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10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文化是企业的员工(包括企业的领导)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安全理念和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组织体系。多年来,不少企业已经把安全文化建设当作安全生产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坚持突出以人为本,举安全工作使命之旗,铸安全理念之魂,强安全行为规范之基,将安全文化植入安全管理之中,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从而为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中药制药企业,隶属中新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达仁堂制药厂(简称达仁堂)在百年悠久的发展进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肩负着传播中医药文化、提供健康造福人类的历史使命,而企业的安全运行则是这一使命达成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3.
安全文化建设是用安全文化塑造企业员工,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激发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未确立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达到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近两年来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在开展全员大培训、素质大提升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加强班组自主管理的安全管理新思路,提出“不安全不生产,努力创造安全条件去生产”的安全理念,把“以人为本,本质安全”确立为安全文化建设的精髓,有力促进了矿区安全工作的根本好转。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着力构建而形成的,为:大部分员工所共享的愿景、价值观等企业本质特征的总和。企业安全文化不但是一种理念,更是理念的塑造及其转化工作的过程,而这一工作的成果必须在员工生产、生活中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中海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既是中海石油自身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 ,也是新形势下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通过不断完善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工程及其管理体系 ,将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文化的高度去认识 ,依靠安全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 ,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整体安全文化素质 ,让“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所有时空、每一个环节 ,树立“以人为本的绿色能源生产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大力推广“本质安全化”理念 ,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2013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中,紧紧围绕“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活动为主题,把安全生产视为社会责任、企业发展的前提,致力于将安全生产塑造成与经济实力一致的软实力,把“安全健康”打造成公司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煤矿的安全生产与企业安全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结合莒山煤矿对安全文化建设进行探索与实践,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健全管理组织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采取丰富多样的宣传手段,装备有效的安全设施以及强化安全基层基础管理等途径,倡导和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激发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塑造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建成能充分保障员工安全与健康的安全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2014年4月,南京卷烟厂被授予江苏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称号。在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该厂以标准化创建、精细管理为抓手,以建设一支高素质、有责任心的队伍为主线,通过人文关爱、行为规范,素质教育等环节,塑造符合自身,具有一定特色的安全文化。从而实现“平安南烟,幸福家园”的愿景,使得这一“中华老字号”、“中国名牌”企业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永葆烟草行业领军企业的风采。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杜绝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笔者结合近几年抓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践,就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领会企业安全发展理念,全面压实主体责任,大力推进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着力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综合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企业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且被广泛认同和共享的安全理念、安全行为和安全环境的总称。其核心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强调以人为本;其特征是被人们广泛认同和共享,具有显著的文化属性;其要素是安全理念、安全行为和安全环境。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培育安全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得到全社会各类企业的积极响应,成为安全文化建设的航向标。  相似文献   

11.
《江苏劳动保护》2013,(6):F0002-F0002
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始终秉承“守法诚信、讲求治理、以人为本、持续改进”的安全理念,大力创建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建立专职安全员24小时安全巡查制度和促进企业本质安全的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充分运用“1+3”体系等多种手段全面掌控企业安全动态,积极组织和参与安全文化活动。安全工作在企业发展建设和生产运营过程中的作用发挥显著。近年来,企业先后取得OHSAS18001职安体系认证,荣获全省安全生产诚信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企业等荣誉。企业将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和效能,用心打造“安全、舒适、优质”的汽车产品!  相似文献   

12.
发展和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过程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分析了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从树牢“大安全”的安全观念文化、营造“全员参与”的安全物质文化、健全“以人为本”的安全制度文化、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安全管理文化等方面进行探析,通过安全文化建设筑牢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基础,确保企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把生产经营价值和人的价值统一起来,增强各级人员的安全意识,使企业在良好的安全与人文氛围中进行生产,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的良性循环。机制创新——打造安全文化理念首钢大石河铁矿是一个有40年历史的大型冶金矿山企业,集采矿、选矿于一体。该矿把“安全第一”作为文化理念贯彻到生产经营全过程,把安全文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落实到行动上。“九五”期间,该矿杜绝了死亡和重伤事故,年均负伤率控制在0.6‰以下。  相似文献   

14.
“以安全为最高利益”,“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变得更安全”。这就是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的企业安全文化特色。中国铝业中州分公司以“崇尚安全技术,追求本质安全”为方针,以“零缺陷、零事故、零伤害(零职业病)”为目标,出台了一系列强化安全生产的新举措,着力营造“全员崇尚安全、人人关爱生命”的具有中州特色的安全文化。2003年实现重伤以上(含重伤)事故为零,2∞4年实现轻伤以上事故为零。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安全理念:以安全为最高利益、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安全目标:零缺陷、零事故、零伤害  相似文献   

15.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应以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为中心,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生产经营首要的价值取向,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确立安全生产的科学理念,把握安全生产的正确导向,养成安全生产的良好习惯,营造、形成有利于安全生产的文化氛围。为了保证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应从决策层中建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机制,并始终贯彻于一  相似文献   

16.
《江苏劳动保护》2010,(5):18-19
江苏吉华化工有限公司领导强力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一切事故都是可控、可预防的安全文化为理念,牢固树立“全员要安全”的思想,努力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构建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推进企业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产量、安全、成本、效益”四位一体,是河南油田井楼油矿的企业理念。他们始终强调“安全才能生产、安全才有效益、安全才能回家”,不断扩展企业文化的空间,以人为本,安全至上,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与管理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段时间,每到企业采访,大家谈及最多的,也是最愿意谈及的,就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尤其在“全国安全生产月”期间,搞了多少次安全知识竞赛、发放了多少安全生产手册、厂区设立了多少安全宣传标语等等,可谓是五花八门,形态各异。但深问一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目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江苏劳动保护》2011,(4):20-20
江苏宏安集团有限公司不断探索安全生产管理理念,从2005年提出安全“四保”,到2008年提出“三零三靠三严”,用安全文化武装职工头脑,使企业走上了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安全文化是人类从事安全活动时所创造的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标准与物质形态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序及采取的行动方式。对于一个生产企业来说,由于安全涉及到人的生命权,所以,企业的行为必须围绕人的安全工作展开,这是人生命的需要,也是企业生产“安全第一”的需要。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把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之渗透到企业生产的全过程,从而营造企业良好的安全风气,建立良好的群体安全意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