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初诊未服药的帕金森病(PD)患者抑郁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 性收集 2010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2 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神经内科运动障碍门诊初诊未服药的 218 例 PD 患者(PD 组)和 171 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资料。采用统一 PD 评定量表 (UPDRS)第Ⅱ、Ⅲ、Ⅴ部分评估 PD 患者的运动症状,采用 PD 睡眠量表(PDS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和非运动症状问卷(NMSQ)评估 PD 患者的非运动症状。采用 24 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24)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受试者的抑郁、焦虑程度。比较 PD 组和对照组抑郁发作的发病 率、临床资料的差异,比较帕金森病抑郁(dPD)和非帕金森病抑郁(n-dPD)患者临床症状的差异。采用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初诊未服药 PD 患者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 PD 组 HAMD-24 评分为 8.0(4.0, 13.0)分,dPD 的发病率为 12.4%(27/218),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患者分别为 5 例、18 例和 4 例。对 照组 HAMD-24 评分 2.0(0,2.0)分,抑郁发作的发病率为 6.4%(11/171),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患者 分别为 5 名、5 名和 1 名。两组抑郁程度和抑郁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PD 组患 者的 HAMD-24 总分及各因子评分、HAMA 评分、NMSQ 评分高于 n-dPD 组,运动分期为早期、姿势异常 步态不稳(PIGD)亚型的患者比例高于 n-dPD 组,UPDRS-Ⅱ评分和 PDSS 评分低于 n-dPD 组(P< 0.05)。 HAMA 评分高(OR=1.167,95%CI=1.077~1.265)、NMSQ 评分高(OR=1.235,95%CI=1.052~1.449)和 PIGD 运动障碍亚型(OR=2.024,95%CI=1.053~3.891)是 PD 患者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P< 0.05),PDSS 评分高 (OR=0.971,95%CI=0.945~0.997)是 PD 患者发生抑郁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 初诊未服药 PD 患 者的抑郁程度以中度抑郁为主,焦虑、非运动症状多、睡眠质量差和 PIGD 型 PD 患者更易患抑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合并焦虑抑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2月-10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老年病科住院的2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版(HAMA-1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定焦虑抑郁状态,采用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评定营养状况。按HAMA-14评分将患者分为焦虑组和非焦虑组,按HAMD-24评分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进行组间比较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合并焦虑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焦虑组危险因素为:居住农村(OR=4.662,95%CI:2.237~9.714)、不规律服药(OR=2.388,95%CI:1.394~4.091)、营养不良(OR=2.000,95%CI:1.062~3.766);抑郁组危险因素为:独居(OR=6.253,95%CI:2.383~16.408)、营养不良(OR=4.835,95%CI:2.558~9.142)。结论居住农村、不规律服药和营养不良是高血压合并焦虑的危险因素,而独居和营养不良是高血压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四种抑郁量表对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的诊断效能.方法 100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进入研究,以CCMD-3抑郁发作标准判断是否存在有抑郁症状,同时进行CDSS-C、MADRS、HAMD-24、PANSS及RSESE测评.结果 (1)100例患者中符合CCMD-3抑郁发作标准诊断抑郁者22人,抑郁发生率为22%;(2)CDSS-C、MADRS、HAMD-24、PANSS-G相互之间相关性均较高,但只有CDSS-C与PANSS-N、阴性症状各条目及RSESE无相关;(3) CDSS-C与MADRS、HAMD- 24、PANSS- G6的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933、0.826、0.883及0.887,CDSS-C的AUROC要明显高于其他三个抑郁量表(P<0.05).结论 CDSS-C是较理想的测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的工具,可在临床尝试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及混合状态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出院前的自知力及服药态度,以了解不同发作类型双相障碍的自知力及服药态度在出院前的差异,为出院后制定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连续入组罗定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266例,其中躁狂发作116例,抑郁发作94例,混合状态56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HAMD-17)、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态度清单(DAI)在出院当天分别评定精神症状、自知力及服药态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HAMD-17、YMRS、ITAQ及DAI评分。结果 HAMD-17、YMR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TAQ、DA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05、5.481,P=0.002、0.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抑郁发作组及混合状态组ITAQ、DAI评分均高于躁狂发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抑郁发作组及混合状态组ITAQ、D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发作类型的双相障碍住院患者出院前的自知力及服药态度存在差异,躁狂发作患者的自知力及服药态度较抑郁发作及混合状态患者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筛查初诊未服药的帕金森病患者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RBD)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8-12—2022-07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帕金森病专病门诊收治的101例初诊帕金森病患者,根据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量表-香港版(Rapid-eye-movement Sleep Behavior Disorder Questionnaire HongKong,RBDQ-HK)分为伴RBD组(PD-RBD组)(评分≥18,30例)和不伴RBD组(PD-nRBD组)(评分≤17,71例),比较2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校正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校正MoCA)、帕金森病睡眠量表(PDSS)、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问卷量表(NMSQ)、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二部分(UPDRSⅡ)、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第三部分(UPDRSⅢ)、Hoehn-Yahr分期改良版差异。Logistic回归筛查分析帕金森病患者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 101例患者中共30例(29.70%)伴RBD。与不伴RBD患者(71例)相...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伴抑郁障碍患者皮质醇(COR)昼夜节律变化,探讨MG患者抑郁障碍与COR昼夜节律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根据HAMD-24抑郁量表评分将43例MG患者分为伴抑郁组、不伴抑郁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8:00、16:00、24:00外周血COR水平,并将所得结果与正常对照组(n=38)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不同Osserman分型与正常对照组的日平均COR水平及HAMD-24评分结果.结果 (1)MG伴抑郁组、不伴抑郁组及正常对照组COR水平均随时间点的不同而不同(F =2.824,P=0.036);其中,MG伴抑郁组各个时间点COR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09 <0.005);(2) MG不同Osserman分型组HAMD-24项评分不同(x2=62.268,P=0.000),日平均COR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3.332,P=0.343).结论 MG伴抑郁障碍患者COR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G伴抑郁障碍组还表现出COR昼夜节律的紊乱.  相似文献   

7.
帕金森病抑郁(depress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是帕金森病最常见的非运动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增加照顾者及社会的负担[1].我们对151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建立资料库,使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the 24-item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24)评估帕金森病患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量表-39(the 39-item Parkinson's disease Questionnaire,PDQ-39)评价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情况,深入分析总结帕金森病抑郁如何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探索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与抑郁的相关性,旨在优化脑卒中患者的管理。方法选取397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所有患者经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估,发病14天后完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定,根据SSA评分将患者分为有吞咽障碍组和无吞咽障碍组,比较两组抑郁症状检出率;根据HAMD-24评分将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抑郁组(总评分≥20分)和无抑郁组(总评分20分),发病6个月后完成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 39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有吞咽障碍者196例,无吞咽障碍者201例;有吞咽障碍组中检出有抑郁症状者84例(42.86%),无吞咽障碍组中检出有抑郁症状者29例(14.43%),有吞咽障碍组抑郁检出率高于无吞咽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抑郁检出率高于无吞咽障碍患者,无抑郁的吞咽障碍患者的预后优于有抑郁的吞咽障碍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抑郁症伴精神病性症状患者与童年期虐待及血浆瘦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符合条件的抑郁症患者150例,使用儿童受虐问卷(CTQ)、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HAMD-24)、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儿童期受虐状况、抑郁严重程度及精神病性症状严重度;根据SCL-90评分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伴精神病性症状,56例)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MBSR)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一年内确诊的68名PSD患者按确诊时间排序,并按最小不平衡指数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名,两组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与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每周1次、共8次的正念减压训练。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对患者进行测评,评估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经MBSR治疗后HAMD-24评分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20±2.04)vs.(21.32±1.86),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HAMD-24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AMD-24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念减压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初诊未服药帕金森病(PD)患者睡眠质量的性别差异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初诊未服药的PD患者259例(其中男性127例,女性132例),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并用PD睡眠量表(PDSS)评估睡眠情况,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睡眠情况以及不同运动亚型PD患者睡眠情况的性别差异,并将两组的PDSS评分分别与基本临床资料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女性患者PDSS中总体夜间睡眠质量、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夜间遭受梦境困扰、夜间睡眠时出现上肢或下肢的肌肉痛性痉挛、清晨早醒并伴有上肢或下肢疼痛评分及PDSS总分显著低于男性患者(均P0.05)。在震颤为主型PD患者(TD-PD组)中,不同性别患者的教育程度、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PD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姿势异常步态障碍型PD患者(PIGD-TD组)中,不同性别患者的病程、教育程度、校正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HAMA评分有显著差异(均P0.05)。TD-PD组男性PDSS中总体夜间睡眠质量、入睡困难、夜尿和清晨早醒并伴有上肢或下肢疼痛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女性(均P0.05)。PIGD-PD组男性PDSS中夜间遭受梦境困扰、清晨早醒并伴有上肢或下肢疼痛评分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男性PD患者PDSS评分与年龄、发病年龄、HAMD评分、HAMA评分、PD非运动症状评定量表(PDNMS)评分、改良Hoehn-Yahr(H-Y)分期、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第三部分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与MMSE呈正相关(P0.05);女性PD患者的PDSS评分与HAMD评分、HAMA评分、PDNMS评分、H-Y分期、UPDRS第二部分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初诊未服药PD患者中女性的睡眠质量较男性更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初诊糖尿病患者抑郁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65名初诊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45.5%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其中轻度抑郁占30.9%,中度抑郁占14.6%;(2)在初诊糖尿病患者中,文化程度、家庭功能、并发症是影响其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初诊糖尿病患者中有不同程度的抑郁,提示临床工作者应重视改善初诊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首发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接受认知治疗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前后沉思的变化。方法将70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轻中度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接受认知治疗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接受帕罗西汀治疗与一般支持心理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沉思反应量表(RRS)测验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定。结果 1治疗后,实验组HAMD-24总评分、RRS总评分及各分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治疗后,两组的强迫性冥想分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P=0.02),HAMD-24总评分、RRS总评分、与抑郁相关和反思分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认知治疗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缓解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强迫性冥想的疗效可能较一般支持心理治疗联合帕罗西汀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老年抑郁量表(G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抑 郁状态评估时的信度与效度,筛选适用于该人群的抑郁状态评分量表。方法 协助 88例老年糖尿病 患者完成GDS-15和HAMD-17两种量表的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信度、效度以及评估结果的一致性分 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别探讨两种抑郁量表中影响评估结果的风险因素。结果 GDS-15的 Cronbach’s α 系数(0.715)高于HAMD-17(0.674)。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GDS-15评分 的因素为患者并发症数目、用药依从性评分和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而影响HAMD-17量表评分的因 素为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结论 GDS-15和HAMD-17两种量表均是用于老年糖尿病 患者抑郁状态评估的有效工具,但GDS-15量表的条目更简洁客观,内部一致性信效度更高,在临床上更 适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联合药物治疗对抑郁发作患者社会功能及疗效的影响,为抑郁发作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3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科住院、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抑郁障碍或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0),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EECP干预。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和席汉失能量表(SDS)分别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社会功能,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HAMD-24和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49、5.791、8.016、3.488,P均<0.01),研究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8,P<0.01)。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63%vs. 63.33%,χ2=8.725,P<0.05)。结论 EECP联合药物治疗可能有助于提升抑郁发作患者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常规护理联合接受与承诺疗法(ACT)对产后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自我效能及自尊水平的影响,为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88例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产后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常规护理指导及为期6周的ACT干预。于干预前及干预后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自尊量表(SES)进行测评。结果干预6周后,研究组HAMD-24评分较对照组低,GSES和SE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运用常规护理联合ACT可能有助于改善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并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和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首发与复发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首发抑郁症患者(首发组,57例)及复发抑郁症患者(复发组,60例)进行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Sheehan残疾评定量表(SDS)、家庭功能量表(FAD)、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SSS)评估,比较两组社会功能,分析影响社会功能的因素。结果:首发组与复发组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DS总分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r=-0.205,P=0.026),与HAMD-17总分呈正相关(r=0.623,P0.01),与FAD中各维度评分呈正相关(r=0.187~0.400,P0.05或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AMD-17评分及FAD的情感反应维度进入方程。结论:首发与复发抑郁症患者均有社会功能损害;患者抑郁程度以及其家庭成员间情感反应情况是其社会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64例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研究组合并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照组仅予常规精神科护理。所有患者在入组时、治疗6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评估。结果干预6周后研究组的HAMD-24、SDS、SAS得分较对照组低(P0.01);研究者组SCSQ中消极应对方式评分较对照组低(P0.01),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可能有利于改善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提高其积极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9.
背景: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明显的述情障碍,而关于其述情障碍的机制尚未明确,也较少有关于抑郁症患者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目的:探索抑郁症患者的述情障碍特征,以及抑郁症状、述情障碍与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和计算机情绪调节实验,对36名抑郁症患者和31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病例组中述情障碍发生率为66.67%,对照组为3.23%,两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χ2=28.661,p<0.001).病例组的TAS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7.378,p<0.001).情绪调节实验中,病例组观看中性图片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080,p=0.043);而负性-观看、负性-重评和负性-抑制三种实验条件下,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在病例组中,HAMD-24、HAMA与TAS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而情绪调节实验得分与HAMD-24、HAMA、TAS之间均未发现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中述情障碍的发生率可能高于一般人群,其抑郁症状与述情障碍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情绪调节能力可能是一种独立的特质,与抑郁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抑郁发作老年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Cys-C)、血尿酸(UA)水平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的首次抑郁发作的老年患者60例入研究组,招募与研究组相匹配的40例健康志愿者入对照组。测定基线期两组血清Hcy、Cys-C、和UA水平,采用24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评估抑郁的严重程度,同时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估认知功能。比较两组血清Hcy、Cys-C和UA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差异,并分析研究组血清Hcy、Cys-C和UA水平与MMSE、Mo CA和HAMD-24总分的相关性。结果基线期研究组血清Hcy、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12.732、4.135,P均0.01),U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65,P=0.791),MMSE、Mo CA总分低于对照组(t=-5.643、-9.548;P均0.01)。研究组Hcy、Cys-C水平分别与MMSE、Mo CA评分总分呈负相关(r=-0.690、-0.501、-0.301、-0.355,P均0.05),与HAMD-24总分呈正相关(r=0.367、0.390,P均0.01);UA水平与MMSE、Mo CA和HAMD-24总分无相关性(P均 0.05)。结论抑郁发作老年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血清Hcy和Cys-C水平与认知功能损害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