.无1例手术并发症,所有患者对颈部美容效果满意.结论 内镜辅助下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安全可靠,具有微创、美容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回顾总结集程序化、精细化操作与质控为一体的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外科模式在甲状腺全切除术中临床应用结果.方法 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应用该外科模式实施甲状腺全切除72例,按程序化的设计和步骤进行精细化操作完成手术,对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重要结构保护、切口愈合、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颈部第二皮纹切口更符合患者立位的社会属性;一侧腺叶手术时间30 ~ 50 min;出血约2~5 ml;无喉上神经损伤,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4侧,术后3~4周均自行恢复;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0例,术后4~6周自行恢复;切口均一期愈合;手术切口非常满意66例,满意4例,可接受2例.结论 集程序化、精细化操作与质控为一体的甲状腺腺叶切除外科模式对甲状腺手术的实施是一种良好的外科模式,对标准化流程的建立、质控和临床教学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扩大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及喉功能重建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喉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探讨。方法:2000~2005年对10例向声门前下侵犯达10~20mm的T3、T4喉癌患者施行扩大环状软骨上部分喉切除及喉功能重建术。结果:9例患者均无瘤生存并仍在随访中,1例患者术后4年颈部转移癌复发死亡。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了正常的呼吸、吞咽及维持声门下压的功能,术后发声也令人满意。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部分向声门前下侵犯达10~20mm的喉癌患者实施治疗,该术式确实能取代全喉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