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装药结构是改善裂隙岩体爆破效果的重要因素,结合某隧道爆破掘进工程,通过地质雷达现场岩体损伤探测及柱状装药爆破损伤理论估算,获取隧道掌子面前部裂隙岩体爆破损伤规律,并提出基于其爆破损伤规律的装药结构。雷达探测发现:隧道掌子面前部裂隙岩体受爆破开挖损伤明显,Ⅳ级岩体的裂隙区范围最大值约2.4 m,Ⅲ级岩体为1.8 m,均位于下一装药区域内,理论计算与雷达探测结果基本一致。利用获得的掌子面前方裂隙岩体的爆破损伤规律,提出了"减药非连续装药"装药结构,可减少裂隙区炮孔二分之一装药量。实践证明:该装药结构能提高爆破有效能,降低工程成本与围岩损伤。  相似文献   

2.
在隧道施工中,为掌握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保证施工安全,通常采用地质超前预报手段对前方围岩、地下水等情况进行探测。本文结合某特长隧道工程实例详细地阐述了TSP超前地质预报的原理及实际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TGP206A是利用地震反射波和绕射波原理,对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条件进行探测,该系统理论分析合理,工程实践证明可靠,并且从数据采集到处理高度智能化。本文使用此仪器对隧道掌子面里程桩号K82+213处进行了超前预报,结合实际开挖,分析了超前预报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以及在指导施工方面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地雷达是当前国际最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设备,探地雷达应用于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中能够较准确的反应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构造等情况,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本文结合江边水电站某桩号探地雷达探测成果,阐述了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和部分判译准则,判译结果与实际开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探地雷达在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结果较准确、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5.
赵才 《中国科技博览》2010,(11):266-266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不良地质因素的不确定性,为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减少工程隐患和避免工程事故,可以通过TRT6000超前预报系统进行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从而来描述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对隧道的旌工方法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介绍了TRT6000超前预报系统的工作原理、现场检测,并结合工程实例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的探测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  相似文献   

6.
海底隧道开挖支护施工难度很大、安全风险极高,结合国内第二条海底隧道断层破碎带施工。采用地质调查、隧道地震勘探法(TSP法)、隧道内超前钻孔等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处理,预测了掌子面前方45 m范围内的基本地质条件,如岩性、规模、位置的长期超前地质预报,以及精度较高的短期超前地质预报,据此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结果,采取上半断面全断面超前预注浆加固地层、台阶法开挖、加强支护。同时,对施工中水平收敛、拱顶下沉等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分析,动态反馈于施工过程中,此即海底隧道断层破碎带信息化施工。该方法在施工中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宝瓶水电站引水隧洞开挖及一期安全支护施工中防止或减少塌方的一些技术措施,包括开挖前的地质预测预报,控制爆破、围岩稳定性评价、围岩变形监测等.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宝瓶水电站引水隧洞开挖及一期安全支护施工中防止或减少塌方的一些技术措施,包括开挖前的地质预测预报,控制爆破、围岩稳定性评价、围岩变形监测等.  相似文献   

9.
隧道施工过程中常遇到塌方、瓦斯爆炸、突泥、涌水、岩爆等地质灾害,不但严重影响工程进度,还能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隧道掘进方向的地质构造变化多,也可能随时遇到各种不良地质情况,因此,在每次开挖前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及时提供掌子面前方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状况,查清隐伏工程地质问题,为隧道的开挖和支护提供科学依据,以便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控制或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这对确保施工安全、节约工程投资和保障工期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张家湾隧道施工,探讨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为后面的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宝瓶水电站引水隧洞开挖及一期安全支护施工中防止或减少塌方的一些技术措施,包括开挖前的地质预测预报,控制爆破、围岩稳定性评价、围岩变形监测等。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一种利用空气/甲烷混合气体对模具表面进行离子氮化的新工艺,分析了渗层的硬度、组织及物相。结果表明,通过加入甲烷气体,可以实现用空气直接进行离子氮化处理,通过调整甲烷流量,可以获得不同的渗氮硬度和物相。  相似文献   

12.
张济彬  喻仲文  桂慧 《包装工程》2023,44(22):348-357
目的 分析和反思有关参与式设计(PD)理论形成与实践的文献,并解决三个问题,强调“参与”设计的项目中为什么使用已经淡化了“参与”概念的PD;在商业环境中进行PD实践的前提;PD的核心理念是否应当按照某些指标排序。方法 筛选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PD相关研究文献,用自然断裂点分级法划分出PD研究的四个阶段,通过CiteSpace 工具筛选各发展阶段中的重要文献,定性分析各阶段的文献。结果 梳理了PD的发展过程和核心理念,得出了PD的本质,分析了PD实践与PD理论间的隔阂,并探讨了PD未来的研究方向。结论 PD本质是文化、政治思想在设计活动中的表达;设计项目中使用PD可能是为了程序正义;“有用”是商业环境中进行PD实践的前提;对PD核心理念的排序是合理且有用的。  相似文献   

13.
电梯是大型机电一体化产品,由于技术复杂,专业性强,结构封闭,在教学和培训过程中,学员不易全面了解电梯的结构.提出了一种交互式电梯虚拟场景模型,以VRML为平台开发了七层七站虚拟电梯,可直观地观察电梯的基本结构和使用过程,还可以通过与场景的交互细致了解电梯运行中各环节的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下一代网络的SLEE APIs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下一代网络业务逻辑执行环境(SLEE)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业务逻辑执行环境(SLEE)的体系结构。为满足不同层次业务开发者编写业务(或应用)的需要,提出不同抽象粒度的SLEE应用业务编程接口(APIs)的体系框架。最后列举了两个用这些APIs实现的业务的例子。  相似文献   

15.
复合微孔玻璃膜的研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由原硅酸四乙酯的水解缩聚反应制得的溶胶作为涂膜液,在多孔陶瓷基体上通过多次涂膜-干燥-加热过程,最后在盐酸中浸沥,可制成多孔的无机复合玻璃膜.探索了复合玻璃膜的成膜工艺因素涂膜方式和次数,加热和酸浸沥条件对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碳纤维复合材料T型接头的脱粘损伤监测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压电传感与主动Lamb波监测技术相结合, 研究在静拉伸加载状态下碳纤维复合材料T型接头(T700/BA9916)界面脱粘及扩展过程中的信号特征, 并采用改进后的BP神经网络系统对接头损伤状态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 T型接头脱粘首先发生在三角填充区, 后向突缘扩展; 接头失效前, 信号能量和最小二乘峰值因子随时间呈线性递减, 能够表征脱粘程度, 利用自适应微粒群算法改进后的网络训练值与实验观测值之间的误差为3.8%~4.7%。  相似文献   

18.
The paper reports on the discussions at the ONR Workshop on Fracture Scaling, held at University of Maryland in June 1999, under the chairmanship of Z.P. Baant and Y.D.S. Rajapakse. The workshop dealt with size effects in structural failure and scale bridging in mechanics of materials. The lectures at the Workshop were published in Volume 95 of this Journal.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present records and interpretations of the extensive discussions prepared by invited specialists. The records show which are the areas of disagreement among leading researchers and which are those where consensus has been reached.  相似文献   

19.
生产过程控制是对“5MIE”质量因素的探讨,其控制活动体现在每一个生产工序中。根据ISO9004标准,从生产过程控制的角度,探讨了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问题,并重点讨论了关健和特殊工序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生产过程控制是对“5ME”质量因素的控制,其控制活动体现在每一个生产工序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