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病历资料患者男,84岁,因"反复咳嗽、咯痰10年,气紧、心累5年,加重1周"于2016-03-04入院。患者10余年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白色泡沫痰,无明显气紧、心累,常在受凉和寒冷季节加重,曾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近5年来患者感气紧、心累,活动后加重。1周前患者受凉后再次出现咳嗽、咯较多黄白黏痰,感气紧、心累明显,伴乏力、纳差及腹胀不适,不伴胸痛及咯血。于院外自服"抗炎、止咳药"  相似文献   

2.
先天性肺发育不全并非罕见。1957年金春南首先报告1例右肺中下叶发育不全,近年来报告病例逐渐增多,但长期误诊病例仍较常见,现报道1例。 患者,女,69岁。因反复咳嗽,咯痰40余年,伴咯血5天于1999年元月10日入院,患者25岁时,因受凉出现咳嗽,咯白色粘痰,无胸痛、盗汗,按“支气管感染”治疗。之后反复咳嗽,咯痰,时有痰中带血丝,多次按“支气管扩张症”治疗,均给予消炎、止咳、止血等治疗,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气管支气管巨大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高对气管支气管巨大症的认识.方法 分析气管支气管巨大症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纤维支气管镜特征及临床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以反复咳嗽、咳黄脓痰、阵发性胸闷气促为特点,胸部CT检查显示气管、左右主支气管直径明显增大,纤维支气管镜下显示气管、支气管管腔扩张,软骨显露明...  相似文献   

4.
<正>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是呼吸系统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疾病;因临床症状及影像学不具特征性表现,常容易导致临床误诊。以下是我院3例肺隔离症诊治过程。病例资料病例1李某,男,61岁,因咯血咳嗽1天入院。1天前无诱因出现咯血,咯血量约15 ml,为鲜红色,咳嗽,无咳痰,无发热,无胸闷、胸痛。在外院作胸部CT提示:左下支气管扩张。门诊以"支气管扩张伴  相似文献   

5.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性,18岁,因"咳嗽、痰中带血6~+月,气促1~+月"于2015年8月25日入院。入院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白色泡沫痰,无拉丝,咳嗽剧烈时,痰中有少量鲜红色血丝,伴活动后气促,无胸闷、畏寒、发热、午后潮热、盗汗、乏力等不适,在当地医院多次就诊,症状反复6~+。1~+月前,患者活动后气促加重,伴胸闷,院外治疗效差,为求进一步诊治,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17岁.因"发热、咳嗽、咯痰5d"于2008年11月26日入院.缘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黄色黏痰伴发热,当地医院诊断为"支气管肺炎",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后4年间反复发热、咳嗽,抗感染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7.
正1病历资料患者男,79岁。因"反复咳嗽、咳痰8年,加重、咳黏痰、伴气促2 d"于2015-08-25入院治疗。8年前,该患者反复与感冒后出现咳嗽、咯泡沫痰,量多,无发热、盗汗、胸痛、乏力等症状。曾行胸片、肺功能,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治疗后好转出院。院外诊治不详。2 d前无明显诱因再发上述症状并加重,伴气促、咳少许黄脓黏痰,1 d前不慎摔倒,致右颞部皮下血肿,在家未诊治,为进一步诊治来诊。既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3例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方法3例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病史特征、气管镜下表现及病理特征等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加以总结。结果(1)气管镜下表现为支气管黏膜有不同程度的黑色素沉着,相应的支气管有较明显的支气管狭窄或闭塞,黑色素沉着程度与支气管狭窄程度无关。(2)肺CT:多表现为叶、段肺实变影,伴或不伴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或钙化,易误诊为肺癌。(3)病理表现为支气管粘膜慢性炎症、或肉芽肿伴黑色素沉着,支气管周围严重纤维化。(4)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多伴随有活动性肺结核。结论:支气管色素沉着纤维化和活动性结核或陈旧性肺结核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对本病的诊断尚罕见。  相似文献   

9.
1 资料 患者,女,83岁.因"反复胸闷1个月,突发气促5 d"于2008年9月24日入院.患者近1个月上楼梯或走平路较快时有胸闷发作,无放射,无胸痛,无心悸气促,无头晕头痛等不适,休息数分钟可自行缓解,患者未诊治.9月19日凌晨2:00左右患者突发气促,不能平卧,伴汗出,无明显胸闷胸痛,无咯吐粉红泡沫样痰,救护车送至我院急诊科.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31岁。因刺激性干咳伴咯石2d于2000年3月4日入院。患者2d前受凉后出现刺激性干咳,伴咯出小石,无胸痛、胸闷、气促,无畏寒、发热。既往体健,否认粉尘接触史。体检:体温3b.8℃,脉搏68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15/65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颈软,气管居中,颈静脉无充盈。咽红,扁桃体不大。  相似文献   

11.
临床资料 患者男,71岁。因"反复咳嗽、咯痰30年,加重伴喘息半月",于2010年3月入院。 患者于30年前开始出现咳嗽、咯痰,按"支气管炎"治疗可好转,此后反复发作。2001年因"咳嗽、咯痰伴少量咯血"于外院住院,行胸部CT检查,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症"(图1)。  相似文献   

12.
病例报告 患者男,46岁,因咳,痰伴胸闷,活动后气促7月入院。患者于2005年7月无诱因出现咳嗽,咯黄脓痰,伴胸闷,活动后气促并进行性加重,住单位职工医院抗炎治疗后痰转为自粘痰,但咳嗽,气促无缓解。12月住外院诊断为间质性肺炎住院治疗后无好转于2月15日转入我科。起病后无发热,胸痛:下肢浮肿等。  相似文献   

13.
例1 男 59岁因反复咳嗽、咯痰、间断咯血3年余,于1990年11月3日入院。胸片诊断为慢纤洞型肺结核,痰集菌抗酸杆菌(+),用含INH、RFP、KM、PZA方案治疗。1991年1月13日感胸闷、气促、胸部紧迫感,并阵发性剧咳,咯出鲜血350ml。内有团块状物质,用清水漂洗后见长约14cm的典型支气管管型,经对症止血,咯血停止。2月2日又出现剧咳,咯鲜血约250ml,其内有多条支气管管型,并出现胸闷、呼吸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对成人支气管异物的认识和诊治水平,避免长期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我院收治的1例长期误诊支气管异物成年患者病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成人支气管异物在临床症状、胸部影像学及支气管镜下的不典型表现以及造成患者长期误诊、误治的原因.结果 成年患者,近4年反复咳嗽、咯痰、喘憋,影像学上有弥漫性磨玻璃影、多发支气管扩张及斑片影等多种表现,曾行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严重时曾行气管插管,入我院后行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右中间段支气管异物,后长期随访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及肺功能检查已治愈.结论 成年患者常无明确异物吸入史,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常无异物存在直接征象,容易造成临床误诊、误治,支气管镜对成人支气管异物的诊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陈恒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7):747-748
患者男性70岁,因“咳嗽、咯痰两个月,伴气促、消瘦”而入院。2006年4月底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以白天为甚,痰白、粘稠,每日7—8口,未治疗。6月5日受凉后突发热、无寒战,体温在37.8℃,但咳嗽加剧,每日咯淡黄色粘痰十余口,活动后感气促,夜间蓝有盗汗。当地X线胸片示“左肺上叶结节状增密度阴影”,拟诊“肺部感染”,予以先锋、奈替米星等治疗,症状有所缓解,体温恢复正常。6月16日胸片及CT扫描复查示“左肺上叶结节灶”。  相似文献   

16.
肺曲霉病1例     
病例资料男,77岁,因咳嗽咯痰30年,加重伴喘憋4天于2010年12月17日入院。患者咳嗽咯痰30余年,诊断慢性支气管炎,长期间断服用沙丁胺醇及激素气雾剂治疗。4天前突然喘憋加重,伴咳嗽,咯粘痰,院外治疗无明显好转。过去有高  相似文献   

17.
正临床资料患者,男,66岁,青海石油基地司机。因"反复咳嗽、咯痰10年,心累气紧6年,加重8 d"于2014-08-05入院。10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痰伴气短,自行药店购买"头孢"等抗生素及感冒药治疗后好转,此后症状反复发作,冬春季节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22岁.因胸闷伴心悸2 d,发热伴气促半天于2006年5月28日入院.患者发病前工作较劳累,于2 d前开始出现胸闷,伴心悸,无胸痛及放射痛,伴有轻度咳嗽,无明显咯痰,5月27日下午开始发热,体温最高38℃,伴活动后气促.心电图示:V1~3导联ST抬高0.45~0.9 mV,即以"胸闷、气促待查;暴发性心肌炎?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收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冠心病史,无吸烟史及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9岁.因反复气急5年,加重2年于2009年9月14日来院就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气急,活动时明显,伴喘息,在外院以支气管哮喘接受治疗,症状未见明显好转,近2年来气急明显加重入院时体检:气促,有三凹症,肺部听诊吸气相与呼气相均可闻及哮鸣音,以胸骨柄处最明显.胸部CT:上段气管内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20.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37岁.因发热伴咳嗽、咯痰近2个月,于2001年9月30日入院.患者于2001年8月11日无明显诱因发热(38.5 ℃),伴咳嗽、咯白粘痰,无畏寒、寒战、咯血、胸痛、憋气;于外院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0.2×109/L,中性粒细胞0.883;胸片提示右下肺团块影;予青霉素、链霉素等抗感染治疗10 d后体温恢复正常,但仍有咳嗽、咯痰.进一步行胸部CT检查提示右下肺空洞型肿块、未见纵隔肿大淋巴结及胸腔积液,考虑边缘型肺癌伴右下肺门增大或炎性肉芽肿性病变;于2001年9月3日行右下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肿物为4.0 cm×2.5 cm×3.0 cm,结节型,考虑肺韦格纳肉芽肿病(Wegner′s granulomatosis,WG),气管旁、下肺韧带、肺门及隆突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