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董文虎 《江苏水利》2002,(11):44-45
水是生命之源,水文化是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源泉,同样,水也是孕育泰州这样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源泉,水文化是泰州城市文化之源。中华民族是创建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民族之一,当我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发展史时,可以发现水与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十分密切,难怪人们总是爱把伟大的黄河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和摇篮。随着考  相似文献   

2.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人类就无法生存,地球就没有生机和活力。水是文化之源,没有水文化就没有中华民族璀灿的文化传承,就没有中华民族深厚的五千年文化底蕴。水文化是哲学的文化,启蒙人们的哲学思辩。一个民族的哲学是其文化系统的主导和核心,代表了民族理论思维的最高水平,而中国的哲学启蒙,正是从水的流动、水的常势、水的“执着”、水的浩瀚开始的。“中庸之道”乃儒家哲学之柱。其源正是早期人类对水体中心线的认识,而上升为“上为过、下为不及”的“哲学之水”的。体现于人的本性中“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老子在“以水为师”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民族坐拥两条母亲河——长江和黄河,这是何等幸运!水是生命之源,文化之根,文明之基。有水则兴,无水则亡。长江孕育了长江文化,养育了中华文明。民族源起与华夏文明初心长江流域是东亚地区最早的人类栖息地。在长江上游发现的旧石器早期巫山人、元谋人,长江下游出现的繁昌人字洞旧石器文化,时代可  相似文献   

4.
<正>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文明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徽州文化是浓缩着中华民族灿烂历史文化的极具典型意义的区域文化。徽州文化与敦煌文化、藏文化并称中国三大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但  相似文献   

5.
水是生命之源,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人与水和谐相处十分重要,是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人水关系变迁与水文化形成水与人类的生存休戚相关,水哺育了人类的滋生与繁衍。中华民族与水的联系十分紧密,华夏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人和水之间的关系史  相似文献   

6.
<正>水,是生命之源,她孕育了世间万物,滋润了芸芸众生。水,是文化之源,她承载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孕育着华夏儿女对未来的美好愿景。发展水利,国之重事。随着建国前后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大量防洪除涝工程陆续修建,坐落在海河流域子牙河系滹沱河干流上的大(Ⅰ)型水库一一岗南水库,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水文化浅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因水而生的水文化,不仅体现在我国古代汗牛充栋的古文献中,也表现在古今作为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的都城与城市里,城市外的水环境与城市内的水系是水文化得以形成、发展与传承的载体之一。同时,水文化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赵慧 《河北水利》2009,(2):31-31
自古以来,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存息息相关。人,逐水而居:城市,傍水而建。人类文明的起源、进步与发展得益于水的滋润与支撑,因此,水不仅是生命之源,也是灿烂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对于中华民族实现人水和谐有着重要意义。近年,人们对水的问题高度关注,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和水环境恶化成为全球面临的严峻挑战。如何解决水的问题,改善水环境,水文化建设作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最近,由《中国水利报》淮河记者站和《治淮》杂志发起开展水文化的研讨。倡议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社会的文化和文明之源。古今中外,人们在与水打交道的过程中,兴修了水利,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而水旱灾害,又给社会财富造成了巨大的破  相似文献   

10.
《治淮》2021,(8)
正水文化是指人类在与水有关的活动中所创造出的意识形态、价值理念等精神价值以及与之相关的物质价值。水不仅仅是生命之源,同时也是文明、文化的源头。20世纪80年代末对水文化的研究与建设在我国逐渐兴起和发展,我国就水文化理论、水文化遗产、水文化资源、工程水文化、地域水文化、水文化教育传播等方面进行了大力的推动并获得了不少进展和成果,建设了一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水文化工程,形成良好的水文化氛围,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倡议认为:“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社会的文化和文明之源。……人与水的关系状况如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形成了具有水行业特点的价值观念、社会心态、生活方式等文化形态。”倡议提出,“水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内涵厚实。然而,我们时它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系统的研究,甚至有人漠视水文化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我作为一个水文化研究的热情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对《水文化初探》一书即将出版感到兴奋,特书此文表示祝贺。 水文化的研究在我国提出是近几年的事情,淮河流域是最早提出水文化问题研究的。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能够编辑出版一本集学术性、社会性、知识性为一体,较为系统地向广大读者介绍水文化科普性知识的书是很难得的,这是与淮河和淮河流域的特定环境有一定关系的。 淮河流域同黄河、长江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  相似文献   

13.
纪平 《中国水利》2012,(19):I0001-I0001
<正>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治水兴水作为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特别是2011年中央出台1号文件,召开最高规格的水利工作会议,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进水利改革发展,水利事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水是生命之源,民族之源,文明之源。黄河、长江、珠江、岷江、辽河等诸大流域及一切有水的地方,共同孕育了我们这个伟大民族和华夏文明,并形成了一种水文化母体。在人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取向,行业规范,企业文化中,无不蕴藏着丰富的水文化。  相似文献   

15.
钟实 《中华建设》2005,(7):70-71
探究城市文化之源 延伸人居理念之脉——肖金双 中共武汉市黄陂区委副书记 众所周知,盘龙城遗址的发掘,改写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把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一贯定论从此演变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同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盘龙城,也就没有武汉市;没有殷商盘龙武汉之根,也就没有荆楚文明江汉之魂。所以我们今天在这里集会,既是探究城市文化之源,也是延伸人居理念之脉。  相似文献   

16.
卷首     
肖伟 《中国水利》2007,(5):I0001-I000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既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文明的起源,人类文明的兴衰均缘于水。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不朽的文明,黄河滋养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文  相似文献   

17.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城市作为当代人类社会的主要聚居地和活动场所,是现代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和教育的中心,水在城市的起源、延续和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生态文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至关重要。以直饮水作为城市水生态文明的标志之一,回顾了城市建立、建设与发展中水的演变历程,结合我国当今城市发展中关于水的种种困境,阐述直饮水在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导向作用,以期推动水生态文明城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水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本。人类自古择水而居,逐水而迁,繁衍延续,生生不息。本文阐述了水文化的概念,并对水文化进行了结构解析,定义了水利文化和水利行业文化,分析了水文化与水利文化的联系和区别,为水文化、水利文化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城市与水文化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城市的产生、发展与水文化关系密不可分.归纳近些年来城市水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的情况,并就城市与水文化之间的关系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的生存之本。从有人类就有“择水而栖”之说。长期以来,人们与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在长期地生存、发展过程中与水形成了各种关系,造就了华夏最早、最重要的文化——水文化。水文化随着水利事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繁荣。水文化的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